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大爆發的 2023 年後,踏入新一年,Sangfor 預計人工智能(AI)在 2024 年勢頭繼續強勁,仍然是改變網絡安全趨勢的重要技術,但同時亦有很多似曾相識的挑戰繼續上榜。小編立即為你送上 Sangfor 2024 年 7 大預測! 一、勒索軟件繼續火熱 每次談及網絡安全,總不能少了勒索軟件,今年亦一樣。根據 Corvus Insurance 的數據,勒索軟件攻擊數量在 2023 年創下紀錄!以 2023…
Search Results: CTI (374)
企業進行數碼轉型時,許多時會委託 IT 承辦商為公司開發軟件系統。但如果你發現,最初和你傾談的是一組人,但最後落手展開工作的又是另一組人,而他們對之前談過或研究過的重點與細節都沒有資料或記錄,這樣你很可能已經遇上另一種數碼轉型陷阱:「有心無力!」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上回談過所謂遇人不「熟」的數碼轉型陷阱,即遇上對有關技術不熟悉、欠經驗的 IT 公司。「有心無力」又是甚麼?意思是,有些 IT 承辦商雖然有能力,但卻人手不足。他們不斷找生意,當生意接得過多,自己公司團隊人手短缺,於是就會人才外求找外援,甚至是外判給其他公司。 外援:IT 承辦商因人手不足,可能會招聘合約軟件開發人員(Contract Developer)前來「幫拖」。問題在哪?事關在做複雜項目時,其項目經理及開發人員的團隊精神和默契是相當重要的。如果只是臨急抱彿腳找些替工來做,會出現技術參差的情況,令做出來的產品質量沒有保證,往往不能準時交貨,亦有很多不能夠完成,即所謂「爛尾」。 外判:IT 承辦商把你的項目外判給其他公司,甚至是「判上判」。如此情況下,項目成功率一定會大打折扣,因為外判或再判公司能收到的開發費用會肯定少了一截,於是他們不會把公司的精英分派到這類項目。此外,外判公司很多時是在開發過程中途參與,而不是從頭開始參與整個銷售及商討過程,項目的複雜性與各樣細節可能沒有妥善記錄和交接,大大影響系統開發的效率與成功率。有些承辦商更會將整個或部分項目外判到其他國家,令事情更加複雜,牽涉了不同的溝通語言、工作文化、編碼慣例、做事方式等,往往會令做出來的系統有更多問題,增加「爛尾」風險。 無論是尋求「外援」或「外判」,或許 IT 承辦商可以勉強應付,但當要負責的是一些要求比較複雜的項目,或一些客製化系統時,問題就會湧現。要避免跌進這種陷阱,最重要的是在進行任何 IT 項目時,都需要有一位具備經驗的項目經理。當然有些公司本身並沒有項目經理這個角色,亦未必需要長期有這個職位,我建議可以先行以合約形式聘請。項目經理的工作包括: .深度了解公司對系統的需求,並將其製成文檔以作為招標要求.與軟件承辦商溝通,避免系統開發出來後達不到公司的要求.負責招標管理,確保流程公平及合規.負責與承辦商制定合約,保障公司利益.管理項目進度,避免開發延誤…
OpenAI 剛發表一個新計劃,不過這次並非有什麼新的服務,而是要強化公司旗下產品如 ChatGPT、DALL-E 的資訊準確性,因為今年全球共有 50 多個國家舉行總統大選,此舉有助打擊不法分子利用生成式 AI 去製作可用於誤導或阻止選民投票的訊息。實際上如何操作?一齊睇睇。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禁止製作冒充候選人的聊天機械人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的勝出,令社會大眾開始察覺社交平台訊息的影響力,例如 Facebook 在事後就指控俄羅斯方面利用其平台,發表了 8 萬多條有影響投票意向的訊息,而且部分內容更屬不實資訊,因而每到大選之年,各界也會關注社交平台的影響力。來到今年,最關注的問題便是生成式 AI,而YouTube及 Meta 兩大平台,已表示會實施人工智能標籤政策,讓用家更容易發現圖像或影片的真實性,不過成效仍有待觀察。…
全球科技熱浪年逐一年不斷發放驚喜,帶來元宇宙、NFT、ChatGPT 等新科技熱潮,而且相關科技亦逐漸從虛擬走向實際生活應用,步向持續發展的趨勢。進入 2024 年,科技的激情預計不會降溫,而我也迫不及待地期待着未來科技領域的驚人突破。身為致力於開發機械人應用技術的一份子,我最大的期望就是看到機械人更廣泛地融入大眾生活。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剛剛在 2024 年的首個星期,Tobot Robotics Nexus 在荔枝角區盛大開幕,為本地帶來了一場智能科技的盛會。開幕活動於 1 月 4 日至 5 日舉辦,吸引了眾多業界專業人士和科技愛好者參與,共同見證 Tobot 在機械人領域的最新發展。活動中,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嚴志明教授作為主禮嘉賓,分享了機械人及物聯網科技如何影響設計思維的演進。 現場展示了…
美國 CISA 最新將一個有關 CVE-2023-29357 安全漏洞添加到已知漏洞名冊上,要求美國聯邦機構必須在今個月底前進行修補。這項與 Microsoft SharePoint 有關的漏洞原來在去年溫哥華 Pwn2Own 黑客大會上已被發現,而發現的 STAR Labs 研究員更因此獲得 10 萬美元獎金,可見漏洞有一定嚴重性,而且被 CISA 加入漏洞名冊,亦暗示該漏洞已被黑客廣泛利用,IT 管理員不可不防。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近日有網民在連登討論區分享,經 google 搜尋 PHD 網站叫外賣時,不慎誤入偽冒網站並落單,結果信用卡隨即被盜用。好戲在後頭,最令事主感到「神奇」的是,Pizza 最後竟然照樣送上門!有網絡安全專家表示,騙徒主要以捉心理為主,此招數或可拖延時間,將其利益最大化。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網民「虛構人生」稱,當日打算經 PHD 官網落單叫 Pizza 外賣,於是在 Google 搜尋「PHD」,並按下贊助底下的第一條連結,網頁隨即跳轉到另一網站,事主稱「撳咗入去之後佢係會帶返你去正常 PHD 網站」,於是便直接在網站下單,並以信用卡付款。 結局出人意表 事主質疑 PHD 網站被駭…
現今企業不論規模大小,都必需做好特權帳號管理(Privileged Access Management,PAM),以保護好敏感資源和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公司 Green Radar 有見及此,推出 grKey 服務,以 PAM as-a-Service 方式供客戶訂閱,大大降低了各類企業實施 PAM 的入門門檻,最近在市場反應正面。 Green Radar 銷售執行副總裁馬偉雄(Kenneth)解釋,公司專注電郵安全業務多年,發覺不少企業在實施 PAM 上有所不足,甚至大企業都未必做到很好的保護,中小企則因人手或資源限制,未必有能力實施 PAM。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2023 年網絡安全事故第一位,相信都要數 MOVEit Transfer 檔案共享服務遭入侵事件,安全專家指勒索軟件集團 Clop 於服務中發現零日漏洞,可以使用 SQL injection 技術遙距執行惡意編碼,提升帳戶特權任意讀取使用該服務的客戶資料。雖然開發商 Ipswitch 很快已推出修補檔,但不少客戶如英國航空、BBC 及 Boots 均表示已遭受入侵,有專家更估計已有 2706 個機構遭受牽連,至少有 9300 萬個人資料外洩。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各種仿冒品牌及釣魚攻擊,一直潛伏於大眾身邊,不但會造成財產損失,被仿冒的企業也同時是受害者。然而,到底從何著手解決此類外部的數碼風險,卻是一個難題。天際友盟度身訂造了全面的防護數碼風險方案,以多方位情報,快速處理問題,保障企業免受損失。 自主研發成本高昂 宜選擇第三方服務商 隨著數碼化進程加快,企業的數碼足跡、數字資產、甚至管理層的個人形象,都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的攻擊目標。天際友盟華南大區總經理海外事業部總監徐杉杉(Celine)認為,釣魚欺詐、品牌侵權、App 和社交媒體仿冒、數據洩漏、版權侵權等數碼風險,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為企業與網上用戶帶來直接或潛在經濟損失,也嚴重損害企業的品牌形象和聲譽,「數碼風險屬於外部威脅,防守 IT 邊界早已不能作為組織唯一的防護手段」。 因此,企業亟需建立完善的數碼風險防護系統,以滿足數碼轉型過程中的業務需要。 Celine 指出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已認識到數碼風險防護的必要性,但由於數碼風險本身難以監測與處理,數量龐大而複雜,導致企業投資回報率(ROI)很低,難以確保防護效果。更多的企業對數碼風險無從入手,甚至會採取放任態度,造成極大安全隱患。「保護重要數字資產與數據免受外部威脅,可提升在線業務營運穩健性,令風險應急機制更為完善,其價值毋庸置疑」,她相信選擇有實力提供全面數碼風險防護的第三方服務公司,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天際友盟處理個案遍佈過百個國家 天際友盟推出的 DRP 數碼風險防護(Digital Risk Protection),是配合企業數碼轉型的安全解決方案。天際友盟以成熟的威脅情報研究能力為核心技術基座,加以 AI 技術,致力為企業提供涵蓋識別、監測、響應、恢復全生命周期的數碼風險管理。 DRP 匯集多種威脅情報來源,包括實驗室自家情報、商業情報採購、聯盟與合作夥伴情報共用、開源情報採集等,總情報源超過 200…
進入數碼時代,企業們紛紛踏上數碼轉型的舞台,然而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沿途總會遇上種種挑戰與陷阱。特別是那些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數碼轉型往往成為一個不小的試煉。他們經常選擇將數碼轉型項目外判予 IT 公司,然而這也可能會引發一連串問題,這就是所謂的遇人不「熟」。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以 RFID 技術的應用領域為例,我就見證過不少企業遇上痛苦的教訓。RFID 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 NFC 和 UHF。NFC 主要應用於支付系統,如八達通、手機付款、門鎖等,閱讀距離較短,技術也相對簡單。而 UHF 則是超高頻的 RFID 系統,讀取距離可達 10 米,每秒可讀 1,000 個標籤(Tag),應用範圍廣泛,包括物流業、零售店、洗衣店和圖書館等。然而,這種卓越的性能也伴隨着系統的複雜性,變相容易出現兩大問題:(1)想讀的但讀不到;(2)不想讀的卻讀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