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在家工作嘅安排下,好多人都用緊視像會議應用服務 Zoom 嚟開會,甚至攞嚟開 group party 聯誼。不過,最新公布嘅一個漏洞,用家只要點擊 group chat 內一條 UNC link,就會將自己嘅 Windows 登入名稱及密碼送到黑客手上!唔想咁樣,請立即修改 Windows 設定自救! 好心做壞事 今次呢個漏洞係由網絡安全研究員 @_godmode 所發現,UNC(Universal Naming…
Search Results: Mi (819)
https://www.youtube.com/embed/2Z_ajsE2KTw?wmode=transparent&rel=0&feature=oembed 【Data-to-Everything】數據抗疫 Splunk有心又有力 各界對抗新型冠狀病毒,除咗捐錢捐口罩,仲可以做乜?乜都得!數據魔術師 Splunk 最近就利用其強大嘅平台,開發咗一個「 Splunk COVID-19 Dashboard」,示範真真正正 Data to Everything,仲邀請大家用佢哋嘅平台做多啲分析,有 Data 真係乜都得。 大家都知,資訊嘅正確及透明度好重要,但係從疫情初期到全球瞬間大爆發,其實真係非常短時間,當中出現又多又混亂嘅數據,而且正不斷地急速轉變中,要控制疫情,掌握數據並加以分析,用嚟做預測就變得極為關鍵。而 Splunk 嘅強項就係將複雜嘅資料轉成有價值資料,故此,Splunk 嘅社會責任團隊 Splunk4Good 就開發咗「Splunk…
全球政府抗擊疫情,為咗協助市民留守家居抗疫或遙距工作,唔少服務供應商都免費開放收費服務,例如愛情動作片網站 Pornhub 全球免費任睇,YouTube、Netflix 調低串流影片質素,令歐洲市民嘅上網速度保持穩定,Microsoft、Cisco 亦解鎖旗下 Zoom、Webex 網上會議嘅部分收費功能,盡量協助減少病情蔓延。估唔到,有黑客組織喺呢個時候都衝出嚟搶光環,宣布停止對醫療機構發動網絡攻擊,以及同中咗招嘅「拍檔」共度時艱,減少勒索贖款嘅費用,真係「多謝」晒喎! 解鎖費用靈活有得傾 關於喺新冠疫情期間嘅部署,暫時有三個主要靠勒索軟件搵食嘅黑客組織企出嚟回應。而所謂勒索軟件,就係透過惡意程式將受害者電腦內檔案加密嘅攻擊手法,而且會透過內部網絡擴散,甚至狙擊埋雲端及內部備份。由於解鎖密鑰喺透過加密演算法計算,所以一般好難破密得到。 DoppelPaymer 黑客集團宣稱從來唔要瞄準醫療機構,以及政府嘅911求助熱線。如果有醫療機構不幸中招,佢哋會提供免費解鎖「服務」。不過,條件係要提供證據審查,避免有大型私院假扮小診所嘅情況出現。至於藥物生產商就唔會幫手,因為佢哋話喺疫情期間藥廠已賺咗好多錢,所以免費解鎖呢?不了! Netwalker Ransomware 同樣聲稱從來唔會瞄準醫療機構攻擊,不過被問到如果有醫院不幸中招又點呢?黑客集團就無直接回應,只係話如果有人被鎖,就要俾錢解鎖。 Maze Ransomware 呢班黑客集團嘅回應就最出位,佢哋聲稱喺疫情期間唔會再對醫療機構發動攻擊。而基於現時全球經濟危機及疫情爆發,佢哋決定向企業伸出援手,向所有人提供解鎖折扣服務,無論係已中招或新加入嘅「拍檔」,都有得傾! 資料來源:https://bit.ly/3ajCpDh、https://bit.ly/2QFBdm0 相關文章:【賺外快】國家支援黑客 善用工餘時間偷賭客資料
要保障自己嘅網上帳戶安全,好多時網絡安全專家都會叫大家改個複雜嘅密碼,而且仲要逐個帳戶改,唔可以重複,但大家都知道要做到幾乎係無可能,真係設定咗,都要成日㩒「忘記密碼」,實用性極低。於是專家就會建議大家啟用雙重因素驗證(2FA)提升登入安全性,或安裝密碼管理器去管理所有帳戶嘅密碼,咁樣的確係安全好多嘅,但問題係首先要服務供應商安全先得。可惜嘅係,最近有研究員發現,無論係 2FA app 供應商 Google 或 Microsoft,抑或係密碼管理app 例如 喺雙重因素驗證 app 方面,網絡安全供應商 ThreatFabric 發現,只要黑客成功誘騙 Android 手機用家安裝惡意軟件 Cerberus,就有機會盜取用家經 Google Authenticator 或 Microsoft…
毋須爭拗,新冠狀病毒疫情喺全球各地升溫,同時間,各大網絡安全機構亦發現黑客正加大力度利用 Covid-19 恐慌,發動各種網絡攻擊。企業喺財政上已因經濟下行飽受壓力,實在再抵受唔起網絡攻擊引發嘅損失。不過,網絡安全唔係可以旨意晒老闆或員工去做,正所謂唇亡齒寒,防毒必須上下同心,員工同老闆都要盡力做好以下錦囊,先可以共度時艱,待疫情退卻重新起飛。 員工 1.保持衛生:公司嘅電腦設備、軟硬件都要保持更新韌體,堵塞已知漏洞。 2.提高警戒:黑客普遍利用釣魚電郵攻擊,員工時刻戒備電郵以及內裡嘅檔案、連結。另外,如使用嘅電郵服務支援雙重或多重登入驗證就要啟用,減少帳戶被盜用風險。 3.安全連線:避免使用公共Wi-Fi 網絡,因為黑客可假扮流動熱點截取數據傳輸。 4.即時報失:如遺失手機、電腦,就要通知公司IT部門,監察有無人利用你嘅裝置登入公司或電腦系統。 老闆 1.管理登入:即時安裝遙距登入安全系統,採用SD-WAN等工具保障員工連接公司內部系統嘅安全性,以免數據被截取。 2.訂定守則:制訂安全守則,例如禁止員工使用個人電郵與客戶溝通,機密文件嘅處理方法,同時要區分不同職級員工登入系統嘅權限。另外,亦要編制緊急聯絡清單,員工如接收到上司或同事嘅轉帳、提供登入資料等指示,必須以另一種途徑向同事確認,舉例如經電郵接收,就要以電話確認,減少冒認風險。 3.安全設備:向員工提供已安裝安全工具嘅電腦設備,同時限制不能以個人電腦處理公司事務。如因經濟問題未能向全員提供,亦應評估各員工嘅職能及面對嘅風險,選擇性提供電腦設備。 4.徵詢意見:現時不少IT公司如Microsoft、Adobe、Cisco均有支援企業遙距工作計劃,讓企業免費使用部分收費應用服務。老闆必須先向IT員工徵詢意見,評估哪種服務較適合公司使用,切忌一言堂,避免因軟硬件衝突衍生漏洞。 資料來源:https://bit.ly/3dhpUu4 相關文章:【全民抗疫】貢獻電腦資源 計出新冠病毒弱點
提到借用大量其他人嘅電腦硬件資源,去達成某個目標,可能大家會即時諗起黑客操控殭屍大軍發動嘅 DDoS攻擊或挖礦(cryptomining)。事實上,借用其他人嘅電腦硬件資源唔一定要作奸犯科,而係可以集合大家嘅力量為人類謀求福祉。好似新型冠狀病毒,現時就有廿幾個計劃需要「眾籌」硬件資源,以早日搵出病毒嘅弱點及研製疫苗嘅方法,不過所謂嘅眾籌唔使實物捐獻,只要讓出部分電腦運算能力就得㗎喇。 Folding@home 眾籌電腦硬件資源計劃,其實早喺 2000 年出現,呢個計劃由史丹福大學 Pande Lab 所主導,目的係借用網民嘅電腦運算能力,去模擬蛋白質嘅折疊過程,以了解多種疾病嘅起因及發展。點解要走去研究蛋白質呢?因為佢係人類細胞構成嘅主要成分,只要出現不正常折疊,就有可能發展成錯誤形狀,同埋會影響埋其他正常嘅蛋白質,逐漸發展成各種疾病,當中好似癌症、腦退化症及病毒,就有需要模擬蛋白質各種折疊狀況,先了解到上述疾病嘅出現原因及治療方法。而喺今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上,由於仲未搵到病毒表面蛋白質同肺部細胞蛋白質嘅結合機制,所以就未研究到有效嘅疫苗。有見及此,Folding@home 喺較早前已開展咗 3 個專門針對新冠病毒嘅研究計劃,而最近更發展至 23 個,希望可以加快研究進度,盡快研製有效疫苗。 想參加呢個計劃?其實唔難,只要你喺連接住互聯網嘅電腦上安裝 Folding@home 專用軟件,系統就會自動將工作送交你嘅電腦演算。擔心會影響你部機嘅效能?其實軟件主要會喺你部電腦閒置時先啟動 CPU 或 GPU…
用得 VPN,除咗用嚟翻牆,或使用一啲有地區限制嘅服務外,唔少用家仲會用嚟隱藏自己嘅網上行蹤。不過,如果只係安裝免費應用程式,咁個人私隱其實都未必有保障喎!好似分別喺 iOS app store 及 Google Play Store 都有提供免費 VPN 俾人用嘅 Sensor Tower,就俾傳媒踢爆暗中採集旗下 VPN 及 ad-blocking 應用程式用家嘅數據,受影響用家多達 3500 萬!…
隨著 5G 及 Wi-Fi 6 新一代流動通訊及無線網絡制式上馬,突破了從前的傳輸速度及頻寬的限制;更被視為推動第四代工業革命開展的核心一環,有利於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術應用及發展,使利益隨時獲利倍翻。現時對IoT裝置缺乏統一的規格及監管,部分生產商為了搶銷量降成本,退而求其次地犧牲網絡安全性,卻令 IoT裝置安全漏洞百出。企業要借助IoT拓展業務就不能過於大意,否則便有如大開中門,「邀請」黑客隨意出入。 物聯網普及 提升自動化及數據分析 IoT的應用層面非常廣泛,例如網絡監控鏡頭、溫度及濕度感應器、防漏水感應器、智能門鎖、電力監測系統、智能燈光系統等,最大優點是可讓作業自動化完成,減少人力成本。此外,IoT 應用亦逐漸與傳統的 IT 系統結合,包括操作型科技系統 (Operation Technology, OT)、工業控制系統(Industrial Control…
Microsoft Windows 用家唔多唔少都曾經遇到呢個情況,就係打開嘅檔案格式,同你原先預期嘅唔一樣,特別係以前會去討論區下載 BT 檔案或各類海盜版資源嘅人,就更加容易中招。點解呢?因為 Windows 系統設計者本身可能為咗簡化顯示資訊,方便用家睇檔案名,所以系統係預設咗將檔案延伸(file extension)名隱藏。不過,專家話咁做就令用家有可能開錯惡意程式,所以都係建議大家開返顯示好啲。 Microsoft Windows 系統喺顯示檔案時,預設嘅做法隱藏咗佢嘅檔案格式,例如 invoice.pdf,顯示出嚟就只會得 invoice,另外就用預設開啟呢種檔案格式嘅程式,例如 Adobe Acrobat,作為檔案嘅 icon。雖然睇落都好似幾 user-friendly,但諗深一層又確係有漏洞可以利用。網絡安全網站 BleepingComputer 創辦人 Lawrence…
唔少人都有用過語音助手,例如 iOS 嘅 Siri,又或唔同品牌嘅智能喇叭,而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有相信經歷,就係語音助手會失驚無神跳出嚟,有時仲會自動解答一啲你無問過嘅問題,認真令人費解。有美國大學就做咗一個為期半年嘅測試,了解一下呢啲智能語音助理嘅聽力障礙到底有幾嚴重,同埋會偷錄幾耐用家嘅對話,發現有語音助理一日可以誤啟 19 次,最長仲會偷錄 43 秒音效添! 今次呢個測試係由美國東北大學學者主導,首先佢哋搵嚟五部智能喇叭,包括 Google Home Mini、Apple HomePod、Harman Kardon Invoke by Microsoft、第二同三代 2 Amazon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