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公司 Gartner 發表有關 2024 年全球公共雲市場的預測報告,指企業對公共雲服務的需求依舊強勁,全球用家投入的總金額將保持約 20.4% 的年增長。不過,專家警告雲服務供應商不可食老本,反而應抓緊全球企業爭相部署生成式 AI 的機遇,改以另一形式提供公共雲服務,便有機會獲得更大的收益。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公共雲支出繼續上升 Gartner 在報告內指出,全球終端用家花費在公共雲服務上的支出,總額將從 2023 年的 5,636 億美元增至 2024 年的…
Search Results: 雲服務 (57)
近期,雲服務供應商 Wiz 的調查團隊捕獲一個專門針對 AWS 帳戶的釣魚攻擊活動,目的是盜取用家的帳戶登入憑證。攻擊始於一封僅包含 PNG 圖片的釣魚電郵,並利用一連串的連接轉換及隱藏身份手段,繞過網絡安全工具的檢測。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利用多重導向盜取用家憑證 黑客首先盜用了一個 AWS 帳戶發送釣魚郵件,並將發送的電郵地址偽裝成 [email protected]。當受害者點擊電郵中的圖片時,便會被重新定向至一個惡意網站,並引導受害者至一個 PDF 閱讀器。 PDF 中包含了一個 Invoice 連接,只要受害者點擊打開,便會觸發另一次重新導向,進入一個由黑客控制、偽裝成 AWS…
近年金融科技領域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尤其是人工智能、區塊鏈及數碼資產的應用更受到政府及企業的高度重視,金融企業紛紛尋求雲端服務、平台服務及基礎設施即服務等技術加快推動轉型,這亦為保護敏感客戶數據增加了困難。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早前舉辦 Enhance Data Security in Today’s Digital Finance Era 交流活動,邀請了業內不同專家分享金融行業最新的科技趨勢和風險,幫助企業做好準備,鞏固網絡安全防線。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數據管理新挑戰 第三方評估接通未來政策 談及香港在金融科技上的發展趨勢,羅兵咸永道(PwC) 數字諮詢合夥人 Alan Chan…
博通公司(Broadcom Inc.)於 2023 年 11 月 22 日完成對 VMware 的收購,交易金額達到 690 億美元,相當於約 5,382 億港元。然而,隨後壞消息接連不斷,多家媒體報導,包括 thenewstack.io,指出 Broadcom 宣布了一項大規模裁員計劃。該計劃將在多個國家裁減約 4,000 名 VMware…
今時今日,應該絕大部分人都會用到雲端儲存服務,甚至會將重要檔案上載其中,但有無想過檔案有可能突然消失,而且還是雲服務巨頭出事?最近有 Google 用家就上網哭訴,GoogleDrive 上部分檔案竟離奇消失,備份資料的狀態竟回到今年 4、5 月,原因暫時不明,重要檔案隨時凍過水。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GoogleDrive 全球擁 30 億用戶 相信各位對 GoogleDrive 都不會陌生,特別是 Android 手機用家,就更需要用到 GoogleDrive 服務。不過,但凡擁有 Google…
Broadcom(博通)由去年 5 月宣布收購雲端及虛擬化技術供應商 VMware 後,經歷一年半時間,終於集齊公司於當地有業務營運的政府同意書,並以 610 億美元(約 4,751 億港元)成功完成收購程序,成為科技業史上最高收購金額的個案之一。而在這次收購中,中國一直對收購持反對態度,而這次為收購開綠燈,更被視為中美關係破冰的重要一步!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計劃公布前股價飆升 總部設於美國加州的電腦晶片及軟件製造商 Broadcom,在去年 5 月公布收購 VMware 的計劃,開出 610 億美元收購金額,同時承擔對方的…
在手機利用人臉識別技術登入 Apps,毋須再打密碼,看似方便又安全。不過香港中文大學有研究團隊發現,市場上 18 個人臉識別流動應用模組中,竟然有 11 個存有安全漏洞!而企業級的 Wi-Fi 及 VPN 服務,同樣存在缺陷和漏洞,或會為用戶帶來安全風險。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人臉識別系統漏洞繞過活體檢測 用戶的個人資料和自拍照片很容易被盜用及作非法販賣,繼而被不當使用。為防止駭客盜用他人圖像進行身分欺騙或建立傀儡賬戶,大部分人臉識別系統要求用戶在建立賬戶時完成眨眼、搖頭等動作,即所謂「活體檢測」。儘管過往有不少研究通過 3D 打印面具或 deepfake(深度偽造)等手段,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弱點攻破人臉識別系統,但甚少人研究人臉識別系統設計與程式代碼之中的弱點。 中大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系劉永昌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深入分析檢測了市場上 18 個人臉識別服務供應商提供的流動應用模組,發現其中…
疫情過後,多數企業已做到數碼轉型,隨著工作流程產生的資料數碼化,資料儲存需求也與日俱增,然而,在儲存需求增長的同時,企業也面臨資料儲存成本提升、安全性等問題,對此,Synology 以近年來協助全球數十萬家企業 IT 轉型的實作經驗,集結三大儲存趨勢的解決方案,助企業應對現代化儲存挑戰。 大容量儲存需求增 儲存單位成本受重視 近年來,許多企業湧現了數百 TB 甚至是 PB 量級的儲存需求,舉凡資料備份、影像監控、大數據採集與分析服務,都需要將大量資料保存於企業伺服器,這些資料需佔據大量儲存空間,迫使企業不得不開始關注儲存單位成本。 Synology香港區負責人楊喆勝分享,企業的大容量儲存,主要分作兩種,一種是一次到位,像在港澳地區,不少研究機構需要機器學習,背後的資料庫就必須是一次到位的大容量儲存;另一種則是逐年成長,企業每年有大量的備份、監控、或是資料寫入, 導致總儲存每年等比增加,而這兩種需求,Synology 分別都有對應的產品線可以滿足。 針對一次到位的需求,Synology 提供一次可插入 60 顆硬碟的高密度機種HD6500,空間僅佔 4U 卻可直接做到 PB…
以降低成本、靈活有彈性見稱的雲端服務,在疫情期間需求急升,企業一窩蜂上雲,但蜜月期過後,不少CIO、CTO 頓覺「駛大咗」,雲支出翻倍,須審視投資成效及調整策略。這次請來第一線(DYXnet)的網絡及雲端服務專家教路,分享多元化的雲端策略,從架構設計著手,明智運用資源將數據「上天落地」,長遠助企業節省成本。 雲支出「十萬變廿萬」 須審視投資成效 數碼轉型勢不可擋,疫情更像一支催化劑,促使各行各業加速雲端遷移,市場研究機構 Gartner 預測今年全球公有雲支出將近 6 千億美元,增幅高達 20.7%!企業轉型初期無疑享受到雲端的各種好處,如節省添置硬件的前期投資、按量收費模式將資本開支變為恆常營運開支、提供靈活性及可擴充性等。然而企業在上雲時未必考慮到長遠的成本效益——按量收費是雙面刃,省錢背後,無封頂的特性亦可以殺到一頸血!DYXnet 網絡及雲端服務專家蔡祖賢(Joel)指出,愈來愈多企業上雲一段時間後,出現成本超支問題,「有客戶的雲支出由當初十萬變廿萬,逼使企業重新審視雲端投資成效,甚至將部份數據『落地』,由雲端遷回地端,例如公司內部部署,其前期成本或較高,但後續運維費用較好控制。雲地端並用的混合雲方案是時下趨勢。」 Joel 指不論採用哪種雲端方案,都不能忽視網絡安全,配合 SD-WAN 的網絡服務,更可將雲端效能最大化。 混合雲大趨勢 數據「上天落地」節省成本 剛開始進行數碼轉型的企業,一般會選擇即買即用的公有雲,漸漸他們可能因額外業務需求,或基於分散風險考慮,從單雲邁向多雲(採用多個公有雲),以提高可用性;至於一些轉型成熟或以雲端驅動業務的企業,更會轉向更具彈性及成本效益的混合雲,Joel 解釋:「當企業規模開始穩定、業務發展漸趨成熟,掌握到數據用量,審視資源運用及投資效能後,就能作出更明智的數據調配,充分利用各基礎架構的空間及好處。情況就如你為手機買 Cloud…
在今年 6 月,Microsoft 宣布不再支援 Internet Explorer,並讓 Microsoft Edge 推出兼容 IE 的版本。但最近竟發現黑客仍在尋找 IE 的漏洞,並將之利用作入侵。方法是透過電子郵件發送的 Office 檔案中,藏了一個 IE 漏洞,即使不是使用 IE 作默認瀏覽器,但仍會在 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