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W日前聯同NetApp及HKT Limited成功舉辦了一場「Prevent Ransomware Spread with ONTAP Automatic Ransomware Protection」專享活動。活動當日與大家分享了在面對勒索軟件威脅及攻擊的時候,NetApp Data Protection 的解決方案加上 HKT Limited 的專業服務可以如何協助,彼此互相交流,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星期五。 (資料及圖片來自 ACW)
Search Results: MIT (100)
Microsoft香港網絡安全峰會 2022 在 11 月 15 日順利舉行,有超過 200 名來自各行各業的網絡安全管理層及專業人士出席,以獲取最新網絡安全面貌及微軟安全上的創新靈感。 (資料及圖片來自 Microsoft)
商務電郵詐騙(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 BEC)的攻擊對於企業而言難以防範,因為騙徒會冒充大品牌或企業客戶,發出具針對性的攻擊,騙取受害人的信任。最近又有一個名為 Crimson Kingsnake 的 BEC 組織出現,假扮國際知名律師事務所,藉以誘騙收件人就逾期發票付款。 Crimson Kingsnake 透過冒充是律師,向目標發送逾期付款的發票,並聲稱在一年前曾為他們提供服務。這種冒充知名機構發出具針對性攻擊的方法,是典型 BEC 攻擊,並要求目標對象立即付款,倘受害者不虞有詐付款就正中下懷。 Abnormal Security的分析師於 2022 年 3 月首次發現…
心思思想為企業數據中心升級,早著先機應付未來挑戰,卻又因為需要花費的時間、金錢、人力物力等種種原因而卻步?其實近年遙距工作、容器、微服務迅速興起,對傳統數據中心帶來不少壓力,小編整合了企業界對數據中心的五大謬誤,並一一拆解,助你為業務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誤解一:以為數據中心內的資料很安全數據中心的確有部份流量會經過防火牆保障安全,惟局限於南北向工作負載(North-South workload),即用戶至伺服器的安全性,並僅佔總流量約 3 成。換言之,有 7 成東西向工作負載(East-West workload)未有經過防火牆,令伺服器之間、應用程式之間的安全性減低,容易構成網絡威脅。如所有流量均經過防火牆的話,不但成本非常高昂,而且容易出現「網絡塞車」問題,欠缺效率。 對於存有很多客戶敏感資料及數據的機構來說,這些資料及數據幾乎等同財產,故必須更加著重網絡保安,以免蒙受金錢損失或影響企業形象,例如證券公司、航空公司、醫院等,也適合為數據中心進行升級。 誤解二:只要將資料上雲數據中心便毋需升級越來越多企業使用雲端服務,但這類型企業是否就毋需優化數據中心呢?非也!其實兩者需要互相配合,越使用得多雲端服務,對數據中心的要求便會越高。疫情下各行各業加速數碼轉型,尤其是遙距工作及在家辦公政策已成常態,加上容器(Container)及微服務(Microservices)的興起,令應用程式發展更為快捷,種種原因都對數據中心造成壓力,對部份公司而言升級已屬刻不容緩。 現時市場上普遍應用的第三代數據中心,無論在流量或安全性上均面對樽頸位,已無法應付將來需要。去年底有分佈網絡公司推出全新概念交換器架構——分散式服務交換器(Distributed Services Switches,簡稱DSS),屬第四代數據中心,重點提升安全及流量。 誤解三:擔心升級過程複雜及耗時DSS 能在架頂式(Top of rank, ToR)leaf switch 中直接部署,以現有基礎加以改良,毋須對整個數據中心採取耗時的升級,同時減輕成本。…
創業絕非易事,陳智銓(Arthur)早年曾兩度創業,未幾就放棄,直至 6 年前第三度創業,他確定循大數據方向發展,在新冠疫情期間,設計相關的抗疫應用程式及居家工作平台,現正謀求擴大業務。他認為,創業的孤獨不足為外人道,創業者最重要是找到正確發展方向,「如果知好望角在東南面,你方向正確,最終都到達那範圍,但確認方面正確後,就要鬥效率。」 Arthur 的創業之路,可說是由「受氣」開始。他在科技大學畢業後,在科技公司打工,2003 年某日加班至半夜,翌日 9 時半返回公司,老闆怪他為何遲到,刺激他思考往後要如何走下去,就找來幾位大學同學「起義」自立門戶;隨後他第二次創業,更走到東莞開實體玩具店。 兩度創業皆死於無突破 Arthur 形容,創業三個月後是「第一個死亡峽谷」,「你預備的『軍糧』已不見了,人會以為自己有很多朋友,其實三、四個月已月盡(人的資源)」。他又指創業後,每半年就會遇上一個大挑戰,而他首兩次創業,亦只歷時一年多,死因可說是死於無突破,月入數萬元,令他覺得倒不如打工。 直至第三次創業,Arthur 已是團購公司的技術部門主管,兼兩個孩子的父親,朋友質疑他冒險創業,他心意反而更堅定。「你想過的困難,95% 不會出現,但有 95% 是你想像不到的困難。」 「當時有前輩說騎牛搵馬,一定追不到那隻馬,這句話對我啟發很大。」Arthur 因而辭去全職工作,全情投入初創公司隨賞科技(Compathnion Technology Limited),確定公司循大數據方面發展,在網上搜尋到熟悉大數據的中文大學教授劉建南,相約及邀請一同合作,於是做出全國平安證券計劃。…
勒索軟件盛行,成為世界各地機構面臨的最大網絡威脅之一,除了會令數據洩露、盜取外,甚至導致服務中斷。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引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勒索軟件攻擊數量按年急升 1.05 倍至 6.2 億次。而根據香港警方數據,今年上半年接獲逾萬宗網絡罪案,較去年升四成,損失金額涉及逾 15 億港元。 而 Microsoft 香港將於其年度「網絡安全研討會」分享網絡安全的趨勢及企業需知的解決方案。 然而,Microsoft 近日公佈第二期網絡威脅季度報告 Cyber Signals,揭示一項新趨勢 — 勒索軟件即服務(ransomware-as-a-service,RaaS),並成一種佔主導地位的攻擊模式。而 RaaS 更令勒索「產業化」,產生多個「專業」角色,如專責販賣網絡流量經紀;即使罪犯並不擁有任何數碼技術專長,均可部署勒索軟件。受到釣魚電子郵件攻擊後,約一小時就能讀取受害者個人資料。 RaaS 產生多個專業角色…
DDoS(分散式阻斷服務)的規模日益龐大,每秒攻擊次數屢創新高,不過一般都只會持續數秒至幾分鐘。不過,網絡安全公司 Imperva 最新為客戶攔截反常 DDoS 攻擊,不單只每秒訪問次數接近現時最高紀錄,持續時間更非常誇張,對企業造成極大危機。 DDoS 攻擊的全名是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中文稱之為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通過不同攻擊手段消耗目標網站、連線遊戲或網上應用服務的運算或網絡資源,最終陷入癱瘓狀況。相對於 DoS 攻擊(Denial of Service attack)的單一攻擊來源,發動 DDoS 的攻擊者會利用多個來源,例如最常見的是利用受感染電腦組成的僵屍網絡(botnet)大軍。不過,近年黑客使用先進的放大(Amplification)技術,只須少量僵屍裝置便能製造龐大的無效訪問要求,例如早在 6…
在甚麼也要「快」的年代,事事講求效率、穩定及高質素。但除了由冷冰冰的硬件滿足需求,如果由一班有熱誠、幹勁十足的團隊支援運作,相信會令客戶體驗更上一層樓。CommScope 旗下的 Ruckus Networks 是一間 Wi-Fi 設備供應商,近月改變商標設計:商標上的黑色拉布拉多犬以全新形象示人,動作更積極主動,其「吠叫」更以訊號接收強度表現出來,強化其提供穩定的無線網絡設備的角色。CommScope Ruckus 香港澳門台灣區域總監程俊邦(Wilson)分享該公司的理念、最新動態等,以及如何迎向未來的挑戰! 著重連接性與顧客體驗 Wilson 形容,Ruckus 商標上的拉布拉多犬新形象「非常有活力、人性化」,亦能反映公司所重視的價值——Passionate(熱誠)。「與其他主要競爭者的最大分別是,我們對工作充滿熱誠,貫徹始終,與别不同,帶領科技前行 – We Make the Difference」,作為基礎設備供應商(Infrastructure Provider),Wilson 強調他們必須走在最前,在市場上的End…
ACW Distribution Hong Kong 的姊妹公司 ACW Solutions Limited 正招募大量 IT 人才,有興趣的朋友,請聯絡他們的 HR Team(電郵:[email protected])。相關連結:https://bit.ly/3ddF4oM。 (資料及圖片來自 ACW)
網絡安全專家經常呼籲企業或IT管理者,有漏洞應盡快修補。長氣原因在於相關漏洞一旦曝光,黑客很快就會用作攻擊。Palo Alto Networks 一份最新安全調查報告顯示,最快 15 分鐘後便會有黑客在網上搜尋存在相關漏洞的裝置,其中一個 F5 網絡設備安全漏洞個案更在十小時內被嘗試用於二千多次攻擊,企業修補漏洞流程,真正是生死時速。 通用漏洞揭露計畫 (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 CVE) 是由國際非牟利組織 MITRE 所創立,CVE 專門用於收集軟硬件的安全漏洞,一經專家確認,就會為漏洞分配編號,希望有助業內人士或IT從業員翻查資料,提升安全水平。漏洞在舉報後,一般會給予 90 日時間供軟硬件開發商修正,以及待受影響企業或機構安裝修補檔案,才會將漏洞的細節公開,但如在限期內仍未能修正問題,基於漏洞同樣有可能被黑客發現及利用,因此細節亦會公開,提醒用家需注意問題及作出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