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ISO (135)

    新常態下,數碼轉型已成為企業的首要任務。要有效部署,需要雲端優先策略,採用多雲端方案,並以數據為主導。香港電訊夥拍Fortinet,推出亞太區首個配合最新5G FortiExtender的5G SD-WAN聯合應用方案,為企業提供安全可靠、高效能及低延遲的5G SD-WAN應用方案,協助企業加速採用雲端科技及安全地進行數碼轉型,以應對現今日益嚴重的網絡威脅。 Fortinet的 Secure SD-WAN 配合 5G FortiExtender,不但發揮 5G 超高速及低延遲的傳輸優勢,同時整合獨一無二的網絡連接和安全防護功能,簡化企業廣域網絡邊緣的運作。該應用方案透過全面的下一代防火牆(NGFW)提供高性能的頂級防護及SD-WAN服務級別協定,在確保企業級安全防護的同時,亦創造最佳的用戶體驗。 Fortinet 香港、澳門和蒙古區域總監馮玉明小姐表示,香港電訊一直都是Fortinet強大的合作夥伴:「除先進的SD-WAN方案外,香港電訊亦提供完整的網絡安全託管服務,利用Fortinet 的 Security Fabric保安纖維來保護企業頻寬、流動通訊、雲端及物聯網基建。」 香港電訊商業客戶業務方案及市務主管吳家隆先生表示,超高速及可靠的5G多元服務SD-WAN方案,可協助零售、餐飲,以至金融業以及公共機構等各行企業數碼轉型,並在安全的營運環境下,提高業務敏捷性:「應用方案由香港電訊榮獲ISO27001認證的新世代網絡安全監控中心(NG SOC)全天候支援,藉以提供可擴展的安全防護,增強企業整體防禦能力,應對急劇增加的攻擊面及不斷演變的網絡威脅。」

    數碼時代下,企業應用雲技術已成為大趨勢。雲端應用及大數據科技公司 Splunk,舉辦了自疫情爆發約兩年以來,最大型的一次實體峰會,吸引過百名企業客戶參與,Splunk 及其合作夥伴代表,分享如何有效採用雲端技術的技巧及工具。Splunk 亞太區首席技術顧問 Dan Brassington 稱,數據將協助改變商業的未來,公司的使命是將數據轉化為行動,並消除兩者間的障礙。 是次 Splunk Cloud Summit Hong Kong 2021,於上周五(19日)在尖沙嘴凱悅酒店順利舉行。 峰會上,多名業界專家和代表,包括雲端服務供應商 AWS (Amazon Web Service,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Solutions Architect…

    隨著黑客愈來愈傾向利用零日漏洞或內部人威脅入侵企業,企業管理者在發現內部系統被勒索軟件等惡意軟件襲擊時,好多時都會覺得攻擊避無可避。其實最新的 CSF 防禦框架已將防禦比重由識別及保護,延伸至退後一步的偵測,令企業即使已被入侵,都可及早控制受影響範圍,盡量減少損失。 零日漏洞 (zero day vulnerabilities) 是指一些未被發現的弱點,當中包括軟硬件的安全設計漏洞,例如最近需要一再更新的 iOS 作業系統等。由於漏洞尚未被發現,只得入侵者察覺得到,因此黑客便可大搖大擺地利用漏洞進行各種惡意軟件,而不會被網絡安全工具阻截。可能讀者會發現,零日漏洞好似愈來愈常見,除了因為更多網絡罪犯鍾情研究,亦因為現時應用服務的交付時間愈來愈短,安全團隊無法在推出前完成所有測試,才會令問題愈趨嚴重。 對企業的 IT 及安全團隊來說,零日漏洞絕對是頭號敵人,因為傳統的安全策略都著重於識別 (Identity) 及保護 (protect) 等前期功夫,但因為零日漏洞難以被識別,因此更遑論可就入侵執行各種保護措施。VMware CISO Jason Lewkowicz…

    調查發現,98% 企業在過去 18 個月至少經歷一次雲端數據外洩事故,而在 200 個受訪的 CISO 或網絡安全部門決策者之中,60%認為自己公司的 IT 架構缺乏透明度及帳戶權限管理及驗證技術,所以出事率高企並非毫無原因。企業理應事前制定各種應變措施,萬一出事,都可以第一時間撲火。 強大的事件應變計劃可以幫助公司快速將業務回復,同時可將事件所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做齊以下七件事,便可確保企業保持在最有效率的應變狀態。 釐清角色:事件響應計劃第一步要做的事,便是確定組織內各單位的負責人角色,而且必須因應人事變動而隨時更新。因為當事件發生後必須出現混亂,如果到時仍要找出涉及事件的負責人,就難以第一時間控制損害範圍。同時釐清角色亦等於釐清責任,負責人才會上心把關。 製作聯繫人清單:如發生資料外洩,除了內部員工,受影響的還包括客戶、合作夥伴,因此必須預先製作一份聯繫人清單,在事發後第一時間聯絡他們,才能令業務保持營運之餘,亦可減少第三方所受到的損失。 制定通訊方法:如遭受勒索軟件攻擊,企業平常所使用的電郵、VOIP等通訊方式將有可能失效,因此企業必須在事前確保公司還可使用其他方法進行內部溝通及外部聯絡,最簡單如第三方技術支援公司的聯絡電話,也應以紙筆記下,以免出事後無法從電腦中搜尋。 記錄和識別: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必須記錄過程中所有細節,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由誰人發現,以及有誰人曾嘗試維修或調查電腦情況,以減少日後搜證及提交報告的難度。 事前培訓:當發生安全事故,員工第一反應可能是關機或嘗試重啟電腦設備,不過這種做法不單無法阻止惡意軟件爆發,更有可能失去入侵記錄。企業應在安全培訓過程中教導員工應如何處理,例如應第一時間插除電腦的網絡連線,阻止病毒蔓延。 系統恢復:當IT團隊完成事件調查後,便可盡早將系統還原,至於能否迅速完成,取決於事前有否做好備份工作。做好的意思是不單只將系統及資料備份,還要定期進行模擬恢復,以確保備份內容準確及可於事後回復。 經驗教訓:經歷過資料外洩或黑客入侵後,企業管理者應吸取教訓,重新審視整個IT架構的弱點所在,及早堵塞才能避免事件再度發生。定期進行滲透測試可令IT團隊發現隱藏的漏洞,如公司缺乏相關人手,應邀請第三方服務供應商進行。 資料來源:https://bit.ly/3AvAMPv

    勒索軟件集團 REvil 在 7 月高調宣布成功攻擊 IT 管理公司後,突然一日消失得無影無蹤,當外界以為他們已被執法機關搗破後,近日 REvil 又再度出現,而且破解 REvil 的工具亦在近日釋出,究竟背後發生何事? 如果有跟進勒索軟件集團 REvil 的動向,相信近來都會感到謎團重重,因為 REvil 在 7 月中曾神秘消失,當時外界均估計與他們高調宣布成功入侵 IT 管理工具公司…

    黑客無孔不入,招數亦愈來愈高明,究竟本地企業能否招架得住呢?電郵安全公司 Green Radar日前發表本港首份電郵威脅指數報告,與坊間以全球數據作為基礎的報告不同,Green Radar 半年前籌劃一份針對香港電郵威脅狀況的報告,當中的數據以Green Radar 的 電郵安全監控中心 (SOC) 每日收數以百萬封電郵配合 AI 分析數據,從而得出指數(相關報道:https://bit.ly/3kjSK1a)。 GR 的電郵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集中分析釣魚電郵(Phishing Email)、商務電郵詐騙(BEC)及惡意軟件(Malware)的攻擊,Green…

    網絡安全事故頻生,企業到底對公司的安全性有幾大信心?Trend Micro 最近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話俾大家知,原來有 80% 受訪企業預計未來一年有可能發生客戶資料外洩,情況相當悲觀。而危機憂慮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雖然近月大量發生勒索軟件入侵事故,不過根據 Trend Micro 最近完成的「網絡資訊保安風險指標」(Cyber Risk Index) 報告顯示,企業最憂慮的網絡攻擊是中間人攻擊 (MitM),而勒索軟件只排第二,而第三至第五位順次序為網絡釣魚與社交工程詐騙、無檔案式攻擊及殭屍網絡。今次報告一共訪問了來自全球 3,600 多間企業,其中令企業 CISO 資訊保安長最擔心的弱點共有三項,分別是企業本身的運作和基礎架構風險、數據防護及人為因素,一旦遭受網絡攻擊,可嚴重令企業流失客戶、知識產權損失及業務被中斷。 CISO 的擔憂並非全無根據,因為有 24% 受訪企業曾遭受 7…

    數據分析在企業數碼轉型旅程的重要性,已經不用多解釋,不過採集及管理數據,卻同時為企業帶來極大挑戰。早前由 ICT 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及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 Fortinet 合辦的午餐會,便跟與會人士分享了各自的心得,讓企業管理者能夠有效及安全利用數據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之餘,同時又能合規地管理數據,享受數碼轉型帶來的營運效益。 數據應用潛力無限 擬定法例防數據外洩 在企業數碼轉型的旅程中,不同種類的數據都可提升各行各業的市場洞察力。經濟學人首席貿易分析師 Nick Marro 舉例汽車業可利用數據分析為汽車加入自動導航、多媒體娛樂甚至無人駕駛功能,金融業可持續提供新的流動理財、程式盤買賣等服務。大數據分析讓企業能夠預視市場走向,靈活地修正營運方針,享受增加生產力、減少成本等成果,最終達到改善客戶體驗的終極轉型目標。 隨著全球不同國家開始立法管制數據採集, Nick 認為儲存數據及數據跨境問題將會變得非常重要,導致 ICT 服務供應商或客戶不能只採用單一數據管理政策,打後必須「因地制宜」。 不過,Nick 指出收集及管理數據的難度正在與日俱增,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少國家正全力就數據管理訂立法例。他以中國為例,2017 年…

    IT 管理服務供應商 Kaseya 被勒索軟件 REvil 攻擊事件已經發生了兩個幾禮拜,其中一間受害企業早排已經交了 45,000 美元贖金,但就換來一個無法使用的解鎖工具,最慘是 REvil 集團已神秘消失,今次想搵技術支援都無門路喇! Kaseya 旗下的 VSA 管理工具存在漏洞,被勒索軟件集團 REvil 搶先一步利用,一次過令 1,500 個 Kaseya 客戶陷入危機,其中瑞典連鎖超市…

    黑客經常「撈大茶飯」,使用勒索軟件作為破壞企業營運收錢的惡意活動,屢見不鮮。網絡安全公司 Group-IB 最近就發表一項分析,指出勒索軟件攻擊在 2020 年翻了一倍;而 Cyber​​security Venture 甚至大膽預測,在2021 年勒索軟件攻擊,將會每 11 秒發生一次!企業應該如何面對呢? The Hacker News 就提到,企業必須做好準備,提防勒索軟件攻擊所造成的數據損失、服務受阻、營運中斷等情況,並列舉以下五個方法,在中招後應如何恢復過來。 (1)隔離和關閉關鍵系統(Isolate and shutdown critical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