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運算 (131)

    隨著網絡環境迅速發展以及科技創新,WiFi 早已成為日常不可或缺的工具。不過,現時新型 AI 運算工具 、圖片/ 影片 AI 生成,元宇宙的 AR/VR 運用等,都需要極高的數據傳輸量與傳輸穩定性,過往的 WiFi 標準並不足以應付這些需求。TP- Link 今日(19 日)公布推出一系列 WiFi 7 產品,迎合新一代網絡需要。 新一代 WiFi…

    正如筆者在兩星期前的文章《AI 創造商業機會?還是製造失業浪潮?》中提到,在今年短短的幾個月裡,AI 徹底改變了大眾的工作流程,亦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及生產力。其實,AI 的出現,除了對商業活動帶來巨大的影響外,對藝術創作圈亦產生出不少浪潮,筆者作為一個曾在海外進修攝影碩士的「半個藝術人」,都深深感受到這個浪潮所激發的漣漪。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今年一名德國攝影師 Boris Eldagsen,在世界知名的「索尼世界攝影大獎」(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中,就引發起一件前無古人的風波。Boris Eldagsen 憑藉一張由 AI 生成的「攝影作品」,竟成功於比賽中脫穎而出。雖然 Boris Eldagsen 最後放棄了獲獎的資格,但這事件已經引起全球攝影界,以至藝術界的高度關注,更讓很多人開始思考,到底「作者用 AI 創作的作品,是否屬於由作者創作的?作品版權等問題又是否歸作者所擁有?」…

    遭受勒索軟件攻擊的受害者又有喜訊,網絡安全機構 CyberArk 研究員釋出免費破解工具,可以一次過應用於復原多種勒索軟件,不過前提是該軟件必須使用間歇加密(Intermittent encryption)鎖死檔案,以及必須滿足一定條件。 近年部分勒索軟件(ransomware)集團如 BlackCat、Play、ESXiArgs、Qilin/Agenda 及 BianLian,均採用間歇加密方式鎖死檔案。 網絡安全機構 Sentinel Labs 在去年一份研究報告便指出,有跡象顯示這種加密方式愈來愈受到勒索軟件集團歡迎,原因是它的執行速度快,可以在網絡安全工具發現可疑行為並執行自動回應前,將更多的設備及檔案加密,增加集團與受害企業的議價籌碼,當中又以 BlackCat 的技術最先進。 間歇加密法是一種新的加密策略,原理是勒索軟件在執行時,不會將檔案的所有內容加密,而是梅花間竹般加密數據,同樣可達到令檔案不能再被使用的目的。而 CyberArk 安全研究員就在這種速度至上的方式中找到破綻,最終研究出 White Phoenix 破解工具,不過研究員表示,這種破解方式無法百分百還原所有數據,只能盡力搶救仍可閱讀的資料。…

    Minecraft的開放式遊戲玩法,不單瘋魔全球數以千萬計玩家,更吸引不少黑客搵食,通過不同方法感染玩家的電腦及手機,暗中進行非法行為。網絡安全公司McAfee的手機安全研究團隊就發現,Google Play 上曾有 38 款總下載量超過 3,000 萬的 Minecraft 抄襲遊戲內存惡意廣告軟件,而且因為惡意行為隱藏在遊戲後面,令玩家更難發現。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據微軟遊戲部門領導人估計,現時 Minecraft 遊戲每月約有 1.4 億活躍玩家,相較他們在 2014 年收購遊戲時的 3,000 萬,數字上升近四倍,認真誇張,難怪有不少遊戲開發商都抄襲它的玩法及畫風,希望可以分一杯羮。…

    話說,我們的團隊近年來一直都有參與智慧醫院的建設,希望能透過各類型科技解決方案及應用,優化本地醫院的運作及管理流程,提升醫療效率及準確度,讓病患市民可得到更安全、妥善及優質的照料。而本港各家醫院近月發生了不少事故,都令筆者再次堅信在港推動「智慧醫院」的迫切性。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 2 月時聯合醫院發生手術燈塌下事件,可謂前所未聞。後來多家醫院接連又發生了病人吊架脫落、石屎掉落、燈罩脫落、病房滲水等。根據醫管局數字,原來這類「設施及環境」、「醫療器材、儀器及消耗品」事故,過去 3 年也有 6,000 多宗。 據我所了解,以上種種問題,與目前本地醫院普遍人手不足不無關係,因醫護人員日常工作應接不暇,無法兼顧巡查器材設備及醫院各處。這個痛點,實在可以運用科技應用去解決。例如,以人工智能視像系統去監測手術室內的設備。系統會以圖像辨識並以 AI 人工智能運算和對比,能隨時檢視出物件(如燈罩、螺絲等)的不正常狀態,及時發出警告。 其實,現時本港不少醫院已投入許多資源去提升設備並使用智能科技,例如開發手機應用程式,幫助醫護遙距診症,隔空追蹤患者的健康數據。但真正的智慧醫院需要的是整合性,即是要考慮醫院全盤的智能布局,要同時利用 AI、IoT、PNT 及大數據,實時融匯結合,進行快速分析,以向有關單位提供即時的對應方案。 我們團隊最近就把「SDP 概念」(Smart Decision Planning)實踐在智慧醫院解決方案中,開發出全新的 AI…

    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早前舉辦了其年度 Solutions Day 2023 ,延續以 Sparkling Biz Matters 為主題,從雲端、網絡、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及可持續性五大範疇,邀請了業內專家和不同行業領導者就全球數碼創新趨勢、最新科技及營運經驗,相互交流創意思維,幫助企業更精準地部署數碼轉型之路。 重視生態圈構建 交流平台激發創新思維 CPC 行政總裁 Brook Wong 首先為大會致開幕辭,他表示此次年度聚會非常特別,除了是他首次代表公司主持此次盛事,更是這三年間業界仝人首次可以在解除所有防疫措施的環境下聚首一堂,面對面交流經驗及技術,探討創新科技等關鍵議題。他同時指出企業的數碼轉型在 2023…

    雖然大部分針對電腦攻擊的惡意軟件都以 Windows 為對象,但也不代表其他作業系統用家可以放任使用電腦。Jamf Threat Labs 網絡安全研究員發表的一份安全報告顯示,黑客將加入挖礦功能的影片編輯軟件 Final Cut Pro 上載盜版網站,等待 macOS 用家下載使用,而且絕大多數安全軟件都不會對這款挖礦惡意軟件響起警號。貪免費貪方便下載盜版軟件?最終都要付出代價。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雖則大家都知不應下載盜版或破解版軟件,但當部分專業軟件要用數千元購買,有人就會心存僥倖冒險下載盜版使用。例如這次被發現的挖礦程式攻擊,黑客便將惡意功能植入售價約 2,000 多元港幣的 macOS 版 Final…

    隨著企業持續邁向雲端,他們需要全新的安全架構應付挑戰,而「零信任(zero-trust)」亦因此應運而生。因此,不少網絡保安服務供應商已開始更積極與雲端方案公司合作,共同建立緊密的生態圈,助不同的客戶應對日益嚴峻的網絡威脅。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 零信任成企業網絡保安浪潮 網絡威脅接踵而至且變得日益精密,促使零信任的概念受到組織的格外關注。在零信任的前提下,沒有任何用戶或程序會預設獲組織信任,他們的每個工作階段均需認證,而每個向網絡發送的請求均被視為潛在威脅,直至請求者的身分獲成功認證。即使在工作階段中,用戶和裝置亦會受檢測,以識別任何能夠引致漏洞的變更。 零信任策略使零信任網絡存取(ZTNA)方案成為主流。藉此,組織可在工作階段開始前驗證用戶及其裝置,從而控制應用的存取。他們亦可透過多因素身分認證,確保用戶真實身分後才提供應用的存取權限。 與雲端供應商合作共創雙贏 在雲端浪潮下,網絡保安服務供應商亦需把方案與不同雲端平台整合,以把安全功能拓展至更多平台,全面地保障客戶的網絡基礎設施。 以Fortinet為例,最近 Fortinet 推出了雲原生防火牆產品,保障客戶在雲端上的應用和數據。日前,Fortinet 在阿里雲平台上推出「私人零信任邊緣方案(Private Zero Trust Edge Solution)」,整合零信任網絡存取、SASE、SD-WAN 及次世代防火牆,保障客戶在阿里雲上的應用和數據安全。從中,他們可充分掌握網絡上的情況,並確保每個應用的工作階段安全,同時為各地的員工套用一致的防火牆政策,以免網絡遭到入侵。 Fortinet 與雲端方案公司合作的其中一個重大意義,在於雙方能夠共建生態圈,並能互相借助優勢,賦予客戶最佳體驗。以是次合作為例,Fortinet 的方案亦能利用阿里雲的全球基礎設施,以及企業應用運算引擎…

    混合多雲運算供應商Nutanix宣佈與香港 IT 服務、數據中心及雲端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OneAsia(亞洲脈絡)合作,OneAsia 成為 Nutanix 全新 Elevate 服務供應商及經銷商,為香港企業提供更靈活實惠的雲端解決方案。 是次合作夥伴關係讓企業和公營機構能按月訂閱雲端和超融合基礎架構服務,提高靈活性及加強成本效益。透過 Nutanix 超融合基礎架構(HCI)的技術支援,OneAsia HCI Cloud 將提供一個全新平台,結合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及企業在地基礎設施的便利,為企業節省前期資本支出。服務現已推出予香港企業使用。 OneAsia HCI Cloud 亦幫助企業客戶設置必要的實體架構,如數據中心的機架空間、電源及網絡交換器。OneAsia 將負責所有硬件管理及維護保養、替換並處理故障,而客戶只需管理程序以上的層面,類似於公有雲的操作。

    踏入 2023 年,網絡安全威脅有增無減,最近 Sangfor 公布夥拍香港領先的增值分銷商 Edvance Technology 合作,協助客戶抵禦最新網絡威脅。 Sangfor 系統工程師總監陳浩存表示,今年網絡安全的三大威脅主要來自:居家工作(Work from home)、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及 Cloud Security。 他以居家工作為例,在後疫情時代,遠程辦公已成為新趨勢,不少員工都傾向在家工作,加上部份員工移民後,公司為挽留人才,改行遙距工作等,「無論咩原因都好,最終都要連接去公司內部網絡,就會成為一種威脅。」 Sangfor 系統工程師總監陳浩存表示,今年網絡安全的三大威脅主要來自:居家工作(Work from home)、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及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