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意試唔同手機 app 功能嘅玩家,都會時不時去 App Store 搵嘢玩,好似 Android 用戶就會去返 Google 嘅 Play Store,一心以為有官方認證,一定會好安全,但實情係唔少惡意軟件都成功避過 Google 嘅安全檢測,最近就有法國網絡安全公司 Evina,喺 Play Store 上發現咗 25 款由同一黑客組織推出嘅有餡…
Search Results: RAT (286)
移民潮再現,有財力嘅可以搞投資IT專才移民,咁冇財冇勢嘅IT狗點算好呢?切勿妄自菲薄,其實IT狗既係老闆嘅「旺財」,更係國際搶手嘅專才!有報道指全球網絡保安工作空缺已達至三十多萬份,只要有一技旁身,移民話咁易,世界任你行! 歐洲各國要人 GDPR 於 2018 年執行至今,仍然有大量公司未ready,Facebook、Google 等大企業先後被罰,可想而知仍有大量公司未能好好管理個人私隱。又有報告指出,有唔少歐洲國家於今年先開始切實執行 GDPR,意味 IT 人手需求持續高漲,呢方面真係極度缺人。從移民角度睇,只要你成功移民去其中一個歐盟國家,就可以無限制咁移居到其他歐盟國家,所以移民歐洲非常著數。 英國分分鐘最容易移民 現時,英國有超過 58,000 人從事網絡保安相關工作,自 2011 年計起,增長幅度達 160%。另外,預計至 2022 年,英國將有 10…
到底網絡安全專才有多渴市?先跟大家分享一些數據。根據去年網絡安全機構 ISC2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65%企業或機構缺乏網絡安全專才。報告同時估計,大約需要 407 萬個網絡安全專才,才可以滿足全球企業或機構的需求,但實際上現時只得 280 萬個,反映專才嚴重不足。另一份 IT 行業薪酬調查報告亦顯示,香港的網絡安全專才收入相對較同行高外,亦預期每年可有 30% 增幅,相當有「錢」途。 無盡警報拖垮網絡安全 由此可見,企業或機構管理者正身陷極大窘境,既難以聘請足夠的專才處理網絡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亦擔心員工被挖角,導致網絡安全系統無人管理。事實上,企業高薪聘請網絡安全專才,原本是為了制定更完善的安全政策、定期審核安全架構的合規性等高層次工作,偏偏卻被繁瑣的日常工作所誤,例如一大堆由網絡安全系統發出的警報要處理,需要評估有否誤報、事件嚴重性、調查網絡攻擊手法、影響範圍、選擇處理問題的系統、上報處理建議並等待審批⋯⋯特別是現時不少企業採用混合雲架構,每天從公司內部、網絡、雲端應用匯集的數據極為龐大,警報數量同時大增,不單霸佔網絡安全專才大部分工作時間,令他們無暇進行更重要的工作,有報告更估計,50%安全威脅更會因此而遭忽視,令企業被攻擊的風險大增。 處理事件因人而異 面對著複雜的企業架構及龐大的數據流量,傳統的防毒軟件,或安全資訊及事件管理系統(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 SIEM)已不足以解決問題,因為 SIEM…
隨著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連繫了11個重要發展的地方 (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市) 規劃大灣區商圈,而香港更因地理優勢或國際化都會的美譽,與澳門、廣州、深圳成為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四大中心城市。 各商城的電子商務發展步伐及需求都有所不同,港企要走進大灣區發展及開拓其業務,跨境數據穿梭往來是必然,亦使其曝露於網絡攻擊的機會大增;更會牽涉不同地方的法制,一不小心隨時會惹上法律責任。 各有各法 保障網絡安全 對於港企來說,業務經營的網絡安全主要受《個人(私隱)條例》及不同監管機構所規管,例如香港金融管理局或證監會。而國內或澳門都先後訂立當地的《網絡安全法》,對於在當地經營業務的企業,提出一系列的規管,包括安全框架、在地數據儲存、數據跨境流動、網絡安全審計等,這些規管與香港的存有差異,因此,無論是港商北上發展,或是國內企業來港拓展業務,都應先了解清楚當地的規管,避免「闖關」誤觸地雷招致損失。 網絡安全法對港企於大灣區商城發展絕對是一種保障,除了可增強通信網絡設施的安全可靠性,亦能提高數據資源保護的水平。現時網絡攻擊的手法日趨精密及複雜,各種類型的零日攻擊(Zero Day Attack)湧現,傳統的網絡安全防禦策略已無法應付;加上隨著大灣區的迅速發展,使網絡安全專才供不應求,更有進一步惡化的現象。加上不少企業為飲頭啖湯而加快了在大灣區商圈內的投資,而忽略了網絡安全,令黑客們更有機可乘。所以, 企業需要設置適合的網絡安全裝備,以應付多變的網絡攻擊。 最有效率的方法,莫過於委託熟悉當地法制的託管安全服務提供商(Managed Security Service Provider, MSSP)處理,不單可掌握更全面的威脅情報,為企業全方位監測網絡安全狀況,亦能確保符合不同地方的法例。不過,市面上有不少 MSSP 供應商,提供的服務看似一樣,其實內裏卻有很大的差異,如採用的科技、網絡安全專家的經驗和技術認可,企業需多加留意及比較,作出精明之選。 掌握攻防戰術 根據調查顯示,現時大灣區內每日約有 500…
踏入六月,各地疫情開始漸見好轉,以為係好開頭?不過對 Cisco(思科)嚟講就唔係咁順喇,除咗因為美國示威持續,令到本來六月頭舉行嘅線上年度大會「Cisco Live」要延期再搞。啱啱上個禮拜佢哋又發出一則安全公告,內容係話佢哋旗下一款產品Nexus switches (一款用嚟建立資料中心架構,為企業提供網絡資料同步、API 自動化同簡化運作等服務嘅產品),喺 NX-OS 軟件發現漏洞(CVE-2020-10136),遠端攻擊者可以利用呢個漏洞,繞過目標系統嘅保安限制,甚至導致服務中斷。 Cisco 發現呢個漏洞係因為部分裝置喺未有隧道設定(tunnel configuration)嘅情況下,會將機器配置嘅 IP 地址收到嘅 IP-in-IP 數據包(Patch),意外地解封同處理,所以未通過認證嘅攻擊者,就可以傳送特製嘅 IP-in-IP 數據包去受影響裝置,導致網絡排程崩潰甚至要重啟,繼而俾佢哋有機會乘虛而入。IP-in-IP 隧道協議存在呢個嚴重漏洞,令到黑客可以繞過 Access Control…
為咗避過被執法部門或敵對單位追蹤,唔少人會透過暗網(Dark Web)進行各種違法交易或傳遞機密訊息,呢啲人包括形形式式嘅罪犯、政治人物、傳媒等。一旦暗網嘅機密外洩,或俾執法部門攞到,唔難想像,參與其中嘅人都肯定會驚餐死。而早前威脅情報公司 Under the Beach 就發表報告,指出專門為暗網服務網站提供免費託管嘅供應商 Daniel’s Hosting,就喺今年三月被黑客入侵,偷走咗一堆資料,結果導致 7600 個暗網網站被取締,而Daniel’s Hosting 亦即時停止服務,並呼籲客戶快啲將業務或其他機密工作轉移去新嘅暗網。 根據報告顯示,今次外洩嘅資料包括 3,671 個電郵地址、7,205 個密碼,以及 8,850 條同託管網站有關嘅私鑰。專家就話憑住呢批資料,執法部門可以追蹤到相關網站持有人身份,同埋佢哋做過啲乜嘢違法事件。而策劃呢次入侵行動嘅黑客,據指係來自 Anonymous 黑客集團嘅…
https://www.youtube.com/embed/s4Jt3vlH4sw?wmode=transparent&rel=0&feature=oembed 【遙距營商科技】Ingram Micro一站式解決方案 助企業搶先開展新商機 為協助本地企業儘快復甦及發展新機遇,政府推出為期6個月、為數5億元的「遙距營商計劃」(D-Biz),內容涵蓋12類有助遙距營商的資訊科技方案,每間公司可獲最多30萬元總額資助。企業可以在哪方面獲益?如何選擇合適的科技方案?Ingram Micro作為全球領先科技分銷商,提供全面遙距營商科技、雲端運算、網絡安全、統一通訊及基礎建設方案,率先整合超過30個熱門遙距科技方案組合和提供遙距科技方案諮詢,助企業分秒必爭、開拓新機遇。 疫情加速轉型 遙距工作成趨勢 「今次計劃旨在協助企業引入有助遙距營商的科技應用,例如網上營銷、網上會議、遙距文件管理、網絡安全等等,可說是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其中一部分。」Ingram Micro香港、澳門及台灣地區董事總經理陸嘉碧(Biga)指出,數碼轉型並非新概念,只是過去多年企業大多採取循序漸進態度,傾向一步一步來。「無可否認,今次疫情的確間接加速了數碼轉型,以往企業營運主要採用面對面溝通方法,但現時就變成遙距溝通,員工亦要在家工作,創造了New Normal工作模式。」 不過,Biga企業在數碼轉型過程中,需顧及整體考慮,「最近企業漸趨重視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企業持續計劃),讓員工隨時隨地、採用任何裝置遠端連接企業網絡系統及與團隊協作。企業需在短時間內部署員工安排和遙距工作,遙距科技的軟體及硬體設備就位,以保持員工、設施和業務的持續營運。」而作為全球領先技術產品及服務經銷商的Ingram Micro,便立即推出各種一站式整合解決方案服務,助企業客戶審視營運需求,從專業角度建議合適的計劃。 生態圈加快配對服務 Biga說不單只企業客戶,Ingram Micro在今次疫情中亦作出很多改變,例如擴闊數碼市場推廣的方式,舉辦多場網上研討會與客戶作技術上的分享及交流,所以更明白靈活變動、快速開展的重要性。她說今次計劃涵蓋了12類有助遙距營商的方案,到底哪一類才適合自己所需?企業管理者要慢慢消化計劃的內容,除了選擇適合的供應商和方案外,亦需配合企業在資源配套上的長期發展。「我們現時已整合了各種解決方案,包括虛擬桌面(Virtual Desktop)、網絡安全(Cyber Security)、數據儲存、備份及恢復(Data Storage、Backup…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雖然有緩和跡象,為保障員工安全,大部分企業繼續彈性安排員工在家工作,或將團隊分為 A、B Team 輪流上班,而會議大都改爲視訊進行。這些安排亦間接加速了企業工作流程的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例如有相關視訊程式的用戶數量就在一星期內錄得 25% 升幅¹。不過,讓員工帶手提電腦回家遙距工作(Remote work),等於離開公司的網絡防護罩,暴露於高風險網絡環境。再加上有網絡罪犯正恣意利用大眾對新型冠狀病毒資訊的需求,以不同手法包括假冒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濫發電郵、假疫情追蹤地圖、爭相登記擬似「新型冠狀病毒」的域名,發送惡意釣魚電郵。形勢之危急,香港及全球企業都難以倖免。企業亦可於即日起至 2020 年 10 月 31 日下午 6 時前申請創新科技署推出的「遙距營商計劃」(D-Biz)²,以獲資助採用科技方案加强網絡安全,確保在疫情期間繼續安全營運。 輕率啟動 遙距工作陷阱重重 在啟動遙距工作模式前,企業或網絡管理者必須充分考慮網絡安全元素,當中包括以下幾點。 數據無加密:在公司內部網絡工作,可依賴防火牆阻擋外界攻擊。如遙距工作沒有採用虛擬私人網絡(Virtual…
一般認爲黑客只會向大企業埋手,發動網絡攻擊以勒索更多金錢,但這觀念其實大錯特錯。事實上,不只大企業,中小企每日都會收到大量釣魚電郵,當中包括惡意連結及勒索程式附件,一不小心隨時中招。去年本港有調查報告顯示,逾七成中小企在過去十二個月曾發生網絡事故或遭受網絡攻擊,愈來愈多黑客瞄準中小企攻擊。另外,根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發布的「SSH香港企業網絡保安準備指數 」的分析,中小企業繼續維持在基本(Basic)評級,反映大部分中小企管理者仍未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對有可能造成的損失掉以輕心。英國保險公司 Hiscox 早前發表的研究報告便指出,英國小企業一旦遭受攻擊,每宗事故平均造成約2.57萬英磅損失,包括用於交付贖金、修復數據或購置硬件等,可見中小企絕不可以輕視網絡安全問題。 捨難取易 黑客密食當三番 一旦受到黑客攻擊,中小企管理者第一時間普遍只會高呼不幸,慨嘆被「亂槍打中」。但想深一層,中小企真的沒有被攻擊的價值?答案肯定不是。首先,黑客傾向捨難取易,絕大部份的中小企都疏忽於網絡安全及缺乏備份的意識,就算有選購網絡安全工具,防禦力亦較為薄弱,自然很容易被攻破;更甚者公司內部的電腦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 IoT)裝置被侵略而變成殭屍網絡,被黑客利用去攻擊勒索贖款對象。其次,黑客們洞悉商業社會的生物鏈關係,大企業為節省成本,將工作外判中小型企業,所以只要攻陷規模較細的承包商,絕對可成為入侵大企業的跳板。種種原因,都會置中小企於危牆之上,大企業亦不能倖免。 的而且確,沒有採用適當的防護措施,會令企業在多方面都曝露出安全漏洞,例如電腦設備、物聯網裝置、POS 系統,以及現時流行的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工作模式等,簡單的防毒軟件或防火牆,未必足以應付黑客日新月異的攻擊。另外,看似簡單的 Wi-Fi 無線網絡,卻可能因設定出錯而出現缺口,讓黑客可輕易進入公司網絡作惡。 尤其近來外圍因素多變難測,不少企業讓員工在家或遙距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有可能面對遙距網絡連接的防禦不足問題,包括數據傳輸未有加密、電腦或手提設備防護不足,未能夠發現和阻隔黑客精密的網絡攻擊等。此外,員工有機會在缺乏足夠保護的無線網絡上工作或在未有以多重登入身份驗證或登入權限界定不夠仔細的情況下,假若公司內部沒有做好網絡間隔(Segmentation),都可令黑客乘機長驅直入。黑客除了借助勒索程式要求贖金、盜取公司機密和暗中利用殭屍裝備發動分散式阻斷攻擊(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網上工作坊】COBO 定BYOD? 老闆員工陷兩難 BlackBerry輕鬆打造無須VPN的安全移動辦公室 流動裝置普及率高,所以喺疫情之下,企業最快嘅遙距工作開展方法自然係讓員工採用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模式工作,因為毋須突然採購大量電腦(Corporate-Owned Business Only)裝置,減少開支。不過,一聽到BYOD,大部分企業管理者都會耍手擰頭,認定員工嘅私人裝置唔夠安全,一旦中毒就會禍連公司!其中一種解決方法係喺使用MDM(Mobile Devices Management)管理員工嘅裝置,阻止員工使用某啲軟件,保障員工使用的裝置安全,甚至可以讀取裝置位置排除外地嘅虛假登入。雖然比較安全,但一般要求裝置的權限過大,作為員工,肯定唔會想被監控。 BlackBerry提供嘅UEM(Unified Endpoint Management)服務就可解決呢個膠著點,員工只須喺裝置上安裝Blackberry UEM 的軟件工具,就可以通過呢個工具直接連接公司內部網絡,以及所採用嘅雲端應用服務,員工完全毋須擔心公司可以讀取上述嘅私隱問題。由於Blackberry UEM軟件使用獨立Container,員工喺入面所做嘅嘢,都唔可以存取到工具以外嘅地方,就連將文字copy & paste都唔得,所以企業管理者亦唔使擔心機密外洩,可以快速達成遙距工作嘅目的,而又唔使犧牲私隱及安全性。成個系統最快只需半日就可完成設定,唔會好似MDM系統咁要因應員工裝置嘅作業系統而逐一setup,快捷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