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及社交平台的普及,雖然為大家帶來不少方便,但同時間亦令黑客搜集情報工作變得更加簡單,他們不單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有關聯的情報,例如公司使用的基礎設施或應用服務資料,以及人事關係情況,還可借助人工智能替他們進行分析及歸納重點,讓黑客可以更精準地發動網絡或社交工程攻擊。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搜集情報工作絕非新鮮事,只是過去的做法比較複雜,例如在二戰時期諜報人員已會通過監察電台頻道、報紙去掌握敵國情報,這種通過搜集公開資訊而取得情報的方法被統稱為開源情報(OSINT)。以往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很著重分析 OSINT,因為可以從中了解現時有哪些已知的漏洞存在,又或黑客在地下討論區的熱門話題,安全專家便能及時堵塞漏洞,並加強特定攻擊的防禦力。 不過,近年犯罪份子亦積極利用 OSINT,例如詐騙者會持續監控公共訊息,從社交平台、公共紀錄、公司網站以至新聞稿等,搜集有關目標企業的情報。這些看似無關痛癢的資料,包括職位變動、與哪間服務供應商合作等,都有助犯罪份子拼湊出完整的資料,從而發動針對性的社交工程攻擊。 此外,人工智能進一步改變了 OSINT 的門檻,雖然收集和分析公開數據的過程充滿挑戰,但 AI 能夠提高分析資訊效率,從中發現不起眼的關聯,特別是在預測精確度方面更非人類可以相比,雖然有助增強守方的能力,但同時攻擊者亦能夠利用 AI 進行惡意行為。 首先,攻擊者可以利用 AI 創建高度個性化的魚叉式網絡釣魚攻擊,例如根據公司發佈的新聞稿,試圖瞞騙仍未與新上任管理層完全磨合的財務團隊成員。其次,攻擊者能夠自動化尋找被盜帳戶憑證,並廣泛地在不同應用服務上測試能否登入帳戶。另外,黑客亦可以使用 AI 工具識別供應鏈中的安全漏洞,針對存在漏洞的一方發動攻擊,以去年發生的 MoveIT 檔案共享服務事故為例,勒索軟件集團…
Search Results: 開源 (85)
擁有過億用家的開源程式碼託管平台 GitHub 宣布推出新措施,透過設立「安全開源基金」(Secure Open Source Fund)計劃,全方位支援開源項目的安全性及持續發展。近年平台頻頻成為黑客目標,今年便發生多宗嚴重事故,包括黑客利用平台評論功能的漏洞散播虛假升級檔案,以及將惡意程式刻意改名為知名開源項目,誤導用家下載。相信這次推出新計劃,便是為了改善問題而設。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開源項目中發現逾十萬惡意代碼 GitHub 由於擁有龐大的用家群,因而成為黑客熱門的攻擊目標。有網絡安全機構在今年三月曾調查平台上的開源項目,發現超過 100,000 個項目含有惡意代碼,這對開發者造成潛在威脅。研究員指這些數據可見,黑客正在向平台上傳惡意軟件,導致 GitHub 的自動安全掃瞄系統難以檢測和消除這些威脅。 這些惡意代碼包括木馬病毒、蠕蟲、間諜軟件和勒索軟件,可能竊取用家數據或損壞系統。報告內亦指出,開發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這些代碼,導致安全漏洞和聲譽損害。而這情況出現的原因之一,是開發者本身的網絡安全意識不足,因而有必要採取措施減少這種情況發生,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法便是建立一個社群。 計劃強化開源生態系統安全 這項由微軟旗下 GitHub 推出的基金總額達 125…
網絡安全情報公司 Recorded Future 發表最新報告,稱針對台灣組織的網絡攻擊活動持續增加,特別是針對國家基礎設施及管治部門的情況尤其嚴重,顯示地緣政治活動與網絡攻擊密度有重要關係。此外,開源(Open Source)工具的安全問題日益嚴重,企業必須加強警惕,切勿貪快胡亂使用。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香港及美國等機構亦是攻擊目標之一 報告內指稱,在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4 月期間,即台灣進行總統大選前後,一個稱為 RedJulliett 的黑客組織,曾攻擊台灣 70 多個機構,當中包括…
Aqua Security 研究員發表研究報告,指有使用開源倉庫儲存開發計劃的企業或開發人員,未有慎重處理上傳數據中是否包含容器管理平台的帳戶登入憑證,從研究員發現的二百多個計劃中,竟包括多間財富 500 名單上的企業及兩間區塊鏈公司,如被有心人取得,將會引爆破壞力驚人的供應鏈攻擊,企業不可不防。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以 GitHub 的 API 進行搜尋 不少企業現時都有使用容器技術,因為它具備非常高的彈性及可擴充性,讓企業可在本地環境開發各種應用程序之餘,也能輕易轉移至公共雲或混合雲環境,以應付不同的業務需求。由於容器有輕量及可移植特性,因此亦有快速部署或交付的優勢,並能在不同作業環境保有一致的運行表現,減少硬體需求及營運成本。而為了能有效率地管理容器,企業會選用 Kubernetes 等開源容器管理平台,除了有助管理容器化的應用程序,還可獲得一定的安全性及在故障時根據設定自動重啟服務。 不過,今次 Aqua Security 便針對開源倉庫 GitHub…
在資訊科技歷史上,九十年代的應用開發急速起飛,從用戶端/伺服器模型、網絡伺服器開發到系統整合架構不斷演進。近十年間,由於蘋果公司領軍,智慧型手機進入了移動世界,促使便攜應用和微服務開發需求急劇增加。與此同時,Kubernetes(k8s)的興起改變了整個開發生態環境。那麼,k8s 功能有甚麼?如何為企業版的 k8s 作出選擇?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k8s 的崛起 k8s 是一個開源的容器管理平台,幫助開發者充分發揮敏捷開發精神,以及擴展和管理容器化應用程序。擁有內建負載平衡、自我修復和滾動更新等功能,k8s 有助於提升應用程序的可用性和靈活性,實現更快、更可靠的軟件發布。 企業級 k8s 的開源解決方案 市場上有眾多基於 k8s 的開源解決方案,例如 GKE、AKS、EKS、Rancher、OpenShift 等。選擇適合的平台需要多方面的考量和評估。 企業被鎖定方案 許多…
開源軟件確實為新創科技公司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方式來節省成本和加速發展,但這也引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創新科技企業是否過度依賴開源軟件?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在極度競爭的資訊科技界,控制成本毫無疑問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投身開源生態之前,企業需要了解開源不僅是一種編程方法,而且還涵蓋了合作、共享和透明等多個層面的哲學觀念。這些原則有助於企業更好地適應和利用科技的快速變遷。 市場上有多種開源許可證,例如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MIT License 和 Apache License 2.0。各類許可證有其特定的規範和限制。需要強調的是,開源不等同於免費。除了可能需支付技術支持和定制版本的費用外,開源軟件也涉及到社群參與和後續維護等方面的考量。 然而,過度依賴開源軟件可能會帶來一些法律上問題,企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遵守開源許可證的規定可能導致侵權,這樣企業可能會面臨法律訴訟。 .如果開源代碼與專有代碼混合在一起,而沒有妥善管理,可能會違反開源許可證,這也是潛在的法律風險。 .開源軟件可能會有未修復的安全漏洞,這不僅是技術問題,也可能引發法律問題,特別是涉及到數據保護和私隱權等等。 .在某些情況下,開源軟件中可能包含第三方的專利或創作權,一不小心使用這些軟件可能會帶來侵權風險。 .即使開源軟件通常是「按原樣」提供,企業仍需要明確了解在何種條件下可用,以及如果出現問題,責任將如何分配。 其次,過度依賴可能會限制創新,因為企業可能變得過於依賴一個特定的技術生態規劃,從而失去多樣性和彈性。第三,不是所有開源項目都有活躍的社群和持續的維護,這可能會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構成風險。…
近年來,DevOps Engineer 的職位新興而起,受到眾多人們的關注和討論,薪金往往高於一般的工程師。這種新型的職位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企業需求的轉變。企業期望通過實施 DevOps 提高軟件開發的效率,進一步縮短產品上市的時間,並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對於此類職位,企業通常期待應聘者不僅熟悉各種開發和運營工具,還具有一定的項目管理能力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在 DevOps 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眾多開源工具的廣泛應用,例如,OKD、Ansible、Foreman 和 Project Quay。OKD 是一個開源的Kubernetes發行版,它提供了一個平台,讓開發者可以更方便地構建、部署和管理容器化的應用程序。Ansible 是一個開源的 IT 自動化工具,它能夠幫助企業自動化應用程序的部署、實現配置管理和協調各種工作流。Foreman 則是一個開源的 IT 基礎設施管理工具,它可以幫助企業管理系統的生命周期,包括虛擬機、物理服務器和雲端服務器。Project Quay…
開源解決方案供應商 Red Hat ,在日前舉辦的 Partner Day 上,分享人工智能(AI)於企業層面上的應用,並與合作逾 10 年的 IT 解決方案供應商自動系統(香港)有限公司(簡稱 ASL),共同分享多年來在香港推動創新及數碼轉型的成果。 Red Hat 香港、台灣及澳門區域總經理文志鋒(Peter)表示,儘管香港經濟面對不同挑戰,但 Red Hat 在香港市場的業務仍按年錄得雙位數增長,證明 Open Source…
不少 Microsoft .NET 開發人員使用的開源程式套件倉庫NuGet,被發現混入了多個有毒套件,頭三個最多人下載的套件,加起來差不多有 15 萬次,專家認為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網絡攻擊,同時亦警告開發人員,必須更小心同類型攻擊手法,在使用開源套件前,必須謹守安全法則。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黑客於開源程式套件倉庫落毒,是近年非常熱門的犯案手法,例如 Javascript 及 Python 電腦程式的開源倉庫 NPM 及 PyPl,就是最常被利用的平台。JFrog 網絡安全研究員卻指出,有黑客成功利用針對 .NET 開發框架的開源倉庫 NuGet…
Stalkerware 監控軟件的使用量愈來愈高,除了政府用於監控維權人士,在疫情下不少企業老闆也會暗中監控員工有否在家工作。Kaspersky 推出的 TinyCheck 開源計劃,就可幫助懷疑被監控的人,偵測手機流量有否可疑之處,而且毋須安裝任何程式,iOS、Android 用家都可受惠。 提到監控軟件,首先都會聯想到以色列科技公司 NSO 的 Pegasus,因為 NSO 會為不同政權提供服務,例如過往便曾多次發現存在於各地的維權組織或人士的智能手機內,以此獲取對政權有利的消息。Kaspersky 早於 2019 年便推出 TinyCheck,目的便是幫助這些高風險人士分析自己有否被監控。 TinyCheck 的運作原理是 Kaspersky 會在網上設立一個裝置,用家只要用手機連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