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顧問 (120)

    成立於 2017 年的諾華誠信(Nova Credit),是多家個人信貸資料服務機構 (MCRA) 模式下的信貸資料服務機構,掌握了大量客戶的個人信貸資料,背後需要遵守的規例及採用的技術方案,最著重保障數據安全。該公司最近選用了 SUSE 提供的一系列雲原生(Cloud Native)解決方案,除了能全天侯自動偵測安全漏洞,助企業降低風險之餘,更在相同人手下提升營運效率,令公司獲得更多的生意機會。 諾華誠信每日要處理全港 560 萬消費者個人信貸資料,並根據金融機構提供的信貸紀錄,保持資料在最更新狀態,更要按需求在短時間內提供個人信貸報告。 要跟上行業發展速度,同時符合數據安全標準,單靠原有的虛擬機器(VM)已不足以應付。經評估後,諾華誠信決定選用基於 Rancher Prime 的容器管理平台,建立 DevSecOps 流程,以相同的資源下,提高安全和合規性,全面提升應用程序可用性和可擴展性,加快應用部署時間,實現高質量業務應用交付能力,提升在業界的競爭力。 縮短開發營運時間 傳統開發和營運流程就像瀑布一樣線性流動,包括需求分析、設計系統,編寫程式碼、進行滲透測試(Penetration…

    近年企業越來越關注 ESG(環保、社會和企業管治),在實現可持續性目標方面紛紛加大力度,而科技在當中則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香港上市公司商會主席梁嘉彰最近就公開表示,減低碳排放是上市企業一個至關重要的目標,而企業應透過科技為自身業務轉型至低碳模式,從中開闢新的業務領域,發掘新機遇。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筆者在工作上接觸的許多大小企業,都已在應對 ESG 的實踐問題,由我的觀察及經驗中,充分感受到科技是落實 ESG 的有效工具,除了能優化工作流程和效益外,具針對性的應用更可幫助企業更好地記錄、管理和改善其環保減排措施,以達到 ESG 目標。以下讓我綜合一些以科技實踐 ESG 的建議: 整合 ERP 供應鏈資訊和碳會計帳目 ERP 系統是企業營運的中樞,可以幫助企業實時追蹤和管理供應鏈中的數據。通過整合「碳會計帳目」和「供應鏈資訊」,企業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其碳足跡,涵蓋原材料採購、生產和運輸等過程。這令企業能夠確定哪些環節產生最多的碳排放,從而制定有效的針對性減排策略。 雲端報告和數據分析 利用雲端技術,企業可以將環保數據儲存在安全的線上平台,實現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分享。雲端數據可供內部和外部持份者查閱,從而提高透明度。經分析後可識別效益較低的區域,並提供改進建議減少碳排放,實現更高效益。 物聯網(IoT)監測和節能控制…

    颱風蘇拉來勢洶洶,似乎影響了一連三日的「國際物業管理及採購博覽」。展覽最後一天 8 號風球高掛,大家都說人流因此比往年少了。但除了天氣原因,我也不禁反思:是因為地產市場不景氣?還是因為企業工作繁忙,令業界人士無暇參觀展覽呢?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在颱風蘇拉來臨的晚上,我身處將軍澳家中,雖然經歷了幾個小時的風雨及偶爾的大廈輕微搖擺,但幸好未有像颱風山竹時那般驚慌失措。記得在山竹襲港之後,我向一位科大土木工程教授請教,他指出香港的樓宇都有良好的防震措施,讓我感到放心。事實上,多年來香港的建築物一直都相當穩固安全,即使在極端天氣下也沒有倒塌的事件。 說回今屆「物管展」,展示了不少香港人研發的產品,我留意到不少香港的工程公司都在開發自己的產品。雖然香港市場相對較小,難有足夠的資源進行普及開發,但香港的創新力量卻不容小覷。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港商家自行開發的無攝影鏡頭緊急意外警報系統,這套系統運用了 AI 和雷達感應器,應用於物業管理時,能夠偵測室內人士(如廁格使用者)的肢體動作,識別是否有人跌倒,且無需攝影鏡頭,確保了個人隱私。 這些產品,顯示了香港創新產品的質素非常之高,而應用在建築和物管的科技產品亦應運而生,這也包括了機械人的技術應用,相信會為未來業界帶來新氣象。 過去,許多大型企業擁有自家開發的物業管理系統。然而近年面臨着人才外流和不斷提高的系統要求,使得自主開發變得相當困難。如果企業沒有優秀的團隊,開發的進度可能會十分緩慢,令系統存在的錯誤無法及時糾正,或在不同平台運行上出現問題,難以實現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 正因如此,我們團隊的「Eastop 物業管理 ERP 系統」在近年愈來愈受到關注,也獲得不少客戶的高度滿意。它被定位為「全方位物業管理應用平台」,涵蓋了物業/租戶/業主資料、買賣/租賃合約、訂金、抄錶等管理領域,甚至能夠將應收帳直接映射到財務總帳上。我們的手機應用 Eastop Mobile ERP 也是一個獨立的系統,擁有自己的數據庫,即使斷網也能使用,尤其方便物業維修管理人員。 相對於硬件方面,筆者覺得香港的軟件開發可能相對落後,物業管理公司或需要加油,多留意市場新產品和服務,並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以簡化管理,提高效率,並不斷追求創新。 作者:Eastop…

    自香港今年年初重新開關,並且撤銷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後,多個行業的業務均見反彈,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2023 年 4 月至 6 月的失業率下跌至 2.9%,是 3 年半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旅遊業、零售業、酒店業和餐飲業均面對不同程度的人手短缺,因此僱用兼職員工、承辦商和自由職業者的做法越見普遍。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大型企業和專業服務公司亦相繼聘用外部顧問和合作夥伴來擴充人力,以擴大營運規模、提高彈性並增強競爭力。這些非僱員勞動力,包括服務帳戶、機械人和智能設備等非人類科技,一般亦需要公司網絡和資源的存取權才能運作,這正正為香港 IT 業界帶來新挑戰。 管理非僱員身分的挑戰 僱員身分比非僱員身分較容易管理。簡單而言,企業能更直接控制員工的身分和存取權限- 員工的身分識別生命週期完全由單一部門(例如人力資源部)管理,一般涉及有序管理、追蹤及記錄活動進展,由職位空缺、揀選候選人、錄用、篩選和入職活動、職位晉升或調動,以至終止僱用均包括在內。 相反,從身分管治角度來看,向兼職員工和供應商等非僱員用戶授予適當存取權限便沒那麼直接,甚至可說混亂得多。即使是大型企業,也往往缺乏專為非僱員而設的正式採購審查和身分管理程序。這些相關職責通常散落於不同部門,而現時程序中出現的斷點,加上非僱員身分欠缺透明度,均增加不當存取、過度配置存取權及非活躍帳戶成為被遺棄帳戶的風險。 事實上,非僱員用戶存取權管理不當所引致最顯而易見的負面結果,正是網絡漏洞風險。舉例而言,用戶在企業不知情下,與供應商終止聘約,或者轉而與其他客戶合作,但原本的供應商仍然掌握該企業平台的存取權,大大增加企業所面對的風險。過度配置亦可能導致非僱員擁有過多存取權限,攻擊者可以利用這些存取權限來取得更高級別的特權。 有見及此,採用非僱員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是對付這些問題的關鍵。 開展你的非僱員身分管理旅程…

    大多數人出來創業,都是因為擁有自己的行業專長,但是否都擅長內部管理、人事、資訊科技、會計、倉儲和市場推廣呢?數學和物理有方程式,但創業者經營公司又有否方程式呢?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儒家經典《禮記》中的《大學篇》提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個人來說,這句話意思是要不斷自我修養、管理好家庭、參與國家治理,以實現天下太平。對於一家中小企業來說,我的理解則是:「修身」所指的是要把產品做好,「齊家」是指要管理好公司,「治國」就是要把產品推廣出去,最終使公司做大,令產品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對於大多數創業的老闆來說,要「修身」把自己的產品做好,應該不是難事。「齊家」則是把公司管理好,這就需要 IT、會計、倉儲等多種專業知識。今時今日,許多這些工作都可以外判,例如近年流行使用雲端服務代替電腦主機,因此 IT 服務也可以外判。又或者在倉儲方面,香港的人力和空間都是昂貴的,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亦應運而生。 雖然不少工作可以外判,但單據文件如報價、合同、發票、採購、應收款和應付款等,乃是公司經營的核心部分,仍然需要內部人手去處理。例如,即使把物流工作外判了給第三方公司,但一樣要有清晰明確的單據提供給對方,才能做好管理和溝通。 筆者有不少客戶,過往仍沿用 Word 和 Excel 等單機軟件報價、開立合同,然後再用人手將發票輸入系統。這種做法,往往會花費大量人力在查找文件上,影響營運效率,亦無法全面實現數碼化。因此,一套整合的 ERP 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就成為協助他們完善流程的管理工具。 筆者近日看到本地會計財務人才短缺的新聞,令我聯想起在會計總帳方面,ERP 系統的導入能為企業所帶來的好處。根據我們的經驗,許多中小企老闆並沒有會計專業知識,難以獨立處理公司的會計數據。但在使用 ERP…

    飛機引擎的維修保養,對乘客安全來說非常重要,不講不知,原來維修公司同時要備存大量維修紀錄,衍生出大量文件掃瞄、分類及備份方面的三大難題。今次介紹的業界主角,便選擇採用整合三個供應商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針對以上難題,成功節省大量時間、人力、空間及成本,值得類似企業參考。 今次的主角香港航空發動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HAESL),主要業務是飛機引擎維修,根據民航處規例,他們要將所有維修報告詳細紀錄並妥善保存,每月要處理的文件數量,達到驚人的過百萬張紙張和紀錄。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新方案能大量及快速掃瞄 前期工作大減 HAESL Senior Business Support Officer(Costing & Imaging)—— Charity Tsui 指出,他們的維修紀錄、訂單等文件經年累月,日積月累下,不但佔用大量貯存空間,單是一部引擎的維修紀錄,以往掃瞄存檔前就需要幾名同事花 5 至 7 日做拆釘、整理文件、分類、清除油漬及污漬等前期工作,費時失事。 日常掃瞄過程中,不同的紙張尺寸及質量,容易導致「卡紙」、多重進紙、缺頁、圖像質素參差等令人頭疼的問題。於是在 ACW…

    ERP 是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簡稱,中文稱為「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是一套讓企業管理核心業務流程的軟件系統。在香港,應用 ERP 的公司比率相對周邊城市如新加坡和台灣都較低,主要是因為香港沒有銷售稅,讓許多企業不需要使用 ERP 系統也能經營。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但對於中小企而言,善用 ERP 實在有許多好處: .整合資源:包括銷售、採購、倉管、會計等,使企業能夠更好地管理各部門之間的資源分配和協調。 .提高效率:可以把許多繁瑣的工作自動化,如減少重複的數據輸入、會計數據可以自動生成等,讓員工能夠更專注於高價值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如人力成本、存貨成本、訂單處理成本等,同時也可以提高生產力,增加收益。 .提高透明度:提供更多的數據分析和報告,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業務營運情況,發現問題和機會。 在以往的年代,由於市場上有許多現成的商業系統可供選擇,因此本港很多企業都會使用數個不同功能的系統,例如,用 A…

    「旭日」與「東昇」,是黃誠鴻(Lewis)及鄭競雄(Sophie)兩夫婦最珍視的瑰寶。黃氏夫婦拍住上創立東昇電腦顧問(Eastop),早於 ERP(企業資源計劃)未盛行時,開發出獨特的本土化 ERP 系統,見證香港經歷 Lotus 1-2-3、千年蟲、沙士、智能電話興起、新冠疫情各個高山低谷。成功背後,是一個奮鬥 30 年的香港故事。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從中大開始 創業始於兼職實戰 在中大修讀 Computer Science 的 Lewis 出身基層,他笑言為了用更優惠價格買電腦,「第一日返學頭幾日,我就畀張紙同學,睇吓有冇邊個一齊買」,在未有團購的年代領頭做團購,結果獲得 20 多個同學「夾單」,初嘗以優惠價取貨滋味。 大學及研究院時的…

    預防勝於治療,要提升企業網絡安全,除了配備工具如防火牆來守護網絡之外,定時的「攻防演練」,猶如防火演習般重要。在內地,透過「紅藍兩隊」活動來提升客戶網絡安全更是法律要求,相關機構要作事前準備以及在攻防演練演,並作出 24/7 全天候防禦。 香港方面,香港電訊與 Sangfor 為企業機構提供針對攻防演練的網絡防禦策略方案,增強應戰能力,配合兩間公司的頂尖網絡安全專家團隊、網絡保安認證及最新威脅情報,以達到「零失分」佳績。 攻防演練呈高速發展 根據國內網絡安全法要求,公安每年都會安排攻防演練來測試相關機構網絡安全的防守能力。在攻防演練的活動中,公安當局會通過多種渠道,手法,來對機構進行測試。護網行動針對所有在港的中資機構在港的分支,國企,央企,金融行業等。 根據 IDC 數據,2021 年中國網絡安全實訓演練測試平台產品的市場規模為 1.45 億美元(約 9.4 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 38.5%,市場呈高速發展,亦反映越來越多的綜合型網絡安全廠商進該市場。 要全天候監控防火牆,既耗費資源又耗時,但卻不能忽視。 香港電訊防火牆管理和網路應用程式防火牆服務協助企業在監控上減輕負擔,包括在攻防演練前提醒安全威脅,並及時處理漏洞,以避免在真正演練時被扣減分數。 香港電訊與…

    虛擬化(Virtualization)已成為每間企業的必備 IT 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但一直以來都與網絡保安分開管理。Sangfor 的 HCI 技術,將基礎建設及保安合而為一,加上 7X24 的專家支援服務,為企業達成「人機共治」。 Sangfor 方案顧問黎栢琛表示, 現時社會營商環境不斷改變,「今日可能只係有 100 個用戶,聽日就可能300 個」,增加可擴展性越趨重要。以根據過去經驗,不少企業購買防火牆、Endpoint security 等等設備及製定了防護方案後就以為一勞永逸,未深入了解將來需要的擴展性問題。 而 Sangfor HCI 致力簡化客戶系統架構之餘,亦與保安進行「一體化」,即使公司有新的員工加入,亦易於上手,不用作多層次了解 系統架構;方案更設有坊間少有的備份功能,不需額外找第三方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