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AR (2096)

    McAfee 網絡安全研究員發現,有黑客通過 Facebook 廣告推廣惡意廣告軟件,雖然這些軟件會假扮為系統清理工具,但下載後卻變成隱身能力極高的惡意軟件,加上軟件又成功於 Google Play Store 上架,Android 用家完全沒有招架能力。 黑客利用 Facebook 廣告推廣惡意軟件的手法已非首次,以往就曾試過推廣金版 WhatsApp 或特別版 Instagram,聲稱這些軟件較正版更多功能,例如可暗中獲取對方的訊息讀取狀態、誰人瀏覽過自己的帳戶資料等。不過,由於部分手機應用軟件無法上架,因此只能引誘受害者授權安裝第三方軟件,成功機會未必夠高。而這次 McAfee 研究員捕捉到的攻擊,則結合 Google Play Store…

    網絡安全專家經常呼籲企業或IT管理者,有漏洞應盡快修補。長氣原因在於相關漏洞一旦曝光,黑客很快就會用作攻擊。Palo Alto Networks 一份最新安全調查報告顯示,最快 15 分鐘後便會有黑客在網上搜尋存在相關漏洞的裝置,其中一個 F5 網絡設備安全漏洞個案更在十小時內被嘗試用於二千多次攻擊,企業修補漏洞流程,真正是生死時速。 通用漏洞揭露計畫 (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 CVE) 是由國際非牟利組織 MITRE 所創立,CVE 專門用於收集軟硬件的安全漏洞,一經專家確認,就會為漏洞分配編號,希望有助業內人士或IT從業員翻查資料,提升安全水平。漏洞在舉報後,一般會給予 90 日時間供軟硬件開發商修正,以及待受影響企業或機構安裝修補檔案,才會將漏洞的細節公開,但如在限期內仍未能修正問題,基於漏洞同樣有可能被黑客發現及利用,因此細節亦會公開,提醒用家需注意問題及作出防範。…

    愈來愈多智能電子產品推出,不過智能一般只表現於特定功能上,電源運用卻鮮有優化配套。一班由前 Samsung、Microsoft 及 HCL 科技公司的前員工,開發出一套名為 EOptomizer 的人工智能慳電軟件,據稱可有效省電 30%,而且對各種電子及智能產品有效,致力為削減碳排放出一分力。 隨著流動上網及無線上網科技發展,令智能家居產品的可用性大增,較複雜為需要較多上網頻寬的用途都可應付得到。如果數一數家中電器,例如電腦、智能手機、Wi-Fi router、冷氣機、智能門鐘、智能雪櫃……,不難理解為何每月收到月費單都會冒汗。而由上述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便以慳電減低碳排放為目標,全力研究出具備人工智能的慳電軟件。 研究員指出,估計去到 2025 年,全球將會有 500 億種電子產品,如果能找到有效控電方法,對減少全球各地的碳排放便有極大利益。他們解釋說,電子設備最具潛力慳電的地方,是讓處理器能更有效率運作,而人工智能系統便要學懂如何分辨用家實際上的使用要求。團隊以手機上 BBC 網站為例,如果在日間工作時間,一般人其實只是不停滑動手機屏幕,快速閱讀新聞頭條,而在這種操作模式下,處理器及圖像晶片需要應付大量的運算及圖像更新,直接增加手機的耗電量。不過,研究員認為這時用家其實對畫面質素的要求不大,因此就算解像度稍為降低及調低畫面更新頻率,用家也未必會察覺得到,而這種幕後操作卻可有效延長使用時間。 於是研究團隊要做的便是讓人工智能學習各種人類使用習慣,但在團隊努力下,現時 EOptomizer 的測試版本已可成功省電…

    2020 疫情之後,遠端工作及混合辦公模式變成生活日常,已成為現今普遍趨勢,相信大家對 VDI(虛擬桌面基礎結構)都不陌生吧?尤其如今遠端工作模式橫行,工作中使用 VDI 的場景越來越多。不過,你知道嗎,有個場景,大家講起來是又愛又恨 。雖然一看就知道,VDI 是未來的剛性需求,但實際投入就知道,有好多細節位要留意。 為什麼愛「VDI」?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因為在研發場景大家都看到了程式編碼安全的需求,而這也是 VDI 的核心優勢之一,所以遇到研發場景就會理所當然地運用 VDI 來解決問題。 那為什麼又恨「VDI」?因為當大家一腳踏進去,才會發現「資料不落地」只是入門需求,寫程式不過是狹義的研發,廣義的研發場景非常複雜,涉及到各行各業與多個職能。除了大家熟悉的 eCommerce、IT 軟件開發,在製造業、金融業、建築業、設計業,廣義的研發無處不在,核心資料、知識產權、繪圖體驗、軟件授權、合約設計等,這些都是務實需求。舉個例子,像是 3D 類的設計、模擬軟件就是製造業、建築業研發的關鍵應用,各廠商都說自己的 VDI 沒問題,實際上線立刻問題百出,把用戶搞得頭昏腦脹。…

    隨著企業踏上數據轉型之路,陸續採用更多雲端服務及遙距工作工具,遭受網絡攻擊的層面亦大增。非牟利雲端安全機構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早前完成一項相關調查,發現大部分企業都受身份驗證、帳戶權限及密鑰管理等問題困擾,除了引來黑客攻擊,內部員工亦可乘機作反。 新冠疫情開始至今已兩年多,期間不少企業為了讓員工工作,倉卒購入各種雲端遙距工作工具。雖然隨著疫情減褪,大部分企業已安排員工重回辦公室上班,但網絡安全專家指出,在數碼轉型的需求下,企業仍難以避免要採用更多雲端應用服務,因此被入侵的危機仍然會愈來愈高。Cloud Security Alliance 早前完成的一份調查報告一共訪問了安全業界 700 位專家,結果發現業界一致認為要建立一個安全的雲端運算環境,必須解決身份驗證、帳戶權限及密鑰管理等挑戰。 報告內歸結了四個常見的雲安全漏洞,包括:不安全的接口和 API、雲端服務設定錯誤、缺乏雲安全架構和策略、軟件開發環境欠缺安全策略。在不安全的接口和 API 方面,專家指可讓黑客有機會接觸到機密的資料庫,甚至可透過 API 獲取帳戶 token,從而控制帳戶。雲端服務設定錯誤,例如將數據庫資料設定成公開,有可能發生數據外洩問題。此外,缺乏雲安全架構及軟件開發環境欠缺安全策略上,前者可令黑客在取得一個普通帳戶權限下,通過漏洞提升至最高權限及隨意橫向移動,後者則有可能在開發過程取了藏有惡意程式的開源軟件使用。 網絡安全專家建議企業引入零信任 (Zero…

    網絡攻擊日趨嚴峻,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調查顯示,去年一共處理 7,725 宗保安事故,其中網絡釣魚(Phishing)達 3,737 宗,是連續 4 年上升並創新高。如公司沒有足夠資源應對網絡威脅,有可能招致嚴重損失。 Sangfor 擁有 20 多年網絡保安的經驗,於內地及海外的市場都有逾 60 間分公司。而旗下的戰略性產品「Sangfor Cyber Command」,猶如網絡的閉路電視,令保安防禦性能大大提升。配合 RIPEN 提供網絡安全託管服務,讓客人不用額外聘請網絡安全專才的人手監測,解決企業 IT 人手不足問題。 「AI…

    網絡安全公司 Check Point 發表最新釣魚電郵報告,LinkedIn 及 Microsoft 成為最常被冒用品牌,前者差不多佔了全部釣魚電郵的 45%,後者則達 13%,過往被冒用得較多的品牌如 Netflix 已跌出十大,相信跟其訂戶數量大跌有關。 Check Point 上星期發表最新一季釣魚電郵報告,分析最受犯罪集團看好的品牌。釣魚電郵一般不會針對特定對象,主要是用漁翁撒網方式,大規模發出惡意電郵對待收件者上釣。成功與否,取決於所冒認的品牌與收件者是否有關係,因此品牌的用家或客戶愈多,成功率愈高。而在最新一季的統計數字可見,職場社交平台 LinkedIn 明顯最受歡迎,因為在所有釣魚電郵攻擊中,它共佔了 45%,雖然它已從去季的 52% 稍為下降。 事實上,早前另一間網絡安全公司…

    上兩集同大家介紹過 HKUSPACE 的資訊保安皇牌課程,以及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舉辦的全港第一個 CyberSecurity 網絡保安(榮譽)理學士課程,回想以往未有這兩個課程前,要在網絡安全行業中突圍而出,考取國際資訊保安專業證書,便是成為資訊保安顧問的唯一出路。而在芸芸眾多的資訊保安專業認證書中,CISSP 可以說是 Best of the Best,因為它是資訊保安行業首個符合 ISO/IEC 17024 國際標準的認證。 CISSP 歷史悠久 CISSP 的全名是 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s…

    一向走在科技界尖端的安全性和可觀察性數據平台領導者 Splunk,在網絡生態常變的環境下,繼續不斷應變,推陳出新,因時制宜研發及提供新方案供客戶選用。在人人都自帶數據的年代,能夠將已有或被忽略的數據,整理並轉化為有利於營運的工具,相信對企業營商無往不利。加入 Splunk 超過三年,今年晉升成為 Splunk 香港、澳門及蒙古區總經理的 Barry Wong 期望,可以幫助本地企業了解手上數據所蘊藏的巨大商業價值,從而更有效運用! 聆聽客戶意見 解難方案快速應市 這兩年來,Splunk 按照市場大方向作出策略性調整,包括技術層面上的收購合併及整合發展,邁向成為以 Software-as-a-service (SaaS)作為導向的企業。在今年的第一季中,Cloud ARR 更有 66% 的年度同比增長,反映該公司在轉型路上積極向前。Splunk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