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園公司日前舉辦「創科探索之旅」壓軸活動,並啟動全港最大型創科職業博覽會。 「創科探索之旅」是較早前舉行的「職人冒險」線上小遊戲的下一階段,「職人冒險」於 2 月中推出,至今一共吸引了逾 10 萬名玩家,活動共吸引逾 500 名參加者親臨香港科學園,開展職涯探索之旅,了解創科行業中適合不同背景和專科人才的職位,掌握創科就業前景及機遇。 「香港創科職業博覽 2023」亦正式啟動,活動繼續採用線上形式,於 3 月 18 日至 4 月 17 日期間舉行,為求職者、年輕人、應屆畢業生和大學生提供一站式求職平台。博覽會共有逾 250 家公司參與,包含逾…
Search Results: 科技園 (17)
繼香港科技園公司日前宣布,推出「深科技人才培訓計劃」,重點培育人工智能(AI)及數據科學專才後,數碼港亦不甘後人,宣布夥拍勞工處及僱員再培訓局(ERB),舉辦「數碼生力軍」(Digital Tech Recruits)科技人才培育計劃,提供 100 個創新科技相關的實習崗位,予正在修讀或完成僱員再培訓局開設的創新科技相關課程的學員申請。 獲聘者可獲$8300津貼 數碼生力軍計劃針對人工智能(AI)、區塊鏈、雲端計算、大數據及電子商務等範疇,按照學員所就讀學科的相關知識,安排學員至參與計劃的科技公司工作,後者將會為學員提供在職培訓,並指派資深員工從旁指導。僱員再培訓局學員,由即日起可登入數碼港上周推出的 iTalent 網站申請,預計在本月及下月進行招聘程序,7 月正式展開實習。完成為期一個月的全職實習後,參加者可獲勞工處提供最高 8300 元津貼,部分金額由公司支付。 計劃預計有 25 至 50 間科技公司參與,每間公司最多可聘用 4 名「數碼生力軍」參加者。其中一間參與計劃的公司、開發虛擬實境集成解決方案的「SyZyGy」,其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蘇冠嵐接受查詢時指出,公司計劃聘用兩名計劃參加者,負責數碼營銷工作,「再好的科技方案,如果沒有數碼營銷配合,都無法賣得出。」 蘇冠嵐續指,數碼營銷是近年冒起的新興行業,目前香港具備相關知識及經驗的人才,不如想像中那麼多,「而且(數碼營銷)講求創意和市場觸覺,這些條件跟你有沒有名牌大學文憑關係不大。」她強調,「在創科世界,文憑不代表一切」,出身自…
發展創科除了講求技術研發,也需要適時展示發展成果,加深外界對創科生態的認知。位於香港科學園內的創科體驗館,今日正式開幕,透過沉浸式虛擬技術、機械人、全息透鏡、球面投影等科技,呈現本港創科發展。 創科體驗館設有 7 個體驗展區及逾 30 項多媒體互動展品,其中一個展區「科技探索區」,便集中介紹本港在生物醫藥科技、數據及智慧城市、金融科技,以至是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技術,以智慧城市為例,展區設有大型數據儀錶板(Dashboard),呈現閒置車位、能源使用情況、網絡熱門關鍵詞、使用海底隧道過海所需時間等不同方面的數據,向訪客展示本港在蒐集數據以完善決策,從而發展智慧城市的藍圖。 體驗館另一項特色,是揉合了藝術科技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例如以舞動機械人展示本港AI機械人創新方案;另一展區「創科大道」,則是由藝術家洪強博士,以《道德經》內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為靈感創作而成,透過多條支柱,展示科學園歷年來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發言人透露,現階段創科體驗館主要開放予創科界,或者有意引入創新科技的企業等團體預約參觀,暫未計劃開放予市民大眾;又指展品內容會不時更新。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合辦的「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發展論壇暨主題展館開幕典禮」今天舉行,連同創新科技署(創科署)三方推動香港「再工業化」,冀展現「再工業化」四大關鍵元素 : 資金、基建、科技及人才已俱備。論壇和「再工業化」主題展館亦是生產力局 2021 年「成就智上」(Make Smart Smarter) 年度主題的第二擊。「再工業化」主題展館開幕,冀凝聚及鼓勵本地及大灣區廠商,以創新技術在本港設立高增值生產線;讓廠商善用創科署、生產力局及科技園公司的資源,協助廠商與相關機構進行配對,邁向工業 4.0。 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表示,希望今次的合作能為有潛力的廠商介紹及配對適切的支援,並將利用科研為火車頭去推動香港新經濟,用人才建構香港未來,令香港各行各業可受惠。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則指,創科發展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至今政府已投放過千億元支持發展創科,而『再工業化』是其中主要的工作。該局近年積極在基建、人才、技術及資金四方面推動『再工業化』,發展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但不需要用地太多的先進製造業,以刺激研發需求,並為香港的經濟尋找新的增長點,為青年人創造就業,同時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稱,「再工業化」正為香港經濟的持續及多元發展打造穩固根基,加速本地行業數碼進程,促進科技企業及產品的發展,科技園公司正將本地創科生態圈伸延至工業邨,同時提供所需的基建及增值服務,以協助本地產業把握商機。 創科署、生產力局及科技園公司是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的「黃金鐵三角」,在資金、先進基礎建設、技術及培訓等方面為廠商提供支援。創科署創新及科技基金提供財政支援,支持可提升業界科技水平及促進創新的研發項目,相關資助計劃包括「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科技券」、「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夥伴研究計劃」、「企業支援計劃」等;科技園為業界提供促進工業研發和先進製造業所需的基建和設施,興建精密及先進的製造中心。 技術方面,生產力局一直協助製造業轉向高增值生產及逐步升級至工業 4.0,並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共同成立科創中心 (The Hatch),協助企業加快採用創新工業技術。近年更積極進行與「再工業化」相關研發,於數碼化、網絡安全、未來人才培訓、智能生產、以及智能科技與綠色生活等多個領域上,為中小企及初創企業提供人才、技術及科研等各方面支援。 人才培訓方面,生產力局與職業訓練局及德國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合作,在 2018 年推出全港首個「工業4.0專業文憑課程」;近年亦致力透過創科署「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為業界提供嶄新技術的企業培訓課程,更與多間大學,包括清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透過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實習及研究計劃,孕育更多「InnoTalent」以壯大本地創科人才庫。 生產力局於「再工業化」主題展館開幕典禮後舉辦「再工業化」論壇,邀請多家廠商分享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的成功經驗,另外亦邀得不同界別的專家,包括審計業、銀行業、物流業及資訊科技的代表,分享對廠商在專業服務方面的支援,推動香港「再工業化」向前邁進,以鼓勵業界把握創新科技帶來的機遇,轉向高增值生產及逐步升級至工業4.0,促進香港智能生產及智能企業的發展,為本地經濟尋找新增長點。
投資是科學,講求利潤與回報率;投資也是美學,講求投資的感觀情緒及心理判斷。 在全球發展新常態下,創新科技的技術應用及需求有了爆炸性的增長。獅昂環球(Axion Global)作為本地集風險投資及企業孵化於一身的新星,希望在金融科技領域上培育具潛力的初創解決方案,因此作為支持機構首次參加由香港科技園舉辦的「銀行、金融服務及保險業(BFSI)加速器2021」(BFSI Accelerator 2021),為整個計劃注入結合了科學與美學的風投及企業孵化智慧。 甚麼是BFSI 加速器2021? 「銀行、金融服務及保險業(BFSI) 加速器2021」是香港科技園推出的創新平台計劃,旨在透過聯繫企業夥伴和科技公司,共同在金融科技領域上帶來突破,協助銀行、金融服務及保險業界實現龐大商機。參與的企業夥伴包括滙豐、恒生銀行、中銀香港、平安科技、英國保誠、渣打創投、WeChat Pay HK、WeLab Bank等等。 資金以外 網絡安全領域資源 有調查指出,超過9成初創公司會在創業五年內倒閉,除了資金外,缺少合適的合作夥伴也是主因之一。 獅昂環球為本地上市公司安領國際(1410.HK)旗下的投資及培育公司,是初創公司的風險增長合作夥伴。有別於一般風投企業,獅昂環球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支持具潛力的初創企業將創新業務推向市場。公司以強大的網絡安全領域資源,集中培育尤其在金融科技板塊具有市場潛力的項目。 有興趣了解更多獅昂環球,可瀏覽www.axionglobal.com或聯絡 [email protected]。 BFSI 加速器 2021 時間表及更多有關計劃的背景資料,請參閱其網站。
金融科技(Fintech, Financial technology)行業發展蓬勃,透過靈活運用各種先進的科技,無論在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及提升工作效率上,較傳統金融行業更具優勢。金融科技公司若要突圍而出,除了要有不斷創新的意念及周全到位的服務,以提升客戶的體驗外,還須鞏固自身的網絡安全防禦力,才有望成為下一隻金融業的獨角獸。 發展優勢 燃起金融科技同業競爭 早前,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與畢馬威(KMPG)合作¹,發佈香港首個創業發展指數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金融科技屬現時香港最強勁的創新領域。同時,金管局及香港科技園亦在 2019 年 11 月初聯合啟動「金融科技合作平台」²,目的是協助及支持金融科技發展,加上香港的自由市場及低稅率的有利因素下,吸引外資公司來港創業。現時香港的金融科技公司約有 500 多間,而隨著銀行業進入開放應用程式介面(Open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第二階段,銀行將會開放更多如儲蓄、投資帳戶及貸款等產品內容,供金融科技公司開發新的應用服務,市場競爭隨即會愈趨激烈。 金融科技公司其中一個優勢是產品開發周期較快而有效率,擅於透過借助雲端科技應用,推出各種應用程式如電子支付、P2P 借貸等,好處是擴展具彈性,毋須花時間於公司內設立基建設施,減省人手及設備之成本。雖然雲端科技會為公司帶來很多好處和方便,但複雜的多雲架構亦會增加管理的難度及降低其可見度。由於每間雲端服務供應商有各自的管理工具,採用的數據格式亦不盡相同,要掌握整體劃一性及安全性,最好有統一管理平台及獲國際認證的網絡安全專家去監控和分析。以發展迅速的電子支付應用服務爲例,金融科技公司愈趨複雜的多雲架構在安全合規性方面,例如在訪問控制措施、維護網路安全性、保護帳戶人私隱等主要控制領域上,要確保是否符合 PCI-DSS 安全認證(The…
香港科技園公司位於科學園內的智能生活協作空間 InnoCell 正式開幕,將為合資格本地及海外創科專才提供超過 500 個宿位。 InnoCell 由政府向科學園斥資8億元興建,以「Work. Live. Play. Learn」及「可負擔」為宗旨,為創科專才提供類似商務酒店的住宿服務,以及大量Public Area和Co-Working Space配套作交流之用。房租是按市價6成計算,每月7千元至10萬元,目前已有租戶試住。 邊做邊玩邊識人的IT生活圈 InnoCell 主打「Work. Live. Play. Learn」文化,提供3萬平方呎的公共空間,鼓勵創科專才在住宿期間利用不同的協作空間多多交流意見。現場所見,每層都有不同主題區域,打開房門,就即刻可以見到會議室及演講廳,多走幾步便可以使用Party Room、健身室、酒吧、BBQ場、打機房,甚至連Band 房都有,有已入住設施的IT從業員稱,這種私人空間和社交空間如此緊密的生活風格,是近年不少年青創科專才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