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Amazon (81)

    唔少人都有用過語音助手,例如 iOS 嘅 Siri,又或唔同品牌嘅智能喇叭,而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有相信經歷,就係語音助手會失驚無神跳出嚟,有時仲會自動解答一啲你無問過嘅問題,認真令人費解。有美國大學就做咗一個為期半年嘅測試,了解一下呢啲智能語音助理嘅聽力障礙到底有幾嚴重,同埋會偷錄幾耐用家嘅對話,發現有語音助理一日可以誤啟 19 次,最長仲會偷錄 43 秒音效添! 今次呢個測試係由美國東北大學學者主導,首先佢哋搵嚟五部智能喇叭,包括 Google Home Mini、Apple HomePod、Harman Kardon Invoke by Microsoft、第二同三代 2 Amazon Echo…

    勒索軟件(Ransomware)係現時其中一種最多罪犯使用嘅網絡攻擊手法,因為佢嘅使用方法簡單,只要幾十蚊就可以喺暗網買到,有黑客集團更以 Ransomware-as-a-Service 形式經營,好似上年開發 GandCrab 嘅黑客集團就高調話兩年間賺咗 3 億美元服務費,好搵過 Bounty Hunter 多多聲。再加上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大大減少罪犯收贖金嘅風險,所以愈嚟愈多勒索軟件出現,而且真係任何人或公司都有可能中招。 搶救失敗無後路 對一般用家嚟講,中咗招大不了重裝電腦,最多係無晒啲相、片同檔案啫;但對於企業嚟講,如果重要檔案或寫緊嘅project、程式被鎖死,而平時又無做好備份工作嘅話,真係有可能執笠㗎!好似美國一間電話推銷公司 The Heritage Company,上年 10 月受到勒索軟件襲擊,因為無做好備份工作,事後又救唔番啲檔案同俾唔起贖金,結果一踏入 2020 年,集團 CEO…

    各位老細有無諗過,雖然已經為公司數據做足備份,但一旦發生天災人禍、系統故障,有需要做災難復原(Disaster Recovery)嘅時候,先發現之前花錢花時間做嘅備份,竟然「倒」唔返出嚟!唔單只令業務中斷,珍貴嘅數據亦救唔返,呢啲慘絕人寰嘅受害者,真係梗有一個喺左近。原因係備份雖然做咗,但到底係咪 100% 做齊,或過程中有無錯誤發生呢?特別係而家企業嘅工作負載已經橫跨實體伺服器、虛擬平台同埋雲端應用,傳統嘅備份工具,的確難於招架,單係要做到「備份321」黃金法則,即3個備份、2組儲存媒體及1個異地備份,相信已經搞死 IT 部門同事。 三度被 Gartner評選為雲端數據管理方案領導者嘅 Veeam,喺香港市場嘅營業額較上年同期錄得 42% 增長。受歡迎原因,除咗可以幫助企業輕鬆達成「321備份」黃金法則,人工智能管理系統更會自動為備份內容做災難復原模擬演習(Disaster Recovery Drill),確認係咪百分百完成及0失誤,大大減少 IT 部門同事嘅工作負擔,亦唔使再估估吓。Veeam 廣泛支援 AWS、Azure、Google Cloud、阿里雲等雲端供應商,以及虛擬平台如 VMware vSphere、雲端應用如…

    寫關於網絡安全事故嘅新聞,每日都要面對一個心理關口:想篇文多人like多人share,當然要單料夠爆先得,但見到發生嘅災難規模以幾何級數咁膨脹,又真係唔想佢發生,好矛盾! 點解突然間咁感觸?係因為今次呢單事故真係好恐怖,有成 12 億人嘅資料外洩,其實而家全世界人口都只係得 70 幾億,即係話差唔多每 6 個人就有 1 個人嘅資料,喺今次事件中外洩,聽落都幾得人驚!咁到底洩漏咗乜嘢呢?原來總共外洩咗 4TB 嘅資料,有齊晒受害人嘅電郵地址、Facebook、Twitter 同埋 LinkedIn 戶口,不幸中之大幸,係入面完全冇密碼同埋信用卡等敏感資料,否則就更加冇眼睇! 發現呢件事嘅,係網絡安全專家 Bob Diachenko 同埋 Vinny…

    大中小企業被勒索軟件攻擊的新聞無日無之,加上全球各地社會動盪,企業內部儲存的數據被破壞,將造成難以評估的損失,商譽更會毀於一旦。最穩妥的做法,自然是將數據及工作負載備份雲端,同時更可提升復原備份的靈活性。不過,雲端數據備份絕不可以單純理解為多做一個副本,最重要是備份內容是否齊全?要復原時,真的可以百分百復原? 雲端備份內容復原隱憂 企業或 IT 管理者計劃將數據移雲備份,大多會先向其他行家請教,不過獲得的回覆總是負面,例如雲端數據中心與內部儲存的基建及系統難以接軌、備份設定困難、透明度低、難以確認數據是否已全部備份。特別是現時不少企業已將部分工作負載移上雲端,要橫跨實體伺服器、虛擬平台及雲端應用進行備份,已非傳統 IT 專才及設備可以應付。 當然,成本、速度及管理便捷性,的確是管理者選擇備份方案時的重點,但請謹記備份的最終目的是復原!如不幸被勒索軟件襲擊、內部儲存設備被破壞而需要緊急復原時,卻發現無法將資料重新取出或回復,投入的資源將會白費。 數分鐘開展雲端備份旅程 雲端數據管理備份解決方案供應商 Veeam,已三度獲市場調查公司 Gartner評選為業內領導者,更是少數提供百分百復原數據服務保證的供應商。相較傳統備份服務供應商,成立僅 13 年的 Veeam 於一開始已將技術集中於 VMware vSphere 等虛擬平台的保護上,同時支援 AWS、Azure、Google Cloud、阿里雲等雲端供應商,在協助企業將數據整合移雲及備份方面,擁有極大的優勢。…

    公司的數據有多安全?將其放上雲端,面臨的風險是否差不多?以上問題經常令資訊安全專業人員寢食難安。這也難怪,因為許多企業以為儲存於雲端基建內的數據不會外洩,但事實證明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實際上,公共雲滋生出新的攻擊趨勢,而早前 Sophos 針對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數據中心進行的研究,正好印證網絡罪犯在這方面的行動有多迅速。 公共雲的風險有多高? 安全研究人員可透過雲端蜜罐(一種網絡攻擊目標模仿系統)來監察出網絡犯罪行為,而 Sophos 便在 AWS 全球其中 10 個最受歡迎的數據中心設置蜜罐,啟動後不消一分鐘(52秒), 即有蜜罐遭受攻擊;30 日後,每個蜜罐錄得平均每分鐘被攻擊高達 13次。 我們的研究顯示,網絡罪犯現時積極尋找脆弱或開放的雲端目標來入侵,甚至會利用自動化工具以求迅速得手。雖然這並不代表企業採用公共雲就一定會陷入危機,但研究結果反映出,如企業要享有公共雲帶來的優勢,就必須確保轄下數據的安全,亦即是要注重智能可視度、法規遵循以及人工智能監控。…

    近年推同科技有關嘅產品,只要加人工智能或 AI 字眼,身價即時上升。不過到底點先算係人工智能?然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簡稱ML)功能又係咩嚟呢?擁有機器學習功能就一定有 AI?下面就為大家一次過解答。 要解釋人工智能同機器學習嘅分別,首先就要回一回帶重溫歷史。如果有睇過幾年前《解碼遊戲》呢部戲,男主角 Alan Turing 一直都俾人叫做「電腦之父」,其實佢亦係第一個提出人工智能概念嘅人。佢喺上世紀 50 年代寫咗篇論文,用一個簡單測試去分辨機器識唔識得思考。方法好簡單,只要將相同問題搵人同電腦解答,得出嚟嘅答案係分唔到由邊個解答,就代表部電腦能夠思考擁有智慧,後世就叫呢個做 Turing Test。 呢個測試好有代表性,因為佢將人工智能嘅概念規範化,不過直到今時今日,都未有人可以百分百做到一部符合 Turing Test 要求嘅電腦,所以為咗貼地少少,有人就將人工智能定義收窄少少,只要電腦可以自行完成單一工作,而且做得比人類好,就叫人工智能喇!然後喺呢個狹義嘅人工智能定義下,又衍生咗機器學習呢個分類。1959年,當時喺 IBM 做工程師嘅 Arthur…

    其實人臉識別技術仍未成熟,但世界各地執法機關已經一致看好,中國就係其中一個?究竟人臉識別技術會令世界更加美好,抑或變得縛手縛腳?背後有何隱憂?最近科技網站 ZDNet 發表咗一篇關於澳洲政府看待人臉識別嘅文章,睇下有乜嘢啟示同借鑑? 反恐為由,硬推人臉識別 唔少政權都喜歡以「反恐」為由去提升國防、安檢權限同技術。昆士蘭州警察局(QPS)於去年黃金海岸嘅英聯邦運動會(Gold Coast Commonwealth Games)推出人臉識別系統,作為防範恐怖襲擊之用。點知轉個頭,已經被警方用來進行一般警務調查;雖然被權限所約束,只能接觸有限資料,但已夠引起大眾關注及不安。 如果話套架生未發展成熟,又未諗到全個配套,貿然上馬絕對不智。昆士蘭大學資訊科技及電機工程學系 Brian Lovell 直斥當局呢個決定 complete failure,徹底失敗。Brian Lovell 指,昆士蘭州警察局完全無喺 deployment 下工夫,完全無認真咁為鏡頭擺位、部署考慮過,而且背後亦無做好基建 support,反而會製造出私隱危機。Brian Lovell…

    驚住仔女、年長父母、寵物走失,所以買個 GPS 追蹤器俾佢哋,原意係好,但如果罪犯都睇到佢哋嘅位置,係咪仲唔安樂? 網絡安全軟件公司 Avast 研究員 Martin Hron 發現,估計喺 Amazon 上發售、價錢介乎港幣 200 至 400 蚊嘅 GPS 追蹤器材當中,有大約 60 萬部存在安全漏洞,可以俾罪犯掌握佩戴者嘅即時位置、暗中啟動收音咪,甚至篡改衛星定位位置,令用家誤以為佩戴者喺「安全」地方活動。 Martin 特別指出一系列由 Shenzhen…

    Google Assistant、Amazon Alexa、蘋果 Siri 及微軟 Cortana 相繼被揭發將用戶對話語音檔交予第三方,作轉錄抄寫並進行分析。剛剛 Facebook 亦承認,將 Messenger 用戶嘅語音通話交出去轉錄抄寫,美國五大科技公司一個不漏,齊晒!唔想私隱外洩?都係快快刪除語音助理通話紀錄啦! Amazon 及 Google 早於年初被揭發同類問題,其 Echo 及 Google Assistant 嘅用戶對話語音檔被送去分析,雖然所有錄音都係喺功能啟動後先被記錄,但其內容仍然非常私人,如包括醫療資訊、毒品交易乃至親密情節。由於私隱問題備受爭議,Google、Ap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