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近期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智能機械人,凸顯人工智能(AI)與機械人技術在經濟轉型中的核心角色。作為機械人應用技術提供者,我們認為香港憑藉國際化優勢與對效率的高要求,有望在這一浪潮中找到獨特定位。
AI 與機械人技術的前景與機遇
AI 的進步讓機械人技術實現質的飛躍,從傳統自動化工具升級為具備感知與決策能力的智能平台。我們專注於將 AI 融入機械人,幫助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開拓新場景。在香港,這一潛力尤為顯著。例如,醫療及護老領域的手術輔助與照護機械人能提升服務質量;服務業中的無人餐廳與物流配送則開闢新賽道。這些技術不僅滿足市場需求,更為企業注入競爭力。
香港的獨特定位與優勢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金流動性強、商業環境成熟,大量資本匯聚為機械人技術的研發與市場化提供了堅實後盾。雖然香港並非技術研發的全球重鎮,但其作為亞太區交流平台的角色,使其能迅速引入國際先進技術並轉化為本地應用。更重要的是,香港對工作效率的極高追求推動了機械人技術的極致發展。
此外,香港在亞太區醫療技術的領先地位也為機械人應用創造空間,例如智能照護系統正逐步改變醫療模式。我們的目標是針對這些需求,開發定制化機械人解決方案,並將成功經驗推向亞太區乃至全球,鞏固香港作為智能應用「試驗場」與「市場橋樞」的地位。
企業如何抓住機遇?
為把握這一趨勢,我們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首先,專注於將 AI 與機械人硬件無縫整合,打造實用方案;其次,培訓熟悉系統整合與控制的人才,確保技術落地;此外,與國際技術供應商及本地醫療機構合作,快速回應市場需求,將概念轉為現實。
然而,香港在發展機械人技術時仍面臨挑戰。硬件方面,本地製造能力薄弱,過度依賴外部供應鏈,導致成本高企與交付延遲;軟件方面,應用數據不足與專業人才短缺限制技術深化。我們建議推動本地化研發基地建設、促進行業間數據共享,並與教育機構合作培養跨領域人才,以突破瓶頸。當然香港政府在推動技術發展中至關重要。除了資金補貼,長遠之計在於制定人才政策,吸引國際專家並支持本地培訓。若政府部門率先採用本地機械人技術,更能帶動市場需求,激發產業活力。
作者:Tobot Solution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王嘉敏(Jazzy)
欲觀看更多 Jazzy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