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AI (783)

    網絡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香港企業當然不可能獨善其身,特別是雲技術興起,重要數據或敏感資料未必會只儲存在內部伺服器,被攻擊的層面自然大增。為了減低風險,現時企業管理者已較以往願意將資源投放在「看不到實際回報」的網絡安全產品之上。不過,面對層出不窮的攻擊手法及難以防備的人為疏忽,企業仍有可能因而受損。 專為企業提供網絡安全保險服務的智咨詢集團執行董事盧子頴說,這類保險概念在香港屬起步階段,但在歐洲地區卻歷史悠久,遠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已有相關保險,因為當時大企業的電腦系統也會被黑客盜取數據。「美國的網絡安全保險亦發展成熟,不單只保障企業,個人一樣受保,例如經常拿著電腦到不同地方工作的自由工作者,保險選擇較有彈性。」 處理安全事故費用可索償 現時香港可供投保的網絡安全保險,主要的對象為企業。可能大家對人壽、醫療、意外、旅遊等保險會比較容易聯想到其保障範疇,但網絡安全保險就相對陌生。盧子頴解析,網絡安全保障範疇不難理解,當發生黑客入侵或資料外洩,善後過程中牽涉到的費用大都在保障範圍內。現時香港的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障,主要分為四個層面。 1.因個人資料外洩引致的費用 「事故發生後,企業必須聘請專家去證明這是否一宗網絡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及鑑證,分析對企業有多大影響。」盧子頴指出如果經營的業務需向監管機構如證監會、金管局通報,便有可能需向法律顧問諮詢意。除此之外,為免外洩的客戶資料被黑客用作申請信用卡或借貸,企業或有需要採用信貸監控服務,而這些費用都可索償。 2.業務中斷 因黑客入侵事件導致暫停營業,這段期間的損失可向保險公司索償。盧子頴說企業須提供合理證據證明損失的金額,例如過往的交易紀錄等,但一般都不難核保。 3.復原系統費用 系統受到黑客入侵破壞,又或受到勒索軟件攻擊,待專家取證後,企業便可以修復系統及復原數據,涉及的費用亦在受保範圍。 4.第三者私隱外洩所引起的損失 當企業洩漏的客戶私隱,導致客戶在名譽或金錢上出現損失,對方便有可能入禀追討賠償。 除了上述四項保障,盧子頴說因應市場需求,部分保險公司還會提供一些額外的保障,例如贖金索償,當企業遭受勒索軟件攻擊,有需要繳付贖金以取回解鎖方法,這些贖金便會獲得賠償。「另外,近年因外判商失誤造成損失的個案大增,所以亦有保險公司提供這類保障,例如一些業務涉及電子交易的企業,會委托外判商提供及管理網上交易平台,如證實導致資料外洩的失誤是出在對方身上,投保人便可獲得保障,而保險公司則保留向外判商追討損失的權利。」 事實上,網絡安全保險的保障範圍可以很全面,不過,盧子頴強調與其他保險產品一樣,投保的概念並非為了賺錢,而是減少損失。不過,是否所有企業也需要投保?他認為企業管理者應考慮三個元素。 高風險行業投保減損失 首先是企業的業務是否有需要儲存或使用客戶的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PII),而這些資料包括客戶的姓名、電話、住址、身份證明文件號碼或信用卡資料?如需管有這些敏感資料,受黑客攻擊的風險便會增加,企業管理者應認真考慮投保,特別是全球各地都開始為保障個人私隱立法,歐盟通過的 GDPR…

    惡意木馬軟件 Mirai(未來)又有新變種,雖然都係針對 IoT 產品嚟攻擊,但就識得透過 Tor 洋蔥網絡嚟隱身,令網絡安全專家難以追蹤 C2(Command and Control)嘅位置,一旦黑客控制呢啲受感染 IoT 嚟發動攻擊,想阻止或壓制佢嘅感染力,就會變得好困難喇。 Mirai 專搵 IoT 缺口 Mirai 呢隻木馬軟件,喺 2016 年曾引發過多宗 DDoS…

    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早前更新咗對 Airbus A350-941 型號客機嘅適航指令(airworthiness directives),指呢架客機存在安全問題,連續著機 149 個鐘就要 reboot 系統一次,但查實呢個指令兩年前已推出,而 Airbus 足足兩年都無修補到⋯⋯ 適航指令係由全球各地嘅民航監管機關所發出,當監管機關發現某型號飛機或系統存在安全隱憂,就會發出強制性指令俾飛機所有者及操作者,要佢哋跟住指令嘅內容執行。而 EASA 向 Airbus 發出嘅適航指令,指出呢款客機喺連續著電 149 個鐘前,就要熄機 reboot 一次,否則機上嘅航空設備或網絡就會失聯,甚至影響某啲核心功能嘅模組失控。根據資料顯示,受影響嘅控制模組,具有管理燃油系統、調整機艙壓力、供氧、機翼除冰以及降落等等,換句話即係非常重要嘅模組嚟,如果失控,真係好大件事。…

    隨著雲端應用及網絡的急速發展,為 IoT (Internet of Thing)產品的茁壯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基建環境。 IoT 產品的應用,被形容為主導著傳統行業能否成功數碼轉型的關鍵;特別是處於紅海戰場的服務行業,如何透過引入 IoT 產品提升顧客體驗,建立穩定的客戶關係,便成為重要的課題。已有 90 年歷史的 Hongkong & Shanghai Hotels Limited ,亦開展了一場平衡便利與私隱風險的數碼革命。 自設開發團隊 根據國際市場調查公司 IDC…

    零售業是中小企業之中流抵柱,以現今科技,將小店轉化成智慧小店絕不困難,而且是必須的。實情是,大家的確正在運用各種科技改善店舖營運,簡單的如各種支付技術、POS 就是利用科技的例子。其實毋須想得太複雜,大家只要再走多一小步,就可以輕鬆參加智慧小店這個數碼轉型遊戲了。以下是今日一間「正常」小店的基本步,各位小東主,未做嘅,就要立即做。 前台基本做法 1)好好利用網絡資訊平台,就是今日小店營運的基本日常。客戶用手機搵店舖、地址、產品已是常態,未搞社交平台的小店要追落後了;2)升級收款技術,年輕消費群大多傾向使用移動支付,尤其強國顧客,所以收款方法要適當地拓展;3)店主不妨為小店加入適當的數碼流動裝置,一部平板電腦已經可以改善用戶體驗,亦可以收集數據;4)會員計劃數碼化,有數據顯示 81% 顧客會因為會員優惠再光顧,以往的會員卡、蓋印仔其實好麻煩,而最重要的是數碼化可以收集顧客的資料,一來可以了解客戶行為,二來方便日後做 promotion,各位東主請立即轉用數碼會員計劃。 要注意的是,科技發達促使越來越多人選擇網購,因此,實體店的購物體驗就變得非常關鍵。 後台基本做法 1)利用 Inventory Management Technology,即是不再依賴人手埋數,今時今日這些工作可以自動化,更可以做準確推算,如此你就可以準確掌握銷售及倉庫數據,入貨、推廣、計劃未來方向就容易得多;2)善用 POS 系統數據,不單可以知道日常的交易狀況,其實從 POS 系統可以睇到比想像中更多的啟示,將不同數據作 correlation,可以將時間、人力、店舖資源更好分配。 破除迷思:一定要搞網上商店? 自己努力經營實體小店之際,身邊就個個都話要搞網上商店,當然倍感困惑:究竟有無需要開間網上商店?是否要同淘寶、天貓鬥平呢?大家滿腦疑問,不妨好好反思。…

    AI 技術已經發展成熟,亦不再是財雄勢大的企業專利。利用 AI 技術,中小企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更可以改善業務、提升服務質素,進而增加營業額。坊間已有不少 AI 方案,懂得善用,絕對可以殺出一條血路。今次同大家分享 3 招 AI 基本功,讓你輕鬆搖身一變成為 AI 企業。 第一招:將數據轉化成行動 無論中小企乃至大企業,其中一個命脈必定是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係管理),即是湊客。CRM 透過積累和分析客戶過往的紀錄,增進企業與客戶的關係,將銷售收益最大化及留住客戶,更可以找出潛在客戶以及預測市場及客戶需求。CRM 收集客戶資料的渠道包括公司網站、電話、郵件、線上聊天、市場行銷活動、銷售人員及社交網路等。 過往的…

    Elon Musk 有份支持嘅非牟利組織 OpenAI 主力研發 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矢志為人類未來幸福研究人工智能技術,OpenAI 嘅 OpenAI Five 亦曾打《DOTA 2》血洗電競職業玩家。OpenAI 揚言不會因為私利而隱藏技術,但會為公眾安全著想,而不公開某些技術資料。 言猶在耳,OpenAI 最近公布研發新成果 AI 文字生成器 GPT2,其作文能力極高,可生產幾可亂真嘅文章,亦意味著撰寫假新聞、假論文、假輿論嘅能力極強,落入壞人手中可能危害大眾,因此引起極大爭議。為公眾安全著想,OpenAI 決定不會釋出訓練好的模型,只公開部份模型和範例。…

    全數被刪!收費電郵服務供應商 VFEmail 周一於網站首頁公告,遭受災難性催毀!所有資料通通被洗劫一空! VFEmail 官網聲稱遭受一名黑客「[email protected]」攻擊,並將於美國的所有資料包括原始資料及備份資料全數刪掉,現時電郵系統已重啟,唯只能提供非常基本的功能。VFEmail 已積極搶修,但似乎未能救回資料,以及用戶信心。 美國用戶開啟電子郵箱,將會發現郵箱空空如也! 網站首頁以紅色字款標示遭受洗劫,並宣告新電郵系統已重啟,新收件箱、Webmail、Note-mailbox 已從新運作。但只能提供基本功能,並非有過瀘功能,沒有垃圾郵件過濾,用戶可自行啟動 Horde 過濾。VFEmail 警告免費用戶切勿嘗試發送電郵!亦無法保證美國用戶現有的電郵情況。如有電郵客戶,亦切勿嘗試搶救!如果將電郵客戶重新聯繫到新郵箱,本地郵箱即會遺失!網站警告各位「後果自負」! VFEmail 官網首頁公告災難。 據報導,VFEmail 亦未收過任何勒索或警告,攻擊是在無任何預警之下的突襲。 VFEmail 由 Rick Romero…

    中國的大型科技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統稱為 BAT)這三巨頭正努力把自己定位成為 Smart City 解決方案領導者,並希望打造自身為──自動駕駛、語音對話式 AI、面部識別技術、預測性醫療保健方面等的全球領導者。 BAT 的優勢 BAT 有資金和資源,除了積極擴展到亞洲其他國家,正努力招募外國人才,並投資外國的 AI 創業公司,形成全球合作夥伴關係。再加上中國市場有得天獨厚的 AI 應用的條件,包括人口龐大、數據量大、科技人才湧現、廣泛電子商貿應用,更有大量物聯網設備也在中國生產。綜合起來,會給予 BAT 在打造 AI 平台的優勢。 BAT 面臨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