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雲端服務 (115)

    一款專門針對 Linux 作業系統的挖礦軟件 (crypto-mining) 被發現有新變種,去年背後的黑客只針對 Docker 容器 (container),但來到 2021 年就專攻雲端服務例如華為雲。最有趣的是在執行入侵流程時,挖礦軟件會先為目標設備剷除已安裝同行的挖礦軟件,而且還用上其他加密方法保護自己,令其他黑客無法將它剷除。 今次的變種挖礦軟件由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 TrendMicro 的專家發現,指出新的挖礦軟件不單保留了以往的功能,更加入新的功能保護自己可以永續存在。專家解釋整個攻擊流程,當變種挖礦軟件準備落腳雲端服務上的虛擬機時,首先會為系統進行掃描,檢查是否有其他挖礦軟件的存在。如有發現,便會視乎屬於哪一款病毒,決定清洗程序,將虛擬機還原成一部「乾淨」的機器,以便變種挖礦軟件啟動安裝程序。前期準備功夫還包括挖礦軟件會自行銷毁入侵痕跡,增加被發現的難度,然後才開始逐步引入惡意負載 (payload),完成整個入侵流程。 既然變種挖礦軟件有能力剷除異己,背後的黑客自然有備而來。專家指出挖礦軟件採用了自家的 ssh-RSA 加密金鑰對系統進行修改及將檔案存取權限鎖死,因此即使有其他惡意軟件入侵,也無法將它移除,同時亦無法取得所有控制權限。黑客又利用洋蔥網絡 (Tor) proxy 服務,去保護挖礦軟件及…

    每日都有企業或機構被黑客入侵,到底是網絡攻擊真的無法防備,抑或另有原因?IBM 網絡安全團隊 X-Force 就在最新發表的調查報告內指出,2/3 的雲端資料外洩事件,都可以靠安全政策同設定阻止……即是企業做得未夠好啦! 新冠疫情加速企業數碼轉型,愈來愈多企業或開發者使用公共雲 (Public Cloud) 服務,有關雲端應用的網絡安全問題亦變得火熱。最常被提出來討論的,主要圍繞網絡防火牆、登入驗證、帳戶權限配置、數據加密等方面的功能內容。有安全專家認為,針對雲端服務攻擊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多時與受害機構未能理解雲端應用背後所使用的科技及運作原理,以至未能適當進行安全設定,堵塞存在的漏洞。今次 IBM 安全團隊 X-Force 為 2020 年第二季至 2021 年第二季跟進的雲端外洩事件中作出總結,便認為有 2/3 受害企業如果能制訂堅實的安全政策、為軟硬件保持更新,以及為雲服務作好設定,便可避免慘劇發生。 而在眾多安全問題中,研究團隊指出在採用雲服務後,員工或客戶都會通過應用及各種…

    WhatsApp 上周宣布,將在今年稍後為用戶提供點對點加密備份,用戶將可選擇使用加密密鑰作為儲存備份的方式。WhatsApp 將提供隨機創建的 64 位數的密鑰,用戶可自行保留這個密鑰作記錄。做法類似於 Signal 處理備份的方式,只需重新輸入密鑰就能恢復備份。 另一種儲存備份的方法是將隨機密鑰儲存在 WhatsApp 的基建內,即是被稱為以硬件為本的安全模塊 (Hardware Security Module-based, HSM) 的備份密鑰庫,用戶可用自行創建的密碼,存取在內的備份。 WhatsApp 在白皮書上列明,WhatsApp、用戶流動裝置連結的雲端服務,或者任何第三方都不知道密碼。密鑰存儲在 HSM 備份密鑰庫中,以便用戶裝置丟失或被盜時,都能恢復密鑰。另外,HSM 備份密鑰庫具備強制執行的密碼驗證,如果猜測密碼至一定次數次失敗後,該密鑰將會永久無法存取內容,WhatsApp…

    Microsoft 宣布旗下的 Azure Sentinel 雲原生 SIEM 平台將會加入勒索軟件的人工智能偵測技術,加強監察企業內部系統及雲端服務的數據傳輸,讓企業客戶能及早發現可疑活動。另外又提供多項處理懷疑勒索軟件入侵的流程建議,就算無用 Azure Sentinel,都值得大家參考。 在 Microsoft 新加入的勒索軟件偵測技術中,使用了 Azure Sentinel 內置的人工智能技術,快速分析大量的數據傳輸。Microsoft 方面指出快思邏輯 (Fusion) 技術可從收集到的數據中聯想出多種可能性,可捕捉及串連多種細微的可疑活動,早一步定性是否屬於勒索軟件活動,並向 IT 員工發出警報及分析報告。…

    新冠病毒出現之前,大部分企業都採用在辦公室工作的上班模式,由於員工都在公司內部網絡工作,受到企業級防火牆及其他安全工具保護,因此遭受網絡攻擊的風險較低。不過,在家工作模式下企業急於採用各種 VPN 及雲端應用服務,如因安全設定不足,便為犯罪分子提供入侵機會,通過釣魚電郵及暴力破解用戶名稱及密碼,長時間潛伏在網絡上進行更大的破壞,例如竊取企業機密資料,或使用勒索軟件加密電腦設備或檔案。要防止黑客入侵,企業必須制定完整的網絡安全政策。 採用多重身份驗證(MFA):無論是登入虛擬專用網絡(VPN)、遠程桌面協議(RDP)服務或其他雲端應用服務,員工必須使用帳戶名稱及密碼以外的驗證方法,例如驗證應用軟件或 USB 硬件密鑰,不僅可以阻止黑客入侵,還能在對方嘗試登入時接收警報,讓企業知道自己有可能已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 加密數據:對數據進行加密(encryption),便可防止未經授權者讀取檔案的內容,無論檔案存在於內部網絡、雲端儲存庫或員工的電腦,又或在傳輸過程被截取,黑客也無法讀取或修改內容。 及早更新安全檔:與其他應用程式一樣,及早安裝更新檔可以更好地運行雲端應用服務,同時還可堵塞安全漏洞,減少被網絡攻擊的風險。而且愈早更新,愈能阻止黑客入侵。 採用雲安全狀態管理(CSPM):企業使用的雲端服務愈來愈多,獨立管理或會出現漏洞。使用CSPM工具可以自動地識別和修復圍繞雲中錯誤配置和合規性的潛在安全問題,保護雲基礎設施免受潛在攻擊和數據外洩的影響。 準確設定帳戶權限:雲端服務可能很複雜,但也必須為每個帳戶設定使用權限,令每個員工因應其工作職能,只可接觸指定的檔案或應用服務,可減少其中一個帳戶被竊取所帶來的損失。 持續備份作為應急計劃:一個好的雲安全策略應該包括存儲數據備份和離線存儲,如果發生意外或入侵事故,企業也能使用備份資料恢復運作。 方便員工:企業應該為員工提供最安全的企業雲端服務套件,因為如果它太難用,員工有可能偷偷轉而其他公共雲工具。此問題可能導致公司數據儲存在個人帳戶中,從而產生更大的外洩風險,尤其是在員工的個人帳戶缺乏多重身份驗證或權限控制等安全設定。 企業在享用雲端服務的好處時,亦必須確保擁有安全的雲安全策略,不僅應該使用多重因素身份驗證、加密數據和妥善備份及保護數據等工作,還要考慮員工感受,挑選易於使用及安全的雲端服務,才能吸引員工使用,讓企業上下始終在統一的安全政策下運作。 資料來源:https://zd.net/2VgJPEI

    後疫症年代加速數碼轉型,Orange 集團(法國電信)旗下的 Orange Business Services (OBS) 在2020年就Cloud Maturity 進行調查,發現 70% 公司想將應用程式搬上雲端運作,事實上大部分企業早已邁步上雲,更有 15% 將重要應用程式搬上雲。在數碼轉型的過程中,企業最擔心的是風險及安全問題。全球頂尖互連及數據中心公司Equinix 連同 Orange 推出數碼轉型服務,協助企業安全完成雲遷移,立即了解更多上雲過程及安全須知! 切割core 及 edge 保護數據…

    近日全球各地發生多宗數碼災難,有保險公司旗下牽涉多國的客戶數據資料遭公開,更接連有基建,包括能源公司、醫院、軟件公司等遭受勒索軟件威脅的事故,牽連甚廣,影響民生。面對黑客頻繁出動,企業必須找出現行系統存在的漏洞,加以防範。在疫情之下,遙距辦公或為企業保安系統打開缺口,在員工脫離公司網絡保護下,企業應當如何自保,做好把關呢? 企業日常營運需使用多個不同的系統,諸如財務系統、公司內聯網、雲端數據庫等,使用愈多的系統,便需要記住愈多的密碼,如果偷懶全部用上同一組密碼,一旦遭黑客盜入等同把不同的夾萬之門打開任人竊取財物。Thales 大中華及韓國雲數據保護與軟件授權區域銷售經理任兆雄(Tommy)指出,無論是數據洩漏,抑或是勒索軟件攻擊,其導致原因都有機會是企業大門把關出現問題,太多進入系統的入口,自然甩漏也會更多,被攻擊的機會亦因此增加。企業要修補漏洞,便需監察好每個入口,「加多把鎖匙」,鎖好每一道門。 Thales 大中華及韓國雲數據保護與軟件授權區域銷售經理任兆雄(Tommy)表示,無論是數據洩漏或勒索軟件攻擊,其導致原因都有機會是企業大門把關出現問題。 免卻記密碼及繁複登入步驟 那麼到底如何為系統加設鎖匙?Tommy 解釋,黑客會假裝是企業的員工,使用其登入資料進入系統,而採用多因素驗證方法(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MFA),就是最佳方法:在用戶登入系統時,除了需輸入帳戶名稱及密碼,需要再作多一次的驗證,例如輸入傳輸至用戶手機的驗證碼,或是再用如指紋、面部特徵等生物特徵作身份確認。坊間有網站提供免費的 MFA 工具,例如會創建一個獨有的 QR Code,作為身份驗證;不過如果有人從其他途徑獲得相關QR code,就有風險被盜用身份,所以使用 MFA 作為身份驗證保安工具時,應檢查所有「大門」,避免遭黑客有機可乘。Thales IAMaaS 解決方案是作為「鎖匙保管者」的存在,讓企業安心阻擋非員工人士進入機密系統,免卻需要記下多個密碼的煩惱,同時也能擁有嚴密的保安措施。 Tommy 笑稱Thales「鎖匙佬」,「一條龍」做好企業系統的所有把關,包括配合客戶需求、客戶服務、維修等,全方位支援客戶需要。而 Thales IAM 雲端方案是一個管理用戶所有登入憑證的服務,方便 end-user 操作,省卻登入須多次輸入密碼的麻煩,登入只需作一次身份確認,即使稍後要進入其他系統,亦毋須不斷輸入帳戶名稱及密碼。 Thales IAM 雲端服務設有三條防線:第一條防線是在輸入帳戶名稱及密碼後,加設多一個驗證因素,以;第二條防線是 Smart Single Sign-on (SSO),即智能單點登錄功能;第三條防線是以零信任 (zero-trust)的機制。 三條防線 智能分析異常用戶行為 Thales IAM 雲端服務設有三條防線:第一條防線是在輸入帳戶名稱及密碼後,加設多一個驗證因素,以作身份確認;第二條防線是 Smart…

    隨住全球化,企業業務發展無分國界,數據資料頻繁在各分公司及其他合作夥伴來往,如遇突發事故,整個運作系統及應用環境等的數據存取便大受影響。對於金融業、銀行業等對數據安全應用要求高的行業,在不同城市的數據中心都需要設置備份,令重要的應用程式(Critical Application)及數據能維持高可用性,並以穩定網絡以應付龐大數據應用。全球互連及數據中心公司Equinix 與中國移動國際(CMI)及Veeam 聯合推出數據中心異地備份方案,供企業以較低成本做好數據備份,從此無憂數據傳輸中的突發狀況,快速無縫回復數據。 調查:75%小型企業無任何數據回復備份方案 在每秒都在進行數據傳輸的年代,萬一突然發生事故導致傳輸中斷,窒礙應用程式運作,導致整個營運系統停頓,恐怕是企業的噩夢。然而有調查指出 75% 的小型企業 [1] 竟然沒有採用任何數據回復的備份方案,萬一發生意外,或會面對電源中斷、程式故障、數據損失等狀況,隨時損失慘重,超過50% 的企業沒有足夠的預算應對事故並恢復過來。如果當初未有任何後備方案,要從事故中修復問題,所造成的時間及開支等消耗,或令企業錯失商機,不能復原所有數據資料,得失客戶。 DR技術快速復原數據 恢復系統運作 Equinix 夥拍中國移動國際,為企業提供分布於全球各地的數據中心備份服務,企業只需使用兩間公司的數據中心服務,便能完成後備儲存,無論是在地的實體機,抑或是上雲的虛擬機,數據及應用程式運行一樣暢通無礙,無懼事故出現。方案採用 Veeam的 Disaster Recovery(DR)技術連動數據中心,Disaster Recovery as a service(DRaaS)包含兩大技術元素,其一是Recovery Time Objective (RTO),縮短死機後回復的所需時間,能在數分鐘內令系統迅速回復正常;其二是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RPO),即透個頻密的自動備份,降低因事故所致而流失數據的風險。簡單而言,DR 技術能做到數據高度備份,並保障應用程式的運行表現,令企業不會因面臨突發事故而不知所措,快速還原系統正常營運;方案亦支援雲端備份,支援各大主流雲端服務供應商的平台,如 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及阿里雲等。 DR技術數據備份原理示意圖 高規格的跨地域、跨平台的數據備份方案,締造完整風數據儲存架構,完善的container 保障應用程式及數據運作正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作備份,亦有 Local Ring 作連接。因應on-demand 的服務性質,在意外發生後隨時可提取備份,立即進行複製備份,重啟系統運作。Equinix 與中國移動國際的數據中心能達到互補資源的效果,互相支援及儲存數據,讓企業有更完善的配套及更佳的體驗。…

    全球疫情雖然逐漸放緩,但仍有不少外國企業實施遙距工作措施,然而在家工作存在大量危機,有網絡安全研究人員更發現了數十萬個不安全伺服器、端口和雲端服務,可能導致容易被黑客入侵! 因應疫情爆發,令企業組織和員工對雲端服務的需求增加,而這亦導致企業網絡暴露(exposed)於網絡攻擊之中。企業在疫症開始爆發時,急忙推出在家工作的措施,員工因此依賴雲端服務,包括遠程桌面協定(RDP)、虛擬專用網絡(VPN)和 Microsoft Office 365 或 Google Workspace 等應用程式套件。 雖然這種模式允許員工在傳統公司網絡以外的地方工作,但也讓網絡罪犯的多了潛在攻擊面。黑客能夠利用監控水平下降,而成功偷取用於遙距登入雲端服務的個人憑據,藉以入侵企業。 網絡安全公司 Zscaler 的安全研究人員分析了 1,500 間公司的網絡,並在 392,298 個公開的伺服器、214,230 個暴露端口和 60,572 個暴露的雲端實例發現了數十萬個漏洞,並聲稱最大的企業平均暴露…

    全球多個網站今日傍晚突然出現故障,用戶無法正常瀏覽。據外國科技媒體 TechCrunch 報道,受影響網站包括 Reddit、Spotify、 Twitch、GitHub、HBO Max、PayPal、Vimeo 及 Shopify。此外,多個國際新聞機構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廣播公司(BBC)、《衛報》、《時代雜誌》、《金融時報》,以至是英國政府的網站亦告癱瘓。 今次全球網絡大故障,據報與雲端服務商 Fastly 有關,該公司承認,其內容傳遞網絡(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簡稱 CDN)服務出現問題,目前正展開調查。受影響網站癱瘓個多小時後,目前已恢復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