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運算 (124)

    由 APM(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演變成的可觀測性 (observability) platform 並非新興事物,現在已更進一步成為企業在雲端運算為主的 IT 環境下,維持應用與服務表現的重要工具之一。早前群柏數碼科技(B & Data Technology)與 Resolve Technology 分別合作引入 New Relic 提供的 Observability 平台,為企業數碼轉型加速。 早於 2008 年成立的美資企業 New Relic (NYSE: NEWR),被市場分析機構 Gartner 評為 APM 市場領導者之一,最近兩年也延伸發展成領先的 observability 平台 。 John 指出,以往管理應用表現的環境相對簡單。不過隨著雲端部署趨向普及,中間會涉及不同網絡與技術接口,令客戶使用服務時的感覺與體驗也許不如合理水平,商戶也無法預知問題會何時出現。 New Relic 香港、澳門與台灣區區域總監 John Chen 指出企業企業能藉分析 MTTR(Mean…

    Google 發表安全報告,綜合去年在自家雲端平台上部署的不安全實例 (instances) 被入侵數據顯示,黑客最快只需 22 秒,便能在相關 instances 內安裝挖礦軟件,盜用受害者資源搵錢,而且 58% 入侵事件都能做出以上「佳績」,快過你沖杯咖啡! 現時不少企業都會將工作移至雲端平台,不單可以節省成本,而且亦可以彈性加減所需運算資源。Google Cloud Platform 是其中一個最多人使用的平台,但使用者卻未必有足夠的安全意識,讓黑客可以快速入侵,盜取機密知識產權,或安裝挖礦軟件,免費使用受害者租用的運算資源挖礦加密貨幣。根據 Google 發表的報告顯示,以後者為目標的入侵明顯佔最多,幾乎 86% 因設定出錯而被入侵的 instances 都屬於此類。…

    隨著企業增加使用遙距辦公室,並擴大採用混合工作模式的員工團隊,端點因此更易受到攻擊。有個別國家更作出行政命令,指示必須提升網絡安全防禦力,而其中一項目標就是關於提升端點偵測及回應(Endpoint Detect and Response, EDR),可見政府機構及企業在端點防禦上吃了不少苦頭。事實上,企業在數碼轉型或遙距工作模式的大趨勢下,必然要加強端點防禦,所以早前 ICT 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及網絡安全公司 Check Point 便舉辦了一次座談會,由雙方的專家講解部署端點防禦及其所面對的挑戰,並分享提升 EDR 效能的心得。 雲端應用普及 拉闊網絡安全防禦面 「Endpoint = Weak Point」,CPC 戰略和產品開發及管理部高級產品顧問 Sung Liu 一開始已點出了現時企業網絡安全問題的癥結,無論是因為企業的數碼轉型熱潮,抑或受新冠疫情所影響,都令企業採用更多雲端應用服務及遙距辦公工具,大大拉闊了網絡安全的防禦面。 Sung 強調在網絡安全上,人是最難控制的元素,但由於以往大部分企業都會建立一個相對安全的內部網絡環境,包括架設防火牆、入侵預防系統(IPS)等阻止黑客入侵,當員工在公司內使用電腦工作,即使員工疏忽打開可疑檔案或連結,仍有安全工具作為把關防線。「不過,疫情下企業改變成遙距工作模式後,即使部分企業會向員工提供公司電腦,但由於已離開了內部網絡,防禦力被大幅削弱,黑客自然不會放過大好機會,因此EDR 服務便變得非常重要。」 CPC 戰略和產品開發及管理部高級產品顧問 Sung Liu…

    數碼時代下,企業應用雲技術已成為大趨勢。雲端應用及大數據科技公司 Splunk,舉辦了自疫情爆發約兩年以來,最大型的一次實體峰會,吸引過百名企業客戶參與,Splunk 及其合作夥伴代表,分享如何有效採用雲端技術的技巧及工具。Splunk 亞太區首席技術顧問 Dan Brassington 稱,數據將協助改變商業的未來,公司的使命是將數據轉化為行動,並消除兩者間的障礙。 是次 Splunk Cloud Summit Hong Kong 2021,於上周五(19日)在尖沙嘴凱悅酒店順利舉行。 峰會上,多名業界專家和代表,包括雲端服務供應商 AWS (Amazon Web Service,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Solutions Architect…

    企業經常面對各式各樣的網絡攻擊,因此對能快速回應,同時能應用在 hybrid 工作環境、保護「天上地下」雲端及 on premises的伺服器及系統的解決方案,自然是企業趨之若鶩渴望部署的「守護神」。由英國劍橋數學家創立、擁有領先全球 AI Learning 技術的網絡安全公司 Darktrace,提供精準 AI 分析,為每個客戶作獨立行為分析,持續學習使用行為,以數學計算揪出異常行為,幾秒內快速回應惡意攻擊,甚至能以單一平台,多防線保護企業客戶在雲上、SaaS 應用程式、end-point 裝置、on premise 等的資料的安全,為企業佈下全方位 AI 防護網。 可部署在不同裝置及環境 勒索軟件是其中一種最普遍的網絡攻擊手法,特徵是攻擊快速,能在數秒間將受害企業的資料加密,未作回應已整個伺服器遭黑客鎖上,令企業頭痛非常。Darktrace Country Manager (North Asia) Cyrus Tang 指,其他廠商的產品或只能提醒面臨攻擊,但該公司的 Autonomous Response Module 能偵測及自動嚮應作防禦,應對事故。即使是較複雜、針對跨國企業及跨平台的供應鏈攻擊,Darktrace 的 AI 防禦技術都能提供保護,部署在天上地下的平台。 另一個企業經常面對的攻擊是釣魚電郵,Cyrus 指現時全世界有 94% 的網絡攻擊來自釣魚電郵,而當中最可怕的是偽冒身份的電郵,黑客也會運用 AI 學習企業員工或客戶電郵來往的模式。他舉例指,有客人曾收要求改繳費戶口號碼,但由於過往溝通沒有提及銀行帳戶的行為,因此 Darktrace 的 AI 成功揪出異常之處。 能離線使用 隔離數據不經網絡 以前應對攻擊企業或會採用 Rule-based / Signature-based 解決方案,以攻擊的特徵作記認,依賴前人中招才有記錄並作偵測,但隨著攻擊變種加快,這些傳統技術便不足以應付。Cyrus 指 Darktrace 的 AI 技術,能有效偵測出第一次出現的Zero Day攻擊,攔截異常行為。不過 Cyrus 亦強調,Rule-based…

    數碼轉型令企業快速成長,同時亦令 IT 部工作量大增,每天要解決數之不盡的疑難,「日日 OT 都搞唔掂」。於是,不少企業都嘗試採用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CI),整合運算、儲存、網絡連接於一身,功能齊全、操作簡單,還可以快速擴展,以解決 IT 部面對的困境。 但很多管理層都擔心公司的規模未能用盡整套 HCI 的效能,做成浪費。有見及此,Tech Data 為企業帶來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HPE) Nimble…

    「跌倒」是導致長者受傷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港 65 歲及以上的社區長者,每年約五人便有一人跌倒,當中更有四分之三長者因此骨折及傷及頭部。傳統的跌倒預防測試,是使用問卷調查及肉眼觀察,前者易因患者的主觀回答導致誤判,後者的精準度存疑。本地初創公司步固(Booguu)因此研發了一套智能防跌系統 Aspire,結合人工智能(AI)及大數據科技,提供準確可靠的評估方法和指數,辨別長者及中老年人的跌倒風險。 AI收集百分之一秒身體數據 雲端運算分析步姿 Aspire 使用一個輕便的裝置,讓受試者在約 5 分鐘內,完成三組測試動作,包括行走、睜眼及閉眼分別站立 30 秒,及於 15 秒內反覆坐下起立 5 次,AI 在綜合各種因素後,再使用雲端(cloud)計算,最後得出智能評估報告。 步固行政總裁 Gary Jin 表示,很多老人沒有明顯的跌倒症狀,甚至在行山時健步如飛,自己也不察覺有跌倒風險,但…

    為了令受害者誤以為正在登入或瀏覽官方網站,高質素的黑客會盡力將釣魚網站製作至以假亂真的地步。如果要交由防毒軟件識別當中差誤,現有方法較為費時,準確度亦未算高。由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機器學習技術,會自動將官網的程式碼轉變為圖像數據,跟虛假網站進行比對,從而減少所需的運算資源及縮短比對時間,以另類視覺分辦真假。 要分辨是否虛假網站,一般人只能靠肉眼找出可疑之處,以 Office 365 登入頁面為例,網址列、網頁設計、圖像擺位、文字有否文法或串字問題等,都必須小心留意。不過,如果並非專家或老手,單靠肉眼絕不可靠,因而必須借助防毒軟件或網絡安全工具代為分析。然而,大部分安全工具的識別效能除了上述的條件外,主要建基於資料庫上的記錄,例如架設該網頁的伺服器或 IP 位置是否可疑?種種因素令比對工作需要耗用大量資源,因此只能於雲伺服器上進行分析,從而令比對需要一定的時間。 由英國 University of Plymouth 及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研究人員合作研究的人工智能分析技術,便以創新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人員首先將大量官方網站及虛假網站的程式碼轉換成視覺化的圖像數據,歸納出各自的獨特之處,然後再這套數據模型交由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進一步自行訓練,自行修正當中的差異,演變成一套更成熟的分析系統。為了加強分析工具的可用性,研究團隊刻意選用了一套名為 MobileNet 的神經元網絡系統,它不似得其他神經元網絡需要龐大的運算資源,因而可以在一般電腦設備上運行。研究員指出,現時系統在分析虛假網頁的準確度已達94%,而且還在每日進化中。 不過,現階段新技術仍未可推出市面,因為研究人員正在改良系統操作,讓它成為一套可被普遍使用的工具。研究員更有信心這套系統最終可達 100%…

    隨物聯網、雲端運算、新DevOps流程應運而生,既迎來新機遇,亦減低了可見度形成新漏洞,黑客不再只局限於惡意軟件、供應鏈威脅及內部攻擊。為更有效對抗日新月異的威脅,有行業分析師指出採用新興的網絡偵測與回應(Network Detection and Response,NDR),是企業保障資安的首要任務。 企業想從網絡流量發現異常及加以反應,以往可能需要多種系統,但現今只需採用NDR,即可在單一系統中綜覽網絡上的威脅態勢。所謂NDR,即利用即時側錄或截取的網絡流量,透過機器學習或人工智能機制,加以解析流量的中繼資料(Metadata),從而尋找異常行為。此類新興防護措施,與近年較多企業偏重的EDR(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概念相同,同樣要達致「偵測」與「回應」,不過EDR是透過端點的層面下手,NDR則是透過網絡流量。 Arista與SiS攜手合作,為發展NDR 揭開新一頁 因應現代IT環境不斷演變,並非每個異常活動都是惡意,亦並非每個惡意活動都是異常,系統必須具備區分好壞的能力。以「工作如人腦」為賣點的Arista Awake Security與SiS攜手合作,為發展NDR 揭開新一頁,僅在幾秒內即能完成「偵測」及「回應」。Awake Security的NDR系統有如人類思維,利用感官及認知識別危機並做出反應,分析涵蓋「新網絡」,包括數據中心、校園、物聯網、IoT以及雲端工作負載網絡和SaaS應用,解析超過3000個網絡通訊協定(Protocols)並處理第2層到第7層數據。 系統由全球首創的私隱意識安全決策「Ava」支援,結合幾種不同人工智能技術,數據基礎設施比其他現代安全系統能截取、處理和儲存多100倍實時數據,在網絡安全、分散式運算等領域更擁有超過100項美國專利。 獨立機構Tolly Group早前曾測試5種攻擊場景,均是NDR需要應付的主要問題,包括偵測物聯網威脅、數據盜竊和外洩、內部威脅及認證竊取,結果Awake Security能識別所有攻擊場面,惟同類型產品不但只能識別2種,更產生逾50個無效警報,遠比Awake Security僅1個為多。對企業而言,產生過多警報百害而無一利,Awake…

    有網上犯罪組織開發出一款專門利用 GPU 執行攻擊的入侵工具,聲稱可避過防毒工具偵測,更成功售予其他犯罪組織使用。不過,這項「破天荒」發明被踢爆原來早於六年前誕生,到底邊個講大話? 上月初,有犯罪組織於地下討論區發文,指現正出售一款可避過防毒軟件偵測、專門利用受害電腦圖像記憶晶片的暫存記憶體內遙距執行程式的惡意軟件,該軟件只可用於 Windows 作業系統,並且已成功於 Intel UHD 620、630 晶片、Radeon RX 5700 及 GeForce GTX 740M 及 1650 等圖像卡上進行實驗,並呼籲有興趣用戶透過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