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及其客戶,一直是網絡罪犯的頭號攻擊目標,最常用的攻擊手法便是釣魚電郵(phishing)或更專門的魚叉式電郵(spear phishing),因此金融業界要保護客戶,便必須從電郵安全方面著手,例如準確設定各種電郵驗證技術,防止罪犯冒充銀行發電郵進行詐騙。 正確啟用電郵安全功能,最大好處是只有金融業界發送給客戶的電郵,只能從核實的郵件服務器發出,令犯罪分子只能註冊使用類似的網域發送電郵,只要收件者夠細心,便能從網域上分辨真偽,再者亦容易被電郵防護工具的威脅情報所過濾,減低詐騙電郵的成功率。不過,並非所有金融服務都會引入這些安全措施,其中聯邦信用合作社(Federal Credit Union)便沒有足夠防護。根據 IntelFinder 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 300 個 FCU 機構中,只得 8% 啟用了強大的電郵安全工具。 IntelFinder 專家特別檢查了FCU 機構中的 SPF 和 DMARC 記錄是否存在,以及…
Search Results: 網絡釣魚 (144)
有時在活動中留下電郵地址之後,便會後續收到各式各樣的宣傳信件,感到很困擾的時刻萌生退訂(unsubscribe)念頭,豈料竟然收到更多垃圾郵件?!這種新型的欺詐電郵是怎麼一回事?謎題解開!原來電郵詐騙者以虛假的「取消訂閱」垃圾郵件,來確認網絡釣魚和垃圾郵件,能有效傳送至有人使用的電子郵件帳戶,以便後續行動。 欺詐者會在一段時間,不斷發送垃圾郵件滋擾受害人,並詢問是要退訂還是要繼續訂閱。這些電子郵件並未有說明訂閱或退訂的內容為何,旨在驗證收件人的電子郵件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容易受到網絡釣魚詐騙和其他惡意電郵活動的影響。 電郵的主題會以「Confirmation(確認)」為題,例如 「We need your confirmation asap(我們需要您盡快確認)」、「Request, please confirm your unsubscription(請求確認取消訂閱)」。這些電郵設計簡單,只有色框包著「退訂」及「訂閱」的連結。如果點擊訂閱或取消訂閱的連結,便會直接創建一封新的回覆電子郵件,其發送對象將是由詐騙者所操控的不同電子郵件地址。 因此,當受害者發送上述電子郵件時,本來是希望取消訂閱,但實際上卻是為垃圾郵件發送者,驗證他們的電子郵件地址是否有效,繼而受到監控。 Bleeping Computer 為測試這個取消訂閱電郵的目的,特地創建一個從未在任何網站或服務上使用過的新電子郵件地址,並使用此電郵回覆由另一電子郵件帳戶收到的退訂電郵。結果新帳戶發送相關訊息後數天,新帳戶就被垃圾郵件轟炸。測試進一步證實垃圾郵件發送者,正在使用這些訂閱 / 取消訂閱電子郵件,來驗證容易受到此類詐騙和網絡釣魚攻擊的電子郵件地址用戶。 Bleeping Computer…
最近有一個大規模的網絡釣魚活動,表面偽裝成勒索病毒,但實際上是特洛伊木馬惡意軟件,並在 Windows 系統中創建了後門,以從受害者的裝置中的竊取用戶名,密碼和其他信息,聽落相當蠱惑! 這個以 Java 為本的 StrRAT 惡意軟件,在受感染的電腦裝置中創建後門,表面上如勒索軟件一樣,但實際上是分散受害者注意力,以偷取其個人憑證資料。Microsoft 網絡安全研究人員指出,這個 StrRAT 惡意軟件正以大型電子郵件活動散播,利用受感染的電子郵件帳戶來傳送聲稱與付款相關的郵件,以及以 PDF 附件圖象使之更像真;當用戶打開這份附件,便會被導向至下載 StrRAT 惡意軟件的網頁。 研究人員形容,此惡意軟件的最新版本是比之前的版本更混亂及模組化,除了具有相同的入侵電腦後門功能,包括收集密碼、記錄、操作執行遠程命令和使用 PowerShell 的能力,還包含讓攻擊者可以全權控制受感染的電腦的能力。 在感染過程中,惡意軟件會在文件中添加 .crimson…
惡意釣魚活動不時出現,提高警覺是企業必須要做的事。近日 FireEye 的 Mandiant 網絡安全團隊表示,在 2020 年 12 月發現三個由經驗豐富的威脅參與者操控的惡意軟件病毒株,三者分別被稱為 Doubledrag、Doubledrop 和 Doubleback。目前為止,美國、歐洲、中東、非洲、亞洲和澳洲的組織,已遭遇兩波攻擊。 這些網絡釣魚郵件在發送給潛在受害人時,很少用上相同的電子郵件地址,而其電郵主題攻更是按針對目標「度身訂造」。很多時威脅參與者會偽裝成客戶代表,吹噓其服務適合不同行業,包括國防、醫藥、運輸、軍事和電子行業。攻擊總共使用了超過 50 個網域,來管理這個規模覆蓋至全球網絡釣魚計劃。在其中一次成功的攻擊中,UNC2529 成功入侵一間美國供暖和製冷服務企業的網域篡改了其 DNS 記錄,並藉此結構對至少 22 個組織發起了網絡釣魚攻擊。…
繼 Facebook 和 LinkedIn 連環爆出數據洩漏後,最新爆出目前仍只限 iOS 用戶使用的 Clubhouse 都加入成為洩漏平台!事涉一個存有 130 萬條 Clubhouse 用戶記錄的 SQL 數據庫,而這些資料正在黑客論壇上免費洩漏。 CyberNews 報道指,這個洩漏的數據庫,包含來自 Clubhouse 用戶的個人資料,其中包括:用戶 ID、名稱、相片…
網絡安全公司 Kaspersky 公布調查結果,揭露最常遭受釣魚攻擊之苦的五個國家。列於榜首的是巴西,據研究結果顯示,在 2020 年每 5 個當地的網民中,就有 1 個網民至少被黑客盯上一次,幸而當地網民對網絡安全的意識正在增強。 Kaspersky 的網絡釣魚報告指出,緊隨巴西之後的國家分別是葡萄牙、法國、突尼斯和法屬圭亞那。該研究報告顯示,僅在 2020 年 2 月至 3 月期間,針對流動裝置的釣魚攻擊就增加了超過 120%。攻擊增加的因素主要是社交距離或隔離措施的推行,令互聯網的使用量和線上服務的需求增加,例如互聯網和網上銀行和線上購物,以及大規模採用遙距工作和對流行病的焦慮。 根據研究,流行病毒是 2020…
生產力局(HKPC)公布 2021 年資訊安全展望報告,預料在疫情影響下,針對新科技如 5G、物聯網(IoT)及人工智能會大幅度增加;而因應流動支付愈趨普及,加上虛擬銀行及虛擬金融業的發展,生產力局呼籲,業界應多留意資安資訊,加強保安,用戶也要注意密碼設定和保安措施。該局亦指出 ,供應鏈攻擊會升級,單在去年便增加了 430%,企業應多加留神。 在數碼轉型的新常態下,新技術如 5G、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的應用等,可能會導致更多系統或數據流量暴露在不可信的網絡中,以物聯網為例,因為密碼強度太低、通訊未有作加密等,存在保安漏洞,被入侵的風險相應會提高,生產力局建議,應深入了解這類新技術牽涉的保安議題,亦應定期進行網絡保安檢查,評估網絡和系統的保安,及持續監察接觸到互聯網的資訊科技配置。 促企業制定WFH保安指引 提升員工保安意識 生產力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兼 HKCERT 負責人陳仲文指,企業必須為新常態和新技術制定網絡保安策略,在管理計劃中應包括第三方風險、保護任何暴露於互聯網的系統、採用加強驗證並進行網絡保安檢查和監察;另外,企業需要提高員工的網絡保安意識,以應對攻擊。就供應鏈攻擊繞過企業的保安系統的情況,生產力局解釋,攻擊者會利用企業對合作夥伴的信任,來避開保安防禦,通常使用合法軟件發佈機制,將木馬化的軟件組件發布至 「下游」,令企業用家不慎中招。 Work From Home(WFH)工作安排亦為企業保安系統帶來衝擊,有黑客伺機入侵網絡會議,發放不雅內容,又會趁機攻擊缺乏保護的遙距工作端點,生產力局建議企業制訂新常態下的網絡保安策略,提供在家工作安排的保安指南,保護遙距存取設施和端點,並提高員工保安意識,提防釣魚電郵來襲;定期進行網絡保安檢查,評估網絡和系統的保安;持續監察接觸到互聯網的資訊科技配置。企業可以參考該局製作的在家工作的六大資訊保安建議(https://www.hkcert.org/tc/security-guideline/six-security-tips-for-home-office)及評估遠端存取服務保安指南(https://www.hkcert.org/tc/security-guideline/assessing-the-security-of-remote-access-services-guideline)。 使用虛擬銀行 宜設置單獨使用高強度密碼 而在疫情期間能有效減少人與人之間接觸的流動支付,也存在保安風險,陳仲文提到,有流動支付用家將付款…
騙子發疫症財不是新鮮事,但是疫情一日未完,只怕不法分子仍然會利用群眾的恐慌,繼續製造謠言呃錢。最近承著疫苗推出,英國出現不少與疫苗有關的電郵,誘騙民眾輸入個人資料,身在香港的我們,也要留神會否有相同情況出現,下文將介紹各種隨疫症而出現的虛假訊息。 早於去年 12 月,國際刑警組織已發出警告指,未來幾個月內將出現大量與 COVID-19 相關的欺詐和網絡罪案,呼籲執法機構作好準備,該組織秘書長 Jürgen Stock 提到,這些不法分子會利用虛假網站和虛假療法,瞄準毫無戒心的民眾,結果或對他們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重大威脅。而發出警告後的四星期,民眾與及疫苗供應鏈首當其衝成為罪犯的目標。 假冒產品 有假冒疫苗正在網上發售,令人最為擔憂。Check Point研究人員發現與 Dark Web 相連的論壇帖文中,包含「冠狀病毒疫苗」和「冠狀病毒療法」字眼,內有供應商聲稱可以使用未標明品牌的 COVID-19 疫苗,索價達 300 美元的加密貨幣。Check Point…
有網絡犯罪分子竟利用在 Facebook 下廣告的方式,成功騙取超過 61 萬人的登入憑證,實行用小錢落廣告騙大財!網絡安全公司 ThreatNix 的研究人員早前發現該大規模網絡釣魚活動,受害人只要點擊廣告,便會被導向至託管在 GitHub 的釣魚網站,繼而被盜取登入憑證。該釣魚活動主要針對在埃及、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等多個國家,令超過 615,000 名用戶中招。雖然並未針對香港用戶,但此類型的釣魚活動的模式,仍然值得關注。 該登陸頁面以冒充正規公司運作,一旦受害人輸入自己的登入憑證,這些資料便會經 Firestore 的數據庫及以 GoDaddy Domain 運作的網址,傳送給犯罪分子。ThreatNix 表示,其研究人員從 Facebook 的贊助廣告發現該活動,內文聲稱會向用戶提供尼泊爾電信(Nepal…
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悄然降臨,有公司在年頭已開始推行遙距辦公(Remote Working)政策,准許員工在家工作 Work From Home(WFH),亦有公司在疫情緩和之際推行彈性上班。不過,在遠離辦公室的標準網絡安全保護網下,黑客亦蠢蠢欲動,承機以釣魚電郵及網站,以及用惡意軟件等攻擊缺乏安全網絡環境的員工電腦,入侵企業系統。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 (HKIRC)行政總裁黃家偉表示,企業和員工都有各自可採取的措施,去營造安全遙距辦公環境,降低資料外洩機會。 Microsoft 早前曾公布數據,指出在疫情爆發後,黑客利用全球所有人對疫情的恐懼和對資訊的渴望,藉機發動網絡攻擊,特別是遭受疫情重創的國家及地區,成功發動攻擊更現上升趨勢;全球每天數以百萬計的針對性網絡釣魚郵件中,大約有 6 萬個包含與新冠肺炎相關的惡意附件或惡意連結。與此同時,因應遙距辦公措施,不少企業未有制定相關指引,讓員工注意風險,HKIRC 上月公布《香港遙距工作網絡安全應用調查》結果,只有約四成的受訪中小企業曾向員工提供遙距工作指導 (42%) 和網絡安全資訊 (41%),而員工亦缺乏網絡安全意識相關的訓練,僅 30% 個人受訪者曾受過這類培訓。 籲以VPN連線 切勿連接公眾Wi-Fi 欠缺使用守則,會令員工因疏忽而造成資料外洩。要改善欠缺網絡安全意識的情況,黃家偉建議,培訓可從人、系統、政策三方面入手:在人方面,要提醒員工注意 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