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IoT (162)

    未來2年,全球將會有550億台物聯網裝置(註1),而且全球超過50%資料由資料中心或雲端外產生(註2)。企業網絡的數據流量以幾何級數增長,如果仍然採用傳統方式管理網絡,將會難以配合業務增長之餘,同時洐生種種IT問題。為了有效提升網絡管理效率,以AI驅動自動化,把網絡管理化繁為簡的「AIOps」技術,逐漸受到世界各地的企業關注。 今次我們專訪香港AIOps專家、Aruba 香港及澳門地區總經理 Kenneth Ma,為大家介紹這項革命性技術,如何有效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協助IT人輕鬆達標SLA。 註1:IDC註2:Gartner 工業專用物聯網 (IoT) 邊緣運算解決方案的行銷指南,2019 年 9 月發表

    智能電視 (smart TV) 是大部分家庭必備電器,但正所謂能力愈大,風險愈高,有國內用家因家中的 Skyworth 智能電視行得慢,於是深入研究內部運作,揭發原來電視每隔十分鐘就會將大量私隱資料上傳,當中包括家中的 Wi-Fi router 範圍內有什麼裝置、這些裝置的連線狀況,換言之手機是否在家,有什麼人曾到訪,全部一清二楚,好離譜! 事發於上月 22 日,有熟悉電腦技術的用家在技術人員討論區 V2EX 發文,指由於家中的 Skyworth 智能電視愈行愈慢,於是就分析背後的運作數據,意外發現內裏有一個程式每相隔十分鐘,便會掃描家中Wi-Fi網絡,收集上述各種數據並上傳到一個名為「勾正數據」(Gozen Data) 的伺服器。由於採集的數據非常多,嚴重侵犯用家的私隱,貼文一出及被轉載至微博後,即時掀起極大風波。 翻查勾正數據網站上的描述,自 2014…

    Microsoft 被稱為 Section 52 的 Azure Defender for IoT 安全研究小組近日發現,物聯網和營運技術(Operational Technology,OT)裝置上,有一系列的記憶體分配漏洞,可用來執行惡意程式。這個目前盛行的漏洞名為 BadAlloc,與不正確驗證的輸入有關,而這個漏洞會導致堆溢出,並最終執行這些代碼。 研究小組在發文指,這些漏洞都源於使用記憶體容易受攻擊的功能,如 malloc、calloc、realloc、memalign、valloc、pvalloc 等。當傳遞外部輸入時,這些函數就會出現問題,因為這些外部輸入可能導致整數溢出或迴繞函數,折回的結果是重新分配記憶體緩衝區。小組又指,儘管折回而分配的記憶體不多,但令與記憶體分配相關的負載,超過了實際緩衝區分配,導致了溢出;缺乏輸入驗證令入侵者開採記憶體分配功能,造成堆積溢位,而令他們可於目標裝置上執行任意程式。 Microsoft 正與美國國土安全部合作,向受影響的供應商發出警報,並修復漏洞。在通報中所示的受影響產品來自 Google Cloud、Arm、Amazon、Red Hat、Texas…

    除了 Bill Gates,《槍炮、病菌與鋼鐵》經典名著都警告過大家,別看輕傳染病的破壞力,不過全球精英學者專家,只有寥寥幾位能夠準確預測 COVID-19 下的 New Normal,但 New Normal 伴隨的重大資安危機與未明前景,早已淘汰了一群應變失敗的 IT 管理層。另一方面,具前瞻力的企管人,已經居安思危,正推敲下一個 New Normal 及其生存法則。 2015-2019 年及 2010-2019 年的平均溫度分別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五年平均和十年平均,冰川融化水位上升,1/4 國土低於海平面的荷蘭,很有機會比馬爾代夫更早陸沉,介時被迫難開家鄉的氣候難民,將會加添收容國的資源分配壓力。要說…

    第 3 次世界大戰沒有開打,2020 年卻成為兩個時代的明顯分界,今日歐洲仍受第 4 波疫情折磨, 美國再發現新變種病毒,但疫苗開發進度讓我們看到曙光,企業開始想像後疫情營商環境,思考應該如何自處。一年一度的 CISCO Live 無懸念視像舉行,邀請媒體參與的《Rethinking What’s Possible in the Post-Pandemic World》環節中,Chief Strategy Officer and GM,…

    一方面,遠程工作、IoTs、網民秒秒遞增;各路黑客的交流平台由 Dark Web 擴展到 Clubhouse 等不同社交平台;裝置網速工具急速演化;雲端、Hybrid Cloud、Edge Platforms 將數據進一步集中,唯獨法規與執法效率追不上時代步伐,國家隊黑客卻諷刺地例外。事實上,企業在資安上一向都靠自己,但在 COVID-19 後擔子史無前例重,2020 年末 Solarwinds 中伏,向其近 2 萬客戶無料放送 Sunburst Malware,幾多人受影響未知,但美國國務院、國防部、軍火供應商、重要電訊商與大學院校均在名單之上,美國政府矛頭指向俄羅斯,是否開打網戰大家不妨買花生,但我們先談談企業資安部署困境。如果這宗事件仍未夠警世,Cybersecutiry Ventures 報告指…

    為降低數據儲存成本及提高靈活性,不少企業管理者已計劃將數據移雲。不過,管理者既要考慮供應商的安全性,亦要摸清各種收費項目,特別是某些行業還需滿足合規要求,難度極大。由 ICT 方案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雲端運算及虛擬化技術供應商 VMware 攜手推出的 SmartCLOUD™ Object Storage 對象儲存服務,便可一口氣掃除以上難題。 中信國際電訊 CPC 產品開發及管理部高級副總裁 Taylor 說,今年 CPC 正式成為 VMware 合作夥伴計劃中最高 Principal 級別的雲服務供應商,在亞太地區屬極少數,充分顯示出 CPC 的雲端服務獲得肯定。 數據由內移外 引伸收費及安全問題 數據儲存是企業數碼轉型(Digital…

    疫情影響,企業加速 Digitization,AI 在當中有著重要角色。如果你有資源但不知應如何分配,可留意以下 3 個範疇。 (1)AI 實踐 AI 發展成熟,任何行業都可透過它大幅增值,加上 COVID-19 推波助瀾,Boston Consulting Group 報告指出,超過 80% 企業打算加快 Digitization,但只有 30% 能夠達到成效指標。首先,McKinsey 2020…

    生產力局(HKPC)公布 2021 年資訊安全展望報告,預料在疫情影響下,針對新科技如 5G、物聯網(IoT)及人工智能會大幅度增加;而因應流動支付愈趨普及,加上虛擬銀行及虛擬金融業的發展,生產力局呼籲,業界應多留意資安資訊,加強保安,用戶也要注意密碼設定和保安措施。該局亦指出 ,供應鏈攻擊會升級,單在去年便增加了 430%,企業應多加留神。 在數碼轉型的新常態下,新技術如 5G、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的應用等,可能會導致更多系統或數據流量暴露在不可信的網絡中,以物聯網為例,因為密碼強度太低、通訊未有作加密等,存在保安漏洞,被入侵的風險相應會提高,生產力局建議,應深入了解這類新技術牽涉的保安議題,亦應定期進行網絡保安檢查,評估網絡和系統的保安,及持續監察接觸到互聯網的資訊科技配置。 促企業制定WFH保安指引 提升員工保安意識 生產力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兼 HKCERT 負責人陳仲文指,企業必須為新常態和新技術制定網絡保安策略,在管理計劃中應包括第三方風險、保護任何暴露於互聯網的系統、採用加強驗證並進行網絡保安檢查和監察;另外,企業需要提高員工的網絡保安意識,以應對攻擊。就供應鏈攻擊繞過企業的保安系統的情況,生產力局解釋,攻擊者會利用企業對合作夥伴的信任,來避開保安防禦,通常使用合法軟件發佈機制,將木馬化的軟件組件發布至 「下游」,令企業用家不慎中招。 Work From Home(WFH)工作安排亦為企業保安系統帶來衝擊,有黑客伺機入侵網絡會議,發放不雅內容,又會趁機攻擊缺乏保護的遙距工作端點,生產力局建議企業制訂新常態下的網絡保安策略,提供在家工作安排的保安指南,保護遙距存取設施和端點,並提高員工保安意識,提防釣魚電郵來襲;定期進行網絡保安檢查,評估網絡和系統的保安;持續監察接觸到互聯網的資訊科技配置。企業可以參考該局製作的在家工作的六大資訊保安建議(https://www.hkcert.org/tc/security-guideline/six-security-tips-for-home-office)及評估遠端存取服務保安指南(https://www.hkcert.org/tc/security-guideline/assessing-the-security-of-remote-access-services-guideline)。 使用虛擬銀行 宜設置單獨使用高強度密碼 而在疫情期間能有效減少人與人之間接觸的流動支付,也存在保安風險,陳仲文提到,有流動支付用家將付款…

    疫情關係,大家留在家中的時間大增,為免流動數據用量乾塘,大家都會使用 Wi-Fi router 上網作網上理財、遙距工作,以及登入不同網上服務帳戶,所以 Wi-Fi router 的網絡安全變得更重要。其實防護措施不難執行,記著這 5 招,就可減少被入侵的風險。 第一招:保持韌體更新 曾多次報導不少 Wi-Fi router 都存有漏洞,而且這些漏洞已被公開,黑客只要用 scanning 一掃,就可輕鬆在網上搜出仍未更新韌體的 router 進行攻擊,所以用家必須經常將韌體版本保持在最新狀態。如生產商已停止支援舊款 router,或遲遲未有推出更新檔案,用家應積極考慮轉會。 第二招:高強度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