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為了提升瀏覽器的使用經驗,都會為瀏覽器安裝延伸工具,例如即時翻譯、屏幕截圖等。不過,黑客亦會利用這途徑竊取目標人物私隱資料,例如北韓黑客集團便透過魚叉式釣魚電郵攻擊鎖定攻擊目標,誘使對方打開惡意附件化身為延伸工具後,便可利用儲存的登入憑證隨意進入 Gmail 帳戶,神不知鬼不覺。 網絡安全公司 Volexity 為客戶提供威脅情報服務及電腦搜證服務,而在提供鑑證服務時,便經常在受感染電腦內發現這款被稱為 SharpTongue 的惡意軟件,安全專家指它與北韓黑客集團 Kimsuky 有關。SharpTongue 入侵工具的詳細分析早於 2021 年出現,這個黑客集團專門針對美國、歐洲及南韓的企業及機構,特別是該機關與調查北韓事務、核技術、國防武器,更會成為頭號入侵對象。 不過,Volexity 在近來的調查發現,背後的黑客集團正開始使用一款專門用來盜取電郵內容的惡意瀏覽器延伸工具 SHARPEXT,相比起 SharpTongue 以盜取帳戶登入資料為目的,SHARPEXT 在安裝到瀏覽器後,便會利用受害者儲存在瀏覽器內的雲端電郵帳戶登入 sessions,進入受害者的電郵信箱內搜集所需資料及下載有用的電郵附件。由於帳戶已在早前經驗證登入,因此電郵服務供應商難以發現帳戶正被入侵,從而增加偵測的難度。…
Search Results: 惡意程式 (164)
疫情下大家都習慣了網上購物,就算以往不熟悉如何網購,現在亦變成格價及集運高手。有大量金錢流轉的地方,黑客又怎會錯過?有網絡安全研究員便發現,黑客正借助網站頁面上的社交平台分享按掣圖標,隱藏惡意軟件的蹤影。只要你在網站上購物,信用卡資料就會同時送到黑客手上! Credit card skimmer 是一種專門入侵電商網站,再於結帳頁面植入惡意程式盜取客戶信用卡資料的攻擊手法。近年這種攻擊日益猖獗,當中 Magecart 黑客集團更是當中的表表者,不少知名網站如 newegg、Forbes 都曾中招。最近荷蘭網絡安全公司 Sansec 的研究員又發現,credit card skimmer 的入侵方法再度變招,而今次就向網站版面上的社交平台分享按掣圖標落手,同時將惡意軟件的組件拆散,從而繞過電商網站所採用的網絡安全工具的偵測。 研究員指出,黑客今次將部分惡意程式碼植入 SVG 格式的圖標內,而且亦用上 facebook_full、instagram_full 等指令,令整段編碼變得更加可信。只要網頁被瀏覽,惡意程式碼就會執行,並且繼續於網站伺服器的其他位置讀取剩餘的程式碼。研究員認為這種斬件式擺放方法有可能瞞過安全掃描器的偵測,因為即使偵測到其中一部分,也未必會發現其可疑之處。其實之前我們也曾報導黑客利用網站擺放於瀏覽器分頁的小圖標 (favicon) ,將惡意程式碼植入其中,並且將惡意程式碼轉成混浠碼(obfuscated…
Google 近年不斷強化用戶的私隱保護功能,例如招聘特別安全人員去篩選 Google Play Store 上的可疑 Android app ,加強 Android 11 作業系統的安全功能。而在最新推出的 Chrome 瀏覽器版本86上,亦特別加強密碼管理、反下載惡意程式方面的功能,一定要盡快更新。 去年 Google 推出 Chrome 79 時,新增…
網絡安全好重視認證,不過,正如有安裝防毒軟件都唔係百分百安全,有認證其實都只係安全嘅第一步,因為黑客都識得以正常途徑攞認證,以 Apple Developer Certificate 為例,呢個就係黑客慣常使用嘅手段,用嚟瞞過 Mac OS 嘅 Gatekeeper、XProtect 防禦系統,等惡意軟件可以成功安裝。 最近上述嘅攻擊手段,又再次出現喺 Mac OS 之上。發現今次呢個 TARMAC 安全漏洞嘅係數碼媒體安全公司 Confiant,其實佢哋嘅專家早喺今年初,已發現 TARMAC 嘅前奏攻擊 Shlayer。當時專家指出 Shlayer…
無檔案惡意程式日益嚴重,多少因為現今的防毒工具偵測能力越來越強,相對而言無檔案惡意程式較難被偵測,而且可長期匿藏兼無限復活,非常難纏。根據報導,針對企業的攻擊得逞案例當中,有 77% 是無檔案惡意程式攻擊,大家要認識這種攻擊方法,加倍提防。 甚麼是無檔案惡意程式 無檔案惡意程式(Fileless Malware)是一種利用既有軟件、被認可的應用程式如 Microsoft Word、Flash、Adobe PDF Reader、JavaScript 甚或系統工具如 Microsoft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WMI) 、PowerShell 之類去執行惡意行動的網絡攻擊。它不似傳統的惡意程式那樣帶有明顯特徵,亦不以電腦硬盤為目標,尤其針對記憶體進行攻擊,其隱蔽性極高、匿藏期長,一般 whitelisting、signature detection、hardware…
唔知有無 Android 手機用家發現,最近啲 Data 數據用量好快乾塘,兼夾手機成日好似暖蛋咁熱?有嘅話就要小心喇,可能你部手機已裝咗藏有 DrainerBot 惡意廣告代碼嘅軟件,暗掗地幫你不斷睇廣告,每個月可以消耗 10GB 數據用量及不停為手機放電之餘,仲連品牌投放喺廣告上嘅預算都搾乾埋,好陰毒呀! 講緊嘅係全球企業軟件供應商 Oracle 早前發現,一款名為 「DrainerBot」嘅惡意廣告代碼,開始喺 Google Play 上嘅應用程式內出現,佢嘅作用,係會自動向廣告供應商要求下載廣告影片,但只會隱形播放,絕對唔會喺應用程式內嘅廣告位上出現,所以大部分受害者好難發現已經中咗招,只會懷疑自己係睇片或玩 Facebook 時洗大咗。 除咗手機用家受害,就連品牌一樣被牽連,因為呢啲已被「機械人」點擊播放嘅廣告,當然需要品牌找數,廣告費用猶如直接倒錢入海。而更無辜嘅係,因為好多開發者只係將下載廣告嘅程式代碼直接放入應用程式內,經過今次事件,連商譽都損失埋,呢鋪真係全世界都輸,唯獨廣告供應商有錢落袋。 根據…
一般來講,.exe 檔案是在 Windows 系統執行,而如果於 macOS 執行.exe 檔案,應該就會出現 error。但 Trend Micro 研究員最近發現有 .exe 惡意程式偽裝成 macOS installer,能夠繞過蘋果 macOS 嘅保安而感染系統,認真奇妙。 研究員發現數個惡意應用程式偽裝成為 .dmg 安裝程式,內含以…
近日遊戲平台 Steam 便緊急下架一款名為《Sniper: Phantom’s Resolution》的試玩版遊戲,原因是該遊戲內含資訊盜竊惡意軟件,對用家電腦構成嚴重安全威脅。而開發者更聲稱平台存在安全風險,實際上透過其他渠道發放惡意軟件,名副其實「賊喊捉賊」。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開發者建議玩家從平台下位置下載 作為全球最大的線上遊戲平台,Steam 擁有龐大的用家群,根據資料顯示,全球約有 1.3 億登記用家,峰值在線人數更高達 4,000 萬,所以自然成為黑客的狩獵場。過往黑客主要通過釣魚詐騙,誘騙使用者輸入帳號密碼和雙重驗證碼去盜用帳戶;其次是誘騙用家下載惡意軟件,感染電腦後便能盜取儲存的機密數據,又或將電腦變成殭屍網絡的成員,而這次事件便屬於後者。 開發者 Sierra Six Studios 在上星期在平台上預告會推出一款一第一身射擊遊戲的試玩版,介紹頁面上有齊遊戲的片段及內容,但開發者聲稱在 Steam 平台上下載存在安全風險,並留下連結建議玩家從平台下位置下載。部分玩家發現其內容存在異常,例如遊戲描述和素材疑似從其他遊戲複製而來。…
網絡威脅情報技術的發展,過往一直受制於數據過時及資訊保密的挑戰,但人工智能的興起便有機會帶來新的局面。科技巨頭如 Google、Microsoft 及 OpenAI 正逐步轉型為預警系統,透過監控 AI 平台追蹤黑客集團的行動,準確掌握對方的攻擊目標及策略,防患於未然。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以往網絡安全業界認為將 AI 引入網絡安全工具,主要好處包括可以即時處理大量數據,比人手更快偵測出異常行為並自動執行安全措施。此外,AI 透過行為分析,可有效找出真正的內部威脅,並隨著持續學習新的攻擊策略,增強防禦能力。不過,這些優勢仍是建基於整合現有的安全威脅情報,而在缺乏即時的數據及業界未有積極共享威脅情報的情況下,始終未能帶來預期的效果。 Google、Microsoft 及 OpenAI 發表的安全報告顯示,通過監控其人工智能平台的用家輸入資料,便能夠搶先發現網絡攻擊趨勢,有機會將網絡安全發展成早期預警系統。首先在 Google 的威脅情報報告中便指出,他們發現來自伊朗、中國、北韓和俄羅斯的國家級黑客集團正濫用其 Gemini 生成式…
中國初創公司 DeepSeek 開發的人工智能模型最近榮登科技界的熱門話題,最大原因莫過於開發商聲稱 DeepSeek V3 的訓練成本只花了約 558 萬美元,佔 GPT-4o 的二十分之一,令人懷疑西方科技公司投放於訓練 AI 的成效。 不過鋒頭一轉,DeepSeek 很快成為被圍攻的對象,例如 OpenAI 指控對方違反使用守則,盜用其數據訓練 AI 模型;網絡安全供應商則深入研究 DeepSeek 的安全性,將其潛在風險逐一揪出,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