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SAP (121)

    WhatsApp 跟 Facebook 共享用家數據事件,香港大量用戶轉投 Signal 及 Telegram 的懷抱。其中 Telegram 就錄得在短時間內全球大增 5,000 萬新用家。不過在轉會之時,各位轉會人士亦要留意新的即時通訊服務上的詐騙技倆,例如 Telegram 就被發現有黑客正利用其 chat bots (聊天機械人) 功能,上年在歐洲地區騙取至少 650 萬美元,大家要提防新型「電話詐騙」!…

    最近討論得最多嘅話題,一定係社交應用程式搬唔搬家,一堆用戶由 WhatsApp 大規模遷徙去 Signal,力抗 WhatsApp 新嘅私隱政策,亦有唔少人抱住觀望態度,兩邊都用住先,邊面好就用邊面。歸根究柢,大家都係想箍番實自己嘅個人資料,收緊私隱嘅界線。有科技專家就有 4 個貼士畀大家,喺轉用「息怒」嘅時候,點樣增加自己嘅私隱同安全度! 科技專家 Adrian Kingsley-Hughes 喺 ZDNet 過兩招畀大家,點樣喺 Signal 系統上有嘅功能下,提升安全度,如果大家一早已經做咗相關設定,不妨睇多一次,睇吓有冇做漏: (1)Screen Lock (iOS 及…

    分享FacebookTwitterWhatsApp 醫療事故不時涉及人為失誤,特別在香港的公營醫療體制下,前線經常人手不足,而為應付每天上門的大量病人,醫生亦無足夠時間詳細為病人問症,令病人接受不到適合治療的機會大增。結合人工智能 (AI) 及大數據分析,就可大大紓緩醫療機構的人手壓力,並提升各種病症的確診機會。 現時各種病症診斷,主要仍依賴醫生的經驗,雖然各種影像檢查技術如磁力共振 (MRI)、電腦掃描 (CT-SCAN)、正電子電腦掃描 (PET-SCAN) 均發展迅速,有助發現微細的徵狀,但最終醫生還須配合病人的病歷、家族遺傳等風險因素作評估,以決定整個治療方案。以癌症為例,影像檢查雖可及早發現微細的細胞異變,但部分器官位置如鼻咽、乳腺等腫瘤發展可以非常快速,再加上部分影像檢查始終有一定的輻射量,不能經常安排病人進行檢查,導致病人有可能延醫。 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便有助醫生及早找出高風險病人以便密切監察。研究員可以將病人資料庫的數據匯入系統,分析出不同的風險指數,包括年齡、性別、家族遺傳、運動量、生活習慣等,同樣以治療癌症為例,即使新求診的病人未有在影像檢查出發現異常,但如其病歷被人工智能系統判斷為高風險,便可安排病人進行後續檢查,盡早發現異變;如病人屬低風險則可安排較長的覆診期,紓緩醫療機構的工作壓力。IBM 的人工智能系統 Watson Genomics,便在乳癌、心臟病等病症評估上有很大的貢獻。 除此之外,穿戴科技如智能手表的普及,亦有助一般人及早找出潛在病症。通過收集及分析大量使用者的健康數據,同樣可讓人工智能系統識別各種健康指標,家庭醫生只要運用適當的工具,便可更準確發現求診者的異常之處,例如求診者的身體機能有否比同年齡層人士差,令醫生可以在「望聞問切」的傳統斷症方法上,得到更有力的數據支持。 資料來源:http://bit.ly/398yPgc

    數據洩漏事故現時在香港未有立法規管必須通報,並無一個完善的通報機制,除了會造成大眾關注度不足和輕視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意味著很多事故隱藏在黑暗中。不要以為數據資料洩漏與自己無關,因為那些被洩漏的資料,分分鐘就是你的信用卡資料、住址、電話;香港過往也曾發生幾宗震撼全城的洩漏相關事故,包括航空公司洩漏 940 萬乘客私隱,選舉事務處遺失載有約 378 萬地方選區選民的資料的電腦,所引發的潛在資料外洩危機等,全都令人擔心企業或政府部門有沒有足夠措施及防護策略,保護客戶、市民的隱私。如果要妥善保護資料,採用由專業的數據保護方案,便能輕鬆管理資料及為資料加密,並設置資料讀取權限,即使遙距工作,也不怕資料外洩。 數據加密零停機 效率保護性兼備 Thales公司的資料保護平台(CipherTrust Data Security Platform, CDSP),為全球各地政府、跨國企業、金融機構所採用,在香港的用戶就包括政府、金融監管機構、發鈔銀行、公用事業及上市企業。Thales公司是數據保護、加密及安全交易的權威,其提供的數據加密方案,能有效保障用戶的個人私隱及交易資料,不會外洩。 其中CipherTrust Transparent Encryption (CTE)方案的透明加密資料設置,可保護結構化及非結構化資料庫,加密內部系統、雲端環境,甚至在大數據和容器內的資料,同時保持存儲數據的效率,在部署時毋須更改應用程式或工作流程,使對業務及作業程序的影響減至最少。 透過Live Data Transformation (免停機背景加密)方案,能在零停機的情況下加密資料,期間不需中斷應用程式或工作流程,在加密過程中,使用者和處理程序可如常繼續存取資料庫或檔案系統,將加密過程對使用者的影響降到最低。另外,平台亦設最低權限使用者存取規則,保護資料免受外來攻擊,以及遭特權使用者誤用。 不少製造商及電子商貿公司亦採用 Thales…

    Work From Home 令打工仔和企業依賴雲端系統及網絡服務,遙距完成工作。Check Point 披露,微軟(Microsoft)成為黑客攻擊的頭位對象,微軟產品和服務所受的黑客攻擊之多,在今年第三季便佔了全球企業品牌網絡的釣魚攻擊近五分之一。微軟在第二季度所受的攻擊排五位(佔總攻擊的7%),一下子躍升至第一位,Check Point分析指,是基於新型冠狀病毒流行,令網絡釣魚者持續攻擊遙距工作族群。 而排在Microsoft之後(佔全球所有網絡釣魚攻擊的19%),依次為貨運公司DHL(佔9%)、 Google(9%)、PayPal(6%)、 Netflix(6%)、 Facebook(5%)、Apple(5%)、 WhatsApp(5%)、Amazon(4%)及 Instagram(4%),而其中 DHL 在今年首次成為遭受釣魚攻擊的前十名。 Check Point 分析亦發現,有44%的釣魚攻擊是以電子郵件傳遞,其次為網絡(43%)及移動裝置(12%)。而受電子郵件模式散播的釣魚攻擊,前三個品牌分別是微軟、DHL和蘋果;在網絡上依次為微軟、Google和PayPal;至於移動裝置,WhatsApp、PayPal 和 Facebook…

    不嬲用慣 WhatsApp 嘅香港人,經過過去一年多嘅洗禮,反而用多咗 Telegram ,特別貪佢保密度高,有限時閱讀等功能,不過呢啲特點亦令 Telegram 成為雙面刃,繼早前韓國「N號房」事件,揭發有犯罪集團利用 Telegram 進行色情活動,有安全軟件研究團隊最近亦都發現,一個叫 Magecart 嘅黑客組織就利用 Telegram 嚟竊取信用卡資料。 黑客集團過往會透過攻擊購物網站,注入惡意程式,然後偷取顧客信用卡資料,因為而家好多網站都會大量使用第三方收費系統,或者一啲擴充功能,又無定期更新呢啲服務,有漏洞都未必可以即時修補,令黑客可以利用呢啲漏洞輕鬆做到 Card Skimming(信用卡側錄)或者 web skimmers(網頁側錄),買家嘅帳戶無意中就會被盜用。 而今次 Magecart…

    分享FacebookTwitterWhatsAppEmailLinkedin 隨著遙距工作盛行,企業數據資料亦開始從內部部署轉向雲端。意味著企業必須將更多重要,甚至是敏感的資料帶到雲端,因此衍生新的保安難題:如果雲端數據的保安,全交由同一個雲端服務供應商管理,豈不是將個夾萬連同鎖匙交畀同一個看管?企業如何奪回保安主動權?如何確保雲端資料安全? 是次講座邀請到 Imperva 及 Thales 兩大品牌的雲端保安專家,即場分享最新的雲端數據保安、加密、密鑰管理及監察技術,將數據保安的風險減至最低,確保企業符合法規要求。講座費用全免之餘,參加者更有機會贏取 $200 HKTV Mall 購物禮券。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主題:如何確保雲端資料安全? 日期:2020年8月27日(四) 時間:11:00am – 12:00pm 語言: 廣東話 網上留位:https://bit.ly/3fTvzX5 唔想錯過熱門網絡保安消息,請即訂閱 wepro180 電子周報:https://bit.ly/2ZcCi9J

    係人都知,黑客嘅釣魚攻擊不嬲都會用時令嘢嚟做主題,引多啲人跌入陷阱,所以收到嘅釣魚攻擊嘅主題都會有季節性。而 Apple 由於長期有新產品推出,所以經常排喺被利用榜嘅首位。不過 Check Point 最新嘅 2020 年 Q2 被釣魚攻擊利用品牌排行榜,就發現 Apple 由上季第一位插水式跌到落第七位,得返 2% 使用率⋯⋯ 雖然係例牌調查報告,不過從中都有啲啟示,上一季報告入面,電郵只係最常見渠道嘅第三位,今季就升上第二位,同手機渠道換咗位。專家認為上季手機被利用得多,主要因為 COVID-19 改變咗大家嘅日常生活,喺無得返工嘅情況下多咗用手機上網;而隨住各國嘅禁足令解封,啲人開始返公司做嘢,經電郵發動攻擊嘅數量亦因而上升。 而喺十大被利用品牌方面,Apple 就由上季第一位跌落第七位,同 Netflix…

    分享FacebookTwitterWhatsAppEmailLinkedinTelegram 「喂,聽講 Nintendo 又 Data Leak 喇。」「好出奇咩? Switch﹑Wii 定 3DS?」「唔係阿…係 N64﹑Game Boy 同 Super NES…」「…呢三部野加埋老過我阿媽架喇喎,仲有人走去搵漏洞?」 冇錯,就係有。相隔(唔係好)多年,任天堂再次因漏洞而洩漏數據。但好彩嘅係,今次唔係用戶資料﹑帳號密碼等私人嘢,而代碼洩漏,甚至引出 Super Mario 64 入面本未出現嘅設計同角色。…

    俗語有云,野可以亂食,說話唔可以亂講。喺港區國安法成立之後,大家對於網上通訊嘅保障都開始有所要求。始終,網上即時對話實在太方便,現代人冇咗呢 D APPS 嘅話,就連日常生活都會大受影響。之不過,即時通訊軟件款式琳瑯滿目,邊一隻先可以真正保障我地嘅私隱呢? 喺今次嘅對比入面,我地嘅參賽者包括: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Telegram 同近期大熱嘅 Signal。從多個方面比較,等大家可以全面瞭解我地嘅參賽者。對比項目包括:有冇點對點加密呢? 是否 Open-Source code? Server 會唔會 Backup 我地嘅資料? 有冇身份認證? 有冇自動通知金鑰變更嘅機制?總公司係邊間?同埋佢會提供咩資料俾政府等等。 唔講咁多,即刻開始分個高下啦﹗ 1. 點對點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