【密鑼緊鼓】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三大關注點 HKT逐一破解

《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上月獲三讀通過,目標於來年正式生效,尚有僅八個月時間,相信營運者(Critical Infrastructure Operator, CIO)正密鑼緊鼓為條例做足準備。到底 CIO 在準備階段時, 最關注的問題是甚麼?應如何解決?香港電訊(HKT)一一為你解答。
受《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下稱條例)監管的營運者覆蓋八大範疇,包括能源、交通、通訊等行業。《條例》分為三大類責任,當中以「事故通報及應對」——尤其是通報時間、電腦系統安全演習及制定應急計劃,最受 CIO 們關注。
通報時間爭分奪秒 CIO 需加強應變能力
根據警方數字,過去數年本港的科技罪案一直有增無減,至去年終放緩,反映企業投放了一定資源,致力保障網絡安全。在即將來臨的新法例下,企業(尤其是 CIO)所投放的資源或需更多。例如《條例》下關鍵電腦系統嚴重事故的通報時間為 12 小時內,而其他事故通報時間則為 48 小時內,通報時間絕對是爭分奪秒,到底 IT 部門「應對」是否夠快,便成為一大關鍵。
隨監察越多、需要分析的資料越大,相對警報數量亦會隨之而增多,通報時間亦有機會被「拖後腿」。 而香港電訊領先同儕的新世代網絡安全監控中心(Next Generation Security Operations Centre, NGSOC),獲 ISO27001 認證,透過注入不同的 AI 模型及自動化功能,不斷進步,提升威脅、檢測和應對時間,快速地排除誤報(False Positive),大幅減省 IT 人員的應對時間,讓 IT 人員更集中應對「真.事故」。
萬一不幸發生網絡安全事故時,香港電訊可以快速分析客戶的 IT 組合,判斷受到哪種攻擊、影響程度,及早為客戶提供所需資料或數據,讓管理層能盡快作出決策及通報,爭取一分一秒,合乎法規。
危機管理成重點 HKT 助符合規例
對於《條例》內列明「參與由專員安排的電腦系統安全演習」,不少 CIO 都有疑問,到底是否要做攻防演練?是否要進行護網行動?據知,《條例》的安全演習相信內容以集中執行危機管理為主,概念亦與桌上模擬演習 Tabletop Exercise(TTX)頗為相似。
如同「走火警」一樣,演習前亦需要事先制定逃生計劃。因此《條例》亦規定 CIO 需制定和推行應急計劃,例如懷疑發生事故後,IT 人員實際上要採取甚麼措施?如何向上級通報?各部門的職員的如何協調?管理層應如何處理?
香港電訊的網絡安全事故應變服務 Incident Response(IR)方案,能在預備階段預先為企業建立事故管理機制,加強應急能力,快速識別事故的詳細情況,並按需要為 CIO 定時進行電腦系統安全演習。該事故應變服務採用國際認可的框架,包括 SANS 和 NIST,確保可靠,而 HKT 專家團隊亦具備多項國際標準安全認證,例如 CISSP、CISM 等,提供全天候 24 x 7 監察及應對服務。
CIO 要符合規例,便需要投放更多人手及資源,選用香港電訊網絡安全託管服務,既可將網安工作交予專家跟進,又可減輕企業 IT 部門負擔,一舉多得。
想了解更多,歡迎瀏覽:https://bit.ly/4jvam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