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企業已開展數碼轉型歷程,將大部分重要工作遷移雲端,以增加營運的靈活性,以及更有效運用資源。而在數碼轉型的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網絡安全問題日趨嚴重,特別是亞太區市場,雖然過去數十年在科技上急速發展,但網絡安全意識及措施卻未能跟上,如未能快速武裝起來,絕對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黑客攻擊的受害者。雲端安全方案供應商 Barracuda 就在這個水深火熱之時,決定在香港增兵,協助亞太區企業提高防禦力。 精準電郵攻擊劇增 近年不少大企業都出現私隱洩漏事故,酒店業有 Marriot,航空業則有 Cathay Pacific 及 British Airline,上榜的電商平台更是多不勝數,嚴重影響營運商譽。當然,受攻擊的不限於大企業,作為進攻大企業的跳板,中小企亦難逃黑客魔掌。而在眾多攻擊方式之中,電訊服務供應商 Verizon 指出估計有 93% 都與電郵攻擊有關,而單單在 2019 年第三季,香港便錄得 849 宗網絡釣魚攻擊個案,可見電郵系統安全的重要性。一向在電郵保護及病毒防火牆服務上獲高度評價的 Barracuda, 其亞太及日本地區銷售副總裁 James…
Search Results: 防火牆 (154)
香港的電子支付服務起步較遲,不過,近年在Alipay、WeChat Pay、PayMe、Tap&GO 等支付系統大舉推廣下,已有不少人習慣電子付費。今年六月 Visa 曾發表調查報告,指 53% 港人曾嘗試只靠電子支付過日常生活,71% 港人首選非現金支付方式。作為消費者,選擇電子支付只須克服信心問題;但作為收款的中小企業卻要諗過度過,因為安裝電子支付系統時,服務供應商會收取租金或於每宗交易收取費用,以及各式各樣的安裝費及保養費,再加上如要安裝多於一種收費方式,成本無疑會為中小企帶來不少壓力。 降低電子支付申請門檻 香港電子支付系統開發商 Yedpay 交易寶聯合創辦人兼技術總監黃韋皓解釋:「SME 要引入電子支付服務,門檻很高,申請手續又費時,而且又未必達到安裝要求,例如一些街邊檔沒有網絡連線,Yedpay 的一站式無線收款系統,便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他說收款系統可插 SIM 卡,即使店鋪沒有寬頻服務,也一樣可以使用,而且一部機已有齊 Visa、Master、Alipay 、Apple Pay、Samsung Pay、Google Pay 及…
數年前,有黑客遙距入侵澳洲一間賭場的監視器系統,偷看其中一間貴賓室內的撲克牌局,然後暗中通知現場的同謀下注,八局下來詐贏了將近3,300 萬美元。另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場景,則是 2018 年某酒店大廳中壯觀的新式魚缸,雖然讓顧客們置身於愉悅的環境中,但魚缸內與酒店電腦系統相連的智能溫度監察器,卻存在網絡安全漏洞,結果成為絕佳的跳板,讓黑客成功闖入酒店電腦系統⋯⋯ 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聯網)的發展速度愈來愈快,上述的個案恐怕只會愈來愈多。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聯網)的發展速度愈來愈快,根據最新數字顯示*,預計 2021 年將會有 250 億 IoT 連接上網。報告同時指出當中約 9 成缺乏網絡安全保護,透明度亦不夠高,令企業及使用者難以有效監管這些 IoT…
第五代(5G)流動通訊技術備受關注,早前有香港電訊商利用 5G 頻譜,僅以 14 秒完成下載 2GB 影片,高速上網表現,令企業管理者相當憧憬技術可以盡快投入市場,取代現時企業內部的 Wi-Fi 網絡基建。而香港的頻譜使用權已在 10 月中由本地四大電訊營辦商投得,如無意外,為期 15 年的頻譜使用權將於明年 4 月 1 日生效。不過,5G 技術其實有一定的使用限制,而且網絡安全性亦較 Wi-Fi 無線傳輸技術不足,站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管理者應認真考慮升級部署。…
Neo 今天讀到一份不錯的訪談,Michael Coates(曾任Twitter 的CISO)分享了心得,針對兩個頗為吸引的問題:一、如何建立強健的資安團隊?二、如何開展自己在 Cybersecurity 的事業?其立論一針見血,所以略為記下,並加評論,以饗讀者。 Michael 指出一個殘酷的事實:網絡邊界(The perimeter)永遠在改動。上一個世代講要守護network choke points,在今天可能不切實際。為了分秒必爭的業務競爭及發展,愈來愈多的雲運算及外判模式,正在消解(dissolve)網絡邊界。在今天,速度無比重要,所以資安服務要非常貼身。然而,面對眾多業務部門及他們各自獨特的系統結構,IT/資安團隊如何處理快速的變更要求及服務要求?難道要每個部門配置資安技師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Michael 走了一條路,叫 Empowerment及Paved path approach。這個思維是去 empower(提升能力、給予信任;「授權」二字太狹窄了)一些 Security Champions去協助公司的資安。中央IT做的工作,近乎鋪路,提供一系列不同的工具,並列出權限界綫,定出不應逾越的底綫。有了這些準備,Security Champions…
Neo 今天讀到一份不錯的訪談,Michael Coates(曾任Twitter 的CISO)分享了心得,針對兩個頗為吸引的問題:一、如何建立強健的資安團隊?二、如何開展自己在 Cybersecurity 的事業?其立論一針見血,所以略為記下,並加評論,以饗讀者。 Michael 指出一個殘酷的事實:網絡邊界(The perimeter)永遠在改動。上一個世代講要守護network choke points,在今天可能不切實際。為了分秒必爭的業務競爭及發展,愈來愈多的雲運算及外判模式,正在消解(dissolve)網絡邊界。在今天,速度無比重要,所以資安服務要非常貼身。然而,面對眾多業務部門及他們各自獨特的系統結構,IT/資安團隊如何處理快速的變更要求及服務要求?難道要每個部門配置資安技師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Michael 走了一條路,叫 Empowerment及Paved path approach。這個思維是去 empower(提升能力、給予信任;「授權」二字太狹窄了)一些 Security Champions去協助公司的資安。中央IT做的工作,近乎鋪路,提供一系列不同的工具,並列出權限界綫,定出不應逾越的底綫。有了這些準備,Security Champions…
被稱為全球現時最嚴厲的私隱保障及安全法規,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 》(GDPR) 已實施超過一年。此規則旨在為歐盟公民個人資料的儲存和處理,提供更好的保障,但仍然有許多公司未有對此嚴格遵守,當中包括歐洲以外的知名公司。 例如,美國酒店連鎖巨頭萬豪國際集團 (Marriott International)因駭客盜取了 3.83 億條客人訂房記錄,結果要面對 1.25 億美元巨額罰款;谷歌亦因其用戶意見征求政策,以及未對使用用戶信息進行足夠監管,而被罰款 5,680 萬美元。 儘管以上案件備受矚目,全球任何機構在針對或收集與歐盟成員國家人民有關的資料的行為上,亦必須嚴格遵守 GDPR,只要有任何一個客戶屬於歐盟公民,都要遵守該新法,但香港一些公司仍然以為這法規與其業務運作無關。事實上,歐盟是香港的第二大的貿易夥伴,排名僅次於中國內地;在香港,市面上更有逾 2,200 家來自歐盟國家的公司正在進行業務。 為幫助本地企業遵守 GDPR,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已經找出可造成資料外洩的四種主要網絡攻擊,若採取適當的保安措施,便可以減低其影響。這些攻擊包括: 網絡釣魚攻擊:網絡釣魚是最常見的攻擊手法之一,有很高的騙取用戶憑證成功率。因此,應定期進行用戶意識培訓,以保持工作人員對可疑網站和電子郵件的高度警惕。利用系統漏洞攻擊:實施計劃周全的修補程式更新管理,包括修補程式更新週期,例如在推出到生產環境之前在預備環境進行「用戶接受度測試」(UAT),以及訂立針對終止支援的系統的適當退出計劃,對防止攻擊者通過舊版或未進行修補程式更新的系統損害公司網絡,尤關重要。若企業因一些實際的理由而無法替代舊版系統,便需要一層額外的保護(即防火牆)來控制和監視對它的訪問。來自不可信的網路的攻擊:一旦員工試圖通過公開的網絡(例如互聯網或公共 Wi-Fi)進入公司網絡,資料外洩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例如設備丟失、會話劫持等,所以必須應用嚴格的身份驗證,例如雙重驗證、使用 VPN…
上次邀請了網絡安全保險專家盧子頴,講解這類保險的保障範圍,以及哪一類企業應該盡快考慮投保。不過,原來並非想買就可以買到,因為保險公司會先評估投保人有沒有做足安全措施,除了影響投保成功投保率,更會左右保費。 三大因素影響投保 網絡安全保險供應商智咨詢集團執行董事盧子頴指出,雖然遇到的個案不多,但間中也會有投保人以為只要有錢就可投保,但其實保險公司也需要核保,評估投保人受到網絡攻擊的風險。「如果店鋪連門鎖也沒有,試問怎會有保險公司受保?」他指出保險公司首先會檢查企業現有的網絡安全措施,例如有沒有裝設防火牆、防毒軟件、登入權限管理、升級硬件及軟件韌體的政策、個人私隱保管政策、遙距登入管制等等,「如果企業完全沒有做,保險公司會建議對方先做好基本的網絡安全措施,之後才考慮投保,因為即使轉投其他保險公司,相信也不會成功。」盧子頴補充說,其實投保不能賺錢,只能減少損失,所以如果站在預防被攻擊的立場,企業都應先做好防禦工作。 除了檢查安全措施,盧子頴表示保險公司還會考慮企業的業務性質,如屬於高風險行業,例如涉及加密貨幣交易,又或處理的個人私隱數據太多,就並非所有保險公司就會受保。另外,一些規模較細的保險公司,如投保企業每年的生意額太高,也可能因為承受不到風險而無法接單,這些因素就與投保企業無關。 上述的考慮因素,不單只會左右投保成功率,同時也會影響保費,「因為全部同風險有關,簡單來說,風險愈高的生意,保險公司收取的保費就會愈高。」盧子頴解釋跟傳統保險服務一樣,保費高低還要因應保額、墊底費及保障內容計算,如前文提及的增值保障如勒索贖金、外判商失誤等,便會提高投保費用。記者問如企業內擁有考獲 CISSP、CEH 等證書的網絡安全專家,安全度理應較高,是否可成為減保費的因素?他說理論上是,但同時間代表企業的業務複雜性較高,而且亦可能有較多監管要求,所以保費最終也要視乎實際情況而定。 「雖然保險費用很難有參考價格,但視乎選購的保險計劃,保費可低至每年五六千元。」盧子頴建議企業管理者不用想得太多,如認為業務受到攻擊的風險頗高,應邀請保險公司進行評估,之後再考慮是否購買也不遲。
數碼轉型的好處,相信毋須特別多提;不過隨著愈來愈多企業將重要工作或數據轉移雲端,網絡安全的問題亦陸續浮面,例如難以把握的多雲(Multi-Cloud)架構、複雜的存取權限管理,特別是「影子 IT」」(Shadow IT)應用失控,每走一步似乎都可以引發難以預計的洩密風險。既要繼續移雲,但對網絡安全又有大量疑雲,應該如何自處? 發展過快 監管困難 先來看看現時企業管理者面對的難題,愈趨複雜的多雲架構及存取權限問題都較易理解,但到底「影子IT」應用又是什麼一回事?它其實代表未經企業 IT 部門允許的應用軟件。根據最新發表的一份網絡安全調查顯示,企業管理者認為員工使用的雲端應用軟件數量為 452 種,但實際上卻是 1807 種,足足接近 4 倍之多,完全低估了實際使用情況,這些影子 IT 應用既然未被允許使用,企業 IT 部門所採購的網絡安全設備自然難以洞察及堵塞其漏洞,大大增加黑客潛入的門路。 除了雲端應用「失控」, BYOD(Bring…
為免落後太多,不少企業決策者都希望盡快推行數碼轉型,加速雲轉移應用。其實雲轉移有很多問題需要釐清,因為將重要工作放上雲端,便要好好考慮安全及備份問題,這樣企業才能無後顧之憂,讓數碼轉型歷程保持簡單透明,方可專心拓展業務。 【早餐研討會】雲轉型陷阱你一定要知 時間:9 月 12 日(Thu)8 am 至 9:30 am(7:30 am 開始接受登記) 地點:灣仔香港萬麗海景酒店宴會廳 3 至 4 費用:全免(備有美式早餐) 報名:https://bit.ly/2ZyOhMg 超越混合雲的微間隔防禦策略 要安全保護數據或各項應用,傳統做法是依靠網絡安裝防火牆;但隨著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