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 2021 年遭受黑客入侵的日本科技巨頭富士通(Fujitsu),最近承認多個內部系統遭受黑客入侵,不單內部系統被黑客安裝惡意軟件,更偷去了涉及客戶的機密資料。其實早在上一次事故,官方已宣稱以新的零信任(Zero Trust)架構取代舊有安全技術,莫非依然存在漏洞?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官方稱客戶資料被盜取 貴為全球第六大 IT 服務供應商的 Fujitsu,年收入高達 239 億美元,業務範疇包括伺服器、儲存系統、軟件、電訊設備及多種雲解決方案,而且因為公司提供的服務遍及 100 個國家,當中更跟日本政府組織有密切關連,處理的數據涉及不少重要的政府決策,由此推測,一旦系統發生事故,影響可以好大。不過,Fujitsu 管理層早前就發表事故公告,指內部多個系統遭受黑客入侵,除了系統受到破壞,客戶的數據同時亦在這次事故中被盜取。 根據管理層發表的情報顯示,當公司發現入侵事件後已即時將受影響的裝置進行隔離,並已向日本政府個人情報保護委員會報告及評估這次事件的滲透範圍,不過,暫時就未發現客戶的外洩資料被濫用,至於對傳媒的查詢就一概未有回應,所以實際上的影響有幾大,會否發展成類似 SolarWinds 或 Microsoft Outlook…
Search Results: IT Security (589)
人工智能使網絡入侵攻擊更難應對,其自動化及分析技術令入侵者不斷進化,導致企業網絡防禦工作更見艱鉅。有見及此,安全專家建議採用智賦(AI-Powered)技術配合防禦策略,以抵禦日益智能化的網絡攻擊。 人工智能應用在網絡安全上表現出色,在處理大量數據及識別入侵模式方面能力甚強,能更快檢測人手操作時忽略的異常情況。另外,電腦可不眠不休全天候監控,提供無間斷防護。當網絡受到攻擊,自動化功能更可即時作出反應,讓企業恢復運作。 不過,據中信國際電訊 CPC 經驗所知,當涉及人員及業務流程的網絡安全管理上,人工智能無法取代人類。 人性化網絡安全框架 中信國際電訊 CPC 為網絡安全注入了人類智慧和人工智能,在「識別及預測」、「保護」、「偵測」、「回應與復原」四大服務領域組成網絡安全框架,透過 TrustCSI 3.0雲網神盾技術賦能、重新定義企業防護。 將人類智慧與人工智能互相結合,不論在複雜的決策、策略規劃或法律解讀等方面均具備獨特優勢,現就逐一詳細說明: 「識別及預測」是網絡安全框架的基礎,除了利用不同的應用程式和評估工具來掃描和識別漏洞外,中信國際電訊 CPC 的信息評估服務(IAS)亦結合了安全專家的專業意見,分析客戶的業務流程,提供可行建議。專家團隊亦會藉著對市場格局及業務優次的了解,協助企業分配安全資源達到目標。 透過 AI 滲透測試技術,安全專家可幫助企業根據目標,自訂內容範圍及度身訂造滲透測試服務。這項輕量版自我測試解決方案,讓企業定期進行以人工智能驅動的測試 (如弱密碼測試、SQL 注入或…
美國 FBI 的 IC3 部門發表 2023 年網絡犯罪報告,去年網絡犯罪造成的損失高達 125 億美元,較 2022 年報告增加 22%。當中最令人頭痛的是商業電郵詐騙(BEC),約佔總損失的五分之一。而其中一個令 BEC 詐騙大增的原因,相信與深度造假(deepfake)人工智能技術有好大關係。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BEC 造成 29 億美元損失 這次公布的數據中,當局開宗名義指出所有數據都是基於執法部門的發現或受害者上門求助,其他未有求助或被發現的個案估計還有更多。而基於這些數據顯示,BEC…
科技巨頭博通(Broadcom)成功以 610 億美元收購 VMware 後,近日宣佈將 VMware 旗下的 Carbon Black,以及早年收購的 Symantec 合併成企業安全部門。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作為半導體晶片大廠,Broadcom 於 2019 年以 107 億美元收購 Symantec 的企業安全部門,及後再於去年…
五眼聯盟的網絡安全機構近日聯合發表針對俄羅斯間諜組織 APT29 的研究報告,報告內指出 APT29 黑客的入侵手段已有明顯改變,由過往會利用軟硬件的安全漏洞滲透內部網絡,轉移至專門攻擊目標機構的雲端服務。雖然一般企業未必會成為間諜組織的攻擊目標,但這種攻擊手法其實已漸成趨勢,管理層必須加倍防範。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APT29 過去「戰績彪炳」 被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新西蘭組成的五眼聯盟盯上的俄羅斯間諜組織 APT29,又稱為 Cozy Bear、Midnight Blizzard 等,這個組織的往積相當彪炳,例如曾利用 Solarwinds 軟件的安全漏洞入侵美國多間大型企業及政府部門,又曾借助盜取的 Microsoft 365 帳戶,刺探北約國家的對外政策。另外還有上年 11…
以高 CP 值見稱的監控鏡頭品牌 Wyze,上月中突然發生大規模的服務中斷,官方好快作出回應話事件主要同提供網絡服務的 AWS 有關,不過在恢復服務過程中又發現其他網絡安全問題,有不少用家發現竟然可看到其他用家的鏡頭畫面!經過多日調查,Wyze 方面再次作出回應,指問題出在新採用的第三方緩存客戶資料庫無法處理龐大連線,言下之意,似乎只想表示同自己無關……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官方稱事故與 AWS 有關 Wyze 監控鏡頭集體斷網事件發生在上月中,由於偵測到系統出現異常,導致用家無法使用服務,因此 Wyze 方面在當日早上六點已在官網發出故障通知,並且在一小時內於網誌說明事故與服務供應商 AWS 有關,正與對方的技術人員一起解決問題。 雖然官方持續在網站更新回復進度,但在早上十點左右,突然宣布要暫停產品操作介面的 Event 功能,其後又表示與發現安全問題有關,但就未有再細述詳情。不過,有用家就在網上投訴,驚嚇地說竟能在…
有研究發現,北韓國家級黑客 Lazarus 加大利用 YoMix 加密貨幣混合器,處理從勒索企業得來的贖金,這種洗錢渠道令執法部門更難追蹤贖金去向,變相鼓勵網絡犯罪集團繼續作惡。 加密貨幣近年被認為是增加勒索軟件個案的元兇之一,因為以往勒索軟件集團攻擊企業,以解鎖系統、檔案或銷毁盜取機密數據敲詐得來的贖金,很容易通過追蹤存款帳戶鎖定疑犯,而加密貨幣的匿名性,便大大減少黑客被鎖定身分的機會。 不過,隨著執法部門對加密貨幣的了解加深,發現贖款去向並非完全無跡可尋,例如雖然加密貨幣有匿名特性,但最終黑客仍須將加密貨幣兌換成各種法定貨幣,因此只要一直追蹤贖金的轉移,便可鎖定黑客的真正身分。 事實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查看每宗利用區塊鏈技術記帳的加密貨幣交易,有些加密貨幣的持有者也不願自己的資產可任人查看,因而市場上開始出現加密貨幣混合服務,例如這次被提及的 YoMix Bitcoin 混合器便是其中之一。 加密貨幣混合器可分為集中式及分散式兩種,屬於前者的 YoMix,會將各用家存入的加密貨幣集合及進行重整,然後再將被洗亂的 Bitcoin 重新存入用家戶口,以一個 Bitcoin 為例,經混合後的新 Bitcoin 已非原來的Bitcoin,就算查看其交易地址,也無法顯示它從何處而來。 再加上服務供應商以中間人身分重新將…
網絡安全機構 Group-IB 發表調查報告,揭露一個以騙取泰國及越南市民人臉數據及身分證明文件的中國黑客組織 GoldFactory 的詐騙手法。黑客會誘騙目標人安裝 iOS 或 Android 木馬程式,從而暗中盜取這些資料,再利用 deepfake 技術去進行金融詐騙。研究員指現時攻擊仍然持續,香港用家亦要小心防範。 Deepfake 深度造假技術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早前香港就有一間跨國公司的員工受騙,導致公司損失過億港元。而這次被 Group-IB 研究員發現的黑客組織 GoldFactory,過往亦有開發一系列的惡意軟件,如 GoldDigger、GoldKefu 等,但在最新的惡意軟件 GoldPickaxe 中,還加入了盜取目標人物的生物辨識數據的功能。…
職業訓練局(VTC)成立的網絡安全中心(CyberSecurity Centre),旨在培育新一代網絡安全專才。中心不但與業界舉辦一系列網絡安全推廣及教育活動,提升大眾網絡安全意識,又與業界簽訂合作備忘錄,為學生提供最新教學資源。其中三大課程將於 4 月起開課,獲批資助的申請人可獲退還合資格課程六成學費,有興趣人士記得從速報名。 與業界緊密合作 教授最新網路安全技術培訓 為確保教學質素及專業水平,中心一直致力與業界緊密合作,並與許多世界知名網絡安全品牌簽訂合作備忘錄如:AWS、華為、H3C 新華三、CheckPoint等,為學生提供行業領先的教學資源,並為課程注入最貼近市場需求的技術培訓,攜手培養本地網絡安全專才,增強學生的市場就業競爭力。 舉辦網安活動 增強大眾意識 除此之外,為提高大眾網絡安全認知,中心舉辦校際網絡安全比賽及大專界藍隊比賽,增加參賽者對防禦網絡攻擊的知識,又與業界協力舉辦一系列網絡安全推廣及教育活動,包括網絡安全論壇、工作坊、簡介會及體驗課程等,提升市民大眾對網絡安全的意識。 三大課程即將開課 VTC 提供多元化的網絡安全培訓課程,其中網頁程式滲透測試證書(Certificate in Web Application Penetration Testing),旨在為學員提供實戰知識以識別伺服器和網站的漏洞,當中包括使用…
早前瑞士傳媒 Aargauer Zeitung 刊登一份報道,指有 300 萬智能牙刷遭黑客入侵,向一間瑞士公司發動 DDoS 攻擊,導致該公司的網站癱瘓近四小時,並稱消息引述自網絡安全公司 Fortinet 的研究員。報道隨即被其他傳媒及網民瘋狂轉載,不過,Fortinet 稍後否認是真實事件,只是員工在接受訪問時作出的假設,難道這次全民炒車?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攻擊」事件引來多間傳媒轉載 事發在今年一月尾,瑞士傳媒 Aargauer Zeitung 在網站上刊登了一篇「牙刷攻擊」的報道,內容是引述由 Fortinet 研究員提供的 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