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Amazon (81)

    傳統的神經元網絡 (neural networks) 人工智能機械學習模型,數據工程師必須預備大量合適及準確的數據套件,供系統自行分析及反覆學習。不過,並非所有情況下都可以使用這種機械學習方式,例如要訓練深海機械人,就要採用另一種稱之為強化學習網絡 (reinforcement learning network) 的訓練模式,而且訓練效果更超過預期,水中暢泳竟然較海洋生物更慳力。 這項強化學習網絡訓練計劃由多間大學如加州大學、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組成,成立的目的,旨在希望透過新的機械學習方式,去訓練深海機械人能夠用更少組件、以及在水底下以更慳電的方式前進到目的地。研究員解釋,因為深海機械人會潛入 2,000 呎以下水深探索海底世界,操作員基本上無法控制它們,更別說要將附近海域的水流數據傳送給它們,所以深海機械人只能靠自己,以身處環境有限的數據判斷前進方法及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到達目的地。研究另一個原因是深海機械人必須長時期在海中航行,同樣需要使用最少的電子零件,因此編寫的軟件不能過於複雜及容量要細。考慮過種種因素後,研究員便決定採用只須以自身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訓練的強化學習網絡模式,而且更指出一旦成功訓練深海機械人可以僅靠有限數據達到以上目標,它亦可應用於其他星球的海域深索上。 在計劃開始後,研究員製造了一隻只得手掌大小的潛水機械人,它的微電子控制元件是於 Amazon 以 30 美元購得,大小只得 2.4×0.7 吋,便可配備研究員撰寫的程式碼、水平儀及體感儀,而且非常慳電。通過強化學習網絡訓練了一段時間後,研究員發現機械人已懂得如何利用水流,例如水流遇到障礙物時產生的逆向漩渦,更有效率地移動到目的地,這種做法就有如麻鷹懂得利用熱氣流翱翔一樣,但出來的結果更超出研究員的預期,因為機械人竟能比真實的海洋生物游得更慳力更有效率。 研究成果令人振奮,但研究員指出強化學習網絡訓練模型仍處於起步階段,離投入實戰用途還有一段距離,例如除了深海水流外,如何利用海潮漲退及近岸的亂流移動也是重點研究之一。而研究員更謙虛地說,正在學習的不僅僅是機械人,人類也能透過機械人學懂穿越海流的新方式。 資料來源:https://bit.ly/3H8v89T

    利用內藏惡意軟件的 USB 手指,入侵目標人物電腦設備的新聞時有發生,美國 FBI 在最近又再一次向美國企業發出警告,指黑客集團 FIN7 近日瞄準美國軍工企業,將內藏惡意軟件的 USB 手指速遞給其員工,只要有員工不小心連接電腦,惡意軟件都有辦法避過防毒工具攔截進行安裝,並進一步引入 BlackMatter 或 REvil 兩款勒索軟件。 外國有不少案例顯示,網絡犯罪集團經常以 BadUSB 手法,試圖入侵目標人物的電腦系統。因為當對方將 USB 連接電腦,內裏的惡意軟件便可靜悄悄執行。以往的犯案手法除了試過將 USB 手指裝扮成遺失物品,更有黑客會假扮成…

    美國、英國、新西蘭等多國政府的安全機構,相繼向當地公私營機構發出警告,因為 Apache 一個名為 Log4j 的 Java 日誌管理平台存在的零日安全漏洞,將有可能引發出如 SolarWinds、Kaseya 安全事故的影響。而從不同安全機構捕捉到的攻擊樣本可見,黑客集團正爭相利用漏洞散播挖礦軟件、木馬程式,再加上受影響企業數以萬計,難怪各國政府如此慌張! Apache Log4j 本身是一個極受歡迎的開源 Java 日誌管理平台,它可以讓企業完整監察及記錄應用軟件的各種使用數據及錯誤數據,因此不少企業也有採用。而就在上星期五,有安全專家發現網上遊戲《Minecraft》所使用的 Apache Log4j 有漏洞,經調查後,專家指黑客可利用該漏洞引導用戶瀏覽一個藏有隱藏惡意代碼的伺服器,於伺服器的日誌中留下一句惡意編碼,其後當 Log4j 收集伺服器的日誌時,錯誤地執行將惡意編碼,被強制到訪黑客的控制中心,進一步下載一個以 Base64…

    Black Friday 優惠剛剛完結,相信不少人都在這段時間盡情搜購心頭好。不過網上購物陷阱處處,該如何洞悉騙徒的詭計,避免他們承機偷取你的信用卡資料及其他重要個人資料?ZDNet 找來一眾專家教路,讓你在下一個節日掃貨前,多加留神網絡威脅。 釣魚電郵是黑客展開攻擊的常用方法,因此需注要那些聲稱是網店、銀行、信用卡公司等的電郵,而內容是誘使用戶點擊連結到其他網站,這些手法有機會是騙徒嘗試以導向假網頁,藉以獲取密碼或信用卡資料等。在如 Black Friday 的購物高峰期,電子郵箱充斥相關推廣優惠,而騙徒的郵件也有機會混入其中。Tripwire 安全研發總監 Lamar Bailey 警告,並非所有電子郵件都是正當的,因為攻擊者有機會是透過真的電子郵件作連結改變,將受害人重新導向至仿真度高的惡意網站。 Cyber​​eason 的首席安全官 Sam Curry 則指出,擁有多張有結餘信用卡的人,可能會收到假裝由信用卡公司發出的電子郵件,稱他們的帳戶已過期,除非他們每月支付最低還款額,否則戶口可能會被關閉,毫無戒心的受害者或因此洩露其信用卡資料和其他個人私隱。AT&T Cyber​​security 的安全官 Javvad…

    數碼時代下,企業應用雲技術已成為大趨勢。雲端應用及大數據科技公司 Splunk,舉辦了自疫情爆發約兩年以來,最大型的一次實體峰會,吸引過百名企業客戶參與,Splunk 及其合作夥伴代表,分享如何有效採用雲端技術的技巧及工具。Splunk 亞太區首席技術顧問 Dan Brassington 稱,數據將協助改變商業的未來,公司的使命是將數據轉化為行動,並消除兩者間的障礙。 是次 Splunk Cloud Summit Hong Kong 2021,於上周五(19日)在尖沙嘴凱悅酒店順利舉行。 峰會上,多名業界專家和代表,包括雲端服務供應商 AWS (Amazon Web Service,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Solutions Architect…

    一項調查顯示,80% 企業管理者表示有限的數據透明度,令他們無法確實掌握員工的應用軟件使用狀況,意味著即使有內部威脅 (Insider threat) 存在,他們也難以發現,令企業置身於被入侵的高風險之中…… 隨著企業踏上數碼轉型旅程,採用雲端應用服務的比重亦愈來愈高。雲端應用服務雖然有靈活及增加生產力的優點,但由於工作流程由以往的內部網絡轉移至外部,如企業沒有足夠的網絡安全管理,一旦員工的操作發生錯誤,或安全設定出現漏洞,便很容易發生網絡入侵事故。為了解企業的網絡安全狀況,CyberArk 早前便進行了一項全球企業問卷調查,收集 900 多間企業網絡安全管理者的回應。結果發現,約有 80% 企業表示過去一年曾發生員工誤用或濫用應用軟件的情況,而有 48% 企業表示主要原因與數據透明度有關,導致網絡安全監測出現盲點。 從調查中可見,70% 企業表示每個員工平均會使用超過 10 種應用軟件,部分軟件會應用於處理重要的資料,例如財務記錄、客戶私隱及知識產權等。這些資料都有非常高的價值,因此容易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而在眾多應用服務之中,管理者最關注 IT 管理工具如 ServiceNow、雲端服務如…

    IoT(物聯網)的應用愈來愈廣泛,但對於 IoT 設備的安全保護卻成疑。五分之四的物聯網設備供應商未有公開其產品安全漏洞的相關資料,意味著用戶處於私隱洩露危機及網絡攻擊的危機當中。 物聯網安全基金會 (IoTSF) 作為鼓勵保護 IoT 安全的科技業界組織,早前分析了數百間常用的物聯網產品製造商,發現只有五分之一在公共渠道上曾公布產品安全漏洞,以便修復。儘管包括英國、美國、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亞以及歐盟,都曾強調 IoT 設備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能夠披露漏洞的能力。但以這種形式公布安全漏洞的供應商只有 21%,自去年起略有上升。 報告指出,漏洞披露政策的有缺失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非傳統 IT 企業」首次進入 IoT 市場,例如時尚供應商推出連線產品或廚房電器製造商為其產品添加智能功能。有些 IoT 設備製造商首次面對須考慮將網絡安全功能納入產品內,因為漏洞不僅可以進入設備,而且沒有固定的報告漏洞的途徑。 儘管如此,該報告指出「自 2017…

    網絡安全專家於網上發現一個數據量達 1.2 TB 的資料庫,當中包含 2,600 萬個帳戶登錄資料、110 萬個不重複的電郵地址、20 億個瀏覽器 cookies 及 660 萬個檔案,暫時未知屬於哪個組織,但始終已上載 Have I Been Pwned,檢查一下無壞喎。 這個估計從 300 萬部電腦竊取而來的龐大資料庫,由 NordLocker…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的應用愈趨廣泛。以電子商貿起家的亞馬遜,旗下的雲端運算業務 Amazon Web Services(AWS)港台銷售總監翁宇強接受訪問時表示,AI 及機器學習科技革新了零售、金融等傳統行業,集團亦力拓相關業務,單是去年,集團已有超過 250 種 AI 及機器學習相關服務新推出市場。 翁宇強表示,集團提供的 AI 及機器學習服務,主要協助企業預測產品市場反應、精準營銷,以至整理非結構化數據(Unstructured Data)、偵測程式碼漏洞等。針對本身已有 AI 及數據專家的企業,集團亦提供不同機器學習工具,讓企業建立、訓練和部署機器學習模型,或者搜尋所需的演算法,藉以加快 AI 系統開發進度。 他續指,以電商起家的亞馬遜其實早於廿多年前已涉足 AI…

    Microsoft 被稱為 Section 52 的 Azure Defender for IoT 安全研究小組近日發現,物聯網和營運技術(Operational Technology,OT)裝置上,有一系列的記憶體分配漏洞,可用來執行惡意程式。這個目前盛行的漏洞名為 BadAlloc,與不正確驗證的輸入有關,而這個漏洞會導致堆溢出,並最終執行這些代碼。 研究小組在發文指,這些漏洞都源於使用記憶體容易受攻擊的功能,如 malloc、calloc、realloc、memalign、valloc、pvalloc 等。當傳遞外部輸入時,這些函數就會出現問題,因為這些外部輸入可能導致整數溢出或迴繞函數,折回的結果是重新分配記憶體緩衝區。小組又指,儘管折回而分配的記憶體不多,但令與記憶體分配相關的負載,超過了實際緩衝區分配,導致了溢出;缺乏輸入驗證令入侵者開採記憶體分配功能,造成堆積溢位,而令他們可於目標裝置上執行任意程式。 Microsoft 正與美國國土安全部合作,向受影響的供應商發出警報,並修復漏洞。在通報中所示的受影響產品來自 Google Cloud、Arm、Amazon、Red Hat、Tex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