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偷取目標對象嘅資料,而又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原來唔需要好高科技,只要喺對方嘅防火牆、路由器等硬件上加裝一粒晶片就做到。有專家示範只要喺網上買粒價值兩蚊美金嘅晶片,再偷偷地裝入硬件嘅底板上就得,提醒大家係無想像中咁難㗎! 示範呢個技術嘅係 ICS 安全公司 FoxGuard 嘅專家 Monta Elkins,嚟緊佢將會喺月尾嘅安全大會 CS3sthlm 上詳細公佈佢嘅 PoC 內容。為咗俾大家知道佢嘅研究有料到,所以佢係提前公開部分內容。Elkins 首先喺一塊價值兩蚊美金嘅 Digispark Arduino 底板上搵咗粒 ATtiny85 晶片嚟修改程式,呢塊晶片只係得 5mm 大,睇相就明白喺底板上出現一塊咁細嘅晶片,唔單只好難發現,同時亦係好合理。…
Search Results: UI (237)
iOS 13 版本更新再更新,不過,獨立安全研究人員就發現一個關乎歷代 iOS 裝置嘅硬件漏洞,就算裝咗最新嘅 iOS 13.1.1 ,都可以輕易玩 jailbreak,之後就可以唔再受 Apple 限制,裝乜 app 嚟用都得喇。 發現呢個漏洞嘅安全研究員 @axi0mX 表示,呢個取名為 checkm8 嘅漏洞,其實對用家嘅安全問題無大影響,因為要破解部機,必須要用實體線連接電腦,啟動 DFU 模式先可以做到,唔可以遙距發生,所以基本上係安全嘅。但問題係…
呢個世界好難有完美嘅事,就算你砌咗隊好勁嘅班底去搞 app,出嚟嘅製成品都總會有瑕疵。不過,其實大家都接受晒啲 app 有 bug,最重要係開發商反應夠快兼唔好推三推四,先至唔會釀成關公災難! 講緊嘅係 Uber,呢間今年 IPO 集資最多嘅創科企業,絕對有資格請最好嘅工程師同埋程式員去做好隻 app 啦,但係都唔保證唔會出事,好似 2016 年 Uber 已經衰過一鑊,將幾百萬司機同乘客嘅個人資料外洩,結果要賠成 1.48 億美元先平息到件事,但賠錢事小,商譽受損事大,當時行政總裁 Dara Khosrowshahi 就話會積極補救,去挽回顧客信心。 當然啦,呢啲門面說話係…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將會係大勢所趨,坊間好多文章嘗試以學術性手法去探討,但唔係人人都睇得明,或者未想像到 RPA 點落地。今日用個 layman 小小嘅方式解釋一下,希望大家了解流程機械人係幾咁重要,可以慳到幾多時間同減少幾多失誤。 今日講嘅 RPA ,唔好覺得佢係 Buzzword 或 Rocket Science,其實佢無機械臂,亦只係一個存在於 desktop 入面嘅 UI (User Interface),主要係處理 UI…
作為資安長老,有很多朋友向我查詢 CISSP、 CISA(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Auditor)及CISM (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r)三個保安認證資格中,哪一個比較易應付?各自的職場發展機遇如何?另外,為何有些培訓中心提供三合一課程?應該逐個修讀還是一併報考? 三種證書,各擅勝場 根據資安長老多年教授 CISSP、CISA 及 CISM 的課程經驗,我的建議還是應該先了解每個證書的認證要求,再根據自身條件,訂立學習計劃。說到要考取上述認證的方程式,我認為必須預留半年或以上時間準備,課程編排最好是每星期一次,並於每個周末抽出 4 小時溫習,勝算便很高。讀者看完今次關於 CISA 及…
Facebook 近年飽受私隱問題困擾,CEO Mark Zuckerberg 上年承諾協助用戶「Clear History」,今日終於找數,推出 Off-Facebook Activity 功能,讓用戶掌控自己嘅私隱,清除 Facebook 存於第三方網頁及 Apps 嘅資料,截停追蹤。 自從「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Facebook 積極改革,大動作包括拒絕有問題嘅應用程式、打擊有問題專頁。日前更推出全新功能 Off-Facebook Activity,旨在讓用戶私隱自決,官網宣稱 Off-Facebook Activity…
唔單只牙線唔可以交換用,就連手機充電線都唔得,因為都有可能引發病毒感染㗎! 近排搭車成日碌手機睇新聞睇片,搞到部 iPhone 好快無電,相信唔少 iPhone 用家都會喺公司擺多條 Lightning 線駁電腦充電。但你有無諗過,插住果條線好可能係鬼線,只要你開著電腦做嘢,隨時可以俾黑客偷走資料? 手機充電線內藏病毒 其實好多手機用家對充電線都無乜戒心,基本上有需要時就會四圍問人借線充電。理解嘅,因為咁細條充電線,可以惡得去邊丫?有黑客為咗提高公眾對充電線嘅安全意識,特別整咗條像真度高達 100 % 嘅 Lightning 線出嚟,但就內置 Wi-Fi 接收器同惡意軟件,只要目標人物將呢條線插入電腦,黑客就可以透過 Wi-Fi 訊號發出指令,指示惡意軟件執行特別任務,例如引導瀏覽器去釣魚網站,又或將電腦進入鎖定模式,強制要用家輸入登入資料,從而盜取登入系統權限。當然,職位愈高,帳戶可接觸嘅公司資料都愈機密。 製作呢條古惑…
網絡安全專家又有新發現,一種被命名為「Warshipping」嘅攻擊手法,已經由 IBM X-Force Red 嘅研究員成功驗證,透過發放呢隻 Warship,黑客可以光明正大咁將爆格工具運入目標公司內,再慢慢截取有用訊號嚟破解,唔使再假扮清潔工人或維修電工嚟偷入公司。 Warshipping用完即棄 IBM 研究員發明嘅 Warship 工具,其實係一個造價大約 100 美元嘅用完即棄手作仔。呢個工具大約得一部手機咁大,可以掃描附近嘅 Wi-Fi 裝置,然後就靜靜等待任何同公司 Wi-Fi 網絡熱點進行「握手」(handshake)嘅訊號,當截取到呢啲數據,Warship 裝置就會經由內置嘅 3G modem…
常說數碼轉型是大勢所趨,企業如不想業績落後,便要盡早開展轉型計劃。不過,對仍未轉型的企業決策者來說,聽上去總有點強加於人、不可不做的感覺,難免抗拒。事實上,根據市場調查公司 IDC 最新發表的報告顯示,現時全球已有 66% 企業採用混合雲策略,預計明年更會高達 95%。企業之所以如此踴躍參與其中,全因數碼轉型並非洪水猛獸,而是看中其存取便捷、部署快速、應用服務豐富、付費靈活等優勢。 移雲提升營運彈性 以經營網購為例,一年中總有旺淡季之分,但為了應付高峰期的訂單,傳統企業便需採購相應的基礎硬件設施、收費系統、數據流量等設備,不單只浪費了淡季時的維運成本,遇著代理的產品突然大賣,設備也未必能應付暴增的網站訪問要求,錯過良好的商機。通過數碼轉型,就可藉著各大雲供應商提供的服務,短暫提升設備效能及流量,既可解決問題,控制成本的效率亦大增,大大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不過,要達到以上的成效,穩定、快速、安全的網絡連接,以及透明度高的管理系統,便成為多雲策略的焦點,只有在可靠的連線及涇渭分明的管理系統下,企業才能放心將重要業務轉移雲端。因此,不少企業都樂於重整基礎設施,以軟體定義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SDN)架構,發揮多雲策略的優勢。 輕鬆管理基礎設備及雲端應用 軟件定義網絡指的是一種通過軟件介面,直接管理網絡中所有服務及控制流量,而毋須理會硬件接駁的技術。它不單可讓管理者清楚掌握各方面的應用狀況,並透過控制介面因應實際情況,即時調整硬件及流量資源,達到最佳的營運效率。 Singtel 的 SD-Connect 軟件定義網絡服務,便是專為減輕企業雲轉移的負擔而設,讓管理員輕鬆接通跨雲應用,令整個轉型歷程簡單化。有別於其他軟件定義網絡服務,Singtel 在深入了解每間企業的轉型要求及所面對的環境後,才會為客戶度身打造合適的軟件定義網絡架構,無論是單雲或多雲策略,高透明度的 SD-Connect…
企業數碼轉型的好處多不勝數,誘因包括存取資料方便、雲端應用服務選擇多、部署快速、節省硬件成本開支等等。既然有這麼多好處,自然一窩蜂移雲。不過,不少企業決策者選用雲服務後,才發現情況並非想像中完美,連接公司與雲端伺服器原來並不簡單,同時亦無法把握儲存於雲端的數據安全性。要解決問題,選取合適的雲端存取安全代理 (Cloud Access Security Broker, CASB) 服務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 網絡安全客戶有責 大部分企業的數碼轉型第一步,都會由採用 Office365、G Suite 等一站式雲端應用服務開始。當中有企業決策者對這些雲端服務存有誤解,以為供應商必須確保客戶的數據得到保障,可免受黑客攻擊或遭遇私隱洩漏。事實上,使用者與服務供應商存有明確的分擔責任(shared responsibility)概念,使用者亦須採取足夠手段,例如嚴謹的登入帳戶措施、明確的存取檔案權限,去保護存放在雲端上的數據。 要達到網絡安全標準,卻有不少問題要解決,因為單點式解決方案(point solution)無法照顧各應用層面,例如電郵收發、檔案分享、數據存取等;設立 proxy 或 gateway,網絡延時又有可能拖垮工作進度,而編寫 API 亦需要一定的技術人員和時間,反而有違數碼轉型快捷便利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