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近期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智能機械人,凸顯人工智能(AI)與機械人技術在經濟轉型中的核心角色。作為機械人應用技術提供者,我們認為香港憑藉國際化優勢與對效率的高要求,有望在這一浪潮中找到獨特定位。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AI 與機械人技術的前景與機遇 AI 的進步讓機械人技術實現質的飛躍,從傳統自動化工具升級為具備感知與決策能力的智能平台。我們專注於將 AI 融入機械人,幫助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開拓新場景。在香港,這一潛力尤為顯著。例如,醫療及護老領域的手術輔助與照護機械人能提升服務質量;服務業中的無人餐廳與物流配送則開闢新賽道。這些技術不僅滿足市場需求,更為企業注入競爭力。 香港的獨特定位與優勢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金流動性強、商業環境成熟,大量資本匯聚為機械人技術的研發與市場化提供了堅實後盾。雖然香港並非技術研發的全球重鎮,但其作為亞太區交流平台的角色,使其能迅速引入國際先進技術並轉化為本地應用。更重要的是,香港對工作效率的極高追求推動了機械人技術的極致發展。 此外,香港在亞太區醫療技術的領先地位也為機械人應用創造空間,例如智能照護系統正逐步改變醫療模式。我們的目標是針對這些需求,開發定制化機械人解決方案,並將成功經驗推向亞太區乃至全球,鞏固香港作為智能應用「試驗場」與「市場橋樞」的地位。 企業如何抓住機遇? 為把握這一趨勢,我們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首先,專注於將 AI 與機械人硬件無縫整合,打造實用方案;其次,培訓熟悉系統整合與控制的人才,確保技術落地;此外,與國際技術供應商及本地醫療機構合作,快速回應市場需求,將概念轉為現實。 然而,香港在發展機械人技術時仍面臨挑戰。硬件方面,本地製造能力薄弱,過度依賴外部供應鏈,導致成本高企與交付延遲;軟件方面,應用數據不足與專業人才短缺限制技術深化。我們建議推動本地化研發基地建設、促進行業間數據共享,並與教育機構合作培養跨領域人才,以突破瓶頸。當然香港政府在推動技術發展中至關重要。除了資金補貼,長遠之計在於制定人才政策,吸引國際專家並支持本地培訓。若政府部門率先採用本地機械人技術,更能帶動市場需求,激發產業活力。 作者:Tobot Solution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王嘉敏(Jazzy)欲觀看更多 Jazzy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
Search Results: 人才短缺 (33)
網絡安全是一個充滿變動的行業。新趨勢、新技術以及新手法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著整個行業的格局,這也使得跟上時代的步伐變得極具挑戰性。邁入 2025 年,應用程式和 API 安全的重要性從未像現在這樣明顯。2024 年,API 鞏固了其作為數字創新核心支柱的地位。然而,API 採用率的激增也擴大了攻擊面,其中有 27% 的 API 攻擊針對業務邏輯漏洞,比前一年增加了 10%。作爲現代企業營運的核心驅動力之一,數據保護也將繼續成為 2025 年企業的首要關注點。 數據安全展望 全球數據隱私法規趨勢 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的統計,目前全球 80% 的國家已經制定或正在推動數據保護與隱私相關法規。這些法規要求數據必須在特定的管轄範圍內儲存和處理,以應對與國際執法相關的風險。雲服務供應商和企業必須遵守當地的數據主權法律,同時企業必須在新系統和應用中做到「隱私保護融入設計」。比如,2024…
踏入 2025 年,主導科技發展的技術估計仍是人工智能(AI),雖然 AI 有助提升網絡安全的格局,但亦為網絡罪犯帶來更強大及方便的力量,對企業和機構造成莫大威脅。而在 AI 帶來的網絡安全威脅中,專家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管理者必須及早認清弱點,防患於未然。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首先在勒索軟件方面,專家指在 2025 年,這種攻擊手法不再局限於加密數據或勒索金錢,而是逐漸演變為一種系統性破壞的工具。未來的攻擊還可能會專注於刪除或篡改機密數據,破壞數據的完整性,例如黑客有可能篡改醫療記錄,或者跨國銀行的財務數據等,比起單純導致金錢上或營運中斷所帶來的損失,新的攻擊方法還會危害生命,又或令公眾對金融機構失去信任,造成更大的威脅。 而在攻擊方面,去年勒索軟件出現了許多新技術,大大提升攻擊的複雜與多樣化,例如新的攻擊已顯示黑客會濫用合法工具,並在最後階段才引入惡意軟件,而這些攻擊都可以透過 AI 和自動化技術,實現更快及精準的攻擊。 另一個 AI 帶來的影響,在於黑客可用來設計高針對性的網絡釣魚攻擊、開發先進的惡意軟件,以生成式 AI 為例,早前香港一間跨國企業的員工便遭受深偽技術(deepfake)所騙,令公司損失兩億港元,專家警告這種技術將會發展得愈來愈成熟,讓網絡罪犯可以輕易繞過身分驗證系統,或散播錯誤訊息。 第三個…
Sangfor Technologies(下稱 Sangfor)與香港資訊科技學院(下稱 HKIIT)簽署合作備忘錄,達成合作夥伴關係。面對 IT 界人才短缺,HKIIT 一直致力為學生和在職人士提供緊貼行業發展趨勢的課程,培育資訊科技人才,並推動職業專才教育;今次與在雲計算及網絡安全方面技術卓越的 Sangfor 專家團隊合作,HKIIT 院長許仁強博士(John)期望,能提升教學質量,豐富教學資源,為學生開拓更廣闊的職涯發展空間。 新課程融合國內外技術 HKIIT 院長許仁強博士(John)又指出,現時內地網絡安全市場發展急速,香港許多機構開始使用內地產品,但以往課程編制都是學習外國技術為主,因此 HKIIT 選擇與具有中資背景的 Sangfor 合作,讓學生可以同時學習國外以及內地技術,獲得實際操作經驗,於實習或畢業後提升相關技能,有助職業發展。 HKIIT 院長許仁強博士(John)表示 HKIIT…
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掀起的熱潮已接近兩年,其間各種 AI 應用百花齊放,持觀望態度的企業管理者亦開始躍躍欲試。不過,背後的風險卻不容忽視。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早前舉辦了其 Solutions Day 2024,主題圍繞「From +AI to AI+ 從技術賦能到數據賦能」,邀請了各行各業專家分享部署 AI 的經驗,透過與夥伴共築 AI 生態圈,協助企業將 AI 應用融入其業務中,重塑他們的智能營運,及早做好 AI…
網絡安全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加強各地交流合作,更是實現網絡安全的關鍵一步。中國香港網絡安全協會(下稱 HKCNSA)日前獲邀出席「CCS2024 成都網絡安全系列活動」,與成都業界人士分享香港網絡安全市場生態、發展的機遇及困難,讓兩地發揮協同效應,互補優勢,共建網絡安全新格局。 成都大會特設活動 與港澳專家探討發展 「2024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於 9 月 9 日至 15 日在全國舉行,主題為「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成都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經濟、科技、人才中心及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基地,在網絡安全領域具有獨特優勢,並於當地舉行「CCS2024 成都網絡安全系列活動」,獲多個機構鼎力支持,包括百度、賽博英杰等高層參與開幕禮演講。 為促進成都與香港、澳門之間的交流,大會特設「港澳蓉網絡安全技術交流活動」,由 HKCNSA 擔任活動的協辦單位,邀請來自成都、香港及澳門的業界專家進行 5 場嘉賓演講,包括無糖信息副總經理朱鵬、澳門資訊科技協會會長徐德明、澳門博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吳鴻祺,而香港的演講嘉賓代表,則由 HKCNSA 創會主席葉青陽(David)及副會長張偉豪(Michael)擔任。…
網絡釣魚攻擊有增無減,網絡安全相關事故持續發生。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位於 IVE(柴灣)的網絡安全中心將於 6 月舉辦網絡安全體驗工作坊,針對教育業界及對網絡安全行業有興趣的人士,講解如何避免現實生活中遭到網絡釣魚攻擊;另外,針對正謀升學出路及現職 IT 人進修所需,同場也會提供兼讀制網絡安全高級文憑、專業文憑及證書的課程簡介,夜校網絡安全高級文憑課程獲政府資助三年合共只需要約五萬元*。 中心針對網路釣魚提供實際演示 近月發生多宗機構遭黑客入侵盜取敏感資料的事故。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網絡釣魚個案更創近 5 年新高,去年達逾 3,700 宗。人為因素更一直是數據洩露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見及此,中心並將於工作坊中示範網路釣魚所牽涉的技術,講解有關網絡釣魚攻擊的概念知識和實際演示,增強網絡安全意識,避免現實生活受到釣魚攻擊導致損失。 高級文憑畢業生入行月薪1.7至2.3萬 與大學生相若 在資訊科技(IT)人才短缺下,網絡安全專才更屬「少之有少」,僅佔本地約 10 萬名 IT 從業員中的 1.2%,「僧多粥少」。最新職場調查顯示,行內僱主普遍認為,高級文憑(HD)畢業生的能力與大學生相若,兩者的起薪點亦相近。…
在現今的數碼趨勢下,數據已成為每一家企業的基石,因此保護身分安全成為成功的必要策略關鍵。然而,根據 SailPoint《Horizons of Identity Security》報告,與其他地區相比,亞太區企業的身分安全成熟程度差異較大,高達 60% 企業的成熟程度仍處於最低水平。 儘管澳洲、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已制定成熟的身分及數據安全框架,但區內其他國家或地區卻才剛開始意識到此監管法規的重要性。身分安全在業務當中所發揮的作用,遠遠超越僅遵守監管法規,實際上更是緩減風險、提高營運效率及達致業務成功的重要基礎。因此,企業領袖必須認清身分安全計劃的龐大優勢,如可有效降低風險及簡化營運。把身分管理融入核心業務策略中可使企業超越技術限制,讓其安全目標與整體業務目標保持一致。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從傳統身分安全轉型 對於剛起步發展身分安全的企業而言,有些障礙的確需要克服,特別是固有的技術債挑戰。正如報告所顯示,許多處於較低成熟階段的企業均面對硬件、系統及程序過時的難題。這些傳統身分安全工具並非針對現代企業目前需求而設計,而且無法管理複雜的多雲端環境及員工和非員工等多種身分。若要向前發展,企業必須專注識別並有條不紊地更新或替換這些過時的系統。這個關鍵步驟包括投資現代化技術並重新配置 IT 基礎設施,以支援更先進、更複雜的身分安全解決方案。 獲取管理層支持 能否加強企業身分安全計劃也取決於管理層的支持。正如報告所強調,77% 身分和存取權管理決策者認為,有限的高級管理層支持是一大障礙。要獲得決策人員的支持,有效傳遞身分安全的價值尤其重要,並需要強調身分安全除屬技術保障外,亦是達致業務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產品創新和以數據為本的市場營銷等。以身分安全配合這些業務優先目標,從而培養高級管理層的承諾,這一點是關鍵。此外,制定業務案例來逐步解決預算限制及人才短缺等挑戰,也非常重要。這些案例應重點突顯更強的身分安全如何促進企業生產力和創新、降低網路風險並推動業務成功。 善用先進功能的優勢 在建立強大的高級管理層支持後,企業便就緒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等先進技術來完善身分安全框架。這類技術整合不但能擴展身分安全措施的規模,亦讓企業能夠快速應對新出現的威脅,並在現時變奏快速的數碼環境中保持靈活。舉個例子,與沒有人工智能支援的企業相比,採納自動化和人工智能身分管理平台的企業擴展身分相關功能的速度快達 37%。 該項報告又指出,此等技術的採納率有所不同,從…
領導中國網絡安全行業技術創新的供應商山石網科(Hillstone Networks),銳意深耕港澳,繼獲各界高度評價的下一代防火牆外,最新引進 4 大產品到港澳,並以港澳精英打造全新本地化團隊,與總代理、戰略合作夥伴攜手努力,以中國力量守護港澳數字安全。 信創對港澳地區至為重要 山石網科上周於 W Hotel 舉行《山石港澳客戶及合作夥伴峰會》,以「山石有信.共創未來」為主題,獲逾 200 名政府、科技行業及合作夥伴踴躍參加。峰會由山石網科董事長暨 CEO 羅東平的演講揭開序幕,暢談早於 2007 年創立的山石網科,技術穩定紮實,一直堅守「技術信仰者」的初心,至今業務已遍布 60 個國家及地區,擁有逾 28,000 個客戶,包羅政府、金融、教育、醫療、互聯網等各大行業。作為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庫漏洞信息共享合作單位,山石網科多個產品更入選 Gartner®、Forrester…
在港紮根逾半世紀的旭日國際集團(Early Light),作為中港的實業公司,面對日趨複雜的網絡環境,選用了具獨特優勢的 Sangfor Technologies(下稱 Sangfor),以頂尖防護工具及全面情報,快而準擊退網絡威脅,同時簡化員工日常工作,加強集團內的網絡監察及保護。 營運環境分散 難全面監察網絡狀況 旭日國際集團以製造玩具為業務重心,在香港及內地均設有廠房,其他業務包括鐘錶、汽車維修、物業管理等等,擁有數萬名員工。旭日國際集團資訊科技部總監林海慶表示:「集團員工遍布不同地區工作,要更全面而有效地管理網絡安全問題,絕非易事。加上受全球 IT 人才短缺影響,如何利用科技簡而精地解決問題,成為集團 IT 部門主要考量。」 Sangfor 的安全銷售經理麥慧珊指出:「由於旭日國際集團涉及不同範疇的業務,營運環境相對複雜,儘管集團有採用新型的防火牆及終端安全防護支援,但仍不足以應付日新月異的網絡威脅。」 Sangfor 和旭日國際集團初步接洽,了解客戶的需求後,隨即建議客戶安裝 Sangfor 的 Cyber Command,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其網絡環境,找出可能存在風險的地方。 戰略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