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軟件、數據洩露、黑客攻擊,2022 年的網絡威脅仍然層出不窮。踏入 2023 年,網絡安全趨勢將會如何呢?小編整合了不同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預測,他們不約而同認為「網絡犯罪即服務」及地緣政治,將加速網絡攻擊,改變黑客組織的「財路」,俄羅斯發動的網絡戰或會延伸至亞太區,而身分認證攻擊,亦會繼續成為常見的攻擊手段。 CaaS 興起 黑客老手變賣家 科技進步不止方便普羅大眾,同時令網絡攻擊者的攻擊成本降低、攻擊方式更加先進。FortiGuard Labs、Splunk 及 Barracuda 均認為,隨著勒索軟件即服務(RaaS)的商業模式日漸興起,越來越多額外攻擊媒介,將透過暗網(dark web)以服務形式出現,促使網絡犯罪即服務(CaaS)擴張。 日後網絡攻擊者毋須再事先投入時間和資源,制訂自己獨有的攻擊計劃,而可輕鬆利用一站式產品,配合不同的技術水平,即可發動攻擊,將加速網絡攻擊的數量及成效。至於對經驗老到的網路犯罪分子而言,建立及出售攻擊組合即服務,更是一條簡單、快速且可重複的「財路」。 FortiGuard Labs 認為,除勒索軟件和其他惡意軟件即服務可供銷售外,其他另類的獨立新服務也將冒起,包括「偵察即服務」,在暗網聘用「偵探」來收集特定目標的情報,包括攻擊藍圖、機構的安全模式、關鍵網絡安全人員、對方擁有的伺服器數量、已知的外部漏洞,甚至供予出售的外洩認證資料等。而「洗錢即服務」(LaaS)亦可能很快成為主流,即自動化服務將取代人手處理的錢騾招攬活動,透過加密貨幣交易所轉移資金,使洗錢流程更快、更難追蹤。 政治網絡戰持續 俄羅斯向亞太區報復…
Search Results: CRI (126)
殭屍程式 Glupteba 一直是 Google 致力打擊的對象,去年 12 月,Google 更宣布已跟網絡商及網站代管公司成功瓦解 Glupteba 所使用的伺服器及網址,並向兩個俄羅斯黑客提出起訴。不過,Glupteba 並未就此敗退,安全研究員更發現,它借用區塊鏈交易的特性,令發放攻擊指令的控制中心變得更牢不可破。 根據 Google 的調查發現,Glupteba 是一款專門攻擊 Windows 及 IoT 裝置的殭屍程式,最高峰時全球曾有過百萬裝置受到感染,而且感染速度更以每日數千宗的速度上升。它雖然是一款殭屍程式,可隨時控制殭屍大軍發動 DDoS…
在今年 6 月,Microsoft 宣布不再支援 Internet Explorer,並讓 Microsoft Edge 推出兼容 IE 的版本。但最近竟發現黑客仍在尋找 IE 的漏洞,並將之利用作入侵。方法是透過電子郵件發送的 Office 檔案中,藏了一個 IE 漏洞,即使不是使用 IE 作默認瀏覽器,但仍會在 IE…
經過 FBI 十年通緝,惡名昭彰的網絡犯罪集團 JabberZeus 首腦之一 Vyacheslav Igorevich Penchukov(網名Tank),上月在瑞士日內瓦被捕,正等候被引渡到美國。美國當局指其犯有敲詐勒索、銀行欺詐及身份盜竊等罪名,盜取銀行賬戶中數百萬美元。有指由於 Tank 與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家族關係密切,令他一直能逍遙法外。 身為烏克蘭人、年約 40 歲的 Tank 擁有另一網名「father」,來自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一個傳統上屬親俄的地區,曾是當地一個著名的 DJ。 Tank 在家鄉時曾以「DJ Slava Rich」之名擔任…
近年,利用「加密電郵附件」來發動惡意攻擊有趨升之勢,一般都會以 DOC、XLS、PDF 文件等形式發出,並會在電郵正文告知你附件的密碼。當你收到這類電郵時,請注意,因為它很可能是惡意電郵! 如果只看電郵原文內容,一般是看不出有任何不妥,附件也是收據、發票、逾期欠款、財務報告、簡歷等,但當你輸入密碼、打開附件,你的軟件(例如 DOC 文件則為 Microsoft Word)將詢問您是否要 Enable Editing。如果你容許及啟動 Macros,就可能中招了。 為何黑客會使用這種方式去散播惡意軟件? 1. 容易避開電郵過濾檢測 從罪犯角度看,使用受密碼保護的電郵附件,是有效避開電郵過濾檢測的方法。雖然電郵網關安全掃描能夠檢測和刪除惡意附件,但如果附件是加密文件,大部份的電郵過濾器是束手無策的。 2. 易於發動 導致電郵附件惡意程式普及的另一個原因,是創建這些附件相對容易。惡意 Macros 可以使用 Microsoft Visual Basic 或 JavaScript 編寫,技術門檻較低。 3. 利用人性弱點 惡意程式通過令人信服的附件進行發放,這些附件看起來像業務相關的文檔。更重要的是,添加密碼保護會產生安全感和真實性,令用戶放下戒心,打開文件。…
國際刑警組織開新戰線,新設專責保衛元宇宙和平的特別調查團隊 Interpol Metaverse,讓探員化身為 avatars 穿梭元宇宙世界,還會有沉浸式搜證調查及相關的世界觀知識培訓,不過最重要的法例,似乎就未有聲氣。 自從 Facebook 改名 Meta,表示要全情投入發展元宇宙業務,Metaverse 概念才正式被炒起,市場調查公司 Gartner 早前發表報告,估計在 2027 年全球將有 40% 大企業會借助 web3 及 AR 擴充實景技術為員工或客戶提供元宇宙服務。而現時有港資背景的…
勒索軟件盛行,成為世界各地機構面臨的最大網絡威脅之一,除了會令數據洩露、盜取外,甚至導致服務中斷。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引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勒索軟件攻擊數量按年急升 1.05 倍至 6.2 億次。而根據香港警方數據,今年上半年接獲逾萬宗網絡罪案,較去年升四成,損失金額涉及逾 15 億港元。 而 Microsoft 香港將於其年度「網絡安全研討會」分享網絡安全的趨勢及企業需知的解決方案。 然而,Microsoft 近日公佈第二期網絡威脅季度報告 Cyber Signals,揭示一項新趨勢 — 勒索軟件即服務(ransomware-as-a-service,RaaS),並成一種佔主導地位的攻擊模式。而 RaaS 更令勒索「產業化」,產生多個「專業」角色,如專責販賣網絡流量經紀;即使罪犯並不擁有任何數碼技術專長,均可部署勒索軟件。受到釣魚電子郵件攻擊後,約一小時就能讀取受害者個人資料。 RaaS 產生多個專業角色…
Windows、Mac 及 Linux 版 Microsoft Team App 被發現存在安全漏洞,一旦電腦被黑客入侵,又或接觸到電腦的人都可盜取相關帳戶登入資料,甚至繞過多重因素驗證 (MFA)登入受害者的 Microsoft Team 帳戶,如受害者是公司高層,黑客便可欺騙其下屬執行轉帳金錢指示,損失難以估計。 意外發現這個 Microsoft Team 漏洞的是網絡安全機構 VECTRA 的安全專家,專家在報告中指出,由於收到客戶投訴,指無法在桌面電腦版 Microsoft Team…
一款保持低調的釣魚工具,最近被發現使用了極難被發現的 Browser-in-the-Browser 技術,竊取 Steam 遊戲內進階玩家的帳戶登入資料,由於並非彈出式視窗,因此不會被安全工具攔截,瀏覽器內顯示的訊息亦能製造安全假象,令目標難以察覺。 今年三月,安全研究員 mr.dox 開發了一套高性能釣魚工具,並示範了如何透過這個工具竊取 Steam、Microsoft、Google 帳戶登入資料的可行性。在相隔多月後,網絡安全公司 Group-IB 便發表了新報告,顯示利用這種技術竊取 Steam 玩家帳戶資料的方法正大行其道,而部分被竊取的高階玩家帳戶,其價值更由 10 萬美元至 30 萬美元,可見黑客憑藉這項釣魚工具的收入相當可觀。 Group-IB 專家指出,這款新的釣魚工具未有在暗網或地下討論區大肆宣傳,黑客戶而通過…
元朗商會中學 AutoCrab 隊伍榮獲 Imagine Cup Junior 全球十大優秀隊伍,為香港學界增光! Microsoft 全球性年度比賽 Imagine Cup Junior,開放予 13 至 18 歲學生參加,讓他們發揮創意,並向世界展示他們所設計、融合 AI 人工智能科技驅動,並能應對全球不同挑戰的解決方案。 元朗商會中學亦是香港第二間設立 Micr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