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轄下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 (HKCERT) 編制的《香港保安觀察報告》出爐,2021 第四季度報告提到,涉及香港的單一網絡保安事件宗數為 4,753,按季下跌 2.2%。其中網頁塗改按季上升 33%,釣魚網站亦按季上升 7%。 報告提到,釣魚網站事件連續四季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釣魚網站事件升幅達 265%。大部分釣魚網站都是以偽冒金融機構和網購平台為主,其他亦有科技公司、電子錢包、網上娛樂平台等。HKCERT 提醒,釣魚網站仿真度極高,用戶可仔細檢查網址來分辨真偽,留意英文串法、域名等。 《香港保安觀察報告》季度報告除會提供過去一季被發現曾經遭受或參與各類型網絡攻擊活動的香港聯網系統的數據外,HKCERT 指由今期開始,亦會回顧該季度所發生的重大保安事件及探討熱門保安議題,並提出易於執行的保安建議,以提升公眾的資訊保安認知的水平,増強應對有關風險的能力。 今期報告的重點包括: 2021年第四季度涉及香港的單一網絡保安事件較對上一季微跌2.2%;然而釣魚網站事件卻連續四季上升,大部份都是以偽冒金融機構和網購平台為主;利用QR code作網絡攻擊與日俱增,不法分子會循流動支付、賬戶驗證、網站瀏覽、訊息儲存四種常用的QR code應用進行攻擊;開始進行NFT(非同質化代幣)交易前,大家要考慮如何安全地儲存NFT資產,可選擇以連線錢包(熱錢包)或離線錢包(冷錢包)儲存,也可以混合使用這兩種錢包;以及常用於軟件開發的 log4j 開源軟件爆出保安漏洞,黑客可籍此發送特定的記錄檔訊息至 Log4j…
Search Results: 資訊保安 (38)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轄下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總結 2021 年香港資訊保安狀況,並發布 2022 年保安預測。HKCERT 總結 2021 年香港資訊保安狀況,指中心去年共處理 7,725 宗保安事故,當中最主要事故為網絡釣魚(3,737宗,佔48%),較 2020 年增加 7%,連續四年上升並創新高,當中逾七成事故涉及網上購物或網上銀行。而第二主要事故為殭屍網絡(3,479宗,佔45%),當中約半屬 Avalanche 殭屍網絡,事故較去年下跌 16%,主因相信是 2020 年 35 個地區聯手成功摧毀全球最大的殭屍網絡之一的…
扎根香港多年的綜合電訊及科技方案供應商香港寬頻,在「網絡安全資訊共享夥伴計劃」(Cybersec Infohub)成立初期已登記為成員機構,與各行業的資訊保安持份者緊密合作。公司持股管理人及信息安全總監鄧宏舜表示,希望加入 Cybersec Infohub 後,能接收更多最新的網絡保安資訊,並與各大公司合作,攜手加強香港企業的網絡保安意識。 鄧宏舜稱,Cybersec Infohub 推出後,增加了本地各行業在網絡保安的交流。他以勒索軟件(Ransomware)為例,坦言不少中小企都不懂如何應對,「到底需唔需要畀錢,或者如何避免」,指計劃的網絡安全資訊共享協作平台 Cybersechub.hk 可加強對中小企的網絡安全教育,更有助企業掌握資訊保安的最新趨勢,促進網絡威脅資訊流通。 籲港企切勿忽視背後保安風險 問到現時香港企業面對網絡保安的最大障礙,鄧宏舜明言其中之一是認知及心態,「好多公司會覺得唔會咁唔好彩,或者中咗都會覺得只係個別事件,但黑客知道間公司網絡容易入侵嘅話,再唔加強防護嘅話就會再嚟。」他強調:「當全世界都知道香港網絡唔容易入侵,自然會搵第二個目標」。近年不少公司開始使用雲端服務,他表示不少公司都以為上載到雲端伺服器便十分安全,「部份伺服器可能只係做啲好基本嘅保安,自己要留意保安程度到底足唔足夠。」 鄧宏舜提到,成為 Cybersec Infohub 成員後參與了不少活動如工作坊、業界討論等,促進成員間互信和夥伴關係。此外,成員亦可使用平台提供的應用程式介面(API)自動化交換網絡威脅資訊,快速取得其他成員分享的網絡威脅資訊,及早防禦。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網絡安全經理林嘉棋補充,HKIRC 聯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OGCIO)早前亦有舉辦周年專業工作坊,集合不同身份背景的同業,從不同角度分享企業在新常態下的網絡安全策略和思維。 鄧宏舜稱,加入 Cybersec Infohub後,增加了與各大行業在網絡保安的交流。…
網絡安全事故頻生,企業到底對公司的安全性有幾大信心?Trend Micro 最近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話俾大家知,原來有 80% 受訪企業預計未來一年有可能發生客戶資料外洩,情況相當悲觀。而危機憂慮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雖然近月大量發生勒索軟件入侵事故,不過根據 Trend Micro 最近完成的「網絡資訊保安風險指標」(Cyber Risk Index) 報告顯示,企業最憂慮的網絡攻擊是中間人攻擊 (MitM),而勒索軟件只排第二,而第三至第五位順次序為網絡釣魚與社交工程詐騙、無檔案式攻擊及殭屍網絡。今次報告一共訪問了來自全球 3,600 多間企業,其中令企業 CISO 資訊保安長最擔心的弱點共有三項,分別是企業本身的運作和基礎架構風險、數據防護及人為因素,一旦遭受網絡攻擊,可嚴重令企業流失客戶、知識產權損失及業務被中斷。 CISO 的擔憂並非全無根據,因為有 24% 受訪企業曾遭受 7…
愈來愈多人投身 YouTuber 行列,但有否想過,YouTuber 也可能成為黑客的網絡攻擊對象?近日本港便有 YouTuber 懷疑被黑客入侵帳戶,黑容除了利用其頻道進行直播,更將受害人數以百計嘔心瀝血製作的影片,一一變成不公開。受害人推斷,事件可能跟黑客盜取其 Session ID(工作階段識別碼)有關,但亦有網絡安全專家不明白,系統雙重驗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為何未能發揮帳戶保護功效。 懷疑受到黑客攻擊的 YouTuber「希比」,在 YouTube 平台經營個人頻道「HEBEFACE」,經常製作及上傳影片,介紹港產片經典場景,頻道獲超過 6.3 萬人訂閱。希比接受本網訪問時表示,大約一星期之前,他收到粉絲通知,懷疑 HEBEFACE 頻道被入侵,他查看後發現,有人正利用 HEBEFACE 頻道進行以太坊相關的直播,「我於是馬上更改登入密碼,但之後對方仍然可以控制到我的帳戶,我更眼白白看著他將我的影片變成不公開。」希比表示,當時自己依然可以控制帳戶,包括將影片設定回公開,可見對方只入侵而沒有奪取其帳戶,情況相當特殊。…
總部設於法國巴黎的保險集團安盛(AXA),旗下亞洲子公司 Asia Assistance 受到勒索軟件 Avaddon 攻擊,集團在香港、泰國、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的業務受到影響,更有客戶資料被盜取。有本地網絡安全專家估計,事件或源於有員工誤開勒索電郵內的有毒附件所致,由於保險公司客戶資料是極敏感資料,認為安盛需要盡快交代事件。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一篇暗網文章指出,黑客聲稱利用勒索軟件,盜取多達 3TB 安盛客戶資料,當中包括客戶個人身份、醫療及索償記錄,以至是銀行文件、個人身份證明文件截圖等,黑客並要求安盛在 10 天內與他們商討贖金安排,否則會將所盜取的資料公開。安盛則承認,部分泰國客戶資料外洩,強調正調查事件及已經通報監管當局,並會通知受影響客戶,及提供支援。除此之外,黑客還發動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癱瘓 AXA 官方網站,惟現時網站服務已逐步恢復正常。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副主席(私隱及資訊保安)范健文接受查詢時稱,自己亦在暗網(Dark Web)留意到有人在討論安盛被網絡攻擊的事態發展,惟沒辦法證實對方是否發動攻擊的黑客。他續指,黑客通常是將受害者的重要資料鎖上,再要求對方交贖金以將資料解鎖,今次黑客更威脅將所盜取的資料公開,「似乎是特別具針對性的攻擊,畢竟保險公司與一間中小型貿易公司不同,其客戶資料往往涉及投保者病歷等極其敏感的資料,這些資料若被公開,對保險公司而言會是一個致命傷。」 范健文估計,今次事件或是因為 AXA 內部擁有接觸客戶敏感資料權限的員工,不小心開啟了可疑電郵內的附件或超連結所致,亦不排除有員工因為疫情在家工作,一時不慎令黑客有機可乘。他強調,AXA 需要公開交代事件來龍去脈、通知受影響客戶,以及交代如何保障用戶私隱。為盡量避免同類事件日後再發生,AXA 亦應該提升旗下員工對資訊安全,特別是可疑電郵的警惕性,以及在資料存取權限方面下工夫,避免敏感資料被太多員工存取。…
一個黑客組織入侵了安全防護系統初創公司 Verkada 的大約 15 萬個聯網內的監控鏡頭,使他們能夠取得多個組織的實時和存檔影片信號,包括生產設施、醫院、學校、警察部門和監獄,更包括 Tesla。據報道指,黑客主義者 Tillie Kottmann 宣稱是事件負責人之一,向 Bloomberg 披露這次資料入侵行動是一間國際黑客團體所為,目的是為了展示無處不在的視訊監控,以及攻入這些系統輕而易舉。此說法引起爭議,專家正權衡如果安全錄像洩露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受害組織可能遭遇的潛在後果。 影片資料洩露可能會導致知識產權盜竊、人身安全威脅、侵犯隱私、敲詐勒索,或許還會受到監管部門的懲罰。更糟糕的是,這些攝像頭採用了面部識別技術,導致了以下問題:攻擊者是否可以真正識別被攝像頭捕捉到的個人,然後將他們作為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schemes)或更恐怖計劃的目標。 Bloomberg 查看被盜的 Verkada 影片,包括據指是上海 Tesla 倉庫的裝配線上的工人圖像。不過,Tesla 後來告訴路透社,這段影片實際上是來自供應商在河南省的生產基地,其上海工廠及展示廳未受影響。不過,Kottmann 表示,他們仍能獲取安裝在 Tesla 工廠和倉庫中的 222 個攝錄影像。根據報道,網絡性能公司 Cloudflare 和身份權限管理服務提供商 Okta,被指也在工作場所使用 Verkada 的服務。…
wepro180 (下稱”本平台”)一直以來都為提升香港企業的資訊保安意識不遺餘力,經常揭穿不法黑客的最新騙局及手法,並團結業界對抗網絡攻擊。最近,竟然有不法份子欲利用高針對性的釣魚電郵攻擊本平台,不過,黑客當然無功而還,而且「掂都掂唔到」本平台的電子郵箱。今次可以輕鬆將釣魚電郵徹底封殺,確實要感謝本平台一直採用的電郵防護專家 Green Radar (下稱”GR”)。 事緣,日前有黑客想把一封假冒雲端服務供應商的釣魚電郵寄予本平台一位員工,該釣魚電郵像真度極高,明顯事前有專人針對目標進行過內容調整,可謂居心叵測。不過,雖然黑客手法看似高明,卻完全無法接觸本平台任何人士,因為GR早在該釣魚電郵進入本平台的電郵系統前識破黑客的詭計,把該釣魚電郵徹底隔離於千里之外。 而且GR的隔離中心專員,亦極速向本平台的IT部發出警示,更貼心地拆解黑客是次攻擊的手段,非常抵讚! 就此,本平台訪問了Green Radar安全業務策略執行副總裁林德齡(Andrew Lam),講解GR到底利用了甚麼技術,輕鬆擊退不法份子。Andrew解釋,這種電郵攻擊名為「魚叉式釣魚攻擊」,相比以往一般釣魚攻擊的「廣撒漁網」方式,魚叉式釣魚攻擊近年備受黑客傾睞,它最大的特點是具有針對性,可大大提高「上釣率」,以竊取個人資料爲主要目標,譬如今次攻擊就假冒本平台的雲端服務商,發送相關通知電郵給本平台的員工,誘使員工進入其精心炮製的釣魚網站,以盜取帳號資料。無論是電郵中的內容或是網站,都爲本平台度身訂造的內容。 為讓大家更容易理解黑客的手法,本平台決定公開該釣魚電郵的真身,以下為假如沒有GR保護下,在 outlook 看到的畫面: 可見黑客假冒的雲端服務商,以收取新電郵爲由,誘騙收件人登入連結。 假如收件人不小心點擊電郵中的連結,便會進入像真度極高的假冒雲端服務商登入界面,誘使用家輸入密碼資料。 Andrew 亦指出,針對此類攻擊,Green Radar grMail 電郵安全解決方案可提供三重防護,第一層由grMail深度學習模型剖析電郵內容及網站,檢測是否有異常情況。第二層由Green…
生產力局(HKPC)公布 2021 年資訊安全展望報告,預料在疫情影響下,針對新科技如 5G、物聯網(IoT)及人工智能會大幅度增加;而因應流動支付愈趨普及,加上虛擬銀行及虛擬金融業的發展,生產力局呼籲,業界應多留意資安資訊,加強保安,用戶也要注意密碼設定和保安措施。該局亦指出 ,供應鏈攻擊會升級,單在去年便增加了 430%,企業應多加留神。 在數碼轉型的新常態下,新技術如 5G、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的應用等,可能會導致更多系統或數據流量暴露在不可信的網絡中,以物聯網為例,因為密碼強度太低、通訊未有作加密等,存在保安漏洞,被入侵的風險相應會提高,生產力局建議,應深入了解這類新技術牽涉的保安議題,亦應定期進行網絡保安檢查,評估網絡和系統的保安,及持續監察接觸到互聯網的資訊科技配置。 促企業制定WFH保安指引 提升員工保安意識 生產力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兼 HKCERT 負責人陳仲文指,企業必須為新常態和新技術制定網絡保安策略,在管理計劃中應包括第三方風險、保護任何暴露於互聯網的系統、採用加強驗證並進行網絡保安檢查和監察;另外,企業需要提高員工的網絡保安意識,以應對攻擊。就供應鏈攻擊繞過企業的保安系統的情況,生產力局解釋,攻擊者會利用企業對合作夥伴的信任,來避開保安防禦,通常使用合法軟件發佈機制,將木馬化的軟件組件發布至 「下游」,令企業用家不慎中招。 Work From Home(WFH)工作安排亦為企業保安系統帶來衝擊,有黑客伺機入侵網絡會議,發放不雅內容,又會趁機攻擊缺乏保護的遙距工作端點,生產力局建議企業制訂新常態下的網絡保安策略,提供在家工作安排的保安指南,保護遙距存取設施和端點,並提高員工保安意識,提防釣魚電郵來襲;定期進行網絡保安檢查,評估網絡和系統的保安;持續監察接觸到互聯網的資訊科技配置。企業可以參考該局製作的在家工作的六大資訊保安建議(https://www.hkcert.org/tc/security-guideline/six-security-tips-for-home-office)及評估遠端存取服務保安指南(https://www.hkcert.org/tc/security-guideline/assessing-the-security-of-remote-access-services-guideline)。 使用虛擬銀行 宜設置單獨使用高強度密碼 而在疫情期間能有效減少人與人之間接觸的流動支付,也存在保安風險,陳仲文提到,有流動支付用家將付款…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聯同轄下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今年首次舉辦的「香港網絡保安新生代奪旗挑戰賽 2020」早前完滿結束並舉行分奬典禮,嘉許本地中學和大專院校學生運用創意思維解決問題,從中學習網絡保安知識的傑出表現。 「香港網絡保安新生代奪旗挑戰賽 2020」以隊制形式進行,分為中學組及大專組兩個組別,每組別均設有金、銀、銅獎。每間學校不設參賽隊伍上限,派出最多參賽隊伍的中學更可獲頒「最積極參與學校獎」。中學組及大專組金獎分別由來自迦密中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隊伍奪得,聖母無玷聖心書院則奪得「最積極參與學校獎」。 香港網絡保安新生代奪旗挑戰賽2020 得獎名單 是次比賽吸引了 37 間中學和 19 間大專院校,派出總共 156 隊參賽隊伍,接近 540 名學生參加。比賽以「解題」形式進行,參加隊伍需於 48 小時內運用創意思考,透過搜尋、研究、使用不同的工具和編寫程式,反覆試驗以拆解超過 40 題挑戰以獲取分數。由於題目得分會隨著成功解題隊伍數目增加而遞減,因此戰況十分激烈,亦促使參賽隊伍挑戰高難度的題目。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先生表示:「生產力局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