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期 Google、Microsoft和Apple都各自在其平台推出了無密碼的驗證密鑰(passkey)功能,但大多數人仍然選擇使用自己的密碼。Google 最近開始透過FIDO 聯盟(Fast Identity Online Alliance)測試 Chrome 和 Android 中的驗證密鑰支援功能,而 FIDO 的密鑰是以智能手機傳感器進行生物識別身份驗證,以完成無密碼登入。Apple 於 6 月宣布 iOS 和 macOS 支援使用…
Search Results: os (903)
心思思想為企業數據中心升級,早著先機應付未來挑戰,卻又因為需要花費的時間、金錢、人力物力等種種原因而卻步?其實近年遙距工作、容器、微服務迅速興起,對傳統數據中心帶來不少壓力,小編整合了企業界對數據中心的五大謬誤,並一一拆解,助你為業務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誤解一:以為數據中心內的資料很安全數據中心的確有部份流量會經過防火牆保障安全,惟局限於南北向工作負載(North-South workload),即用戶至伺服器的安全性,並僅佔總流量約 3 成。換言之,有 7 成東西向工作負載(East-West workload)未有經過防火牆,令伺服器之間、應用程式之間的安全性減低,容易構成網絡威脅。如所有流量均經過防火牆的話,不但成本非常高昂,而且容易出現「網絡塞車」問題,欠缺效率。 對於存有很多客戶敏感資料及數據的機構來說,這些資料及數據幾乎等同財產,故必須更加著重網絡保安,以免蒙受金錢損失或影響企業形象,例如證券公司、航空公司、醫院等,也適合為數據中心進行升級。 誤解二:只要將資料上雲數據中心便毋需升級越來越多企業使用雲端服務,但這類型企業是否就毋需優化數據中心呢?非也!其實兩者需要互相配合,越使用得多雲端服務,對數據中心的要求便會越高。疫情下各行各業加速數碼轉型,尤其是遙距工作及在家辦公政策已成常態,加上容器(Container)及微服務(Microservices)的興起,令應用程式發展更為快捷,種種原因都對數據中心造成壓力,對部份公司而言升級已屬刻不容緩。 現時市場上普遍應用的第三代數據中心,無論在流量或安全性上均面對樽頸位,已無法應付將來需要。去年底有分佈網絡公司推出全新概念交換器架構——分散式服務交換器(Distributed Services Switches,簡稱DSS),屬第四代數據中心,重點提升安全及流量。 誤解三:擔心升級過程複雜及耗時DSS 能在架頂式(Top of rank, ToR)leaf switch 中直接部署,以現有基礎加以改良,毋須對整個數據中心採取耗時的升級,同時減輕成本。…
不論去銀行提款機撳錢,又或使用電腦登入帳戶,很多時也無法避免要使用鍵盤輸入密碼或登入資料。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團隊就指出,只要通過熱能監察鏡頭及AI人工智能系統,就可以憑鍵盤上殘留的熱量還原密碼,就算在一分鐘後偵測熱能,成功率都有 62%。系統甚至能 100% 破解 6 位數字的銀行提款機密碼,非常危險,以後輸入密碼,可能要作狀撳多幾個掣。 在鍵盤上讀取輸入密碼的橋段,曾經在大量電視劇集或電影內出現,不過大部分都是掃描留在輸入裝置上面的指紋,極少會偵測殘餘熱量。英國格拉斯哥大學電腦科學系研究員受到熱能監察鏡頭大跌價啟發,再結合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系統,設計出名為 ThermoSecure 的還原密碼方法。 研究員解釋,雖然一般人在鍵盤或 keypad 上輸入密碼,手指尖每次接觸表面材質的時間都很短,但無可避免地會將熱能傳送到表面上,因此只要在極短時間內利用熱能監察鏡頭拍攝鍵盤或 keypad 表面,便能取得曾輸入過的按掣資料及其順序。根據測試,在一分鐘時偵測熱能成功率有 62% ,如在 20 秒內,成功率更飊升至 86%。 研究員說,其實這種技術非常普通,要擷取資料並不困難。但還原密碼的難度在於連續輸入的時間極短,導致熱能變化差距微細,如果單靠人力去分析,除非密碼只得幾個字元,否則便極難做到,因此必須出動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讓系統從大量數據中整理出人類輸入密碼及創建密碼的習慣、常用的密碼字元及組合等,即使是多字元的高強度密碼,也有可能成功還原。從研究員公布的數據可見,系統成功還原…
雖然未必每個人都會去「甜相」網站,不過這次由 Cyble 專家發現的網絡攻擊,就借助了 Microsoft Windows 一種下載檔案時的慣常做法,令用家以為只是下載一張無傷大雅的圖檔,結果卻誤裝勒索軟件,而且被加工的檔案幾乎無法還原,就算無交贖金,受害者都一樣頭痛。 圖檔本身其實都有一定危險程度,例如小編以往就曾報道有信用卡資料盜竊集團 Magecart,將 card skimmer 惡意程式碼隱藏在網站圖標 favicon 內,只要有網站用來裝飾,日後網站的客戶如使用信用卡購物,所有資料都會落入黑客集團手上。而這次由網絡安全公司捕獲的攻擊中,專家發現黑客瞄準這些安全意識較差的網民,利用色情相片引誘對方上當授權下載惡意軟件。 專家解釋,黑客集團首先設立一個色情相片網站,再於不同社交渠道宣傳吸引網民瀏覽。當 Windows 用家一進入網站,瀏覽器便會彈出一個授權下載的提示,專家說 Windows 會預設隱藏延伸檔案名稱,所以黑客便將惡意軟件執行檔命名為 SexyPhotos.JPG.exe,讓Windows下載提示只顯示 .exe…
網絡安全公司Sophos發現,勒索軟件集團 BlackByte 採用了名為自帶內建驅動程式 ( Bring Your Own Driver ) 的新入侵手段,可無效化主流網絡安全工具所使用的過千驅動程式,而入侵的缺口,竟是 2019 年被發現的 MSI Afterburner 繪圖晶片驅動程式漏洞。 近來使用類似方法入侵的黑客集團有上升趨勢,當中包括 Lazarus 濫用 Dell 驅動程式及未知黑客濫用電腦遊戲《原神》反作弊驅動程式的安全漏洞。專家解釋,上述兩個個案的驅動程式因允許非管理員帳戶存取作業系統核心記憶體數據,因而可讓黑客覆寫程式碼或遙距執行指令,提升帳戶權限,繼而無效化電腦內網絡安全工具的偵測,令黑客可潛伏電腦內盜取數據,又或進一步引入其他惡意軟件。由於開發這些驅動程式的供應商有合法的驗證書,因此雖然違反了…
俄羅斯防毒軟件公司 Kaspersky 警告,一個擁有 18 萬訂戶的香港 YouTube 頻道,正被利用推廣一個內含惡意功能的 Tor 瀏覽器,一旦用家跟著連結下載及安裝,除了會將輸入的帳戶資料及密碼上傳給黑客,還會進一步引入監控軟件,令使用 Tor 瀏覽器隱藏身份上網的意義全失! Tor 的全寫為 The Orion Router,又稱為洋葱網絡,是美國海軍研究所於上世紀 90 年代開發出來,用於令美國軍方及情報人員可在網絡上匿名通訊,其後在 2006 年交由…
有報道指新一代學生好醒,識得用 AI 文章產生器去自動完成大業,如果事後用心執一執少少字眼,就好易瞞天過海。事實上,現時 AI 文章產生器具備SEO優化技術,用途非常廣泛,吸引傳媒及網媒使用來寫新聞或提升文章的 SEO ,取代人力。 固名思義,AI 文章產生器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去寫作文章,這類 AI 主要是透過匯入大量文本數據進行訓練,讓人工智能掌握如何創作一篇有內容的文章。一般來說,AI 文章產生器會使用 GPT-3 等生成型變換模型作核心,例如 Rytr、ContentBot,便是採用了 GPT-3 人工智能技術。 事實上,現時已有少數媒體利用相關技術製作即時新聞報道,好處是速度快,其次是這些 AI 文章產生器更具備…
要滿足現今企業數碼轉型的需求,Hybrid Cloud 方案成為最常見的基礎架構設定之一。企業 IT 人員要監察及維持 Private Cloud 和 Public Cloud 的運作,會面對不少困難。專門管理 Multi Cloud 的方案 VMware Aria 的四大功能,正能協助企業輕鬆監察及維護 Data Centre 的運作。…
「網絡健康」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因此 Microsoft 聯同 HKBN 香港寬頻 一齊舉辦微軟香港 x 香港寛頻「數碼世界大冒險」義工服務日,向來自荃灣明愛社區中心的 20 名中小學生,透過一系列遊戲及活動灌輸網絡健康及數碼身分的概念,希望有助一班社會未來棟樑在數碼世界中茁壯成長! (資料及圖片來自 Microsoft )
Kaspersky 網絡安全專家發現新的網絡攻擊手法,它主要通過在受害者的 YouTube 頻道上載遊戲推廣短片,引誘對方的粉絲下載多合一功能惡意檔案。有別於其他同類型攻擊,這款全新惡意軟件有自動擴散能力,相信 YouTube 將會愈來愈多這類假宣傳片出現。 防毒軟件公司 Kaspersky 最新捕捉到一種全新的惡意攻擊手法,它的攻擊流程可以分為兩部分。專家指黑客第一步會攻擊 YouTuber,暗中取得其帳戶後,便會借用受害者的身份在其頻道上傳短片,內容主要是推廣連線遊戲如 FIFA、Final Fantasy、Forza Horizon 等遊戲的破解版或作弊程式,引誘頻道的追隨者下載及安裝檔案。事實上,專家指這個檔案卻有如病毒雞尾酒,除了有最有人氣的資料盜竊軟件 RedLine,還有一個挖礦程式,暗中借受害者的電腦賺錢。而為了減少被察覺的風險,專家指黑客利用 Nirsoft NirCmd 工具,隱藏所有執行檔及涉及的彈出式視窗,而且亦不會在桌面或 Taskbar 上留下有任何存在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