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VM (83)

    雲端科技發展迅速,市場上有著廣泛的雲端服務供選擇,助企業實現數碼轉型以保持競爭力。市場調查公司 Gartner 高級研究主管 Elias Khnaser 曾表示,選擇正確的雲端服務是 IT 領導者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因為它主宰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世代應用的成敗。要真正成功實現轉型,首要秘訣是在芸芸眾多的雲端服務商中,揀選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借助合適的雲端科技及專才支持其發展目標。不過,選擇的過程可謂複雜困難,考慮因素多,企業宜就供應商的四個方面先了解清楚: 1. 供應商的技術及服務支援能否滿足企業的需要? 雲轉移並非單單將數據或應用程式由公司伺服器搬上雲端,還須各種技術的配合。因為雲端服務供應商採用的硬件架構、技術框架或管理標準各異,與企業本身採用的不盡相同,如兩者存在的差異過大,便難以將企業內部的私有雲與雲端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公共雲接軌;所以在採用合適的解決方案前,必須全面評估供應商所提供的服務,是否能夠理解企業本身需要而作出配合?由雲轉移的資詢、部署到實行的過程中,會否得到相關專才持續向企業提供全面支援及優化建議,加快採用雲端技術和數碼轉型? 2. 供應商的發展藍圖是否符合企業的創新路向? 除了著重當下,企業還需放眼將來。不論是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還是SaaS (Software…

    眾多網絡攻擊點之中,端點是最令 IT 人員頭痛的,因為實在太多,而且越來越多,如何管理呢?所以要有 UEM(Unified endpoint management)。我地請教 IBM 香港資訊安全業務經理 Ricky Ho,為大家講講 UEM 嘅精髓。 了解隱藏成本是第一步 端點管理需要面對很多難題,Ricky Ho 指出,這些難題導致管理成本高昂,而且延伸更多隱藏成本。「首先是太多工具,有些機構甚至用上 20 個端點管理工具。然後是能見度問題,試問有幾多個 IT 能清楚知道公司總共有幾多個端點裝置?更枉論用緊哪個…

    上一期講過「以太坊」(Ethereum)的智能合約是如何運作,在區塊鏈技術上確是一個重大突破。憑藉區塊鏈 2.0 技術擁有的「智能合約」功能(這一點是比特幣做不到的),以太坊像是個大規模分散式電腦,可以執行程序。所以有時也被稱為以太坊虛擬機(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或稱 EVM)。 以太坊的特點 無論是簡單的合約,或是衍生工具般的複雜合約,技術上來說都可以在以太坊區塊鏈平台上執行。當要運行分散式應用程序(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或稱 dapps)時,區塊鏈用戶必須支付以太幣(貨幣符號:ETH)。應用程序愈是複雜,運算處理就需要愈長的時間,成本也會是愈昂貴。 以太坊是一大突破 為甚麼說以太坊在區塊鏈技術上是一大突破呢?(一)以太坊是分散式的,跟比特幣一樣,沒有中心點的攻擊;(二)可以去除中間人(如果說:比特幣可以幫助用戶避開銀行,以太坊就可以繞過像 Facebook、亞馬遜或其他的中間人平台);(三)以太坊提供了一個區塊鏈基礎平台,programmer 可以使用 EVM 來專注開發自身的 dapps,而不需要從頭開始構建自身的區塊鏈,省卻大量功夫,並加快了推出市場的時間。 前景仍是樂觀 目前以太坊仍像是一台非常緩慢的分散式電腦。每個節點處理每單交易需要一段時間:以太坊每秒處理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