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SCA (106)

    北韓網絡間諜集團 APT37 被發現開發出一種新的間諜軟件 M2RAT,這款針對南韓個人人士的攻擊,特別之處是結合了圖像隱碼術(steganography)及與 C&C 控制中心共享儲存資源,兩者都能減低被網絡安全工具偵測的風險及調查難度。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網絡安全中心 AhnLab Security Emergency Response Center 研究員,在新一份調查報告指出,APT37(又稱為 RedEyes 或 ScarCruft)這次攻擊,使用的是南韓市民常用的文字編輯工具 Hangul 的…

    大部分用戶均傾向相信 Apple 服務較安全,甚至以為iPhone不會中毒,在 Apple App Store 下載應用程式時,戒心也相對較低。不過,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Sophos近日發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有 CryptoRom 應用程式成功繞過 Apple 的安全規定,將虛假應用程式於 App Store 上架,再以交友 App 誘使受害人下載並進行加密貨幣投資,屬首宗 App Store 加密交易詐騙。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網絡釣魚經常利用虛假的社交媒體資料,以及對目標人物作深入調查,從而製作出精細的攻擊活動,誘騙受害者點擊惡意連結,並將用戶名和密碼「雙手奉上」。究竟有甚麼方法可以避免墮入黑客的陷阱?正所謂知己知彼,首先我們要了解黑客背後的運作模式。 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CSC)早前發出警報指,網絡釣魚攻擊針對來自多個行業的個人和組織。網絡釣魚攻擊的最終目標,是誘使受害者點擊惡意連結,這些連結會導向看起來逼真的虛假登入頁面,受害者一旦輸入他們的登入憑據,等同向攻擊者直接提供自己帳戶的訪問權限。黑客透過利用這些帳戶,再接觸其他受害者。 許多惡意連結的頁面會設計成常用的雲端軟件和協作工具,如 OneDrive、Google Drive 和其他文件共享平台。其中一個案例是攻擊者與受害者進行 Zoom 通話,然後在通話期間於即時訊息發送了一個惡意 URL。他們甚至會在網絡釣魚過程中,創造出多個角色並操作,增加可信性。 魚叉式網絡釣魚攻擊的第一階段是做研究和準備。攻擊者透過社交媒體和網絡平台等的公開資料,盡可能了解目標人物背景,包括他們的職業和聯絡人,例如家人、朋友和同事。攻擊者通常會根據真實人物,設置虛假社交媒體和文件以令人信服,使之看起來像是與真實事件相關,實際上這些事件並不存在。 據 NCSC 指,這些活動是俄羅斯和伊朗的網絡攻擊者所為,兩地的攻擊活動雖不相關,但策略相同。無論攻擊者冒充何人,或使用甚麼誘餌,這些魚叉式網絡釣魚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以個人電子郵件地址為目標。這種策略能用以繞過對公司賬戶和網絡安全控制,而公司或企業電郵也成為攻擊目標。 這些網絡釣魚活動背後另一關鍵要素,是攻擊者相當有耐性,他們會花時間與目標建立關係。通常他們不會立即潛入,或直接要求目標人物點擊惡意連結或打開惡意附件,反而會與目標慢慢建立信任。過程通常從一封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電郵開始,通常是經調查後發現目標很可能感興趣的內容,藉以吸引他們,然後他們之間來回發送電子郵件,有時持續很長時間,直到建立起受害者所需的信任,令他們中招。 惡意連結將偽裝成受害者感興趣的文檔或網站,如會議邀請或議程,將受害者導向至攻擊者控制的伺服器。當受害者在惡意連結中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時,這些資料將發送給攻擊者,他們便可利用受害者的電子郵件和其他帳戶作更多行動。據 NCSC 稱,這些行動包括從帳戶中竊取訊息和文件,以及監控受害者未來發送和接收的電子郵件和附件。 攻擊者還會利用受害者電子郵件帳戶的權限,獲取郵件列表數據和聯絡人列表,隨後用於後續活動:由其他人作進一步網絡釣魚攻擊。 NCSC 運營總監…

    以往黑客入侵企業電腦系統,其中一個方法是以釣魚電郵令對方員工打開內藏惡意軟件的檔案,不過網絡安全公司 Palo Alto Networks Unit 42 安全團隊就發現,近來黑客改變策略,轉而以社交工程攻擊,誘使員工安裝合法的遙距登入軟件,成效更顯著。 Unit 42 專家將這波攻擊稱為 Luna Moth,稱這類型攻擊雖然同樣以釣魚電郵作為起點,但卻與早前曾報導的 BazarLoader 木馬軟件陷阱有很大分別,企業必須及早向員工發出警告。 專家說黑客首先會向目標企業員工發出電郵,附件的 PDF 檔案指其公司帳戶有一筆可疑的信用卡簽帳,必須致電客戶服務中心確認。黑客不會將簽帳金額訂高於 1,000 美元以上,避免收件者向上級匯報或令對方產生懷疑,而是直接致電客服解決。此外,黑客會經常改變電郵主題及附件名稱,減低被電郵防護工具攔截的機會。 當員工信以為真,便會致電電郵中的客戶服務部電話,並向客服上報信內的…

    香港金管局去年發出第三級數據備份指引,要求金融機構要為重要資料做好備份,惟不少機構都未必了解指引詳情,更不知如何選擇技術供應商。有本地知名銀行最近便採用了 Dell Technologies 網絡恢復解決方案應對指引,方案除了技術成熟、定期更新、大量實證成功個案,更是目前唯一獲認可符合美國業界標準,其中一項技術更冠絕業界,值得金融機構注意。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與香港銀行公會(HKAB)去年 4 月發出 Secure Tertiary Data Backup(STDB)Guideline(下稱指引),要求金融機構為重要資料做好備份,確保受到網絡攻擊時,能恢復數據且有效運作,並要做好風險評估。 銀行須界定重要資料放入「保險庫」 Dell Technologies 數據保護顧問系統工程師鄭仲宇(Patrick)指出,指引對金融機構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不同以往著重預防網絡攻擊,「指引著重的是機構的 Cyber Resilience(網絡還原力),即一旦受到網絡攻擊導致資料損失,有冇能力去復原資料。」 他續稱以銀行為例,須先弄清楚哪些是必須受保護和確保能復原的重要資料;將其儲存在一個備妥的「資料儲存保險庫」中,做好隔離(Air-gapped)措施;亦要制定 Recovery Plan,定期演習。金管局未有「一刀切」定下死線,反而讓不同機構於各自期限前,確保符合指引要求。…

    Microsoft安全專家發出警告,不少企業未有做好 IoT(物聯網)設備的安全防護,連帶一些工業控制系統也曝露在網絡攻擊之下,而在研究報告中,就發現有一間英國供水公司,竟只採用存在已知漏洞的家庭版 Wi-Fi router,黑客入侵後便可隨時干擾供水系統,造成大規模制水。 隨著愈來愈多企業引入 IoT 設備,但又缺乏安全管理,成為網絡安全業界其中一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過往透過不安全 IoT 裝置入侵企業內部網絡的事故經常發生,例如澳門一間賭場,便因其智能魚缸溫度計存在漏洞,令黑客成功入侵盜竊客戶資料。而 Microsoft Defender Threat Intelligence 團隊發現的英國供水公司漏洞,便與其他個案非常類似。 專家解釋,當團隊使用一些開源工具掃描網絡上存在的 IoT 設備時,便發現了 Draytek 一款家用版 Vigor…

    VNC (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 是不少企業都會使用的工具,不過,在網絡安全層面卻沒有適當的保護,有專家便發現,超過 9,000 個面向互聯網的 VNC 竟沒有密碼保護,而且當中更有屬於製造業的 SCADA 系統,一旦被黑客控制,隨時可引發大災難。 VNC 是一套可讓一部電腦遙距控制另一部電腦操作的軟件,以往最大用途是可讓 IT 員工遙距替其他同事解決電腦問題,而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員工無法回到公司工作,因此不少企業都要借助 VNC 讓員工工作。不過,網絡安全公司 Cyble 最近進行一次調查便發現,有超過 9,000…

    Synopsys Black Duck 用於管理在應用程式和容器中使用的 open source 所產生的安全性、許可合規性和代碼質量的風險。 Black Duck 被 Forrester 評為軟件組合分析 (software composition analysis, SCA) 領域的領導者,提供第三方代碼可見性,能用於整個軟件供應鏈和整個應用程式生命週期。 Black Duck 結合多功能開源風險管理與深度二進制檢查,提供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