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黑客 (1071)

    勒索軟件由面世至今,依然是企業最怕遇到的網絡攻擊之一,而且隨著勒索軟件集團攻擊策略的轉變,要在第一時間阻截其入侵,亦變得難上加難。有網絡安全分析師便指出,近來相關攻擊又有新趨勢,而要保障企業的數據安全性,加密技術可說是唯一出路。 一開始,勒索軟件攻擊以加密受害者的系統及數據為主,目的是導致對方的業務無法正常運作,然後黑客便會向對方索取解鎖贖金獲利。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不過,隨著企業做好數據備份及恢復工作,肯交贖金的企業已買少見少。後來黑客便改變策略,在鎖死對方的系統及數據前,會先暗中盜取對方的機密檔案,一方面索取解鎖費,另一方面亦要求企業支付掩口費,否則便會將盜取的資料曝光,打擊對方的商譽,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稱為雙重勒索(double extortion)。 勒索軟件集團棄鎖死系統及數據做法 有專家便發現,勒索軟件集團近來似乎有傾向放棄鎖死系統及數據的做法,單純靠索取掩口費獲利。專家解釋,因為勒索軟件集團發現前者的做法成效不大,而且又要投入成本去研發加密系統及檔案的技術,因此開始改變做法,最明顯的例子,是去年由勒索軟件集團 Cl0p 及 BlackCat/ALPHA 針對 MOVEit、GoAnywhere 檔案傳輸服務的客戶及 Western Digital 儲存設備供應商的事件中,兩個勒索軟件集團均只執行盜取數據,因而預計企業必須進一步加強數據的防盜能力。 數據加密後或不用向受影響者通報 專家指出,其中一種有效的做法是企業採用數據加密工具,將重要數據在處理及儲存期間,以高強度演算法加密,之後即使被勒索軟件集團入侵及盜取數據,對方亦無法讀取內容。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受害企業未必需要因遭受入侵而要向受影響者通報,例如根據歐盟的 GDPR…

    由編寫研究報告到譜出詼諧詩篇,AI 人工智能贏得了科技愛好者、企業主管與消費者的心。但該技術亦引起了黑客與保安專家的關注。Forrester 研究指出,近 80% 的網絡安全決策人員預期,AI會增加網絡入侵的攻擊規模和速度。 AI — 網絡安全的雙刃劍 對企業和入侵者而言,AI 在改變行業遊戲規則。在企業嘗試使用 AI 來推動數碼業務時,入侵者亦利用AI來強化網絡攻擊。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 工具現時成本很低又易取得,令攻擊者能夠快速發動「社交工程攻擊」,例如偽冒企業在社交媒體上進行詐騙銷售活動破壞企業聲譽、又或利用超現實網絡釣魚方式偽造企業通訊。AI 可令攻擊自動化,加速處理被盜的數據,亦能更快發動攻擊。對入侵者而言這是一個加快網絡攻擊的理想工具。如果企業只利用現有技術及工具,偵測和阻檔攻擊將更困難。 企業是時候利用 AI 來革新網絡安全,加強防禦策略。為協助企業充分採用人工智能技術,中信國際電訊 CPC 最近推出了…

    經歷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大爆發的 2023 年後,踏入新一年,Sangfor 預計人工智能(AI)在 2024 年勢頭繼續強勁,仍然是改變網絡安全趨勢的重要技術,但同時亦有很多似曾相識的挑戰繼續上榜。小編立即為你送上 Sangfor 2024 年 7 大預測! 一、勒索軟件繼續火熱 每次談及網絡安全,總不能少了勒索軟件,今年亦一樣。根據 Corvus Insurance 的數據,勒索軟件攻擊數量在 2023 年創下紀錄!以 2023…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本月初宣布有關比特幣(Bitcoin)的消息,但在宣布前一日,其 X 帳戶卻被黑客入侵,並將消息「提前發布」。SEC 公布調查結果,發現黑客透過 SIM 卡交換攻擊(SIM swapping),盜用了該帳戶,更發現帳戶未有採用多因素身分驗證(MFA),令黑客有機可乘。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假消息」致比特幣價格飆升 今年 1 月 10 日,SEC 宣布正式批准包括比特幣(Bitcoin)現貨 ETF 在內的交易所交易產品(ETP)的上市與交易,不過其 X 帳戶@SECGov,卻提前一日(1…

    美國 CISA 最新將一個有關 CVE-2023-29357 安全漏洞添加到已知漏洞名冊上,要求美國聯邦機構必須在今個月底前進行修補。這項與 Microsoft SharePoint 有關的漏洞原來在去年溫哥華 Pwn2Own 黑客大會上已被發現,而發現的 STAR Labs 研究員更因此獲得 10 萬美元獎金,可見漏洞有一定嚴重性,而且被 CISA 加入漏洞名冊,亦暗示該漏洞已被黑客廣泛利用,IT 管理員不可不防。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美國司法部宣布,結束對地下網絡犯罪市場 xDedic 的跨國聯合調查,並正式向 19 個有份操控這個市場的管理者及服務使用者提出檢控。這宗涉及五年的調查,發現全球合共有 70 萬個伺服器受到入侵,而其實早在 2016 年,網絡安全公司 Kaspersky 已發現其活動,HKCERT 亦發現香港有百多個伺服器在地下市場被出售。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犯罪平台事隔 3 年才被圍堵 時間回溯至 2016 年,當時…

    2023 年網絡安全事故第一位,相信都要數 MOVEit Transfer 檔案共享服務遭入侵事件,安全專家指勒索軟件集團 Clop 於服務中發現零日漏洞,可以使用 SQL injection 技術遙距執行惡意編碼,提升帳戶特權任意讀取使用該服務的客戶資料。雖然開發商 Ipswitch 很快已推出修補檔,但不少客戶如英國航空、BBC 及 Boots 均表示已遭受入侵,有專家更估計已有 2706 個機構遭受牽連,至少有 9300 萬個人資料外洩。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網絡安全公司 McAfee 研究員發現一個之前未被偵測到的 Android 木馬程式,這款被稱為 Xamalicious 的木馬程式最遠可追溯至 2020 年,由於它被隱藏在一些看似合法的手機應用程式內,而且又成功於 Google Play Store 上架,因此感染數量達 33 萬,雖然這些程式已被下架,但已安裝的用家仍須手動刪除,以免被繼續盜用手機內的私隱資料。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14 款應用程式受感染 早前…

    美國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再度發出呼籲,要求網絡產品供應商停止為推出的軟硬件產品採用預設密碼,因為該局發現不少 IT 人員將產品部署在企業的基礎設施後,並未有修改密碼而直接使用,導致黑客可以輕易入侵企業,造成機密技術被盜或遭受各類型網絡攻擊。其實過往已發生不少同類入侵個案,單靠一個呼籲,似乎影響力有限。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CISA 改為源頭解決問題 採用生產商的預設管理帳戶登入名稱及密碼有多危險,相信每個 IT 技術人員都非常清晰,例如最近伊朗黑客就採用了這種方法,入侵預設密碼值為 1111 的 Unitronics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當中便包括美國一個供水設施,如被黑客惡意利用,便可在關鍵時刻造成斷水或惡意排洪,對政府的公信力可帶來重大打擊。過往美國 CISA 曾多次向企業及機構發出警告,指如果不更改這些預設設定,攻擊者便可以利用這些漏洞入侵內部網絡,從而危及企業整個網絡的安全。 不過,CISA 指出從多年經驗可見,依靠企業的管理員為網絡產品更改密碼並不足夠,無論有意或無意,管理員似乎並未在部署後修改密碼,只要簡單利用網絡掃描工具搜尋特定產品,黑客便能利用預設帳戶登入資料嘗試入侵,研究亦證實相關安全漏洞依然廣泛存在,因此官方這次便轉移方向,敦促生產商由源頭解決問題。 有國家就產品安全性展開立法程序 CISA…

    網上拍賣平台 Carousell 去年 9 月發現用戶個人資料外洩,牽涉全球 260 萬用戶,包括逾 32 萬香港用戶的電郵地址、電話及出生日期。私隱專員公署就事件發表調查報告,指今次事故屬嚴重失誤,對事件感到失望及遺憾。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調查報告指,Carousell 去年 1 月在系統遷移過程中出現人為錯誤,不慎漏放過濾器,以致用戶部分本應不會顯示的個人資料被公開,形成保安漏洞。有黑客在同年 5 月及 6 月時,透過一個來自緬甸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的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