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algorithm

    今次微軟認真叻叻豬!佢哋啱啱宣佈,成功同多國警方以及來自 35 個國家嘅私營機構,夾手夾腳消滅咗全球最大殭屍網路 Necurs。Necurs 呢隻嘢近年好紅,佢厲害嘅地方係一旦電腦被感染,就會不停傳送垃圾電郵俾人,2017 年就試過以每小時 500 萬封電郵嘅速度,係咁將 Dridex 同埋 Locky 兩隻勒索程式傳送出去,一炮而紅! 多年嚟資安界對 Necurs 可以話係冇晒符,由2016 到 2019 年期間,9 成由電郵傳送嘅病毒程式都係透過 Necurs…

    最近睇過一篇文章,內容是講述「人腦」和「機器」應該如何分工做判斷。先講 20 年前,分工大致是:機器負責基本計算、存儲記錄、資料傳輸;人類就負責做分析和決策。現今電腦運算能力提升,究竟「分析」和「決策」,由機器還是人腦處理比較出色呢?這並不是簡單一個 Yes 或 No 的答案,而應是「人腦」和「機器」兩者如何分工和重新定位的問題。 人類判斷有兩套系統 首先,人類是如何作出判斷,簡單來說:有兩套系統。 「系統一」是憑直覺及過往經驗,也是人腦的強項。「系統二」是靠資料來演算,就是機器的優勢所在。大量證據顯示,若有得選擇的話,單靠「系統二」得到的決策和預測(即是全由機器來決定),通常比「系統一」的判斷更優勝。 機器判斷更優勝 點解?因為即使資料不足或 algorithm 尚欠成熟,要作出修改實在不難,也可隨時再演算一次。但要推翻最高領導的主觀決定,就複雜得多了。所以,奉勸各位領導,如果是機器可以處理的判斷,就應由機器去處理。天氣預測就是一個好例子,每日每分每秒大量的不同的氣象數據,由電腦機器預測出來的天氣,肯定比氣象學家來得準確。 不要依賴最高領導人 在這似乎講到人腦決策價值不大,當然不是啦。在某些情況中,仍然應該運用人類主觀判斷,只是比重倒轉(把你的主觀判斷,量化成機器決定的參數),或去處理一些更深層問題。隨著科技發展與普及,我們要擺脫對機器作為主導分析的抗拒,更不要依賴最高領導人的決定,因為機器的判斷不會比他們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