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Green Radar (195)

    黑客無孔不入,招數亦愈來愈高明,究竟本地企業能否招架得住呢?電郵安全公司 Green Radar日前發表本港首份電郵威脅指數報告,與坊間以全球數據作為基礎的報告不同,Green Radar 半年前籌劃一份針對香港電郵威脅狀況的報告,當中的數據以Green Radar 的 電郵安全監控中心 (SOC) 每日收數以百萬封電郵配合 AI 分析數據,從而得出指數(相關報道:https://bit.ly/3kjSK1a)。 GR 的電郵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集中分析釣魚電郵(Phishing Email)、商務電郵詐騙(BEC)及惡意軟件(Malware)的攻擊,Green…

    網絡威脅無孔不入,其中透過電郵入侵更是常見的手法,在疫情影響下,對網絡及雲端環境的依賴,令危機擴大。電郵安全公司 Green Radar 劍達(香港)有限公司發表香港首份電郵威脅指數報告,第二季指數顯示為 63 分(最高為 100 分),反映企業面臨的風險水平維持高位,當中釣魚電郵(Phishing Email)及商務電郵詐騙(BEC)處於高風險水平,惡意軟件(Malware)的威脅則處於中風險水平,企業應保持高度警覺。 Kenneth 指,商務電郵詐騙(BEC)屬新型威脅,處於高風險水平。 報告公布 2021 年第二季度首個電郵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有別於一般以全球數字作基準的分析,Green Radar…

    wepro180 (下稱”本平台”)一直以來都為提升香港企業的資訊保安意識不遺餘力,經常揭穿不法黑客的最新騙局及手法,並團結業界對抗網絡攻擊。最近,竟然有不法份子欲利用高針對性的釣魚電郵攻擊本平台,不過,黑客當然無功而還,而且「掂都掂唔到」本平台的電子郵箱。今次可以輕鬆將釣魚電郵徹底封殺,確實要感謝本平台一直採用的電郵防護專家 Green Radar (下稱”GR”)。 事緣,日前有黑客想把一封假冒雲端服務供應商的釣魚電郵寄予本平台一位員工,該釣魚電郵像真度極高,明顯事前有專人針對目標進行過內容調整,可謂居心叵測。不過,雖然黑客手法看似高明,卻完全無法接觸本平台任何人士,因為GR早在該釣魚電郵進入本平台的電郵系統前識破黑客的詭計,把該釣魚電郵徹底隔離於千里之外。 而且GR的隔離中心專員,亦極速向本平台的IT部發出警示,更貼心地拆解黑客是次攻擊的手段,非常抵讚! 就此,本平台訪問了Green Radar安全業務策略執行副總裁林德齡(Andrew Lam),講解GR到底利用了甚麼技術,輕鬆擊退不法份子。Andrew解釋,這種電郵攻擊名為「魚叉式釣魚攻擊」,相比以往一般釣魚攻擊的「廣撒漁網」方式,魚叉式釣魚攻擊近年備受黑客傾睞,它最大的特點是具有針對性,可大大提高「上釣率」,以竊取個人資料爲主要目標,譬如今次攻擊就假冒本平台的雲端服務商,發送相關通知電郵給本平台的員工,誘使員工進入其精心炮製的釣魚網站,以盜取帳號資料。無論是電郵中的內容或是網站,都爲本平台度身訂造的內容。 為讓大家更容易理解黑客的手法,本平台決定公開該釣魚電郵的真身,以下為假如沒有GR保護下,在 outlook 看到的畫面: 可見黑客假冒的雲端服務商,以收取新電郵爲由,誘騙收件人登入連結。 假如收件人不小心點擊電郵中的連結,便會進入像真度極高的假冒雲端服務商登入界面,誘使用家輸入密碼資料。 Andrew 亦指出,針對此類攻擊,Green Radar grMail 電郵安全解決方案可提供三重防護,第一層由grMail深度學習模型剖析電郵內容及網站,檢測是否有異常情況。第二層由Green…

    創立21年的本地email服務供應商CommuniLink ,最近夥拍港產email 保安新星 Green Radar,為本地中小企度身訂造全方位防護的email系統,口碑相當不錯。同時,大家可能都會很好奇,面對來自矽谷的科技巨人步步進迫,本地薑是如何保持競爭力,並越做越大呢? CommuniLink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陳潤龍(Joshua Chan )表示,他們熟悉本地市場,以「服務體驗先行」作為營運宗旨,比國際品牌更明白香港企業的真正需要,是他們的最大優勢。 堅持7 x 24小時 本地化專業客服 Joshua解釋,中小企由於資源不多,大部分可能只得一位IT同事,甚至企業老闆要自己兼任IT。中小企使用國際品牌的各種IT服務時,往往會因為缺乏人手和專業知識,出現「買完唔識用」的情況。同時,由於國際品牌提供的服務都是高度標準化,顧客服務方面相對欠缺彈性,因此中小企經常出現「有問題但唔知點搵人幫手」的尷尬情況。 而Joshua則明白中小企的需要,堅持以香港人為客戶服務團隊的核心,為客戶提供精簡而且高度彈性的7 x 24小時客戶服務,讓客戶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專人協助。Joshua笑言:「起碼客戶打去我哋嘅Hotline,係一個識講中文嘅真人專家幫佢,而唔係將個客駁咗去外國接線生,跟住仲要佢撳一大輪數字,最後叫佢留言等回覆。」 客制化email服務夠貼心 Joshua認為,CommuniLink 或 Green…

    大部分網络攻擊,其實都經由電郵發動,最新統計數字顯示,2018 年的全球釣魚電郵攻擊高達四億八千多萬次,差不多比 2017 年飊升一倍,透過社交工程、時限優惠等方法誘騙受害人士點擊惡意連結。一封簡單的電郵,足以重創企業的營運。 電郵攻擊的種類並不算很多,容易令人誤以為防止電郵攻擊是一項簡單任務,實情卻是黑客攻擊手段之快、變化之大,往往超越電郵防護產品更新的速度,所以不管買了哪種產品,好像也未能得到 100% 有效保護,令到惡意程式能夠輕易進入公司網絡,私隱資料予取予攜,甚至整個系統被黑客綁架,承受繳交贖款亦未必能救回數據的巨大風險。 全方位打擊釣魚電郵 Green Radar 正是為此而成立,我們提供的産品具有全方位保護功能,包括 anti-virus、anti-spam、sandbox、病毒掃描等等一應俱全。為了進一步提升客戶的電郵系統安全性,我們特別提供一項領先同業的技術——隔離運作平台,系統會將電郵閱讀等動作移至隔離的平台進行,功能猶如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內裡有病毒也無法傳出,所以就算所讀的電郵真有問題,也不會對使用者的個人電腦構成影響;而且 Green Radar 更有先進的行為主導 endpoint 監際系統,如有電腦中招,也可以很快為你找到攻擊源頭並徹底清除。 基本上,每間網絡保安服務供應商都說自己是 Captain Marvel,但對不起,黑客的攻擊仍在每天發生。對於好像你我這些普通人,Green Radar 最有價值的承諾就是提供快速應對,即使不幸受到感染,我們也會手牽手與你走過生病的日子。整個病毒診療過程都可以透過廣東話進行,毋須擔心被艱澀的專業詞彙或外語所困。 查詢:https://www.greenradar.com, [email protected] 資料來源:https://bit.ly/2Y13ghG (gr180 Article sponsored by Green Radar)

    一間公司面對最大網絡安全問題,可能不是網絡攻擊,是資源,不論大中小企業,同樣頭痛。Andrew Lam 從事網絡安全行業多年,盡見這種困境。「而且不是純粹資金問題,更是人手問題。就算公司有錢買網絡安全產品,沒有人手及技術去管理,也是枉然;事故發生又冇人理,更是徬徨無助。」與其要客戶購入網絡安全產品而不懂管理,Andrew 認為不如為他們提供最專業的服務,幫助他們,Green Radar 因此誕生。「我們以 as-a-service 服務形式提供網絡保安支援,當客戶遇上困難的時候,亦有專業團隊提供協助,而定價時也考慮到企業的難處。」最新面世的 Green Radar,以 MDR(Managed Detection and Response)為基礎,帶來革命性網絡保安方案,先天下之憂而憂,救企業於水深火熱。 針對網絡環境,重點設計方案 Green Radar 要解決企業缺乏資源及專業人才的問題,先重點針對現今的網絡環境去設計方案。「環顧現今的網絡攻擊,其實超過 80% 源於電郵。不少釣魚電郵手法極高,驟眼一望,有時候連專家都難分析真偽。」針對性釣魚電郵更難防,遇上這類攻擊,必須要有一定的危機處理措施。「一般的電郵服務就未必照顧到針對性釣魚電郵,何況很多老闆的電郵是交給秘書處理,要這個秘書分析真假電郵、偵測病毒根本是強人所難。」Green…

    隨著電郵防護技術的提升,黑客亦在不斷改變攻擊方法。電郵防護服務供應商 Barracuda Networks 最近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指黑客的 Quishing QR code 釣魚攻擊又滲入了新元素,以迴避一般防護工具的偵測。其中最顯著的情況是將惡意 QR code 隱藏在電郵附件的 PDF 文件內,企業有需要使用更先進的防護工具,同時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培訓,以應付數據安全的新挑戰。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三個月內偵測超過 50 萬個攻擊 根據 Barracuda Networks…

    政府早前提出制定《保障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就加強保護上述電腦系統安全建議立法框架進行諮詢,保安局表示共收到 53 份意見書,並稱因應業界建議,考慮放寬嚴重事故的通報時限,由原本建議的 2 小時改為 12 小時,預計條例將於 2026 年初生效。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保安局在 7 月 2 日至 8 月 1 日諮詢期間,收到 53…

    職場社交平台 LinkedIn 最近更改用家私隱條款,將用家授權使用其私隱資料及使用習慣供人工智能訓練的設定改為預設允許,令不少重視個人私隱保護的組織及用家感到非常不滿。雖然官方指這些數據不會與母公司 Microsoft 所擁有的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共享,供其訓練人工智能模型,但依然會應用於自家使用的 Azure OpenAI 服務之上。私隱專員公署就事件表示高度關注,並已去信 LinkedIn 了解有關情況,更提醒用家若不想將私隱供對方使用,就要留意撤銷權限方法。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私隱專員公署表示,LinkedIn 私隱政策更新同樣引起其他司法管轄區資料保障機構的關注。而公署對於預設使用用戶的個人資料來訓練生成式 AI 模型此舉,是否正確反映用戶意願,同樣表示關注,因而去信 LinkedIn 進一步了解情況。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