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早前揭示有虛假應用程式繞過 Apple App Store 安全規定,並出現「殺豬盤」騙局後,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Sophos再發現規模龐大的「殺豬盤」騙局,騙徒利用 Twitter 及 WhatsApp 直接與受害人聯絡,並誘騙對方在虛假網站及應用程式上註冊,進行虛假黃金交易,而騙局總部原來設於香港。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Sophos 過去兩年間,一直追蹤名為 CryptoRom 的殺豬盤騙局,一般而言,騙徒會利用社交平台或通訊軟件(如交友軟件)鎖定目標,同時借助加密貨幣、黃金,以及其他貨幣和交易方式,誘使受害人上當。不過今次位於香港的騙徒,卻並非利用交友軟件鎖定受害人。 騙徒假扮成一名 40 歲香港女性,聲稱與前高盛分析師「Uncle Martin」有緊密關係。「她」先在 Twitter…
Search Results: 社交平台 (99)
2023 年甫開始不久,AI 大戰隨即白熱化,Adobe Creative Cloud 產品總監兼執行副總裁 Scott Belsky 對今年科技作出九大預測,不少都跟 AI 有關。他認為 AI 將大舉影響 SEO、教育、醫療等範疇,又估計新一代專門瀏覽器即將面世,開始與應用程式展開競爭。1) 網絡瀏覽器將轉向專門化隨著 Web App、公共瀏覽器和去中心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瀏覽器對於未來的 Web app 而言,已經變得過於普遍和過時,令…
約 4.87 億 WhatsApp 帳戶的登記號碼,上星期六被黑客放上暗網發售,數據中更列明包含約 300 萬香港用家電話號碼,用家除了要留意是否 WhatsApp 被入侵之外,更重要是提高警覺,同時加強帳戶安全功能! 網絡安全網站 Cybernews 上星期六發現,有黑客公然於暗網出售 WhatsApp 帳戶資料,數量更多達 4.87 億,雖然有關資料只得登記的電話號碼,但安全專家強調不容忽視,因為過往曾多次發生黑客僅使用電話號碼,便能奪取 WhatsApp 帳戶的成功個案,主要方法有二。 第一種方法是透過 SIM…
LinkedIn宣布加強安全功能,阻止近年愈來愈多黑客透過平台詐騙。新加入的帳戶驗證機制,以及持續以先進人工智能技術辨識虛假帳戶,均可提高用家的安全意識及打擊假帳戶,讓用家用得放心。 近年不少黑客都透過職場社交平台 LinkedIn 犯案,原因有多方面。首先,由於用家都會樂於上載詳細資料到平台,以便讓潛在僱主找到自己,因此黑客可簡單地利用搜尋功能找到目標,同時亦可訂立更個人化的社交工程攻擊,讓目標上當。 其次是大部分用家都以尋找新工作機遇為目標,因此對於來自大公司的工作邀請,更易上當。詐騙活動近年經常發生,比較著名的有北韓黑客集團 Lazarus 以虛假的工作職位為名,引誘英國、印度及美國等地從事 IT 及媒體工作的職員,打開假扮成職位資料的文件,實際上卻在對方電腦上安裝木馬程式,以便黑客刺探目標公司的內部機密。其他手法還包括引誘對方到其他通訊軟件聯絡,或到訪釣魚網站,盜竊對方的個人及公司帳戶登入資料。 LinkedIn 為了打擊上述詐騙活動,宣布即日起陸續推出新的安全功能。其中之一的「About this profile」,可顯示登記用家是否已通過公司電郵或電話驗證,如黑客要假扮為某間企業員工,並在個人資料上顯示目標公司的電郵地址,便要先通過驗證,否則便不會獲得驗證標記。 新加入的人工智能技術,則會無間斷地偵測所有用家的帳戶使用情況,包括帳戶相片、登入平台後的活動內容,如發現可疑行為,便可能會凍結用家帳戶,或對其他用家發出警告。LinkedIn 強調相片辨識上毋須使用生物辨識技術,即用家毋須先通過人臉辨識,系統也可憑人工智能找出虛假相片。 新加設的 「About this profile」 功能。…
多款聲稱可加強瀏覽器自訂功能的 Chrome 及 Edge 延伸工具,原來藏有惡意廣告軟件,據知這些軟件在最近大量出現,且錄得數以百萬計下載量。除了顯示廣告賺錢,黑客更可騎劫搜尋結果,顯示可獲利的廣告內容,甚至可賺取網民上網購物的佣金。 網絡安全公司Guardio Labs研究員在十月中發表調查報告,指出有 30 多個變種惡意廣告軟件繞過安全偵測,成功在 Chrome 及 Edge 的網上商店上架。研究員解釋,這些被歸類為 Dormant Colors 的瀏覽器延伸工具,均聲稱可為用家提供更多瀏覽器自訂色彩的功能,而且由於軟件內並無惡意編碼存在,所以可以順利通過官方商店的安全審查。 黑客首先會在一些受感染的網站上加入惡意編碼,以免費睇片或下載影片作招徠,並通過廣告提升觸及率,讓更多人發現這些網站。當有網民嘗試播放或下載影片,畫面會跳轉到另一個網站,並要求網民必須先安裝一個瀏覽器延伸工具才能播放。 如網民按照指示安裝,網站內的惡意編碼便會將網民引導至更多網站,而 Dormant Colors…
數據化時代更需要「社交技巧」 個人電腦的普及約有 30 年,Internet 的普及也有 20 年,到智能手機的普及也有10 年了。在一個又一個的數據化的時代,企業對管理階層應具備的能力也有改變。總括來講,硬技巧的要求減少了,軟技巧的要求就不斷遞增。管理者更需要熟悉運用「社交技巧」來處理同事的情緒、要務的優先安排、和促使人們更善於合作。 熟練「社交技巧」的 3 個重要原因 在數據化的過程中,為什麼管理者需要有更熟練的「社交技巧」,有 3 個重要原因: 首先,也是最明顯的原因是。這個世界比從前複雜、變化快速,想要在這樣的世界中生存,就需要大量持續的商議和協調。而這些工作,並不能全部於社交平台交談解決。管理者就要運用「協商」技巧,跟上下溝通、協商、討論,務求把問題解決,從而把事情移入正軌,令到運作正常。 「社交技巧」依然很有價值的第二個原因是,大多數人不會看到一堆統計數字就會被說服。相反,我們會被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所感動。因此,如果管理者有超強的「遊說」技巧,不僅能說服顧客,更能說服員工。 最後一個原因,也是最不明顯,但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凝聚力」。因為我們是群體,在一大班人裡,每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起合力辦好一件事,那種感覺是很難形容。群眾需要領導,好的領導需要極高的「社交技巧」。若帶領的效果不理想,群眾表現不滿,領導者可能被趕下台;相反,當領導者表現出色,就會贏得群眾,也會凝聚出卓越的組織。
有報道指新一代學生好醒,識得用 AI 文章產生器去自動完成大業,如果事後用心執一執少少字眼,就好易瞞天過海。事實上,現時 AI 文章產生器具備SEO優化技術,用途非常廣泛,吸引傳媒及網媒使用來寫新聞或提升文章的 SEO ,取代人力。 固名思義,AI 文章產生器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去寫作文章,這類 AI 主要是透過匯入大量文本數據進行訓練,讓人工智能掌握如何創作一篇有內容的文章。一般來說,AI 文章產生器會使用 GPT-3 等生成型變換模型作核心,例如 Rytr、ContentBot,便是採用了 GPT-3 人工智能技術。 事實上,現時已有少數媒體利用相關技術製作即時新聞報道,好處是速度快,其次是這些 AI 文章產生器更具備…
網絡安全公司 Check Point 發表最新釣魚電郵報告,LinkedIn 及 Microsoft 成為最常被冒用品牌,前者差不多佔了全部釣魚電郵的 45%,後者則達 13%,過往被冒用得較多的品牌如 Netflix 已跌出十大,相信跟其訂戶數量大跌有關。 Check Point 上星期發表最新一季釣魚電郵報告,分析最受犯罪集團看好的品牌。釣魚電郵一般不會針對特定對象,主要是用漁翁撒網方式,大規模發出惡意電郵對待收件者上釣。成功與否,取決於所冒認的品牌與收件者是否有關係,因此品牌的用家或客戶愈多,成功率愈高。而在最新一季的統計數字可見,職場社交平台 LinkedIn 明顯最受歡迎,因為在所有釣魚電郵攻擊中,它共佔了 45%,雖然它已從去季的 52% 稍為下降。 事實上,早前另一間網絡安全公司…
正所謂魔高一丈,由於黑客不停採用新技術避開安全檢測,所以專家警告殭屍網絡 (Botnets) 愈來愈難防禦。除了倚賴傳統防禦方法,專家建議還可經常留意上網設備的表現,如發現有以下特徵,好可能已中招…… 簡單來說,殭屍網絡指一個由受感染電腦設備組成的網絡,它受到黑客所操控,在有需要時發動網絡攻擊,當中包括 DDoS、釣魚電郵等。現時可被操控的電子設備相當廣泛,由以往的桌面電腦、手提電腦、伺服器擴展至智能電話、各種 IoT (物聯網)產品。加上近年黑客發明出各種反射及放大 (amplification) 技術,可將細少的數據封包放大至數億倍,因此令 DDoS 攻擊成為更令人頭痛的問題。 專家指出,近年黑客採用更多新技術,可有效繞過防毒軟件的偵測,導致 Botnets 防禦工作變得更困難,這些隱密技術包括: · 化整為零:以往黑客大多會設立一個 C&C 控制中心,向整個殭屍網絡軍團收集及發送指令。不過,單一或固定控制中心較容易被偵測及封鎖,因此黑客改以分散式手段,或交由殭屍大軍分散式傳輸數據,提升打擊難度。 · 暗渡陳倉:殭屍網絡會透過第三方軟件或社交平台傳輸數據,特別是後者的用家經常會發布或下載相片、連結,誤導防毒軟件認為是正常網絡活動,從而隱藏惡意網絡行為。…
勒索集團 LAPSUS$ 在今年初開始,多次成功入侵科技巨企如 Nvidia、Microsoft、Samsung,並於網上公開受害企業的領先科技,雖然部分集團成員被捕,但在這一系列事件中,的確曝露出大企業在網絡安全上意想不到的脆弱性,到底有什麼反面教材可成為參考? LAPSUS$ 雖然同樣以勒索受害企業謀利,但集團與其他勒索軟件有明顯分別,因為它專注於竊取科技企業的機密資料,並不熱衷於加密對方的電腦設備或數據,只會要求對方交付贖金,換取機密資料不被公開。由今年初開始,多間科技企業相繼被 LAPSUS$ 攻陷,當中包括 Microsoft 部分應用服務如搜尋引擎 Bing、Bing Maps 及智能個人助理 Cortana、Nvidia 的 LiteHash Rate (LHR)及 DLSS 技術、Sams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