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數碼轉型,企業要破舊革新,無可避免要擴充 IT 基礎建設。然而,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有多少企業能擁有足夠的空間設立一座又一座的大型 IT 基建? 有見及此,IBM 於近期推出了外型輕巧的 NVMe Storage —— IBM FlashSystem 5200(下稱FS5200),以入門級的價格定位,提供企業級的效能及功能,讓香港企業能在多變的 IT 現代化路途上,可以無負擔地進行技術轉型,簡化資料管理,令公司運作更有效率。 體積雖小 效能強大:速度達 150 萬 IOPS FS5200…
Search Results: ring (145)
加密貨幣 (cryptocurrency) 炒風熾熱,愈來愈多人參與其中,而要買賣各種加密貨幣,最簡單方法是使用管理 app。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 Sophos 便發現,有黑客集團製作了 150 個以上虛假交易及管理 apps,通過不同手法吸引投資者安裝,從而盜取他們的電子錢包帳戶登入資料。有女投資者便因貪字得個貧,買樓基金一鋪清袋。 要盜取加密貨幣電子錢包帳戶,方法有很多種,比較困難的手法是入侵受害者的電腦,再於電腦的儲存數據內搜尋有關記錄。而今次 Sophos 留意到的手法就簡單得多,專家指黑客會嘗試通過不同途徑,推廣一些管理加密貨幣的手機應用 apps,例如利用社交平台賣廣告、於即時通訊工具內廣發推廣訊息,甚至發動社交工程 (social engineering) 攻擊,先與目標人物建立關係及信心,才引導對方安裝虛假 apps。 為了令目標人物更易上檔,黑客會倣製一些有名氣的手機應用 apps,由版面設計以至使用圖案,均模彷得極度逼真,然後才通過上述方法散播。Sophos 專家經深入調查後,發現當中有超過…
美國最大燃油供應商 Colonial Pipeline 早前遭勒索軟件(Ransomeware)突襲,要啟動應急方案,暫停所有的管道作業。這宗影響美國東岸 45% 燃料供應的網絡攻擊,驚動美國政府,運輸部當日(5 月 9 日)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總統 Biden 需親自回應事件。而經 FBI 調查後,揭發幕後黑手為 2020 年 8 月組團的 DarkSide,後者除了滲透 Colonial Pipeline…
Microsoft 被稱為 Section 52 的 Azure Defender for IoT 安全研究小組近日發現,物聯網和營運技術(Operational Technology,OT)裝置上,有一系列的記憶體分配漏洞,可用來執行惡意程式。這個目前盛行的漏洞名為 BadAlloc,與不正確驗證的輸入有關,而這個漏洞會導致堆溢出,並最終執行這些代碼。 研究小組在發文指,這些漏洞都源於使用記憶體容易受攻擊的功能,如 malloc、calloc、realloc、memalign、valloc、pvalloc 等。當傳遞外部輸入時,這些函數就會出現問題,因為這些外部輸入可能導致整數溢出或迴繞函數,折回的結果是重新分配記憶體緩衝區。小組又指,儘管折回而分配的記憶體不多,但令與記憶體分配相關的負載,超過了實際緩衝區分配,導致了溢出;缺乏輸入驗證令入侵者開採記憶體分配功能,造成堆積溢位,而令他們可於目標裝置上執行任意程式。 Microsoft 正與美國國土安全部合作,向受影響的供應商發出警報,並修復漏洞。在通報中所示的受影響產品來自 Google Cloud、Arm、Amazon、Red Hat、Texas…
SAPPHIRE NOW 作為 SAP 年度盛事,今年將以 Think Beyond Tomorrow 為主題, SAP 全球高管及各行業的商界精英,會透過分享各自見解與洞悉,協助不同行業,在數碼轉型路上作出前瞻部署。 年度峰會將由 SAP CEO Christian Klein 的主題演講打開序幕,SAP 大中華區總裁 Mark Gibbs…
今朝一早老編打來催稿,仲鬧 Neo 寫 D 嘢,一岩一忽,九唔答八,點同讀者交代;我話,趕住搵食,一個鐘要出稿,你期望 D 乜呢?老編話,我唔理,總之今次要寫 D 嘢出黎。我話,吓? 好啦,要寫 D 嘢,所以去左個「香港內地網絡安全論壇」,冇報名惟有靜雞雞捐入去聽。一聽,水平又幾高,因為唔係賣藥,而係討論未來 Smart City 的問題,講困難多過講答案,好。Neo 從中吸左唔少,頗有 insight。 Related Posts 【專家主場】略評…
科技與人為因素的交錯造成的安全問題,是令企業和組織最為頭痛的挑戰。即使對漏洞的偵測技術有所提升,網絡罪犯的手法與策略亦與時並進,令到他們的攻擊亦難以抵擋。 是次 Webinar 由全球最大的「安全意識培訓平台」供應商 KnowBe4 的 Technical Evangelist Jelle Wieringa 及 SoftwareONE Hong Kong 網絡安全專員 Antonio Chan 主講,拆解應用科技構建安全操作環境時,如何更好地了解人性、模式的成功實例,分享如何讓安全措施和科技結合人性,提高日常運作的安全性和彈性。 Webinar 將涉獵以下主題:…
一個黑客組織入侵了安全防護系統初創公司 Verkada 的大約 15 萬個聯網內的監控鏡頭,使他們能夠取得多個組織的實時和存檔影片信號,包括生產設施、醫院、學校、警察部門和監獄,更包括 Tesla。據報道指,黑客主義者 Tillie Kottmann 宣稱是事件負責人之一,向 Bloomberg 披露這次資料入侵行動是一間國際黑客團體所為,目的是為了展示無處不在的視訊監控,以及攻入這些系統輕而易舉。此說法引起爭議,專家正權衡如果安全錄像洩露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受害組織可能遭遇的潛在後果。 影片資料洩露可能會導致知識產權盜竊、人身安全威脅、侵犯隱私、敲詐勒索,或許還會受到監管部門的懲罰。更糟糕的是,這些攝像頭採用了面部識別技術,導致了以下問題:攻擊者是否可以真正識別被攝像頭捕捉到的個人,然後將他們作為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schemes)或更恐怖計劃的目標。 Bloomberg 查看被盜的 Verkada 影片,包括據指是上海 Tesla 倉庫的裝配線上的工人圖像。不過,Tesla 後來告訴路透社,這段影片實際上是來自供應商在河南省的生產基地,其上海工廠及展示廳未受影響。不過,Kottmann 表示,他們仍能獲取安裝在 Tesla 工廠和倉庫中的 222 個攝錄影像。根據報道,網絡性能公司 Cloudflare 和身份權限管理服務提供商 Okta,被指也在工作場所使用 Verkada 的服務。…
令學校停課的原因,我們以往會聯想到打風、暴雨等天氣因素,現時最先想到的會是疫情下的隔離措施,不過可有想過黑客的勒索軟件,也是導致學校停課的原因?不法分子攻擊學術機構,然後開天殺價! 網絡安全公司 BlueVoyant 早前對 43 個國家/地區的 2,702 所大學進行研究,發現幾乎所有受訪大學,都指出勒索軟件攻擊是他們主要的網絡威脅,去年這些勒索軟件攻擊,平均每宗索款 44.7 萬美元(約 347 萬港元)。除了勒索軟件攻擊之外,數據洩露也對校園造成了極大的打擊,過去兩年有 200 所大學受到影響。 以下係 BlueVoyant 研究的部分發現: 校園受攻擊因素: 隨著學術機構採用遙距教學,網絡攻擊次數增加,也令學校的網絡容易受到威脅者的攻擊。地下市場對大學生的憑證有很高的需求,吸引黑客發起攻擊。缺乏網絡安全培訓和意識、缺乏資源以及預算低,是學術機構經常受到攻擊的主因。 攻擊數據:…
一方面,遠程工作、IoTs、網民秒秒遞增;各路黑客的交流平台由 Dark Web 擴展到 Clubhouse 等不同社交平台;裝置網速工具急速演化;雲端、Hybrid Cloud、Edge Platforms 將數據進一步集中,唯獨法規與執法效率追不上時代步伐,國家隊黑客卻諷刺地例外。事實上,企業在資安上一向都靠自己,但在 COVID-19 後擔子史無前例重,2020 年末 Solarwinds 中伏,向其近 2 萬客戶無料放送 Sunburst Malware,幾多人受影響未知,但美國國務院、國防部、軍火供應商、重要電訊商與大學院校均在名單之上,美國政府矛頭指向俄羅斯,是否開打網戰大家不妨買花生,但我們先談談企業資安部署困境。如果這宗事件仍未夠警世,Cybersecutiry Ventures 報告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