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數碼港聯合舉辦的「2023 數字經濟峰會」,一連兩天結合網上及實體形式進行,峰會圍繞「蛻變前行:共創智慧未來」的主題,舉行八場專家論壇,邀請逾 100 位國際知名講者出席,聚集來自科技巨頭、思想領袖、科技專家及政府官員,包括阿里巴巴、奧雅納、思科、華為、微軟、Panasonic、商湯、騰訊等。 會場亦設有體驗專區,展示來自數碼港社群初創、合作夥伴及其他創科公司所發展的最新科技方案,讓峰會參與者有機會親身體驗各種最新科技。 (資料及圖片來自數碼港)
Search Results: MIT (100)
尖沙咀中間道「海員之家」重建項目地盤,本月初晚上發生四級火警,通宵焚燒超過 9 小時後終救熄,幸未造成重大傷亡。地盤火警時有發生,筆者建議業界可考慮安裝 IoT 傳感器,透過簡單低成本的技術,避免再出現同類意外。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 消防處指,去年 8 月曾派員巡查該涉事建築工地,並測試其輸水設施以確保運作正常,同時亦曾向負責人提供消防安全建議。然而火警當日,消防處卻發現位於工地地面的固定消防泵未能正常運作,加上工地的建築材料雜物多,火屑飄落各處,以致大廈多處同時起火,火勢急速蔓延,很快由三級升至四級。 雖然四級火警近年比較少見,但本港地盤發生火警的比率卻並不低。據消防處資料顯示,2019 年至 2022 年間的 22 宗三級或以上火警中,至少 3 宗為地盤火警,比例達 13.6%;近年每月平均更有 3.6…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客的招數也是層出不窮。近年,網絡攻擊者已從以往試圖獲取端點控制,轉向獲取使用者憑證與帳戶存取權,即接管帳戶攻擊(Account Takeover)。這令到使用者在機構內的身分,變得比使用者的端點存取權更加重要。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 目前,接管帳戶攻擊已成為最常見而有效的黑客攻擊手段。攻擊者主要透過商品資訊竊取器,以及企業內部數據進行入侵,並從營運上收集到的資訊,以繞過多種因素認證(MFA)來竊取使用者身分。 而隨着雙重驗證廣泛被使用,MFA 疲勞攻擊(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Fatigue)變得更常見,而一次性密碼(OTP)亦更容易受到社交工程攻擊(Social Engineering Attack)。 MFA 疲勞攻擊的手段,是利用使用者的「驗證疲勞」去騙取多重因素驗證碼。例如黑客會假扮成公司的 IT 部門員工,假借要更新系統或重新驗證帳戶為名,向目標員工發訊息要求輸入獲取的驗證碼。由於黑客會鍥而不捨向對方進行訊息轟炸,有員工會不堪受擾而大意地交出驗證碼。 對於 MFA 驗證疲勞,筆者認為很多時候是使用者忽視了驗證帳戶之要求屬真屬假,故一眼看到系統發出要求,便輕易誤信並提交了驗證碼資料。要解決問題的核心,企業機構需要建構一個方案,既可省卻系統以驗證帳戶來核實使用者身分,同時亦可讓機構辨明使用者真偽。 筆者早前研發了名為 Network…
網絡安全事故頻頻發生,不少科技公司及開源社群,都開始倡議從程式語言層級確保記憶體安全(memory safety)問題,即以具備記憶體安全的程式語言例如 Rust、Java、Go 等,取代 C 或 C++。到底為何有這變動?業界又是否可以順利轉型? 記憶體安全可說是開發軟件的一大難題,早在 2019 年,Microsoft 已發表報告指出過去 12 年來發生的網絡安全事故中,近 70% 都與記憶體安全問題有關。 記憶體安全其實是指程式運行時因管理記憶體失當,導致數據外洩或被注入惡意編碼,當中包括記憶體緩衝區溢出(buffer overflow)、超出緩衝區邊界(out of bounds)存取及釋放記憶體(use after…
今時今日,企業管理 Application 變得困難重重。由於 Multi-Cloud 成為大趨勢,Data Silos 的情況愈黎愈嚴重,甚至影響新 App 的 Delveopment 及 Delivery,最終令企業數碼轉型步伐減慢,窒礙 Business Growth。 那我們應如何選擇 Application Platform?iCON Business Systems Technical Director…
一場影響全球多年的疫情,對人們的工作模式帶來了許多改變。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的新趨勢,令不少企業開始增加應用雲端計算,同時也要為員工提供高速網絡、自動化和遠程訪問工具。正正因為企業對網絡更加倚賴,網絡安全成為了相當重要的課題。 據網絡安全供應商Check Point指出,香港中小企近年所面對的網絡攻擊威脅日趨嚴重,香港公司過去半年平均每周遭受 789 次攻擊,而當中有 9 成惡意檔案,乃是透過電郵發送。雖然網絡安全風險大增,但許多中小企卻未有加強防護意識。據電訊營辦商於 2022 上半年的調查顯示,超過 8 成中小企客戶為節省成本,沒有定期更新網絡防護軟件,這會令公司資料被入侵和盜取的危機大增加,隨時會損失慘重。 筆者曾經聽客戶提及,其團購公司因網絡防護做得不好,被黑客攻擊,整個網站即時停運。而媒體亦不時有報道,指有黑客入侵和盜取公司郵箱,假冒商業夥伴或公司高層要求轉款;2022 年 9 月就有一宗本地肉類批發商公司被黑客盜取資料,損失達 2 千萬港元匯款的案件。 來自黑客的網絡攻擊,大多是勒索軟件、釣魚攻擊,或是系統漏洞攻擊,以破壞防禦系統並偷取資料。而最常見的是木馬程式、代碼注入,它們會攻擊企業的內聯網及電子郵箱。針對這些攻擊風險,筆者建議企業在網絡安全防禦方面要執行以下措施:…
Imperva團隊蒞臨香港,並在 Imperva Partner Connect 上,為大家分享最新網絡安全趨勢及解決方案。是次活動edvance聯同各合作夥伴在遊艇上齊齊預祝農曆新年,機會難逢,期望 2023 年大家新年快樂、健康、萬事如意。 與此同時,edvance 更舉行了 Imperva 合作夥伴頒獎典禮以表謝意。 1. The Best Value Added Partner : Cyberforce Limited2.…
Microsoft香港早前與香港貿發局(HKTDC)達成合作協議,攜手推出「Go Beyond Your Limits」計劃,協助香港中小企突破瓶頸,數碼轉型。雙方攜手合辦一系列工作坊,而於第一場講座 Microsoft 分享了 Microsoft Dynamics 365 Business Central 作為一站式 ERP系統,如何協助中小企在營運上更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Microsoft ERP 有四大方面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營運效率:1. 支援企業運作2. 按需要更改ERP3. 助企業「做得更快、更聰明及更好」4. 有完善配套整合資料…
持續幾年的疫情,令全港市民紛紛走向「科技化」,過往在現實世界進行的活動,例如會議、購物、銀行戶口的開立等,都已轉移至網上世界。即使以往不熟悉智能手機操作的長者,現時亦已得心應手。正好這幾年,數碼銀行興起,據環球科技和管理顧問公司發表的亞太區「未來銀行」系列調查報告,顯示過去兩年,香港用戶對數碼銀行信心大增,6 成人願意提供私隱數據,以獲得個人化產品及服務。 誠然,科技發展徹底改變市民的生活,但同時引發私隱保護的疑慮,當中一不留神,便會衍生出種種個人資料洩漏或被盜用問題。筆者在軟件系統的應用開發方面,經常會涉及用戶私隱資料及位置分享與追蹤功能,故在數據私隱保護問題上一直遇到不少挑戰。 綜合多年開發經驗及實際客戶方案後,已掌握保護數據私隱的開發思維及技術準則。要防止數據外洩 ,作為開發商應考慮:1. 數據不應離開數據源頭 2. 要把數據資料上傳或發送,只抽取有限度的重要資料並予以加密,同時開發商要確保資料離開數據源後,即使外洩至第三方,對方亦無法解密或從資料推斷到源頭的所有私隱數據。 何謂數據不離開源頭?舉個最簡明的例子,筆者曾處理過澳門賭場的大型項目,賭場的出入人次、會員、客戶個人資料、兌換籌票金額等資料數據,只存於賭場內的伺服器,並不會傳輸或上載到任何地方。 至於如何只抽取有限度的重要資料並予以加密?又一例子說明。 筆者亦有參與開發「居安抗疫」App,當中的數據私隱保護問題亦引起不少關注。當中「Network Signal」最能體現。要知道用戶的實時位置,最直接方法就是安裝軟件,直接從其手機取得用戶的資料。但要保障用戶私隱,在開發過程中,我們花了大量時間,棄用直接方法,研發出「Network Signal」功能。 「Network Signal」,當「居安抗疫」App 需要監測某人的所在位置,App 系統後台並不會取得該人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或住址;換言之,系統後台人員不會知道該人士的身份,只知道一個編號,而透過 Network Signal(Wifi Pattern)知悉其有沒離開所在範圍。這是一項間接而又能取得所需資訊的方法,令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只會存於其手機中,App…
數據洩漏在這個時代顯現已是企業必須面對的議題,重點是如何阻擋攻擊者進入企業網絡,及未雨綢繆擬定好遭受攻擊後,減少影響及損失。網絡安全專家建議,企業應採取「網絡韌性(Cyber Resilience)」策略來應對日益增加的網絡威脅。那麼到底網絡韌性是甚麼?與傳統的網絡安全方式有何不同? 網絡安全專家 Torsten George 在 SecurityWeek 分享,根據 MITRE 的定義,網絡韌性是指預測、承受、恢復,和適應逆境、壓力、攻擊或對網絡資源的受損害的能力(The ability to anticipate, withstand, recover from, and adapt to ad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