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github (38)

    Microsoft Build Hong Kong 於早前完滿舉行,活動由多位 Microsoft 技術專家,為本港開發人員分享最新開發工具及探討最熱門的 AI Copilot 技術發展 ,讓開發體驗變得更加輕鬆完善。 活動當日,更有 GitHub hands-on 體驗工作坊、合作夥伴攤位以及 Happy Hour ,讓各位參加者可以進行技術交流,認識更多 Microsoft的資源及方案,如何提高開發團隊生產力。 (資料及圖片來自…

    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繼發現逾 200 萬汽車用戶資料或外洩後,事隔約半個月,於跟進調查中再發現兩項人為錯誤,導致部分亞洲及大洋洲客戶的個人信息洩露長達 7 年之久,當中更包括姓名、地址及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豐田在上月中表示,由於雲環境設定錯誤,令 215 萬汽車用戶的資料外洩 10 年,除了向外界致歉並更改雲系統設置外,亦隨即對負責營運雲平台的汽車數據手機公司 Toyota Connected Corporation 展開調查。經過詳細調查後,豐田果然發現由 Toyota Connected Corporation 所管理的雲環境中,有兩項同樣出現人為設置錯誤,令外部能訪問部分客戶信息。…

    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近日承認,由於人為錯誤,導致超過 200 萬汽車用戶資料或外洩,包括車輛識別號、行車紀錄儀片段等,而錯誤的時間竟然長達 10 年。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為港人熟知的豐田,其實已並非初次發生網絡安全事件。去年 10 月豐田把 T-Connect 服務金鑰公開在 GitHub 上,導致 3 萬名車主郵件帳號外洩;今年 3 月,Toyota Customer 360…

    遭受勒索軟件攻擊的受害者又有喜訊,網絡安全機構 CyberArk 研究員釋出免費破解工具,可以一次過應用於復原多種勒索軟件,不過前提是該軟件必須使用間歇加密(Intermittent encryption)鎖死檔案,以及必須滿足一定條件。 近年部分勒索軟件(ransomware)集團如 BlackCat、Play、ESXiArgs、Qilin/Agenda 及 BianLian,均採用間歇加密方式鎖死檔案。 網絡安全機構 Sentinel Labs 在去年一份研究報告便指出,有跡象顯示這種加密方式愈來愈受到勒索軟件集團歡迎,原因是它的執行速度快,可以在網絡安全工具發現可疑行為並執行自動回應前,將更多的設備及檔案加密,增加集團與受害企業的議價籌碼,當中又以 BlackCat 的技術最先進。 間歇加密法是一種新的加密策略,原理是勒索軟件在執行時,不會將檔案的所有內容加密,而是梅花間竹般加密數據,同樣可達到令檔案不能再被使用的目的。而 CyberArk 安全研究員就在這種速度至上的方式中找到破綻,最終研究出 White Phoenix 破解工具,不過研究員表示,這種破解方式無法百分百還原所有數據,只能盡力搶救仍可閱讀的資料。…

    ChatGPT 自去年 11 月推出後,不少人都探討其背後語言模型(GPT-3編程工具)對網絡安全帶來的風險,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Sophos則認為除了了解其風險外,也應該要關注嶄新技術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並將 AI 技術融入至安全防禦系統。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近月業界都十分關注 ChatGPT 為網絡所帶來的轉變,例如擔心人工智能將有助攻擊者編寫惡意軟件程式,或為網路犯罪分子編寫更說服力的釣魚郵件。但對於網絡安全,又是否只有弊沒有利呢? Sophos 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我們的GPT:採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網絡安全防禦能力》,介紹 Sophos X-Ops 團隊如何利用 GPT-3 編程工具龐大的語言模型,開發網絡安全相關項目,以簡化網絡安全軟件於眾多數據中偵測惡意活動的流程,從而加快對二進制形式攻擊(LOLBin)的分析。 Sophos 首席威脅研究員…

    2023 年甫開始不久,AI 大戰隨即白熱化,Adobe Creative Cloud 產品總監兼執行副總裁 Scott Belsky 對今年科技作出九大預測,不少都跟 AI 有關。他認為 AI 將大舉影響 SEO、教育、醫療等範疇,又估計新一代專門瀏覽器即將面世,開始與應用程式展開競爭。1)  網絡瀏覽器將轉向專門化隨著 Web App、公共瀏覽器和去中心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瀏覽器對於未來的 Web app 而言,已經變得過於普遍和過時,令…

    啟用雙重(2FA)或多重因素驗證(MFA)技術,是守護企業員工帳戶的其中一種安全做法,不過,黑客近來開始使用新的入侵手法,轉移瞄準員工儲存在電腦瀏覽器內的 Session Token,因為可繞過 2FA 或 MFA 的再一次驗證,剛發生數據外洩事件的 IT 服務供應商 CircleCi,便是這種攻擊的受害者。 以往黑客要入侵企業內部網絡或雲端帳戶,最常做法是,從暗網或地下討論區購買外洩的帳戶登入資料,或以釣魚電郵騙取員工輸入密碼。 2FA 或 MFA 的驗證技術,某程度上可阻止黑客入侵帳戶,因黑客除了要持有帳戶登入資料,還要有額外驗證碼、硬件驗證金鑰或如 Microsoft Authenticator 產生的驗證碼等,故近年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都會建議客戶採用,Microsoft 更指公司啟用 MFA…

    抖音(TikTok)內的「踩界」濾鏡令片中人裸體若隱若現,激起不少用戶好奇心。有黑客聲稱能破解濾鏡,將片段「解碼」,火速吸引一眾跪求無碼版的用戶。結果至少有 3 萬用戶換來連環中伏,不但失望而回,更誤墮資訊安全陷阱被盜個人資料,得不償失。 抖音內濾鏡種類繁多,其中一個 Invisible Body 濾鏡,每當片主脫下衣服疑似裸體時,濾鏡便會自動將片段中重要部位模糊,令抖音上出現 Invisible Challenge(隱型挑戰)熱潮,目前 #invisiblefilter 標籤的瀏覽量超過 2,500 萬。有人便利用用戶的獵奇心理,乘勢發布短片,宣稱能提供軟件以消除 TikTok 的遮蔽效果,將片段變成無碼,更附上名為「Unfilter」的連結,邀請加入 Discord 伺服器。 當然,軟件是假的,惡意軟件才是真的。 網絡安全公司Checkmarx發現,當用戶點擊連結,加入 Discord…

    網絡安全公司Aqua Security最新發現,GitHub旗下的 npm 開源軟體註冊中心服務存在時差缺陷,黑客可利用搜尋時差得悉套件名稱是否已被私人註冊,從而在公開資料庫中上載名稱幾乎一樣的惡意套件,令軟件開發者被誤導下載使用。GitHub 已表明無法修正缺陷,開發者只能自保。 npm ( Node Package Manager ) 是跟 NodeJS 一起安裝的管理工具,它可讓軟件或網站開發者借用其他開源軟件時,更容易解決 NodeJS 編碼的部署問題。由於在現時開發軟件或網站時,為加速開發流程及減少不必要的開發過程,幾乎所有軟件開發者都會引用開源軟件,因此 npm 亦成為黑客目標,通過上載藏有惡意功能的軟件,感染其他開發者的軟件或網站,替黑客進行公司機密或信用卡資料盜竊的行為。要達成這種供應鏈攻擊 ( supply chain…

    Kaspersky 網絡安全專家發現新的網絡攻擊手法,它主要通過在受害者的 YouTube 頻道上載遊戲推廣短片,引誘對方的粉絲下載多合一功能惡意檔案。有別於其他同類型攻擊,這款全新惡意軟件有自動擴散能力,相信 YouTube 將會愈來愈多這類假宣傳片出現。 防毒軟件公司 Kaspersky 最新捕捉到一種全新的惡意攻擊手法,它的攻擊流程可以分為兩部分。專家指黑客第一步會攻擊 YouTuber,暗中取得其帳戶後,便會借用受害者的身份在其頻道上傳短片,內容主要是推廣連線遊戲如 FIFA、Final Fantasy、Forza Horizon 等遊戲的破解版或作弊程式,引誘頻道的追隨者下載及安裝檔案。事實上,專家指這個檔案卻有如病毒雞尾酒,除了有最有人氣的資料盜竊軟件 RedLine,還有一個挖礦程式,暗中借受害者的電腦賺錢。而為了減少被察覺的風險,專家指黑客利用 Nirsoft NirCmd 工具,隱藏所有執行檔及涉及的彈出式視窗,而且亦不會在桌面或 Taskbar 上留下有任何存在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