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HR (1841)

    即使大量調查報告顯示,醫療機構已納入黑客攻擊的首選目標,不過,不少醫療機構似乎仍未察覺,甚至連基本的資訊安全保護也未做好。最新一項調查發現,網上有超過 2,000 個伺服器未受保護,當中共儲存了超過 4,500 萬張影像檢查圖片可任人檢視,而且部分更有齊受檢查者的完整個人資料,認真無保障! 今次調查由數據防護平台 CybelAngel 進行,負責的研究員強調今次沒有使用任何入侵手法,純粹利用工具掃描醫療數位影像傳輸協定(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所使用的 port 位,檢查有哪些裝置未有做好防護,以顯示掌管這些重要私隱的醫療機有多兒戲。 而在這 4,500 萬張包括 X 光、電腦掃描…

    正所謂能力愈大,責任愈大,而網絡安全公司 Sophos 同 ReversingLabs 就作出最佳示範,星期一合作免費推出內容超豐富的惡意軟件研究數據合集,內裏不但有多達 2,000 萬個 Windows Portable Executable (PE) 檔案,當中更有 1,000 萬個已被去除執行能力的惡意軟件樣本,以及一套已受基本訓練的機械學習模型,最終目的?當然是提升業界主動防禦網絡攻擊的能力! 翻查資料,免費開放有關網絡攻擊資料合集已非首次,兩年前就有一套包含 110 萬個含惡意編碼的 PE 檔案樣本── Ember…

    COVID-19 改寫人類歷史,展望 2021 年,企業預算肯定縮減,實務卻有增無減,最近電視廣告不斷輪迴「請一個人出七份糧做十個人嘅嘢」,到底點實行?在 Juniper Network 任職 Global Security Strategy Director 的 Laurence Pitt 在《Security Week》分享經驗,效果沒有如此誇張,但亦相當值得參考。 疫情前全球整體經濟向好,管理層習慣預算年年加 10%,2021 年此情不再,企業在後疫情下重整業務架構,視乎性質部門有不同分配資源優先權,但各行各業 IT…

    網絡上的不法分子不比現實歹徒善良,只是戰場不一,一宗事故對企業的影響都可以極大。早前有研究指,一宗資料外洩事故平均造成企業 368 萬美元損失,每宗事故的平均停機時間成本,自 2018 年以來,飆升 200%以上,達到 141,000 美元。以香港的情況而言,[01] 在 2019 年 11 月至2020 年 10 月期間,網安事故大多是來自殭屍網絡及釣魚電郵攻擊,分別佔本港市場上的網絡攻擊 52.1%(4,330宗) 及 39.4%(3,277宗)[註1]。在疫情催化下,不少企業推行遙距工作政策,因此需要將資料放到雲端以便工作,亦成為新常態(new normal),但企業所面對的網絡攻擊所引致的資料外洩風險也隨之提高。 智選專家助企業保本及化險爲夷 要為資訊安全漏洞和資料外洩風險做好準備,如果能得到一班可靠的資安專家的協助,為保安事故做好應對準備,必然是最佳解決方案。在 IT 人才短缺的情況下,公司也未必有足夠資源,聘請專責處理事故的人員跟進,加上資料外洩事故時有發生,如果沒有專家解難,長久下去,恐怕會令公司蒙受更大損失。[02] 因此,網絡安全事故應變(Incident Response, IR)服務便應運而生,以應對五花八門的網絡安全問題,而從企業開支的角度來看,成立 IR 團隊可以平均節省 200 萬美元的資料外洩成本[註2],幫到手之餘又能節省成本! 網絡風險管理六步曲 有效救火止「洩」 那麼究竟 IR 實際上如何運作及發揮作用?IR 能有系統地處理網絡事故,由一群安全專家針對不同資訊安全狀況,擬定最適切的應對方案及策略。情況就好像消防員來到火警現場,先要評估現場情況,找出起火點,繼而評估受影響範圍,再定出處理策略,以遏制並消除威脅。IR 解決方案引入獲國際認可的網絡安全框架 SANS(美國系統網路安全研究機構)及NIST(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並根據企業組織的不同狀況,按照既定流程進行網絡風險管理。網絡安全框架分爲6個應變階段:首先,檢視客戶對網絡安全事故應變的準備程度,並助建立監控及應變機制(準備 Prepare)。在接到客戶網絡安全事故報告後,確認是否事故(鑑定Identify),再繼而評估嚴重性,並快速作回應;確定事件的受影響範圍和嚴重性,控制入侵範圍,避免進一步擴大(遏制 Contain);繼而分析攻擊來源,再加以清除 (消除 Eradicate),盡可能恢復在事故中損失的數據,協助恢復正常業務運作,並監測攻擊會否捲土重來(恢復 Recovery);最後,提交初步評估報告,詳述每宗事故所採取的措施及從事故中學習,並可行建議及策略,加強網絡保安能力(檢討 Lesson Learnt)。總括而言,採用 IR 策略,可以降低來自內及外的威脅所帶來的影響,並且找出引起威脅的原因,根除威脅源頭,有利於管理未來的風險。 本地專業團隊24×7支援 隨時候命 HKT 網絡安全事故應變(Incident Response, IR)服務,由新世代網絡安全監控中心(Next Generation Security Operations Center)及本地網絡安全專家團隊,全天候 24×7 支援客戶。專家團隊經驗豐富具備不同範疇的國際標準安全認證資格,例如:GCFA、GPEN、GCIH、GCFE、GCTI、GNFA、GWAFT、GICSP、CISA、OSCP、CISSP、CISM、CCSP、CompTIA Security+、GREM、GXPN、GCIA、GASF、EnCE、ACE,能深入了解不同行業的企業及機構需要。企業尋求協助時,亦毋需受語言不通困擾,而且專家身在處同一時間區域,避免因時差延誤支援而導致損失。專家團隊透過可靠的本地及環球威脅情報,能快速針對漏洞作出應對,有效協助企業處理安全事件,將破壞程度減至最低,避免業務中斷或停止運作。 此IR服務曾為客戶處理在近年十分猖獗,並且針對CEO、高層主管等的變臉郵件詐騙(Business Email…

    創立21年的本地email服務供應商CommuniLink ,最近夥拍港產email 保安新星 Green Radar,為本地中小企度身訂造全方位防護的email系統,口碑相當不錯。同時,大家可能都會很好奇,面對來自矽谷的科技巨人步步進迫,本地薑是如何保持競爭力,並越做越大呢? CommuniLink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陳潤龍(Joshua Chan )表示,他們熟悉本地市場,以「服務體驗先行」作為營運宗旨,比國際品牌更明白香港企業的真正需要,是他們的最大優勢。 堅持7 x 24小時 本地化專業客服 Joshua解釋,中小企由於資源不多,大部分可能只得一位IT同事,甚至企業老闆要自己兼任IT。中小企使用國際品牌的各種IT服務時,往往會因為缺乏人手和專業知識,出現「買完唔識用」的情況。同時,由於國際品牌提供的服務都是高度標準化,顧客服務方面相對欠缺彈性,因此中小企經常出現「有問題但唔知點搵人幫手」的尷尬情況。 而Joshua則明白中小企的需要,堅持以香港人為客戶服務團隊的核心,為客戶提供精簡而且高度彈性的7 x 24小時客戶服務,讓客戶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專人協助。Joshua笑言:「起碼客戶打去我哋嘅Hotline,係一個識講中文嘅真人專家幫佢,而唔係將個客駁咗去外國接線生,跟住仲要佢撳一大輪數字,最後叫佢留言等回覆。」 客制化email服務夠貼心 Joshua認為,CommuniLink 或 Green…

    早陣子爆出遭受憑證填充攻擊、而引發數據洩漏的 Spotify,又再度爆出數據洩漏事故。Spotify 警告用戶,他們的某些註冊資料,無意中暴露予第三方業務合作夥伴,其中包括電郵地址、顯示名稱、密碼、性別和出生日期。Spotify 指出,今次事故是在今年 4 月 9 日至 11 月 12 日之間存在,而這個軟件漏洞已被處理。 擁有 3 億 2 千萬用戶的 Spotify,堪稱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串流平台。早前 Spotify 公布年度最受歡迎歌曲,以及個人用戶最常聽歌曲等,但是居然遭惡意入侵。這名惡意入侵者自稱「Daniel」,入侵了數名歌手在…

    以色列公司 Cellebrite 以出售電腦、智能手機的破解工具聞名,不少國家的執法機關都會購買工具,應用於調查方面,即使被調查人士不肯交出開機密碼,執法人員仍可強行進入系統搜證。不過,這些「國家級」調查工具,最近竟被美國的學校暗中採購,莫非有特殊監控用途? 可能大家對 Cellebrite 會感到陌生,它其實是一間以提供手機資料轉移及手機數據破解為主要服務的公司,而 Cellebrite 自家開發的解碼神器 Universal Forensic Extraction Device(UFED)備受各國執法機關及特務機構讚賞,因為它可破解超過兩萬款不同品牌、型號的智能手機。以iPhone為例,它便可強行進入系統,讀取內裏的通話記錄、短訊內容、聯絡人、相片及位置等資料,不過,由於 Apple 定期推出系統更新,所以 Cellebrite 所能破解的 iPhone 會稍稍落後,直至被其研究員發現系統或硬件漏洞為止。 而根據外國科技網站 Gizmodo…

    不單只好事會成雙,網絡安全公司 CrowdStrike 最近公布,企業一旦被黑客入侵,一年內再被入侵的機會高達68%!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好似架車被抄牌一樣,抄完一次就可以擺多架車一陣呀。 CrowdStrike 最新發表的 2020 安全報告《CrowdStrike Services Cyber Front Lines Report》,其中一項調查項目就是曾被入侵的企業,在一年內有否再受攻擊,而結果顯示,有 68% 企業的而且確被再度攻擊。專家指出不少企業相信可從入侵事件後重拾正常運作,未必需要加強網絡安全或持續監察,但今次結果就證明了受害企業持續及擬定事故回應劇本的重要性。 報告又提及過去一年以賺錢為目標的網絡攻擊中,81% 均屬於勒索軟件 (ransomware),其餘 19% 為專門入侵 Point…

    黑客肆虐,令「疫情、新常態、黑客機遇」概念突破資安圈,各行各業漸漸覺悟,明白後疫情年代適應資安生態劇變的逼切性,又以醫療產業感受至深。 自疫情籠罩美國,紐約皇后區 Elmhurst Hospital 每日湧現數以百計病人,其中一名向《The New York Times》訴苦,以「災難」形容醫護周旋於 PPE、呼吸機、照顧病人、培訓臨危受命的新手間。而事實上,醫院 IT 部門狀況亦不遑多讓,隨著病人數目增加,遠程問診系統、收費系統、醫療器材聯網、視像會議平台等使用壓力幾何級暴增,黑客亦趁亂打劫,同期對醫療體系發動的黑客攻擊增幅達 150%,有黑客搶奪病人資料在黑市倒賣或後續進行詐騙,亦有黑客透過 Ransomware 以垂危病人為人質,要脅醫療機構就範。跟小型醫院與 NGO 醫療機構合作超過 10 年的資安與創新專家 Beau Woods 分析,前線醫護在疫情間盡忠職守,大眾視為抗疫英雄,但如果斷網,病人接受的醫療服務質素一定受到影響,甚至超出負荷。而眼下黑客正利用疫情,蜂湧攻擊醫療機構。 疫情前資安專家早已預警,胰島素注射泵或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等醫療器材長年欠更新、或使用 Window XP 等有漏洞的傳統系統,均構成極大資安風險。美國 FDA 去年發出警告,Medtronic MiniMed 胰島素注射泵有漏洞,黑客可無線更改注射劑量,構成性命威脅,廠方暫時透過軟件更新堵塞漏洞。 總括而言,醫療機構本已深受不可逆轉的病歷數據化與在線醫療器材所衍生的資安漏洞困擾,後疫情下推行遙距問診,個人電子裝置收集的個人健康資訊,未來勢必成為一大資安問題。而即使醫療機構理解資安風險,卻未必可以投放相關資源。疫情下,醫院首要增加人手、採購呼吸機、PPE、COVID-19 試劑,但同時間,醫院要暫停主要收入來源的非緊急手術與門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的醫生指,疫情下最艱巨的是資源分配決定。Reuters 報導紐約長老會教友決定順延所有非緊急手術,決定影響 10 間紐約區醫院。在緊絀資源下,前線比 IT 部門有資源優先權。 資安平台 SecurityScorecard 與 DarkOwl 聯合研調發現,疫情間黑客攻擊醫療機構的 Web Application、End Point 與 IP Address 分別有 16%、56% 與 117% 增幅,而圍繞 COVID-19 的攻擊極具效率。攻擊形式中,Ransomeware 大行其道,疫情期間於美國錄得 109% 增幅,亦有針對 COVID-19 疫苗策動的國家級黑客侵略。攻擊醫療機構的著名案例,要數 2019 年專門追討病患欠債的 American Medical…

    公認有助加快 DevOps 流程的 Container 容器技術,其最受歡迎開發平台 Docker Hub 被驗出含有大量惡意 Images,400 萬個 images 當中超過一半有問題,只要開發團隊隨意下載這些開源 images 使用,隨時無意中成為入侵幫兇…… Docker 虛擬化技術深受應用程式開發者歡迎,因為可將應用程式連同環境製作成不同的 Image,快速移植到各種作業系統之上。雖然 Image 一經封裝,理論上便不可改變,但並不代表 Conta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