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swapping (SIM card偷換) 攻擊雖然主要在歐美地區發生,但既然愈來愈多港人準備移民,當然要了解一下如何避免成為這種攻擊方法的受害者,特別是去年因 SIM-swapping 導致的損失高達過億美元,當中更有著名 KOL、體壇明星、名人,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所謂 SIM-swapping 攻擊,是一種透過非法手段,從電訊商員工手中騙取其客戶電話號碼使用權的攻擊,例如假扮其客戶訛稱遺失手機,要求電訊商員工將其電話號碼收到的來電、SMS 短訊全部轉接至另一號碼,或重設該客戶的登入密碼等。騙徒亦可以直接賄賂電訊商員工進行上述操作,不過由於被查出的風險較高,所以一般都會以詐騙手法達成。不知道是否因為歐美與亞洲存在的文化差異影響,這類騙案較少在亞洲發生,而歐美等地則非常猖獗。如想了解為何能夠輕易騙取電訊商員工更改號碼,可以參考以下社交工程 (social engineering) 攻擊的經典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embed/BEHl2lAuWCk?wmode=transparent&rel=0&feature=oembed 騙取到電話號碼使用權後,如騙徒手上已持有該客戶的一些帳戶登入資料 (如銀行或 Facebook 帳戶),而又需要額外 SMS…
Search Results: 社交工程 (67)
騙子發疫症財不是新鮮事,但是疫情一日未完,只怕不法分子仍然會利用群眾的恐慌,繼續製造謠言呃錢。最近承著疫苗推出,英國出現不少與疫苗有關的電郵,誘騙民眾輸入個人資料,身在香港的我們,也要留神會否有相同情況出現,下文將介紹各種隨疫症而出現的虛假訊息。 早於去年 12 月,國際刑警組織已發出警告指,未來幾個月內將出現大量與 COVID-19 相關的欺詐和網絡罪案,呼籲執法機構作好準備,該組織秘書長 Jürgen Stock 提到,這些不法分子會利用虛假網站和虛假療法,瞄準毫無戒心的民眾,結果或對他們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重大威脅。而發出警告後的四星期,民眾與及疫苗供應鏈首當其衝成為罪犯的目標。 假冒產品 有假冒疫苗正在網上發售,令人最為擔憂。Check Point研究人員發現與 Dark Web 相連的論壇帖文中,包含「冠狀病毒疫苗」和「冠狀病毒療法」字眼,內有供應商聲稱可以使用未標明品牌的 COVID-19 疫苗,索價達 300 美元的加密貨幣。Check Point…
雖說現時Apple的iOS 14及Google的Android 11作業系統,已大大增加應用軟件取用手機功能的權限透明度,甚至可讓用家逐次授予使用權。不過,面對著一些合理地取用全球定位功能、卻不合理地使用資訊的app,如用家未有留意細則或用法,便有可能洩露自己的行蹤。最新的例子是不少港人都有使用的運動記錄app Strava,預設功能可讓擦身而過的用家閱覽你的個人資料及經常出沒的運動地點,遇著立心不良的匪徒,隨時有人身安全危機! 作為一隻運動記錄應用軟件,Strava在安裝時,要求取得定位權限,合理至極;而且相信絕大部分用家,為免每次使用app時都要重新授權,都會選擇長期開放取用位置權限,減少麻煩。不過,其中一位Strava用家Seward在Twitter上透露,當他完成一次跑步記錄後,竟發現記錄內tag了一位當日曾與他擦身而過的女跑手,Seward甚至可以細閱這位女跑手的Strava帳戶資料及運動記錄。經深入調查後,Seward發現原來Strava app預設的私隱分享功能非常「無私」,個人資料、運動記錄、團體活動等都設定為可供任何人查閱,而當中Flyby功能便是今次事件的元兇,因為開啟後,系統便會與附近的用家分享運動及位置記錄。雖然這功能用在正途上,或可組織該區的運動愛好者一起訓練,但卻同時洩露了過多個人資訊,包括經常出沒位置及所使用的運動手錶等,匪徒便有可能在路上埋伏,又或借助詳細的個人資料,發動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攻擊。 事件經報導後,Strava即時出面澄清,並表示會通知所有用家有關修改這項私隱設定的方法。用家如希望關閉這項功能,可登入Strava官網,在設定中點選Privacy Control,於Flyby點選「No One」便可。用家亦可同時修改其他私隱設定,例如只跟朋友分享資訊或運動記錄,減少不必要的危險。 資料來源:https://bit.ly/3361ZL2
上月多個名人如 Bill Gates、Elon Musk 嘅 Twitter 帳戶被黑客入侵,於平台騙取 Bitcoin,成功騙取約11萬美元 Bitcoin。的而且確,奪取到原帳戶再向受害人身邊嘅親友落手,成功率會較高,但複製帳戶呢種極度簡單嘅方法,都會有人上釣。曾因利用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手法進行詐騙而入獄,後來改邪歸正嘅網絡安全專家 Jake Moore 就親身示範,只須複製目標人物嘅帳戶,都可令對方嘅朋友信以為真,乖乖過數! Jake 原本嘅 Instagram 帳戶有 1,611 個 posts,同時有…
就喺幾日前,高達 7GB 咁多嘅個人資料被發現喺 Amazon 嘅 Amazon Web Service ﹙AWS﹚上流出。喺個 Data Bucket 入面,竟然裝住超過 3.5 億個獨立電鄱地址﹗ 研究人員指出,呢 D 資料已經喺 Amazon S3 呢個…
網絡安全資訊平台 HackRead 表示,上月有黑客喺暗網上出售 2.67 億 Facebook 用戶個人資料,但今個月突然激增至 5 億,由於出售嘅資料唔包括登入密碼,所以售價整體嚟講唔貴,三個套餐分別係每十萬個帳戶收450美元、每100萬個帳戶收1,500美元,以及3萬美元一筆過買晒。而喺 5 億帳戶當中,有 290 萬屬於香港用戶,約佔 1/3 港人用戶,大家真係要提高警覺性,防犯嚟緊會有罪犯透過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嚟偷呃拐騙喇! 今次出售嘅Facebook用家個人資料包括:用戶名稱、姓氏、性別、位置、城市名稱、職業、結婚狀況、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及帳戶連結,內容非常廣泛,對精於社交工程詐騙嘅罪犯嚟講,已經攞到太多資料,可以假扮成對你有關嘅機構如電訊公司、政府部門、銀行等等,向你發動唔同渠道嘅攻擊,例如釣魚電郵、SMS,甚至盜取你嘅身份作非法用途。 專家透露,相信今次私隱外洩嘅源頭唔係 Facebook,應該係第三方服務供應商或市場推廣公司,由於儲存喺雲端嘅資料庫無做好安全設定,先至會俾罪犯攞到。但專家指出,黑客亦可以透過機械人進行網上爬行,去收集你喺社交平台公開嘅資料,所以勸籲大家千祈唔好公開太多個人資料。HackRead 專家話暫時未知有無人買咗呢啲帳戶資料,但都要小心防範。而除咗香港之外,鄰近地區如澳門、台灣、新加坡,亦分別有41萬、73萬及300萬個帳戶記錄。…
宜:進修增值忌:求神賜福玄機詩:培訓要給力 釣魚難成功 大量調查報告均指出,九成以上的網絡攻擊均透過電郵發動,要穩守企業網絡安全大門,除了要採用合適的防護工具,員工的安全意識亦要相應提高,才能避免受詐騙,或開啟電郵內的惡意連結或附件,為黑客的攻擊助攻。不過,流於口號式的安全指引,絕對無法幫助員工辨別真偽,必須透過實踐訓練,方能達到預期效果。 Barracuda Phishline 是一款靈活的安全意識培訓服務,提供過百種預設模擬測試,讓企業員工可親身學習何謂電郵攻擊,認清社交工程的真面目。培訓內容可針對不同行業所面對的風險而自主設定,覆蓋範圍更延伸至SMS、Vishing、外置儲存設備等;此外,Phishline的Marketplace更會每日加入新的攻擊內容,確保員工的安全意識可以與時並進,將電郵攻擊風險減至最低! 下載相關資料:https://bit.ly/33marEw
究竟一個黑客係點樣煉成嘅呢?網絡安全公司 Check Point 最近就係網誌上,寫出一個被佢哋追蹤多年嘅尼日利亞黑客 Dton 嘅成魔之路,而且佢仲係連程式都唔識寫嘅黑客嚟添。咁佢點開始做黑客?咪就係上網買信用卡資料囉。 Check Point 研究員係網誌上透露,Dton 一開始係去專門出售信用卡資料嘅暗網,用咗13,000 美元去購買一千張信用卡資料,然後進行網上購物。為咗減少被信用卡公司發現盜用嘅風險,Dton 每次只會用張卡消費 550 美元,結果喺佢試勻呢一千張卡後,研究員話佢至少都攞返十萬美元收入,所以 Dton 之後都有繼續買卡賺錢。不過,Dton 可能唔多賺蠅頭小利,所以好快佢就轉咗玩電郵詐騙,透過買入大量目標群組嘅電郵帳戶,向目標發動社交工程攻擊,增加引誘對方打開惡意程式附件嘅成功率。雖然 Dton 好成功咁呃到唔少錢, 但貪心嘅…
Google 嘅 Android 智能手機應用軟件商店 Play Store, 一直俾人垢病把關不力,成日有內藏惡意軟件嘅 app 上架。當中原因,係 Android app 嘅取用權限政策過於寬鬆,開發者可以較容易攞到一啲同自己隻 app 功能無關嘅手機功能權限,例如影相 app 會問用家拎埋聯絡人使用權限等等,其實可能未必同隻 app 本身嘅功能有關係,但 Google 方面又會批准上架喎,首先咁做已可以增加到開發者竊取私隱嘅風險,另一方面,如果搞唔清楚攞到呢啲權限原來會出現系統漏洞,同樣會造成私隱危機,好似上年網絡安全研究團隊…
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進階持續性威脅)相信係最令企業頭痛嘅問題,事關呢類攻擊會運用多種精密手法嚟入侵企業嘅網絡,然後再長期靜雞雞收集有用嘅情報,真係中咗招都未必發現到,而等到發現問題,可能已過咗幾個月甚至幾年。咁作為企業嘅網絡安全把關員,應該點先去搵出內部網絡有無被入侵?又有乜嘢手法可以減少被攻擊嘅風險? 根據 Accenture 嘅調查顯示,APT 攻擊通常會由小組發動,而且呢啲小組亦會相互之間作技術交流,提升成功率,而且由於唔同嘅 APT 小組針對性盜取嘅機密類型都唔一樣,所以可以話任何企業或機構都有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如果企業網絡已被入侵,應該會有三個特徵出現。 入侵徵兆 首先就係異常帳戶登入活動,好多時黑客都會透過奪取登入權限進入內部網絡,所以如果發現有員工嘅登入習慣變得異常,或有帳戶試圖提升權限或讀取自己原本攞唔到嘅檔案,就有可能係黑客所為。其次就係突然發現大量惡意軟件,一旦 APT 小組攞到漏洞,就會嘗試安裝惡意程式方便未來持續偷嘢,如發現防毒軟件突然偵測到惡意軟件入侵,而且清除完後轉頭又有其他發現,咁就有可能正遭受黑客入侵。最後就係留意系統資源,因為黑客會利用企業嘅網絡資源嚟進行攻擊行為或暫存即將上載去 C&C 伺服器嘅檔案,所以如發現系統嘅電量、記憶體用量突然飆升,亦可以話係 APT 攻擊嘅徵兆。既然明白咗 APT 攻擊嘅特徵,咁防禦方法就要針對呢幾方面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