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防火牆 (157)

    5G 的出現,帶來十倍速流動上網及低延時體驗,令各種智能城市、自動化技術及物聯網(IoT)概念變得可行。不過,5G 網絡同時亦帶來更大的網絡安全風險,因為連網產品愈來愈多,黑客可攻擊面擴大,再加上新技術仍可能存在現時看不見的漏洞。如果沒有絲毫不差的安全計劃,將難以抵禦下一代惡意軟件。 雖然 5G 技術看似雙刃劍,但它帶來的潛力卻令人難以捨棄,因此現時已不是用或不用的問題,而是應確保如何有效率及安全地享受它帶來的效益。特別提到效益的原因,是雖然企業可以引入很多安全工具去保護 5G 網絡,但有可能會令 5G 帶來的效益消失,這樣便有點本末倒置。 任何在 5G 網絡中傳輸的數據、應用程序和工作流程,都必須逐一考慮其安全性及控制方法。以往企業在對待出入的數據時,可能主要依賴防火牆監管數據流量。不過 5G 裝置無處不在,這意味著安全工具亦必須部署在網絡中任何地方,例如區域網域、WAN(如 SD-WAN)、數據中心、雲端平台和物聯網設備;同時必須打通各個層面的解決方案的數據,不能讓它們各自於孤島上運行,否則其可視性便會降低,即使有問題發生,也無法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 要解決這難題,首先必須將網絡和安全融合到一個統一的解決方案中,以創建一個靈活度高、適應性強及可廣泛部署的安全策略。通過將安全性融入網絡的核心,安全系統不僅能夠擴展和適應企業持續的數碼轉型旅程,而且更能以 5G 的速度進行。 統一安全管理平台有各種優勢,第一個是它可提升數據傳輸的透明度,同時可使用一致的安全策略及威脅情報,去管理不同環節的安全工具。它還允許完整地記錄端到端地數據傳輸、工作流程,即使分散在世界上不同地方,也能清晰掌握每個部分,防止漏洞出現。…

    加密資料一般被認為可以保護資訊傳遞,但事情有正有反,黑客亦可以為攻擊作加密,潛入針對對象的網絡。加密流量攻擊 (Encrypted Traffic Threat) 並非最多人注意的網絡攻擊技術,正正因為被忽視,企業很容易疏於防範,加密技術已成為企業的潛藏危機。根據調查[1],近半的網絡攻擊以加密技術作掩護,有 41% 的企業受訪者更表示,對加密技術被用作為攻擊媒介未有深入了解,甚至不知道為何造成莫大損失。 根據 Google Web Traffic 數據[2],在 2019 年 5 月,94% 的網絡流量已被加密(即HTTPS)[2019 年時,87% 的網絡數據已經被加密,相比 2016…

    本地知名資訊安全服務代理商 ACW Distribution (HK) Limited(ACW)與內地「網安一哥」奇安信達成協議,成為奇安信旗下資安產品的香港代理商,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奇安信成立於 2014 年,是內地知名網絡安全產品供應商,短短數年間已備受市場信賴,提供各式各樣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及安全營運技術等網絡安全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遍及香港、新加坡、印尼、加拿大等地。除此以外,奇安信更是 2022 年冬季奧運會等網絡安全服務與防毒軟件等官方贊助商,深受各界歡迎。 成熟銷售渠道發揮產品優勢 至於兩間公司如何促成合作,ACW 集團行政總裁劉國威(Andy)表示,奇安信是一家國內享負盛名的廠家,投資金錢及時間開發產品,並渴望在香港尋找合適的銷售渠道,而 ACW 已有 30 多年的經驗,與經銷商合作,發展出兩層代理(Two-tier model)產品的網絡;兩間公司一拍即合,ACW 可以為奇安信擴大產品優勢,合作可謂達到雙贏局面。 多位經銷商和合作夥伴受邀參加是次發佈會。…

    「新日常」不經不覺已被談論年半,近來市場變化較大,客戶由公司辦公變成在家工作,保安的邊界變得不清晰。特別現在包括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s)等的應用崛起,以互聯網出口作管控的話,技術上開始失效,未能為用戶帶來真正保護。 融合網絡與安全 針對上述問題,其實保安業界早有提升技術應對。其中全稱為 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安全存取服務邊緣,SASE)的融合網絡與保安管理的架構,早在 2019 年首次被 Gartner 提出,這個新融合網絡與安全的架構,主要是以雲端形式把服務送致用戶,而市場主要廠商之一 Sangfor 也有提供這項針對新常態的保安服務。 Ringo Yiu強調,Sangfor為少有在本地設立SASE網絡節點服務的解決方案商,目前也正著手建立歐洲與中東的節點,假設將來疫情完畢,各國重新開關,也有能力做到無縫連接。 Sangfor屬全球十大 Sangfor 港澳台新加坡地區業務總經理…

    坐擁大量病人敏感資訊的醫療機構,近年已成為黑客攻擊目標。醫院管理局表示,去年局方內部電郵系統攔截了高達 5000 萬封釣魚電郵,比 2015 年約 2000 萬封增加超過一倍,另外有大約 5 宗勒索電郵攻擊個案。電郵防護系統 Green Radar 安全業務策略執行副總裁林德齡(Andrew)接受查詢時指出,釣魚電郵是黑客常用技倆,透過植入勒索軟件,將電腦內的重要資料上鎖,要求受害人支付贖金以解鎖資料,或者以受感染電腦作為橋樑,進一步入侵其他電腦,甚至是整個機構的電腦系統。 Andrew 指出,相比起突破網絡防火牆直接入侵他人電腦,釣魚電郵是更簡單的入侵手法,「人的網絡防禦意識始終比較弱;一般人要分辨電郵真假,其實沒想像中容易,一旦不慎點擊釣魚電郵內的超連結或者下載附件,便隨時中招。」雖然醫管局強調,未有因為電郵攻擊造成資料外洩,同時會加強保護重要資料及培訓員工網絡保安意識,Andrew 亦指出,一間機構的電腦系統防禦能力足夠的話,應可抵擋網絡攻擊,但仍不能掉以輕心,「畢竟要癱瘓整個機構的電腦系統,並非全無機會。」 事實上,相比起其他機構,針對醫療機構的網絡攻擊分分鐘搞出人命,去年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旗下一間醫院,其電腦系統便曾被黑客入侵,黑客將病人資料加密,要求院方支付贖金解鎖,期間醫生無法查閱病歷,醫院亦無法接收病人,有病人因此需要轉院,最終該病人因為延誤診治而不幸逝世。雖然有傳黑客的攻擊對象,本來是杜塞爾多夫大學而非旗下醫院,黑客誤中副車後亦隨即將醫院電腦系統解鎖,惟事件反映醫療系統若被黑客攻擊,後果可大可小。 Andrew 認為,一旦被黑客鎖住重要資料,即使願意支付贖金,也無法保證一定能取回資料,或者之後會否再被勒索,因此需做好資料備份及系統防禦,「最好是將釣魚電郵一一攔截,以及偵測電腦流量有否異常,例如不尋常地進行 port scanning…

    Microsoft 被稱為 Section 52 的 Azure Defender for IoT 安全研究小組近日發現,物聯網和營運技術(Operational Technology,OT)裝置上,有一系列的記憶體分配漏洞,可用來執行惡意程式。這個目前盛行的漏洞名為 BadAlloc,與不正確驗證的輸入有關,而這個漏洞會導致堆溢出,並最終執行這些代碼。 研究小組在發文指,這些漏洞都源於使用記憶體容易受攻擊的功能,如 malloc、calloc、realloc、memalign、valloc、pvalloc 等。當傳遞外部輸入時,這些函數就會出現問題,因為這些外部輸入可能導致整數溢出或迴繞函數,折回的結果是重新分配記憶體緩衝區。小組又指,儘管折回而分配的記憶體不多,但令與記憶體分配相關的負載,超過了實際緩衝區分配,導致了溢出;缺乏輸入驗證令入侵者開採記憶體分配功能,造成堆積溢位,而令他們可於目標裝置上執行任意程式。 Microsoft 正與美國國土安全部合作,向受影響的供應商發出警報,並修復漏洞。在通報中所示的受影響產品來自 Google Cloud、Arm、Amazon、Red Hat、Texas…

    現時有三分之二香港企業有望實施混合工作模式,「零信任保安」( Zero Trust Security ) 成為最近企業網絡保安熱話。Aruba 香港及澳門地區總經理 Fiona Siu 接受 wepro180 獨家專訪,分享 Zero Trust Security 應用的最新市場趨勢,她認為 Zero Trust Security 已成為企業網絡發展核心,企業營運者必須認識及將之應用,長遠方可保護企業網絡。…

    中文字譯西文,經常令人捧腹。我細細個睇新聞,話檢查有毒物質呈現陽性反應好有問題。我心諗,乜陽性係唔好嘅咩?後來才知係 “Positive” 的翻譯之「誤」。唉,咁樣阿石里克哥哥嘅理論,不如譯做邏輯陽性論,仲勁啦。 上次 Neo 講魚事,旋收讀者來函,又幾好笑。一家人食飯之際,收到阿仔喺大陸的求救 WhatsApp。佢話:「我的銀行存款用完,是否可以存款入我戶口?如果可以,請先轉一千,稍後我再存入你戶口還款。」成家人一睇,文法正確,標點符號完備,語句邏輯通順。所以:必然係假的!而且,眾說紛芸: 阿仔係唔會用完存款嘅!大陸點會有 WhatsApp?佢返咗大陸,會唔會跌咗電話,電話中毒?點會要求轉一千咁多?用辭好似騙案!我地唔好回應佢! 結果 Call 咗佢,原來係真!據聞成家人鬧到佢飛起,話佢點解寫 WhatApp 用晒正確文法,完備標點符號,通順語句邏輯,阿仔深感慚愧云云。想想,這也不失為一則人肉 False Positive 新聞。 果 D Sec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