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邀請了網絡安全保險專家盧子頴,講解這類保險的保障範圍,以及哪一類企業應該盡快考慮投保。不過,原來並非想買就可以買到,因為保險公司會先評估投保人有沒有做足安全措施,除了影響投保成功投保率,更會左右保費。 三大因素影響投保 網絡安全保險供應商智咨詢集團執行董事盧子頴指出,雖然遇到的個案不多,但間中也會有投保人以為只要有錢就可投保,但其實保險公司也需要核保,評估投保人受到網絡攻擊的風險。「如果店鋪連門鎖也沒有,試問怎會有保險公司受保?」他指出保險公司首先會檢查企業現有的網絡安全措施,例如有沒有裝設防火牆、防毒軟件、登入權限管理、升級硬件及軟件韌體的政策、個人私隱保管政策、遙距登入管制等等,「如果企業完全沒有做,保險公司會建議對方先做好基本的網絡安全措施,之後才考慮投保,因為即使轉投其他保險公司,相信也不會成功。」盧子頴補充說,其實投保不能賺錢,只能減少損失,所以如果站在預防被攻擊的立場,企業都應先做好防禦工作。 除了檢查安全措施,盧子頴表示保險公司還會考慮企業的業務性質,如屬於高風險行業,例如涉及加密貨幣交易,又或處理的個人私隱數據太多,就並非所有保險公司就會受保。另外,一些規模較細的保險公司,如投保企業每年的生意額太高,也可能因為承受不到風險而無法接單,這些因素就與投保企業無關。 上述的考慮因素,不單只會左右投保成功率,同時也會影響保費,「因為全部同風險有關,簡單來說,風險愈高的生意,保險公司收取的保費就會愈高。」盧子頴解釋跟傳統保險服務一樣,保費高低還要因應保額、墊底費及保障內容計算,如前文提及的增值保障如勒索贖金、外判商失誤等,便會提高投保費用。記者問如企業內擁有考獲 CISSP、CEH 等證書的網絡安全專家,安全度理應較高,是否可成為減保費的因素?他說理論上是,但同時間代表企業的業務複雜性較高,而且亦可能有較多監管要求,所以保費最終也要視乎實際情況而定。 「雖然保險費用很難有參考價格,但視乎選購的保險計劃,保費可低至每年五六千元。」盧子頴建議企業管理者不用想得太多,如認為業務受到攻擊的風險頗高,應邀請保險公司進行評估,之後再考慮是否購買也不遲。
Search Results: 防火牆 (157)
數碼轉型的好處,相信毋須特別多提;不過隨著愈來愈多企業將重要工作或數據轉移雲端,網絡安全的問題亦陸續浮面,例如難以把握的多雲(Multi-Cloud)架構、複雜的存取權限管理,特別是「影子 IT」」(Shadow IT)應用失控,每走一步似乎都可以引發難以預計的洩密風險。既要繼續移雲,但對網絡安全又有大量疑雲,應該如何自處? 發展過快 監管困難 先來看看現時企業管理者面對的難題,愈趨複雜的多雲架構及存取權限問題都較易理解,但到底「影子IT」應用又是什麼一回事?它其實代表未經企業 IT 部門允許的應用軟件。根據最新發表的一份網絡安全調查顯示,企業管理者認為員工使用的雲端應用軟件數量為 452 種,但實際上卻是 1807 種,足足接近 4 倍之多,完全低估了實際使用情況,這些影子 IT 應用既然未被允許使用,企業 IT 部門所採購的網絡安全設備自然難以洞察及堵塞其漏洞,大大增加黑客潛入的門路。 除了雲端應用「失控」, BYOD(Bring…
為免落後太多,不少企業決策者都希望盡快推行數碼轉型,加速雲轉移應用。其實雲轉移有很多問題需要釐清,因為將重要工作放上雲端,便要好好考慮安全及備份問題,這樣企業才能無後顧之憂,讓數碼轉型歷程保持簡單透明,方可專心拓展業務。 【早餐研討會】雲轉型陷阱你一定要知 時間:9 月 12 日(Thu)8 am 至 9:30 am(7:30 am 開始接受登記) 地點:灣仔香港萬麗海景酒店宴會廳 3 至 4 費用:全免(備有美式早餐) 報名:https://bit.ly/2ZyOhMg 超越混合雲的微間隔防禦策略 要安全保護數據或各項應用,傳統做法是依靠網絡安裝防火牆;但隨著 IT…
間間公司 day 1 搞網絡保安,多數都係槍頭對外㗎啦,又防火牆又防間諜軟件又擋 DDoS 攻擊,目的只有一個,就係唔好俾外人入侵到自己個網絡。但實情係,世間上最難防嘅永遠唔係外人呀! Ponemon Institute 早前出過一份調查報告,總共調查咗 159 間公司,結果發現佢哋因為公司員工或外判員工造成嘅網絡入侵,一年內總共損失咗 876 萬美元!雖然大部分係員工刻意所為,但亦有唔少係意外造成,例如員工唔小心將藏有敏感資料嘅 USB 手指漏咗喺餐廳、廁所,又或者返工手痕 click 咗入去條有毒嘅網址之類,單係呢類無辜辜嘅意外,每次平均已令公司損失 28 萬美元,你都咪話唔得人驚。 報告仲話呢類內鬼個案特別難查,平均要用…
不少網絡安全事故統計報告的結果均顯示,員工是為企業網絡安全的一大死穴。雖然安全意識可以培訓,但黑客攻擊手法層出不窮,而且又專挑針對新的科技應用漏洞發動攻擊,所以事實上未必可以完全怪責員工疏忽,再者事後追究亦於事無補,倒不如採取主動防禦措施,借助網絡安全工具阻擋黑客的攻擊。 四大網絡威脅 到底現時企業面對著哪些網絡威脅?借助數碼轉型提升企業競爭力,又會帶來哪些安全漏洞?Edvance Beacon 2019 安全峰會將會向與會者詳細解構企業需要火速解除的網絡威脅,分別是端點防禦、無線熱點管理、上網瀏覽及雲端防火牆,令企業時刻處於安全位置。 端點防禦新概念 傳統防禦採用病毒對比方法,但只能阻擋已知病毒。新一代防禦策略由人工智能進行分析,通過集合全球數據預測黑客的攻擊模式,即使是零時差攻擊(Zero Day Attack)也有機會阻截。 無線熱點管理策略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已成職場趨勢,企業因而需要設立無線網網熱點供員工及客戶使用。要避免黑客或外人盜取機密資料,精密的登入帳戶管理方案最為有效,亦可減省架設無線熱點的成本。 隔離式上網工具 無論是企業管理者或員工,無可避免要連接上互聯網找尋資料,令企業網絡曝露在網絡威脅中。新的隔離式上網(Web Isolation)工具,可將網絡活動遙距在隔離的虛擬空間執行,即使誤入藏有惡意程式的網站,也無法接觸企業網絡。 雲端防火牆應用 分散式工作模式及雲端應用,可讓員工在家中或流動工作,企業既不可能為每個端點安裝防護工具,將所有連接先轉回數據中心防火牆統一處理又費時失事,拖慢工作效率。最直接方法,就是於雲端架設防火牆,無論在任何地方工作,都可保障用家的安全。…
上星期一份針對港台加密趨勢嘅調查報告顯示,近半數(48%)港台企業認為員工疏忽係數據安全嘅最大威脅。由於員工嘅安全意識不足,就算企業已安裝防火牆、防毒軟件,亦可能只係阻截到外來攻擊,但就未必能阻止員工「主動」製造漏洞,防止機密外洩。 過時防禦策略 唔少企業管理者可能都會問,點解投入咗大量資源喺網絡保安上,都仲係咁唔安全?其實同採用產品嘅防禦策略有好大關係。傳統網絡防禦方法係透過比對病毒數據庫資料,當發現網絡上出現被標記嘅行為,例如有病毒或惡意軟件企圖喺端點電腦進行安裝,又或有大量數據由內部網絡送出,先會觸發保安系統進行攔截。不過,黑客深明當中漏洞,於是透過改變攻擊模式,例如毋須安裝惡意軟件的無檔案惡意程式(Fileless Malware),或以不定時、每次只傳出少量數據嘅傳送模式等,將惡意傳輸隱藏於企業正常嘅網絡活動之中。更重要嘅問題係,當有事故發生,即使網絡保安系統有 log ,要喺短時間內以人肉搜尋方式完成作業,相信就連網絡保安專家都要投降。 分析行為調整防禦策略 其實只要借助 User and Entity Behavior Analytics (UEBA) 自動化記錄分析工具,唔單只可以好快咁搵出端點電腦嘅微細異常行為,更可以將事故發生時每部電腦及登入帳戶正在進行嘅活動,包括睇緊嘅網站、開緊嘅電郵,以及同網絡內電腦嘅互動,全部清清楚楚咁展示出嚟,對防止惡意軟件擴散及預防事故發生,都有好大嘅幫助。喺「Edvance Beacon 2019」安全峰會上,網絡保安專家將會親身示範點樣借助呢啲分析工具,去鎖定有問題嘅網絡活動,無論係內聯絡抑或雲端應用,都可以通過中央介面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人,又或係網絡安全把關者,就要即刻報名參加,喺採用自動化防禦產品前,都可以向人工智能借鑑,留意返一直遺漏嘅地方,緊急調整企業防禦策略,減少保安事故發生! Edvance Beacon 2019日期:2019…
Cisco 1001-X 系列路由器並唔係家用裝置,而係一個(應該要)非常穩陣可靠、專攻企業使用嘅網絡裝置。今次發現嘅問題出喺信用錨(Trust Anchor)驗證基制之上,黑客可透過漏洞喺源頭繞過驗證,非常大鑊! 兩大漏洞攻破不可能 最近有研究員發現 Cisco 1001-X 系列路由器存在極大漏洞,容許黑客遙控攻擊,控制裝置並可以獲取所有經過路由器嘅訊息及指令。資安公司 Red Balloon 研究員解釋,今次總共發現兩個漏洞:第一個為 Cisco 嘅 IOS 執行系統漏洞,相對上簡單,屬小兒科,一般修補方案更新就搞得掂;第二個就麻煩喇,因為關乎信任鍊(Chain of Trust)嘅驗證問題。 Cisco 喺…
IoT 設備嘅種類極多,上淘寶隨便搵一下,好似 監控鏡頭 、智能門鎖、智能溫度計等等,平到二百幾蚊已有交易,碌下碌下見得意就會買返嚟玩下。不過,最近其中一款用於 IoT 產品嘅軟件 iLnkP2P ,就被發現存在極大漏洞,專家唯一嘅建議,竟然係買過部新嘅先得! iLnkP2P 呢款軟件係由深圳一間叫做 Yunni Technology 所開發,網絡安全研究員 Paul Marrapese 指出呢款軟件被多間公司採用為旗下具備 監控鏡頭 嘅操作介面,包括 HiChip、 TENVIS…
分享FacebookTwitterWhatsAppEmailLinkedinTelegram 2018年資安事故歷歷在目,這邊廂航空公司資料外洩、那邊廂酒店集團被黑客入侵,網絡攻擊無日無之,手法日新月異,要減低被攻擊的風險,網絡威脅情報的收集及分析成為關鍵。處理海量和運用網絡威脅情報去偵測已經是個艱巨的任務,要及時作出回應更是一項挑戰。解決方法其實好簡單:利用HKT「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以及「資訊安全威脅管理服務Threat Management Services(TMS)」。 HKT CTI 可減低遭受新型網絡攻擊的風險 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有如大腦,負責收集及分析各種網絡威脅情報,CTI 匯聚網絡安全專家、情報及最新技術,可大幅縮短調查及分析時間,減低企業遭受新型網絡攻擊的風險。 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收集及分析各種網絡威脅情報。 過濾環球及本地超過 1,000 億個原始日誌 網絡威脅情報的質量是…
每逢有網絡保安事故,本地傳媒都會即時搵保安專家評論事件。這些被行家視為「傳媒好友」的專家不多,因為解答不單要快,意見亦要準確簡短,才能幫助記者搶先報導事件。如果言論能再帶有一點幽默感,自然更易成為傳媒寵兒。香港互聯網協會網絡保安及私隱小組召集人楊和生就是其中之一,原來當初他踏入電腦界全因為懶,誰不知現在卻是最忙的職業。 輸在起跑線 早於 1990 年讀大專一年級時,楊和生已開始接觸電腦,「那時讀電腦工程,喜歡寫電腦程式只因為懶,因為發現有很多重複性的工作毋須人手處理,例如要處理一大堆文件檔案的排版,其實只須編寫簡單的程式,就可交由電腦自動執行。」令他沉迷鑽研電腦程式的原因,除了他宅宅的沒有其他嗜好,還與他的電腦設備輸在起跑線有關,「以前無錢,所以第一部電腦的硬件配備比同學差很多,例如別人的電腦用 386 (Intel 處理器型號)、1MB RAM,我就只用 286 及 640KB RAM,連電腦屏幕也只得黑白。」眼見朋友的電腦可以做到很多東西,楊和生亦想試試自己那部弱弱的電腦可否做出接近的效果,所以便花了很多時間練習寫程式,蒲深水埗黃金電腦商場買書自學一些破解技術,「當時完全無黑客的概念,只是有興趣試試修改程式,例如修改電腦遊戲內的生命值、武器防具等,雖然自己完全沒有打機的嗜好……」 後來有朋友移民美國,楊和生為了保持通訊而連上互聯網,才從不同渠道認識黑客這回事,「不過那年代接觸的黑客技術並非以破壞為目的,只是大家互相分享一些程式的漏洞,例如當時互聯網供應商使用的 FreeBSD 作業系統,就有各式各樣的破解玩意,雖然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但我已可讀取到其他用家的電郵地址及內容。」掌握到這些個人私隱,有心人其實已可利用來進行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攻擊,楊和生則笑說可能自己沒有犯罪基因,所以即使讀取到伺服器內的電郵內容,也僅僅是滿足了自己的成功感,未能發現偉大的「錢途」。 大專時經常蒲黃金的結果,就讓楊和生認識了一班「砌機佬」,後來其中一個相熟的店員在商場內另起爐灶,順理成章便邀請他一同開檔。「那時賣電腦很好賺,一套電腦可賺取四成利潤,有時講價可以減到幾百蚊,不似現在只賺到百多元,想平幾蚊都難。」賣電腦的好處,就是可以接觸最新的電腦資訊,同時以平價入貨,「所以第二部電腦已是當時頂級的 486,一下子由最慢變成最快。」無論上學或兼職都與電腦有關,讓他打穩了電腦編程的根基,所以出來工作後,編寫程式的技術及速度亦較人高及快。 隱密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