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釣魚電郵 (176)

    由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分銷商安領國際(Edvance International) 主辦的 Beacon 2019 安全峰會,已於上星期五於 The Mira 酒店舉行。為應付進化不斷的網絡攻擊,相信已令不少網絡安全從業員疲於奔命,企業管理者亦因擔心可能會導致數據洩露,或影響系統穩定而造成財務損失,同樣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如此困境,實在不可繼續一味挨打,正所謂「知識改變命運」,所以今次大會的主題便是「Light up the way to fight evolving cyber threats」,通過邀請安全專家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到場演講及作產品示範,讓 200 多位入場人士撥開迷霧,看清匿藏於暗處的威脅,掌握可供使用的武器,於網絡安全戰場上有力轉守為攻。 安領國際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李崇基指出不少企業管理者雖願意投入更新資源在網絡安全之上,但卻因了解不深而無法開展。…

    大部分網络攻擊,其實都經由電郵發動,最新統計數字顯示,2018 年的全球釣魚電郵攻擊高達四億八千多萬次,差不多比 2017 年飊升一倍,透過社交工程、時限優惠等方法誘騙受害人士點擊惡意連結。一封簡單的電郵,足以重創企業的營運。 電郵攻擊的種類並不算很多,容易令人誤以為防止電郵攻擊是一項簡單任務,實情卻是黑客攻擊手段之快、變化之大,往往超越電郵防護產品更新的速度,所以不管買了哪種產品,好像也未能得到 100% 有效保護,令到惡意程式能夠輕易進入公司網絡,私隱資料予取予攜,甚至整個系統被黑客綁架,承受繳交贖款亦未必能救回數據的巨大風險。 全方位打擊釣魚電郵 Green Radar 正是為此而成立,我們提供的産品具有全方位保護功能,包括 anti-virus、anti-spam、sandbox、病毒掃描等等一應俱全。為了進一步提升客戶的電郵系統安全性,我們特別提供一項領先同業的技術——隔離運作平台,系統會將電郵閱讀等動作移至隔離的平台進行,功能猶如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內裡有病毒也無法傳出,所以就算所讀的電郵真有問題,也不會對使用者的個人電腦構成影響;而且 Green Radar 更有先進的行為主導 endpoint 監際系統,如有電腦中招,也可以很快為你找到攻擊源頭並徹底清除。 基本上,每間網絡保安服務供應商都說自己是 Captain Marvel,但對不起,黑客的攻擊仍在每天發生。對於好像你我這些普通人,Green Radar 最有價值的承諾就是提供快速應對,即使不幸受到感染,我們也會手牽手與你走過生病的日子。整個病毒診療過程都可以透過廣東話進行,毋須擔心被艱澀的專業詞彙或外語所困。 查詢:https://www.greenradar.com, [email protected] 資料來源:https://bit.ly/2Y13ghG (gr180 Article sponsored by Green Radar)

    每逢有網絡保安事故,本地傳媒都會即時搵保安專家評論事件。這些被行家視為「傳媒好友」的專家不多,因為解答不單要快,意見亦要準確簡短,才能幫助記者搶先報導事件。如果言論能再帶有一點幽默感,自然更易成為傳媒寵兒。香港互聯網協會網絡保安及私隱小組召集人楊和生就是其中之一,原來當初他踏入電腦界全因為懶,誰不知現在卻是最忙的職業。 輸在起跑線 早於 1990 年讀大專一年級時,楊和生已開始接觸電腦,「那時讀電腦工程,喜歡寫電腦程式只因為懶,因為發現有很多重複性的工作毋須人手處理,例如要處理一大堆文件檔案的排版,其實只須編寫簡單的程式,就可交由電腦自動執行。」令他沉迷鑽研電腦程式的原因,除了他宅宅的沒有其他嗜好,還與他的電腦設備輸在起跑線有關,「以前無錢,所以第一部電腦的硬件配備比同學差很多,例如別人的電腦用 386 (Intel 處理器型號)、1MB RAM,我就只用 286 及 640KB RAM,連電腦屏幕也只得黑白。」眼見朋友的電腦可以做到很多東西,楊和生亦想試試自己那部弱弱的電腦可否做出接近的效果,所以便花了很多時間練習寫程式,蒲深水埗黃金電腦商場買書自學一些破解技術,「當時完全無黑客的概念,只是有興趣試試修改程式,例如修改電腦遊戲內的生命值、武器防具等,雖然自己完全沒有打機的嗜好……」 後來有朋友移民美國,楊和生為了保持通訊而連上互聯網,才從不同渠道認識黑客這回事,「不過那年代接觸的黑客技術並非以破壞為目的,只是大家互相分享一些程式的漏洞,例如當時互聯網供應商使用的 FreeBSD 作業系統,就有各式各樣的破解玩意,雖然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但我已可讀取到其他用家的電郵地址及內容。」掌握到這些個人私隱,有心人其實已可利用來進行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攻擊,楊和生則笑說可能自己沒有犯罪基因,所以即使讀取到伺服器內的電郵內容,也僅僅是滿足了自己的成功感,未能發現偉大的「錢途」。 大專時經常蒲黃金的結果,就讓楊和生認識了一班「砌機佬」,後來其中一個相熟的店員在商場內另起爐灶,順理成章便邀請他一同開檔。「那時賣電腦很好賺,一套電腦可賺取四成利潤,有時講價可以減到幾百蚊,不似現在只賺到百多元,想平幾蚊都難。」賣電腦的好處,就是可以接觸最新的電腦資訊,同時以平價入貨,「所以第二部電腦已是當時頂級的 486,一下子由最慢變成最快。」無論上學或兼職都與電腦有關,讓他打穩了電腦編程的根基,所以出來工作後,編寫程式的技術及速度亦較人高及快。 隱密攻擊…

    勒索軟件肆虐全球,著名的有 WannaCry、NotPetya、Locky、LeakerLocker 等,而 PyLocky 主要於歐洲肆虐,重災區為法國,不過 PyLocky 有英、法、韓及意大利版本,顯示此勒索軟件亦針對不同語系受害者。 透過垃圾電郵散播,能避過沙盒偵測 PyLocky 於去年發現,屬變種 Locky 勒索軟件,散播途徑主要透過垃圾電郵及釣魚電郵,誘騙受害者開始連結,觸發惡意程式。PyLocky 會進入睡眠狀態 999.999 秒或 11 日半(如受害系統記憶容量只餘 4GB 以下),以避過沙盒偵測。PyLocky 以…

    一間公司面對最大網絡安全問題,可能不是網絡攻擊,是資源,不論大中小企業,同樣頭痛。Andrew Lam 從事網絡安全行業多年,盡見這種困境。「而且不是純粹資金問題,更是人手問題。就算公司有錢買網絡安全產品,沒有人手及技術去管理,也是枉然;事故發生又冇人理,更是徬徨無助。」與其要客戶購入網絡安全產品而不懂管理,Andrew 認為不如為他們提供最專業的服務,幫助他們,Green Radar 因此誕生。「我們以 as-a-service 服務形式提供網絡保安支援,當客戶遇上困難的時候,亦有專業團隊提供協助,而定價時也考慮到企業的難處。」最新面世的 Green Radar,以 MDR(Managed Detection and Response)為基礎,帶來革命性網絡保安方案,先天下之憂而憂,救企業於水深火熱。 針對網絡環境,重點設計方案 Green Radar 要解決企業缺乏資源及專業人才的問題,先重點針對現今的網絡環境去設計方案。「環顧現今的網絡攻擊,其實超過 80% 源於電郵。不少釣魚電郵手法極高,驟眼一望,有時候連專家都難分析真偽。」針對性釣魚電郵更難防,遇上這類攻擊,必須要有一定的危機處理措施。「一般的電郵服務就未必照顧到針對性釣魚電郵,何況很多老闆的電郵是交給秘書處理,要這個秘書分析真假電郵、偵測病毒根本是強人所難。」Green…

    「Hacker 不一定要穿 hoodie,不一定在漆黑中、電腦前不停打 code 的。」卡片上職位是 Senior Associate,其實就是 Ethical Hacker,Monie Sum 專程化個靚妝再襯條裙來做訪問,希望一洗大眾印象,包括自己親朋。「我也解釋了很多次,但總有家人及朋友不太明白甚麼是 Ethical Hacker。」大眾聽見「黑客/Hacker」聞風喪膽,而其實呢,Ethical Hacker 是專業人仕,PwC 就有幾十個,可以在中環 Big Four 會計師樓返工,團隊三份一是女生,更率先享受「靈活工作」計劃,彈性工作時間、衣著、地點,加上市場求才若渴,絕對是職場新貴。 「成黑之路」從「多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