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 (15)

    隨著生成式 AI 在香港日益普及,越來越多機構開始探索利用 AI 提升競爭力和促進數碼轉型。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私隱公署)發布《僱員使用生成式 AI 的指引清單》(《指引》),以協助機構制定員工使用生成式 AI 的內部政策,保障個人資料私隱。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人工智能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之一,國家一直強調發展與安全並重。為貫徹落實這一精神,私隱公署發布《指引》,以促進 AI 在香港安全健康地發展。 《指引》建議機構在制定內部政策時,應涵蓋以下內容: 獲准使用的 AI 工具和用途:明確指定可使用的生成式 AI 工具(包括公眾可用及內部開發的工具),以及允許的用途,如起草文件或總結資訊。個人資料保護:提供清晰指示,說明可輸入的資訊種類和數量,特別是涉及個人資料時須格外謹慎。合法使用和預防偏見:僱員不得利用 AI…

    投資推廣署公布,發現部分電腦系統日前遭惡意勒索軟件入侵,署方已報警並全力配合警方調查,已經通知數字政策辦公室,及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私隱公署)和保安局通報事件。 初步顯示,受影響範圍包括內部客戶管理系統、內聯網、部分投資推廣署網站的運作,仍在調查有否涉及個人資料外洩及影響範圍。署方稱已封鎖有關系統、啟動後備程式並更改相關密碼。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投資推廣署本月 23 日公布,於昨日(22 日)發現一宗資訊保安事故,涉及惡意勒索軟件入侵部分電腦系統。署方發言人指,昨日發現事件後已即時採取行動,加強系統安全措施,防止進一步受勒索軟件入侵,並譴責該等惡意攻擊。 署方正全力配合警方調查,初步顯示受影響範圍包括內部客戶管理系統、內聯網、部分投資推廣署網站的運作(例如經網站聯絡投資推廣署、活動資訊等)。投資推廣署的公眾服務則維持正常,公眾可以繼續透過電話熱線、電郵或會面與投資推廣署人員聯絡。 發言人重申,投資推廣署不會透過電郵、短訊或社交媒體發送超連結,以收集個人資料或要求付款。市民及有關人士應提高警覺,如收到任何聲稱由該署發出的可疑電子郵件或短訊,切勿點擊嵌入的連結、提供任何個人或財務資料(例如信用卡資料),或進行任何付款。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估計,事件可能基於系統有漏洞,多於人為疏忽。他相信加強保安後,能有效阻截攻擊,又指有必要經常進行網絡安全演練,不時更新防毒軟件及作業系統,防止漏洞。

    數碼新時代來臨,API(應用程式介面)作為應用程式之間數據交換的主要渠道,使用量迅速增長,同時成為黑客主要攻擊目標。全球領先的雲端服務供應商 Akamai Technologies 亦預視到未來市場對 API 安全的需求,今年中以 4.5 億美元收購頂尖 API 安全公司 Noname Security。小編今次特意請來專家,詳細講解雙方整合至今,如何完善並擴充原有的產品功能及能力,為企業提供更安全可靠的 API 保護。 一個月多達48億次API攻擊 現時 API 在互聯網中廣泛被應用,物流快遞、網購、電子支付等平台都是常見的 API 應用例子。根據…

    香港樂施會上月公布有電腦系統遭網絡攻擊,包括毅行者系統,並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通報。公署今日公布最新進展,指樂施會已就上述事件通知逾 47 萬名可能受影響人士,但現階段暫未確定實際受影響人數。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樂施會於上月 10 日早上發現部分電腦系統受網絡攻擊影響,包括毅行者系統。該會立即展開調查工作,並立即聘請獨立網絡安全專家對事件中受影響的系統作出檢查和評估,以及相關修復工作;又向相關香港機構或部門作出通報,包括向警方報案,以及按既定程序通報私隱專員公署。 私隱專員公署表示,上月 13 日收到樂施會通報,而根據香港樂施會最新提供的資料,現階段未能確定受事件影響的實際人數,但已就事件通知超過 47 萬名可能受影響的人士,涉事的個人資料可能包括姓名、地址、電郵地址、手機號碼、香港身分證號碼及付款資料。 另外,私隱專員公署指出 5 月底時收到俊思集團的資料外洩事故通報,涉事機構提供的進一步資料顯示超過 12.7 萬名會員及員工受影響,當中包括約 10 萬名俊思集團 ICARD…

    香港又發生資料外洩事故!寶馬汽車(香港)有限公司表示,近日出現的網絡安全事件,涉及第三方機構處理的客戶資訊,包括稱謂、姓名、手機號碼和 SMS 訂閱選項,經調查後約 1.4 萬名客戶受影響。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寶馬指出,事發後已立即向香港警務處報案、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報告,並外聘網絡安全專家展開全面調查。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於 7 月 18 日收到寶馬汽車的資料外洩事故通報,已建議相關機構盡快通知受影響人士;並於 7 月 24 日收到其外判承辦商 Sanuker Inc. Limited 就有關事件的資料外洩事故通報,公署已根據既定程序就事件展開調查。…

    中港網絡安全協會(HKCNSA)今日於香港 The Ritz-Carlton 酒店舉行首屆「網絡安全論壇2024」,吸引眾多網絡安全業內人士參與,場面熱鬧。是次活動以「探索企業如何提升網絡安全韌性與數據私隱」為主題,邀請到各方專家作主題演講、論壇及解決方案展示,內容涵蓋數據私隱、AI、量子密碼及信創等關鍵議題,維護大灣區互聯互通數碼基建。 下半年將成立澳門分會 活動開始前,先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敬文致歡迎辭,黃表示安全穩妥的網絡環境,對建設香港至關重要,特區政府會持續舉辦各類型活動,防範網絡攻擊,並鼓勵公私營機構分享相關資訊。 活動開始前,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敬文(左)及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葉青陽致辭。 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葉青陽(David)感謝一眾嘉賓到場支持,又分享成立協會後,邀請了各地專家做交流,成為協會最受歡迎的活動,不少會員都希望可透過協會加深了解內地法規。David 又透露下半年將成立澳門分會,加強交流;並會繼續舉辦內地考察團、私隱數據課程及論壇等,希望提升香港的網絡安全,提高關注度。 (左起)中港網絡安全協會諮詢委員余法昌、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警司林焯豪、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專員鍾麗玲、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葉青陽、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敬文、香港警務處東九龍總區指揮官羅越榮博士、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副會長鄧宏舜,共同為「網絡安全論壇 2024」主持開幕典禮。 「網絡安全論壇 2024」共邀請了 25 位頂級嘉賓演講,深入探討大灣區網絡安全的未來趨勢與挑戰,演講環節先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專員鍾麗玲揭開序幕,她表示昨天政府提出全新法例保障關鍵基礎設施的電腦系統,笑言今天舉辦的論壇,可謂既具前瞻性又合時機。鍾引述國家安全有 20 個重點領域,明確列出數據安全及網絡安全是兩個關鍵領域,可見兩者在數碼年代重要性,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創新科技樞紐,數據安全有序流通及使用,能推動特區政府近年積極發展的數字經濟。 數據安全當中亦包括個人資料,根據個人資料私隱公署數字,今年首 5 個月接獲…

    本港機構接二連三發生網絡安全事故!匡智會公布發現兩間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的伺服器遭黑客入侵,導致系統未能正常運作,初步估計涉及約 2,000 人的個人資料。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匡智會指出於 6 月 11 日早上,發現轄下兩間分別位於北區及觀塘西的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的伺服器遭黑客入侵,部份內部文件被上鎖。該會發現事件後已即時中斷伺服器連結,並就事件向香港警務處報案,以及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及社會福利署報告。初步調查顯示,被入侵的檔案涉及約 2,000 位服務使用者及其家屬、義工以及員工的個人資料,具體細節仍在調查中。 匡智會對今次事件深表遺憾,並向可能受影響的人士致以衷心歉意,又譴責一切形式的非法網絡活動。該會已加強重置安全措施,防止黑客再次入侵,以及正就此事件接觸相關受影響人士,着其提高警覺,以防範可能外洩的資料被濫用、惡意或非法使用。 想 守 住 企 業 網 絡 安…

    人工智能(AI)時代來臨,不少企業開始進行數碼轉型,AI 應用日漸普及,與此同時衍生出不少私隱風險。為應對其對個人資料私隱帶來的挑戰,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發布《人工智能(AI):個人資料保障模範框架》,並涵蓋 4 大範疇,提出建議措施。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指,香港企業多透過生成式 AI 應用於聊天機械人,或文字辨識工具,但機構使用個人資料訓練 AI 時,未必有意識確保個人資料私隱安全。而《模範框架》參照了國際使用人工智能的常規,旨在協助機構在採購、實施及使用 AI 時遵從《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並有助規範相關行業,促進 AI 在香港的健康發展。 框架就以下四個範疇提出建議措施: 制定 AI 策略及管治架構:制定機構的 AI 策略及採購…

    繼機電工程署後,又一政府部門出現網絡安全漏洞!公司註冊處上月披露「電子服務網站」電子查冊系統出現個人資料外洩風險,處方日前(3 日)表示系統已完成維修,證實有 11 萬人的個人資料外洩,私隱專員公署已即時展開調查,資科辦亦要求各政府部門檢視保安措施。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系統出現 3 漏洞致資料外洩 公司註冊處在上月 19 日公布,例行檢查時發現其電子服務網站內的電子查冊系統出現個人資料外洩風險,需要進行緊急維修,並暫停電子查冊服務。事隔兩星期,處方表示電子服務網站已完成緊急維修,堵塞了資料進一步外洩的風險,並已完成調查工作。 調查結果顯示,承辦商在設計系統時,除了提供查冊相關資料,還將額外個人資料傳輸到客戶端電腦。雖然這些額外資料並不會顯示在查冊結果頁面上,但如果查冊者在查冊結果頁面上,利用開發者工具(Web developer tool)或編寫程式(robotic search)查閱資料,便會取得額外的個人資料。公司註冊處在調查中亦發現,以電子方式提交持牌放債人委任第三方的通知書時,也曾出現同樣情況。 公司註冊處向受影響人士致歉 處方表示,是次事件約 11 萬人受影響,外洩資料包括姓名、完整護照號碼、完整身分證號碼、通常住址、電話號碼及電郵。處方稱已分批通知相關資料當事人,向他們解釋有關情況和致歉,又指出正徵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意見,全面檢視事件及進一步加強保障個人資料的措施,以防止同類事件發生。 對於政府部門接二連三出現資訊保安事故,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在社交平台表示高度關注,資科辦已再次向所有決策局及部門首長發出清晰指示,要求部門全面檢視現有資訊保安措施,同時提醒其轄下所有系統和用戶必須嚴格遵守政府資訊保安規例、政策及指引處理敏感及個人資料,不可儲存於公有雲平台上,並要求部門在一星期內向資科辦回覆。…

    機電署周四(2 日)公布,於疫情時「圍封強檢」所收集的 14 幢大廈、約 1.7 萬名公屋居民的姓名、聯絡電話、身分證號碼及住址等資料,近日毋須密碼即可在網上伺服器平台瀏覽。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今日(3 日)形容事態嚴重,事件涉及人數較多,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已按正常程序啟動調查,暫未接獲市民投訴。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機電工程署在 2022 年疫情期間曾負責「圍封強檢」行動,鍾麗玲指,早前收到一個相關投訴,指有關資料可在該伺服器平台瀏覽,私隱公署遂通知機電署。 機電署於周二(30 日)收到通知後即時查證,發現密碼登入系統失效,有關資料可在毋需輸入密碼的情況下瀏覽,涉及機電署於 2022 年 3 月至 7 月間,為應對疫情而執行「圍封強檢」行動時所收集的資料,隨即要求網上伺服器平台供應商移除有關資料。就上述事件,機電署已向私隱公署作出「資料外洩事故通報」、向警方報案,並通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及保安局。 鍾麗玲指,漏洞存在時間是調查方向之一,建議相關部門全面審視其他資料有否出現類似情況,又建議機電署盡快通知受影響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