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技術、機器學習以及生成式 AI,無疑在過去一年變得更普及。亞馬遜(AWS)技術總監 Werner Vogels 相信,生成式 AI 將為世界迎來更多創新,並推動科技普及應用。在未來,AWS 預測生成式 AI 將具備文化意識,並會進一步降低使用門檻。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預測一:生成式 AI 將具備文化意識 基於多種文化數據訓練而成的大型語言模型(LLMs),將能更細膩地理解人類體驗及複雜的社會問題。這種文化適應性有望降低全球用戶使用生成式 AI 的門檻。在過去數月內,非西方大語言模型開始湧現:例如以阿拉伯語和英語數據訓練的 Jais、中英雙語模型 Yi-34B,以及使用大量日語網絡語料庫進行訓練的…
Search Results: US (915)
美國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再度發出呼籲,要求網絡產品供應商停止為推出的軟硬件產品採用預設密碼,因為該局發現不少 IT 人員將產品部署在企業的基礎設施後,並未有修改密碼而直接使用,導致黑客可以輕易入侵企業,造成機密技術被盜或遭受各類型網絡攻擊。其實過往已發生不少同類入侵個案,單靠一個呼籲,似乎影響力有限。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CISA 改為源頭解決問題 採用生產商的預設管理帳戶登入名稱及密碼有多危險,相信每個 IT 技術人員都非常清晰,例如最近伊朗黑客就採用了這種方法,入侵預設密碼值為 1111 的 Unitronics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當中便包括美國一個供水設施,如被黑客惡意利用,便可在關鍵時刻造成斷水或惡意排洪,對政府的公信力可帶來重大打擊。過往美國 CISA 曾多次向企業及機構發出警告,指如果不更改這些預設設定,攻擊者便可以利用這些漏洞入侵內部網絡,從而危及企業整個網絡的安全。 不過,CISA 指出從多年經驗可見,依靠企業的管理員為網絡產品更改密碼並不足夠,無論有意或無意,管理員似乎並未在部署後修改密碼,只要簡單利用網絡掃描工具搜尋特定產品,黑客便能利用預設帳戶登入資料嘗試入侵,研究亦證實相關安全漏洞依然廣泛存在,因此官方這次便轉移方向,敦促生產商由源頭解決問題。 有國家就產品安全性展開立法程序 CISA…
美國司法部日前宣布,已成功瓦解全球第二大勒索軟件集團 BlackCat(又稱 ALPHV),不單查封集團的網站及伺服器,更製作出破解工具,估計可解救 500 間受害企業,省回約 6800 萬美元贖金。不過,BlackCat 方面反指已重新取回網站及伺服器控制權,同時為了報復美國司法部的執法行動,集團決定解除道德封印,會將核電廠、醫院等基建及醫療機構列為攻擊對象,正邪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勒索集團 BlackCat 以使用較難被網絡安全工具偵測的 Rust 編寫勒索軟件聞名,根據美國司法部的資料顯示,該集團在過去 18 個月共襲擊了過千間企業及機構,合共賺取數億美元贖金,如果以銀碼計,BlackCat 足以稱為全球第二大勒索軟件集團。 有網絡安全研究員表示,集團成員其實來自另一已結束營運的 BlackMatter,並非橫空出世,所以已具備一定的網絡入侵技術。雖然美國司法部在…
在香港,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在新聞看到地盤意外的消息,且往往都是十分嚴重,涉及人命傷亡。無疑,地盤意外頻生有許多原因,包括管理不善、人手不足、設備不妥、訓練不夠等等。建築業界近年已開始提倡「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即所謂「4S 管理」(Smart Site Safety System),希望工地透過應用人工智能科技,實時監察及分析地盤環境狀況,對潛在危險提前發出警報,盡量避免意外發生。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談及人工智能,現時大家總會想到 ChatGPT,它是屬於「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通過大量資料與龐大參數的模型訓練,如同成為一個超級大腦(思維),可被應用在廣泛層面。但要把人工智能應用在工地上,LLM 需要配上「五官」,接駁「手手腳腳」,融合 AI、IoT、PNT 及大數據等,建構成人工智能中央管理平台,其與工地所有的數碼配備連接起來,配以電腦視覺、物件識別等 AI 技術,貫穿整合地 24 小時監測地盤環境,遇有情況可即時匯報反應。更可模擬真人對答互動,如同一個超級管理員,協助主管監察數據、分析環境、發出警告、作出反應,並提交報告等。 地盤工人可以透過手機 App…
博通(Broadcom)上月底正式收購 VMware,繼大幅裁員後再有重大銷售策略調整。VMware 虛擬化平台將全面終止永久授權的「買斷」銷售模式,改為訂閱制,換言之,VMware 不再提供永久授權版。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VMware 表示一直致力簡化產品組合,在本月 11 日開始,新產品不再提供永久授權及支援與訂閱服務(Support and Subscription,SnS)續訂。現有企業用戶可繼續使用永久授權購買的產品,如日後需要替補或更換目前永久授權的基礎架構時,便需購買訂閱軟件或定期授權,無法再以永久授權形式購買,VMware 建議客戶可檢視更新周期及續約日期。 在此新政策下,受影響的產品包括: .VMware Cloud Foundation.VMware vSphere.VMware vSAN.VMware NSX.VMware…
黑客常用的「經典」攻擊方法,可謂萬變不離其宗。不過在網絡犯罪即服務(CaaS)激增的時代,加上生成式 AI 的出現,Fortinet 預料黑客在 2024 年將更容易進行攻擊。AI 武器化,將會令網絡攻擊加劇。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Fortinet 東南亞與香港資訊安全總監鄺偉基(Daniel)表示,該公司推出 FortiRecon 後,暗網監察能力大為提高,從暗網中發現很多 Playbook(戰術手冊)越來越完善,甚至是針對某一行業而設。Fortinet 預料,黑客將專攻大型企業,放眼目標至醫療、金融、交通及公共事務等行業,並擴大攻擊策略。Daniel 認為很多人對網絡安全的意識有所提高,故黑客需進行更個人、具攻擊性及破壞性的攻擊。 2023 年,零日漏洞(Zero-day Attack)及 CVEs…
近年惡意軟件即服務百花齊放,要在芸芸競爭者中突圍而出,除了要做 marketing,亦要累積客戶口碑。近來就有一個網絡犯罪集團 OLVX 成功崛起,經過專家深入分析,發現這個黑客集團在多方面都做得出色,最特別是可讓客戶在落單前先驗證惡意軟件或外洩資料庫的真偽,再加上增值方法簡單。但專家就警告,方便背後隨時暗藏出金困難甚至最終會演變成退出騙局(exit scam)風險,到時就求助無門。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OLVX 近月變得活躍 首先發現 OLVX 集團的是網絡安全公司 ZeroFox 的研究員,他們在今年 7 月追蹤到這個集團開始在地下討論區上刊登服務廣告,OLVX 的主要業務是提供數千種惡意軟件及售賣外洩帳戶資料,方便客戶進行釣魚電郵或入侵目標企業帳戶。研究人員發現,集團在秋季開始變得活躍,無論是透過他們售賣或購買惡意軟件的人都有所增加。由於市場上有不少這類服務供應商,令研究員非常好奇為何 OLVX 能脫穎而出。 經過他們深入調查,發現集團在多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首先是集團管理員雖然以傳統手法在地下討論區或…
2023 年又到尾聲,各大供應商開始預測 2024 年的科技趨勢。資料保護和勒索軟件恢復供應商 Veeam 認為,無論是企業從公共雲回歸基礎設施,還是即將持續增長即服務(as-a-Service)模式,「靈活性」都成為關鍵要素。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Veeam 亞太及日本地區首席技術官 Anthony Spiteri 指出,雲端近年被認為是企業減少 IT 成本的最佳解決方案,可減輕基礎設施的昂貴負擔。然而,對於並非以數碼優先的企業來說,雲端儲存成本會持續及迅速增加,令部分已遷移至雲端存儲的客戶,正積極探索更經濟、計算效能更高或符合數據主權要求的替代方案。 展望 2024 年,相信有企業會選擇將某些應用從公共雲中遷移出來,回歸私有的基礎設施,以重新控制其工作負載,減少對公共雲的依賴。 雲端對企業仍然至關重要,但數據靈活性將成為一個關鍵要素,讓企業能夠快速且具有成本效益地採用所需的替代方案。 在經濟不確定情況下,即服務模式將持續增長,由資本支出轉向營運支出,並注重於提供具靈活性和可擴展性的服務。…
Google 近日宣布,技術部門已就之前有用家投訴儲存於 Google Drive 上的檔案離奇消失事件完成調查,而且亦為受影響的桌面 Google Drive 用家推出系統更新程式,以為事件已被完滿解決?原來有部分用家更新程式後依然無法取回檔案,更新程式只救多部分不幸用家……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官方一星期後完成調查 如果大家有留意上星期的報道,應該記得有關這次事故,原來有 Google Drive 用家發現部分儲存於雲端的檔案離奇消失,經初步調查受影響用家是部分在 2023 年 4 月至 5…
近年人工智能(AI)技術發展蓬勃,各種應用服務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過,人工智能可說是一把兩刃劍,如落在黑客手上,便會帶來非常強大的破壞力。有見及此,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作為企業的 TechOps 信息安全賦能者,早前便舉辦了一場 CyberSecurity ReDEFINED 研討會,以人工智能重新定義信息安全為主題,邀請嘉賓分享人工智能攻防心得,讓業界及早為部署及提升整體防禦做好準備。 人工智能開拓企業商機 專才短缺引發安全風險 今次研討會的主題是重新定義信息安全,而當中人工智能技術更是不可或缺。經濟學人智庫總監 Edward Chui 指出,在過去的這一年,大家都親身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由以往相對簡單的應用如 Siri 智能助手、Netflix 的影片推薦功能,到過去一年的 ChatGPT 及各種生成式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