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收購 Splunk 後,Cisco 今年再度公布收購計劃,發言人指這次的對象是一間專門開發保障人工智能應用安全性的平台公司 Robust Intelligence,通過這次收購,可有助提升管理 AI 應用的安全性,又可以反過來借助其 AI 提升 Cisco 的網絡安全水平,達到雙贏的效果。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根據網絡安全機構 Security Week 的統計數字顯示,2024 年上半年已有 178 宗與網絡安全相關的併購交易及加強合作,當中便包括…
Search Results: 趨勢 (317)
工業網絡安全公司 Dragos 最新發布的季度報告指出,經歷了第一季度的短暫平靜後,工業界在今年第二季度遭受勒索軟件攻擊的數量激增,引發業界高度關注,特別是在第一季度執法機構成功打擊多個勒索軟件組織後,黑客在極短時間內再次捲土重來,似乎無法截斷這場持久戰。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根據 Dragos 發表的「2024年第二季度工業勒索軟件分析報告」,在已知的 86 個針對工業界的勒索軟件組織之中,有 29 個在第二季度仍然活躍,這一數字較第一季度的 22 個有所增加,顯示出攻擊活動有回暖趨勢。 第二季度攻擊數量激增八成 針對工業界的勒索軟件組織主要攻擊的目標持續是美國和歐洲企業,當中製造業是受害最嚴重的類別。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第一季度攻擊個案和影響程度曾出現雙下降,專家認為這主要與執法部門對 BlackCat 和 LockBit 等主要勒索軟件組織採取的打擊行動有關。然而,第二季度的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攻擊個案從第一季的…
社交媒體平台 Meta 早前除了宣布會重開美國總統後選人 Donald Trump 的 Facebook 帳號,又宣布成功打擊了一個龐大的網絡性勒索集團,刪除多達 63,000 個涉事的 Instagram 帳號。官方聲稱這次行動主要是封鎖了來自尼日利亞約 20 名主要嫌疑者,稱單是這些疑犯已操控了 2500 個帳號,令不少男性用家深陷勒索之苦。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網絡性勒索(Sextortion)的犯罪手法一般是騙徒先透過社交工程攻擊接觸目標人士,以甜言蜜語誘使對方上傳一些裸照或影片。一旦握住把柄,騙徒就會開始要脅勒索,否則便會將這些私密資料公開或發給受害者的親朋好友。Meta 指責這種極度卑劣的犯罪手段,已經造成不少年輕人陷入絕境,甚至選擇自殘或自殺。 Meta…
歷來,低失業率被視作經濟繁榮的標誌,象徵着就業市場活躍,市民收入穩固。據政府統計署公布數據顯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本港失業率由 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2 月的 2.9% 微升至 2024 年 1 月至 3 月的 3%,就業不足率為 1.1%,可見香港的失業率總體上仍維持在全民就業水平。然而,現實是自疫情過後,香港各行各業普遍面臨人力短缺困境,甚至不得不依賴輸入外勞以應對。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近年金融科技領域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尤其是人工智能、區塊鏈及數碼資產的應用更受到政府及企業的高度重視,金融企業紛紛尋求雲端服務、平台服務及基礎設施即服務等技術加快推動轉型,這亦為保護敏感客戶數據增加了困難。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早前舉辦 Enhance Data Security in Today’s Digital Finance Era 交流活動,邀請了業內不同專家分享金融行業最新的科技趨勢和風險,幫助企業做好準備,鞏固網絡安全防線。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數據管理新挑戰 第三方評估接通未來政策 談及香港在金融科技上的發展趨勢,羅兵咸永道(PwC) 數字諮詢合夥人 Alan Chan…
由生產力促進局營運的 HKCERT,日前宣布易名為「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推出採用人工智能(AI)技術強化網絡攻擊偵測和預警的兩個應用方式,致力增強香港整體網絡安全防護能力。HKCERT 又指出,今年上半年接獲逾 5,100 宗網絡保安事故,當中以網絡釣魚攻擊升幅最大。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HKCERT 日前舉行啟動典禮,宣布將「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更改名稱為「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進一步彰顯 HKCERT 的服務宗旨及範圍。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表示,HKCERT 除應付網絡事故外,亦會主動快速回應最新的網絡威脅及攻擊,提升企業以及個人用戶的安全意識。未來會有三大定位:保障網絡安全、打擊惡意活動、加強防衛意識,並積極與國際網絡安全專業組織緊密合作,快速回應最新網絡威脅及攻擊,擴大網絡保護網。 網絡保安事故不斷發生,生產力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兼 HKCERT 發言人陳仲文指出,截至上月 24 日,網絡安全事故於今年上半季達 5,161 宗,比去年同期增加 36%。以網絡釣魚攻擊升幅最大且佔比最高,由 2,018…
為提高員工網絡安全意識,本地網絡安全公司 Green Radar 推出 as-a-Service 培訓平台,由專家設計適合本地企業的 2 分鐘短片,以廣東話、普通話及英語輕鬆生動地向員工講解網絡安全注意事項。平台更備有即時考核,讓企業了解員工學習進度,評估網絡安全風險。 內容本地化 透過 2 分鐘短片培訓員工,簡單易明,以廣東話為主,另備有普通話及英語供企業選擇。短片內容由業界專家定制,個案本地化,並根據網絡安全趨勢更新,適合用於培訓本地企業員工。 即訂即學 平台採用即服務(as-a-Service)形式,透過雲端進行培訓,員工可自訂培訓日子及地點,毋須特意預留課堂時間,安排更靈活。企業只需訂閱,即可開通培訓平台帳戶,由雲端平台提供課程模組及評估,協助企業輕鬆提升員工網安意識。 評估網安風險 員工培訓後需接受即時考核,企業可根據考核分數評估員工網絡安全意識,了解整體風險水平,從而作出改善或跟進工作。 立即試睇培訓短片:https://youtu.be/wI_mtaqVWrI 聯絡 Green Radar…
中港網絡安全協會(HKCNSA)今日於香港 The Ritz-Carlton 酒店舉行首屆「網絡安全論壇2024」,吸引眾多網絡安全業內人士參與,場面熱鬧。是次活動以「探索企業如何提升網絡安全韌性與數據私隱」為主題,邀請到各方專家作主題演講、論壇及解決方案展示,內容涵蓋數據私隱、AI、量子密碼及信創等關鍵議題,維護大灣區互聯互通數碼基建。 下半年將成立澳門分會 活動開始前,先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敬文致歡迎辭,黃表示安全穩妥的網絡環境,對建設香港至關重要,特區政府會持續舉辦各類型活動,防範網絡攻擊,並鼓勵公私營機構分享相關資訊。 活動開始前,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敬文(左)及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葉青陽致辭。 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葉青陽(David)感謝一眾嘉賓到場支持,又分享成立協會後,邀請了各地專家做交流,成為協會最受歡迎的活動,不少會員都希望可透過協會加深了解內地法規。David 又透露下半年將成立澳門分會,加強交流;並會繼續舉辦內地考察團、私隱數據課程及論壇等,希望提升香港的網絡安全,提高關注度。 (左起)中港網絡安全協會諮詢委員余法昌、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警司林焯豪、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專員鍾麗玲、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葉青陽、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敬文、香港警務處東九龍總區指揮官羅越榮博士、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副會長鄧宏舜,共同為「網絡安全論壇 2024」主持開幕典禮。 「網絡安全論壇 2024」共邀請了 25 位頂級嘉賓演講,深入探討大灣區網絡安全的未來趨勢與挑戰,演講環節先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專員鍾麗玲揭開序幕,她表示昨天政府提出全新法例保障關鍵基礎設施的電腦系統,笑言今天舉辦的論壇,可謂既具前瞻性又合時機。鍾引述國家安全有 20 個重點領域,明確列出數據安全及網絡安全是兩個關鍵領域,可見兩者在數碼年代重要性,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創新科技樞紐,數據安全有序流通及使用,能推動特區政府近年積極發展的數字經濟。 數據安全當中亦包括個人資料,根據個人資料私隱公署數字,今年首 5 個月接獲…
人工智能(AI)發展一日千里,企業及機構不再處於觀望狀態,而是積極將其融入業務中。HKT 憑藉其 5G 及 AI 的專業知識,一直致力為香港不同行業提供相關的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加速數碼轉型;由 6 月 24 日至 28 日,HKT 將舉行為期五日的科技周 – HKT Enterprise Solutions Tech Week 2024,以 “From…
在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下,香港的餐飲零售業彷彿正處在一個微妙的轉折點。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 2024 年 4 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 14.7%。筆者近日走在街上,也看到很多「吉舖」。然而,作為一名 IT 從業者,我堅信科技是引領零售及餐飲行業走出困境的關鍵。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儘管經濟形勢嚴峻,但香港的失業率卻保持在 3% 左右的較低的水準,這反映出各行業普遍面臨的人手短缺問題。對於餐飲零售業而言,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既增加銷售額又降低成本,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科技提供了諸多可能。首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借助網路平台拓展線上市場,抓緊電子商務的機遇。對於中小餐飲零售企業來說,過去開設網店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和時間,但現在利用現成的平台,可以輕鬆進入線上市場,為顧客提供網購、送餐等便捷服務,從而增加銷售額。 其次,在降低成本方面,企業可以引入先進的 IT 系統和工具,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資源成本。一些 IT 解決方案還提供了靈活的合作模式,如「即租即賺」、「按月訂購」或「分期付款」等,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初期投入成本。這些方案讓企業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資源配置,保持業務的持續發展。 延伸閱讀:【新加坡更渴求自動化解決方案】 此外,面對人手短缺的問題,企業可以引入機器人和自助設備來實現部分工作的自動化。在餐飲業,機器人送餐服務已經開始出現;在零售業,自助購物機、自助結帳機等設備也已被廣泛應用,也被酒店應用於配合「走塑」政策。而物業管理業亦引入了清潔/消毒/巡邏機械人,食品生產商使用自動貼標籤機械人也越趨普遍。這些自動化解決方案不僅解決了人力不足的問題,還為企業創造了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