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知有無 Android 手機用家發現,最近啲 Data 數據用量好快乾塘,兼夾手機成日好似暖蛋咁熱?有嘅話就要小心喇,可能你部手機已裝咗藏有 DrainerBot 惡意廣告代碼嘅軟件,暗掗地幫你不斷睇廣告,每個月可以消耗 10GB 數據用量及不停為手機放電之餘,仲連品牌投放喺廣告上嘅預算都搾乾埋,好陰毒呀! 講緊嘅係全球企業軟件供應商 Oracle 早前發現,一款名為 「DrainerBot」嘅惡意廣告代碼,開始喺 Google Play 上嘅應用程式內出現,佢嘅作用,係會自動向廣告供應商要求下載廣告影片,但只會隱形播放,絕對唔會喺應用程式內嘅廣告位上出現,所以大部分受害者好難發現已經中咗招,只會懷疑自己係睇片或玩 Facebook 時洗大咗。 除咗手機用家受害,就連品牌一樣被牽連,因為呢啲已被「機械人」點擊播放嘅廣告,當然需要品牌找數,廣告費用猶如直接倒錢入海。而更無辜嘅係,因為好多開發者只係將下載廣告嘅程式代碼直接放入應用程式內,經過今次事件,連商譽都損失埋,呢鋪真係全世界都輸,唯獨廣告供應商有錢落袋。 根據…
Search Results: Data (322)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雲計算平台阿里雲(Alibaba Cloud)剛舉辨 Infinity 2019 生態峰會,以「為香港‧搏到盡」主題,支援香港成為智慧城市。大會邀得多位業內猛人出席,分享使用雲技術經驗,全力推動香港智慧城市發展 香港國際機場應用 DataV,數據可視化 大會的其一個矚目焦點,香港國際機場應用阿里雲的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 DataV。作為全世界其中一個最繁忙機場,香港國際機場必須要最進先進技術,維持高效運作。DataV 方案可透過實時匯集數據的技術,同時分析多項數據,並作訊息可視化,展示於大屏幕,有效地機場管理團隊監測及分析客運大樓內的人流及停機坪上的交通,從而及時向不同單位發送提示和預警訊息,推進香港國際機場成為智能機場。 阿里雲港澳及韓國區總經理劉彬星。 推出多項新產品,加快企業數碼化步伐 阿里雲亦於會上展示其他新產品,包括彈性計算、存儲、內容分發網絡(CDN)和數據庫、區塊鏈、數據安全、數據分析、大數據、網絡和雲端通信產品。阿里雲港澳及韓國區總經理劉彬星表示:「阿里雲以技術應對日常生活的挑戰,提升現代生活質素。我們致力與所有合作夥伴共同推動各行各業的數碼化轉型。我們的產品融合數據分析技術、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物聯網等科技,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推動創新,無論公營部門及不同規模的企業都能在智慧城市中蓬勃發展。」 生態峰會舉行當日,阿里雲更買下頭版廣告大力宣揚「為香港‧搏到盡」。 撐香港!加入香港智慧城市聯盟 阿里雲宣布正式加入到香港智慧城市聯盟,為香港的智慧城市發展出力。阿里雲將以其技術知識和優勢,從流動性、安全性、能源和環境等範疇著手,,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和營運標準。劉彬星指出,阿里雲紮根並致力發展香港市場,「香港是一個中西融合的地方,不只本地客戶,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型企業都把總部設在香港,而來自中國內地的企業又會通過香港出海,香港地方雖小,但這裡的客戶質量很高,數量也很多,阿里雲有很大的決心攜手這些合作夥伴實踐數字化轉型。」
用 C++ 撰寫嘅資料庫管理系統 MongoDB 雖然好用,但已經不止一次被揭發有外洩資料曝光,不過今次非常大量,流出 202,730,434 份 CV,即超過十份一中國人嘅資料。 上星期由 HackenProof 揭發,MongoDB 上面有 854.8GB、超過 2 億份 CV 未被保護,資料包括求職者全名、生日日期、電話號碼、電郵地址、駕照號碼等,連同履歷、要求待遇等一併放題任攞。MongoDB 於事件被揭發後已進行補救,然而,已有有超過 10 個…
Splunk 令人著迷之處是其前瞻力,因此,每年的 Splunk Forum 不只是一次 Splunk 的動向或產品報告,更是一次業界未來報告。Splunk 近年收購了不同技術如 VictorOps(DevOps)、Phantom(Security Orchestration)等,加上 Machine Learning、Cloud 等技術,令 Splunk 於各範疇上進一步強化,今年的 Splunk Forum 就展示了這些技術如何完美地融合。 由 Detective…
現今世界秒秒鐘幾百上落,海量嘅操作、交易、分析數據能否達到實時可見(real-time visible)成為是關鍵,慢一秒都不能,運算速度主宰企業生死存亡。繼續以傳統方法進行運算簡直等同自殺,因此,In-memory Computing 成為最熱門的技術。In-memory Computing 的奧義何在?我們找來 In-memory Computing 領域的表表者 GridGain 的專家問個究竟。 Scale up 不是最好方法,現在要 scale out 「以前做 IT 有術語叫 Blackout(停機),當然絕對不能發生的。但今時今日,連…
顧問行業,原本是人類智慧結晶。由於 Big Data 及 A.I. 的出現,就算是顧問行業,都出現一種存在的焦慮。有一短文,講顧問行業的五宗罪:過份依賴人、以時間計價、貴、顧問報告追不上變化及顧問知識不夠。現今的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開始讓一眾食呢行飯的顧問出現危機。好簡單:如果我可以自己 GOOGLE 答案,我點解要畀錢請顧問? 不過,自己 GOOGLE 出來的答案,未必達到所要求的涵蓋性、深度、準確性,而且,只是一堆資料,未必能夠化為有用的策略。人始終有不可代替之處。所以 Wall Street 現時都出現 “Straders”,半人半機器,一邊做 Trade,一邊自己寫程式去有效利用資料。 (Neo…
【智能「領」航】「雲移物大智」加速了 Digital Transformation 「雲」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移」5G 移動技術、「物」物聯網(IoT)、「大」大數據(Big Data)、及「智」人工智能(AI)可稱為近年 IT 界最 Hot 的 5 大技術領域,也彷彿成為業界必需理解的科技趨勢。集合「雲移物大智」所帶來的優勢,令企業的 Digital Transformation(DT)加速。 DT 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如果話 IT 時代(由電腦的應用到互聯網的普及)是標誌著信息化,整個階段就可用第一次工業革命來形容。那麼自…
如果只看文章標題,會以為我想講講 IT 從業員需要大量 OT(overtime),俗稱 IT 狗,有幾辛苦等等……當然不是啦。只是最近碰到一較新的名詞,叫 Operational Technology,簡稱 OT。 IT 與 OT 的分別 在電腦系統未有大量普及前,企業一般都會投放資源去成立 IT 部門,把業務營運轉化為數據(以前更有人會稱為 EDP 部門,即 Electronic Data…
能夠連續多年獲 Microsoft 欽點為 Best Cloud Partner,KBQuest 絕對是行內數一數二的雲端專家。原來 Cloud 崛起背後的故事源自一場大風暴,且看 Eric Moy 講講如何風雲驟變。 「縮數」變「異數」 要講雲,先講風。08、09 年打了一場風,叫金融風暴、金融危機。「08、09 年金融危機,大企業削減開支,Data Center 冇生意做。不過巨頭如 Microsoft、Amazon 等有大量資源,於是想到一個辦法:分期付款,推出按量、按月收費。這就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概有以下範疇: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自然語言處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動機學 Robotics 等。透過深度、多層的學習模式,人工智能可以為人類處理大量信息並作預測及自主行動,包括預測我今天想吃中餐還是西餐,了解侍應的日常語言,點餐並用自動機餵我吃飯等。早些兒,網上書店憑我的選書行為,已能預測我喜歡哪些書,準確程度令 Neo 有些心驚,覺得對方比 Neo 還了解 Neo。近日 Facebook 與 Cambridge Analytica 的事情,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看著國會議員的問題,我覺得人類很有娛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