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常面對各式各樣的網絡攻擊,因此對能快速回應,同時能應用在 hybrid 工作環境、保護「天上地下」雲端及 on premises的伺服器及系統的解決方案,自然是企業趨之若鶩渴望部署的「守護神」。由英國劍橋數學家創立、擁有領先全球 AI Learning 技術的網絡安全公司 Darktrace,提供精準 AI 分析,為每個客戶作獨立行為分析,持續學習使用行為,以數學計算揪出異常行為,幾秒內快速回應惡意攻擊,甚至能以單一平台,多防線保護企業客戶在雲上、SaaS 應用程式、end-point 裝置、on premise 等的資料的安全,為企業佈下全方位 AI 防護網。 可部署在不同裝置及環境 勒索軟件是其中一種最普遍的網絡攻擊手法,特徵是攻擊快速,能在數秒間將受害企業的資料加密,未作回應已整個伺服器遭黑客鎖上,令企業頭痛非常。Darktrace Country Manager (North Asia) Cyrus Tang 指,其他廠商的產品或只能提醒面臨攻擊,但該公司的 Autonomous Response Module 能偵測及自動嚮應作防禦,應對事故。即使是較複雜、針對跨國企業及跨平台的供應鏈攻擊,Darktrace 的 AI 防禦技術都能提供保護,部署在天上地下的平台。 另一個企業經常面對的攻擊是釣魚電郵,Cyrus 指現時全世界有 94% 的網絡攻擊來自釣魚電郵,而當中最可怕的是偽冒身份的電郵,黑客也會運用 AI 學習企業員工或客戶電郵來往的模式。他舉例指,有客人曾收要求改繳費戶口號碼,但由於過往溝通沒有提及銀行帳戶的行為,因此 Darktrace 的 AI 成功揪出異常之處。 能離線使用 隔離數據不經網絡 以前應對攻擊企業或會採用 Rule-based / Signature-based 解決方案,以攻擊的特徵作記認,依賴前人中招才有記錄並作偵測,但隨著攻擊變種加快,這些傳統技術便不足以應付。Cyrus 指 Darktrace 的 AI 技術,能有效偵測出第一次出現的Zero Day攻擊,攔截異常行為。不過 Cyrus 亦強調,Rule-based…
Search Results: 資料外洩 (123)
內部威脅 (insider threat) 一向是企業最頭痛的問題,因為員工雖然未必一定有心將公司機密外洩,但卻會因網絡安全意識不足,如開啟釣魚電郵、可疑檔案,親手為黑客打開入侵公司的大門。Microsoft 帶來好消息,旗下 Microsoft 365 將會客戶推出新服務,令 IT 部門更易發現可疑行為,及早制止慘劇發生! 顧名思義,內部威脅指的是企業員工帶來的威脅,它可以是將機密資料外洩,又或「協助」黑客於內部網絡安裝惡意軟件如後門等,不過,員工未必有心做,很可能只是墮入釣魚電郵陷阱,或使用了一些未被允許的影子IT工具,因而令公司蒙受損失。要避免內部威脅降臨到自己身上,企業管理者除了要引入足夠的防護工具外,更需注重員工的安全意識培訓。美國網絡安全機構 CISA 早前亦推出新工具,協助美國私人或公營企業評估自家網絡安全性,由此可見內部威脅情況的確相當嚴重。 最近 Microsoft 就為客戶帶來 Insider Risk Management 新服務,提升…
調查發現,98% 企業在過去 18 個月至少經歷一次雲端數據外洩事故,而在 200 個受訪的 CISO 或網絡安全部門決策者之中,60%認為自己公司的 IT 架構缺乏透明度及帳戶權限管理及驗證技術,所以出事率高企並非毫無原因。企業理應事前制定各種應變措施,萬一出事,都可以第一時間撲火。 強大的事件應變計劃可以幫助公司快速將業務回復,同時可將事件所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做齊以下七件事,便可確保企業保持在最有效率的應變狀態。 釐清角色:事件響應計劃第一步要做的事,便是確定組織內各單位的負責人角色,而且必須因應人事變動而隨時更新。因為當事件發生後必須出現混亂,如果到時仍要找出涉及事件的負責人,就難以第一時間控制損害範圍。同時釐清角色亦等於釐清責任,負責人才會上心把關。 製作聯繫人清單:如發生資料外洩,除了內部員工,受影響的還包括客戶、合作夥伴,因此必須預先製作一份聯繫人清單,在事發後第一時間聯絡他們,才能令業務保持營運之餘,亦可減少第三方所受到的損失。 制定通訊方法:如遭受勒索軟件攻擊,企業平常所使用的電郵、VOIP等通訊方式將有可能失效,因此企業必須在事前確保公司還可使用其他方法進行內部溝通及外部聯絡,最簡單如第三方技術支援公司的聯絡電話,也應以紙筆記下,以免出事後無法從電腦中搜尋。 記錄和識別: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必須記錄過程中所有細節,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由誰人發現,以及有誰人曾嘗試維修或調查電腦情況,以減少日後搜證及提交報告的難度。 事前培訓:當發生安全事故,員工第一反應可能是關機或嘗試重啟電腦設備,不過這種做法不單無法阻止惡意軟件爆發,更有可能失去入侵記錄。企業應在安全培訓過程中教導員工應如何處理,例如應第一時間插除電腦的網絡連線,阻止病毒蔓延。 系統恢復:當IT團隊完成事件調查後,便可盡早將系統還原,至於能否迅速完成,取決於事前有否做好備份工作。做好的意思是不單只將系統及資料備份,還要定期進行模擬恢復,以確保備份內容準確及可於事後回復。 經驗教訓:經歷過資料外洩或黑客入侵後,企業管理者應吸取教訓,重新審視整個IT架構的弱點所在,及早堵塞才能避免事件再度發生。定期進行滲透測試可令IT團隊發現隱藏的漏洞,如公司缺乏相關人手,應邀請第三方服務供應商進行。 資料來源:https://bit.ly/3AvAMPv
設置高強度密碼的提醒「講到口水都乾」,但仍然有很多人不以為然,令自己的帳戶處於危險的狀態,有被入侵的風險。Mozilla 研究在 haveibeenpwned.com 的數據發現,有數十萬人繼續使用自己最喜歡的超級英雄作為密碼,倘因此而遭遇資料外洩,不管是。Batman、Spider-Man 抑或是 Superman 都難以打救。 Mozilla 最新的博客文章提到,以超級英雄作為密碼的情況,在洩露資料數據中出現得愈來愈多。其中 Superman 出現在 368,397 款洩漏資料,Batman 出現在 226,327 項資料中,以及 Spider-Man 被發現出現在 160,030 項資料,另外…
社交媒體平台 Clubhouse 洩露的 38 億個電話號碼的數據資料,據報道指,被一名威脅行為者連同在去年 4 月洩露的 5.33 億 Facebook 個人資料結合,並將這批個人身份信息 (Personal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出售給地下市場上出價最高的人。 Threatpost 報道指 Clubhouse 洩露的…
每日都有企業或機構被黑客入侵,到底是網絡攻擊真的無法防備,抑或另有原因?IBM 網絡安全團隊 X-Force 就在最新發表的調查報告內指出,2/3 的雲端資料外洩事件,都可以靠安全政策同設定阻止……即是企業做得未夠好啦! 新冠疫情加速企業數碼轉型,愈來愈多企業或開發者使用公共雲 (Public Cloud) 服務,有關雲端應用的網絡安全問題亦變得火熱。最常被提出來討論的,主要圍繞網絡防火牆、登入驗證、帳戶權限配置、數據加密等方面的功能內容。有安全專家認為,針對雲端服務攻擊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多時與受害機構未能理解雲端應用背後所使用的科技及運作原理,以至未能適當進行安全設定,堵塞存在的漏洞。今次 IBM 安全團隊 X-Force 為 2020 年第二季至 2021 年第二季跟進的雲端外洩事件中作出總結,便認為有 2/3 受害企業如果能制訂堅實的安全政策、為軟硬件保持更新,以及為雲服務作好設定,便可避免慘劇發生。 而在眾多安全問題中,研究團隊指出在採用雲服務後,員工或客戶都會通過應用及各種…
雲端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Barracuda 日前公布一項關於惡意機器人程式(Bad Bots)及自動化攻擊演變模式的報告,探討網絡流量模式的轉變和機器人行為,透過分析機器人攻擊的實際例子,了解自動化攻擊的最新趨勢。報告揭示,機器人程式佔用近三份之二的總網絡流量,而電子商貿應用程式及登入門戶,是先進機器人程式持續攻擊的主要目標。 《機器人程式攻擊:主要威脅和趨勢觀察報告》以網絡機器人行為和偵測的實際例子分析最新網絡流量趨勢,Barracuda 研究人員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6 月的網絡流量模式,包括惡意機器人程式相關的網絡流量、起源、每日攻擊次數和規律,同時剖析真實案例,發現機器人程式佔用近三份之二的網絡流量,其中惡意機器人程式佔總流量達四成,當中包括網絡爬蟲、自動攻擊程式等先進機器人程式。 報告亦指出,67%惡意機器人網絡流量由北美地區輸出,並主要來自公共數據中心,歐洲及亞洲地區分別佔 22% 及 8%。機器人流量主要來自 AWS 及 Microsoft Azure 兩大公用雲端,兩者比例大致相約。來自歐洲的惡意機器人程式流量,部分更有可能源自網絡供應商或住宅 IP…
打機為輕鬆,但亦會有資料外洩的危機!研發 Android 遊戲應用程式的中國開發商 EskyFun,因使用不安全的伺服器,致使 134GB 用戶信息曝光,由其開發的遊戲包括:Rainbow Story: Fantasy MMORPG、Adventure Story、The Legend of the Three Kingdoms 和 Metamorph M。 由 Noam…
新冠疫情不單只加速企業數據轉型,亦同時加速尋常百姓使用網上服務比例,例如網購、線上學習、收睇網上節目、視像聚會等等,網絡攻擊的機會大增,大部分黑客並非採用石破天驚的新手法入侵,而只是稍稍改動現有攻擊方式,又或作出掩護攻擊,例如以 DDoS 攻擊分散安全團隊的注意力,乘機潛入內部網絡安裝各種惡意軟件等。而在疫情爆發的 18 個月期間,大家應該汲取教訓,改變網絡安全防禦的心態。 不少企業被迫使用遙距工作模式,讓員工在家工作,因此針對雲端服務攻擊的頻率愈來愈高。最常見的方法是通過釣魚電郵竊取帳戶登入資料,從而盜取數據及執行勒索程式,這些攻擊都有可能影響業務流程和商譽。員工需要持續的安全意識培訓和更新設備系統,令遙距工作也能得到一定的安全保障。引入機器學習和分析數據傳輸,是維持網絡最佳狀態的必要元素,同時收集到的資料亦有助安全團隊快速因應變化作出反應。 既然企業必須採用雲端應用服務,因此必須為安全遷移做足準備,最基本要保持所使用的應用服務在最新系統版本,以及採用有信譽的服務供應商。而在轉移雲端之前,亦有一些安全建議可以參考。 慎選供應商:確保雲服務供應商將安全放在首位,最好能將現有數據中心安全性擴展到雲端服務。這樣做可以縮短安全團隊的學習時間,減少錯誤發生,並可以在物理和雲基礎架構採用相同的開發和部署策略。 釐清服務協議:就停機時間、修補漏洞和安全更新達成嚴格的安全服務級別協議 (SLA),確保供應商如何處理 DDoS 攻擊或數據外洩,以掌握清晰的處理流程。 加密至上:確保服務供應商支援最高級別的加密及身份驗證技術,有助減少入侵及,而在即使資料外洩,黑客也無法輕易破解。 雖然要阻止網絡入侵,很多時都要依賴網絡安全工具及人工智能技術,不過最有效的安全策略卻是創建網絡安全文化,讓員工領略強密碼和多重身份驗證的好處,才可真正改變他們日常使用密碼的習慣。而在家庭方面,物聯網(IoT)設備極可能是一大弱點,因為一般家庭用家偏用使用出廠密碼,這種習慣將讓黑客可以輕易入侵,造成財物或私隱外洩等損失。 對於投放了各種先進安全工具的企業來說,仍然必須定期審查和更新安全政策以阻止攻擊者找到新的突破口入侵。正因為雲端應用服務是不可抗逆的發展趨勢,要善用雲的靈活性,便必須同時重視雲的安全性。 資料來源:https://bit.ly/3mdlwDm
網絡安全專家於網上發現一個數據量達 1.2 TB 的資料庫,當中包含 2,600 萬個帳戶登錄資料、110 萬個不重複的電郵地址、20 億個瀏覽器 cookies 及 660 萬個檔案,暫時未知屬於哪個組織,但始終已上載 Have I Been Pwned,檢查一下無壞喎。 這個估計從 300 萬部電腦竊取而來的龐大資料庫,由 NordLo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