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權限管理 (22)

    調查發現,98% 企業在過去 18 個月至少經歷一次雲端數據外洩事故,而在 200 個受訪的 CISO 或網絡安全部門決策者之中,60%認為自己公司的 IT 架構缺乏透明度及帳戶權限管理及驗證技術,所以出事率高企並非毫無原因。企業理應事前制定各種應變措施,萬一出事,都可以第一時間撲火。 強大的事件應變計劃可以幫助公司快速將業務回復,同時可將事件所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做齊以下七件事,便可確保企業保持在最有效率的應變狀態。 釐清角色:事件響應計劃第一步要做的事,便是確定組織內各單位的負責人角色,而且必須因應人事變動而隨時更新。因為當事件發生後必須出現混亂,如果到時仍要找出涉及事件的負責人,就難以第一時間控制損害範圍。同時釐清角色亦等於釐清責任,負責人才會上心把關。 製作聯繫人清單:如發生資料外洩,除了內部員工,受影響的還包括客戶、合作夥伴,因此必須預先製作一份聯繫人清單,在事發後第一時間聯絡他們,才能令業務保持營運之餘,亦可減少第三方所受到的損失。 制定通訊方法:如遭受勒索軟件攻擊,企業平常所使用的電郵、VOIP等通訊方式將有可能失效,因此企業必須在事前確保公司還可使用其他方法進行內部溝通及外部聯絡,最簡單如第三方技術支援公司的聯絡電話,也應以紙筆記下,以免出事後無法從電腦中搜尋。 記錄和識別: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必須記錄過程中所有細節,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由誰人發現,以及有誰人曾嘗試維修或調查電腦情況,以減少日後搜證及提交報告的難度。 事前培訓:當發生安全事故,員工第一反應可能是關機或嘗試重啟電腦設備,不過這種做法不單無法阻止惡意軟件爆發,更有可能失去入侵記錄。企業應在安全培訓過程中教導員工應如何處理,例如應第一時間插除電腦的網絡連線,阻止病毒蔓延。 系統恢復:當IT團隊完成事件調查後,便可盡早將系統還原,至於能否迅速完成,取決於事前有否做好備份工作。做好的意思是不單只將系統及資料備份,還要定期進行模擬恢復,以確保備份內容準確及可於事後回復。 經驗教訓:經歷過資料外洩或黑客入侵後,企業管理者應吸取教訓,重新審視整個IT架構的弱點所在,及早堵塞才能避免事件再度發生。定期進行滲透測試可令IT團隊發現隱藏的漏洞,如公司缺乏相關人手,應邀請第三方服務供應商進行。 資料來源:https://bit.ly/3AvAMPv

    每日都有企業或機構被黑客入侵,到底是網絡攻擊真的無法防備,抑或另有原因?IBM 網絡安全團隊 X-Force 就在最新發表的調查報告內指出,2/3 的雲端資料外洩事件,都可以靠安全政策同設定阻止……即是企業做得未夠好啦! 新冠疫情加速企業數碼轉型,愈來愈多企業或開發者使用公共雲 (Public Cloud) 服務,有關雲端應用的網絡安全問題亦變得火熱。最常被提出來討論的,主要圍繞網絡防火牆、登入驗證、帳戶權限配置、數據加密等方面的功能內容。有安全專家認為,針對雲端服務攻擊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多時與受害機構未能理解雲端應用背後所使用的科技及運作原理,以至未能適當進行安全設定,堵塞存在的漏洞。今次 IBM 安全團隊 X-Force 為 2020 年第二季至 2021 年第二季跟進的雲端外洩事件中作出總結,便認為有 2/3 受害企業如果能制訂堅實的安全政策、為軟硬件保持更新,以及為雲服務作好設定,便可避免慘劇發生。 而在眾多安全問題中,研究團隊指出在採用雲服務後,員工或客戶都會通過應用及各種…

    近日全球各地發生多宗數碼災難,有保險公司旗下牽涉多國的客戶數據資料遭公開,更接連有基建,包括能源公司、醫院、軟件公司等遭受勒索軟件威脅的事故,牽連甚廣,影響民生。面對黑客頻繁出動,企業必須找出現行系統存在的漏洞,加以防範。在疫情之下,遙距辦公或為企業保安系統打開缺口,在員工脫離公司網絡保護下,企業應當如何自保,做好把關呢? 企業日常營運需使用多個不同的系統,諸如財務系統、公司內聯網、雲端數據庫等,使用愈多的系統,便需要記住愈多的密碼,如果偷懶全部用上同一組密碼,一旦遭黑客盜入等同把不同的夾萬之門打開任人竊取財物。Thales 大中華及韓國雲數據保護與軟件授權區域銷售經理任兆雄(Tommy)指出,無論是數據洩漏,抑或是勒索軟件攻擊,其導致原因都有機會是企業大門把關出現問題,太多進入系統的入口,自然甩漏也會更多,被攻擊的機會亦因此增加。企業要修補漏洞,便需監察好每個入口,「加多把鎖匙」,鎖好每一道門。 Thales 大中華及韓國雲數據保護與軟件授權區域銷售經理任兆雄(Tommy)表示,無論是數據洩漏或勒索軟件攻擊,其導致原因都有機會是企業大門把關出現問題。 免卻記密碼及繁複登入步驟 那麼到底如何為系統加設鎖匙?Tommy 解釋,黑客會假裝是企業的員工,使用其登入資料進入系統,而採用多因素驗證方法(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MFA),就是最佳方法:在用戶登入系統時,除了需輸入帳戶名稱及密碼,需要再作多一次的驗證,例如輸入傳輸至用戶手機的驗證碼,或是再用如指紋、面部特徵等生物特徵作身份確認。坊間有網站提供免費的 MFA 工具,例如會創建一個獨有的 QR Code,作為身份驗證;不過如果有人從其他途徑獲得相關QR code,就有風險被盜用身份,所以使用 MFA 作為身份驗證保安工具時,應檢查所有「大門」,避免遭黑客有機可乘。Thales IAMaaS 解決方案是作為「鎖匙保管者」的存在,讓企業安心阻擋非員工人士進入機密系統,免卻需要記下多個密碼的煩惱,同時也能擁有嚴密的保安措施。 Tommy 笑稱Thales「鎖匙佬」,「一條龍」做好企業系統的所有把關,包括配合客戶需求、客戶服務、維修等,全方位支援客戶需要。而 Thales IAM 雲端方案是一個管理用戶所有登入憑證的服務,方便 end-user 操作,省卻登入須多次輸入密碼的麻煩,登入只需作一次身份確認,即使稍後要進入其他系統,亦毋須不斷輸入帳戶名稱及密碼。 Thales IAM 雲端服務設有三條防線:第一條防線是在輸入帳戶名稱及密碼後,加設多一個驗證因素,以;第二條防線是 Smart Single Sign-on (SSO),即智能單點登錄功能;第三條防線是以零信任 (zero-trust)的機制。 三條防線 智能分析異常用戶行為 Thales IAM 雲端服務設有三條防線:第一條防線是在輸入帳戶名稱及密碼後,加設多一個驗證因素,以作身份確認;第二條防線是 Smart…

    一個黑客組織入侵了安全防護系統初創公司 Verkada 的大約 15 萬個聯網內的監控鏡頭,使他們能夠取得多個組織的實時和存檔影片信號,包括生產設施、醫院、學校、警察部門和監獄,更包括 Tesla。據報道指,黑客主義者 Tillie Kottmann 宣稱是事件負責人之一,向 Bloomberg 披露這次資料入侵行動是一間國際黑客團體所為,目的是為了展示無處不在的視訊監控,以及攻入這些系統輕而易舉。此說法引起爭議,專家正權衡如果安全錄像洩露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受害組織可能遭遇的潛在後果。 影片資料洩露可能會導致知識產權盜竊、人身安全威脅、侵犯隱私、敲詐勒索,或許還會受到監管部門的懲罰。更糟糕的是,這些攝像頭採用了面部識別技術,導致了以下問題:攻擊者是否可以真正識別被攝像頭捕捉到的個人,然後將他們作為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schemes)或更恐怖計劃的目標。 Bloomberg 查看被盜的 Verkada 影片,包括據指是上海 Tesla 倉庫的裝配線上的工人圖像。不過,Tesla 後來告訴路透社,這段影片實際上是來自供應商在河南省的生產基地,其上海工廠及展示廳未受影響。不過,Kottmann 表示,他們仍能獲取安裝在 Tesla 工廠和倉庫中的 222 個攝錄影像。根據報道,網絡性能公司 Cloudflare 和身份權限管理服務提供商 Okta,被指也在工作場所使用 Verkada 的服務。…

    今時今日,打仗未必一定要先出動飛機大炮,單是網絡攻擊,已經可以癱瘓一個國家的運作及情報網絡,掃除進擊的障礙物。例如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市鎮的輸水系統最近就被黑客入侵,黑客試圖將用作調節食水酸鹼度的化學物混合量,調高約 110 倍,如果無及時阻止,15,000 個市民就大件事喇…… 工業控制系統(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ICS)掌管國家命脈,以發電網、輸水系統、運輸網絡、核電廠等設施為例,背後都必須有 ICS 管理,所以這些重要設施自然會成為攻擊目標,只要斷水斷電,國家就會陷入一片混亂及恐慌,例如烏克蘭 2016 年全國大停電 7 日,據外界估計就是受到俄羅斯國家級黑客襲擊。而今次發生在佛羅里達州 Oldsmar 市輸水廠的入侵事件,暫時未知黑客的身份及意圖,只知道黑客嘗試將混入食水調節酸鹼度的化學物氫氧化鈉的份量,由每 100 萬單位含 100,調升至 11,100,足足達…

    作為一個雲服務供應商嘅技術支援人員,平時都收到唔少企業客戶投訴,問點解搬咗啲嘢上我哋嚿雲之後,竟然仲俾人入侵到去佢個 database?其實而宜好多企業管理者都以為將虛擬機、應用服務或數據搬上雲,我哋就會幫你守穩大門,唔會俾黑客入侵,但其實條款一早已寫明係「共同責任」模式(Shared Responsibility Model)嚟㗎! 呢個謬誤其實相當普遍,一來個客未必理解雲端服務嘅運作原理,二來幫襯時亦可能遊咗魂無聽清楚我哋提供嘅保障內容。事實上,公司一早已喺服務條款內寫明,只會確保提供嘅基礎架構、服務嘅安全性,而客戶必須負責自己嘅數據防護。 咁樣做絕對唔係「卸膊」,而係因為幫襯嘅客來自各行各業,採用嘅應用方案亦五花百門,試問我哋點可以一個 settings 招呼晒所有客呢?以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為例,e-commerce 平台同一般企業客戶嘅設定已好唔同,前者要考慮準確過濾惡意連線之餘而唔會擋埋正常顧客,後者基本上就只會俾員工訪問數據庫,所以只可以留返俾客戶自己搞。仲有嘅係如果企業員工嘅安全意識不足,唔小心中咗釣魚電郵俾黑客攞到登入帳戶權限(最新鮮例子係 Twitter),雲供應商又點擋到呢啲表面上屬於合法登入嘅入侵? 另一方面,Web Application 同背後用到嘅 API 絕對係對外開放,而最終目的地自然係客戶嘅數據庫,莫講話我哋照顧唔到各企業採用嘅工具同設定,就算係企業自己,亦會因工具同工具之間嘅數據無法溝通,而掌握唔到出入嘅數據有無可疑,試問我哋又點樣幫你守穩門口呢?講出嚟你都唔應該信啦! 所以話,企業喺採用雲端服務嘅時候,態度亦要好似管理傳統…

    資料顯示,預計 2022 年因網絡罪案導致嘅經濟損失達 8 萬億美元,每一宗資料外洩令企業損失近 400 萬美元,企業鬥創意鬥效率鬥專業時,仲要鬥安全,呢方面已經成為各行各業共識,所以資安人才相當渴市,搶人難,管理又煩,而一味靠人搵漏洞,係咪 21 世紀最有效手段?再加埋 5G 帶動 IoT 同埋新冠掀起 Work From Home 潮流,未來嘅資安挑戰只會更大。PwC 最近推出 Ethical Hack…

    在業界吹捧下,數碼轉型已不再是企業要贏在起跑線的策略,現時更已發展成未來能否求存的關鍵。但 Barracuda 最近發表一份名為《Future shock: the cloud is the new network》調查報告卻顯示,現時企業的移雲狀況遠遠落後於兩年前的預估,香港的情況更甚至有約 20% 的偏差,原因是? 兩年時間認清事實 轉碼轉型能為企業帶來的各種好處,相信都不用再詳細解釋,可加可減的彈性部署需求、提升流動性、自動化減省人力資源等,自然令企業管理者躍躍欲試。雲端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Barracuda 於 2017 年曾就公共雲部署意向進行全球研究報告,綜合他們的意見,當時的調查預計兩年後採用公共雲的比率會達至 60.91%,而香港區的發展雖然較慢,但預期採用率也有 51.71%。…

    【企業疫境自救】Home Office無有怕 VPN即時加密全面封關 武漢疫情嚴峻,有企業決定讓員工Home Office工作,減少感染病毒風險,亦有員工被迫滯留其他地方無法返港。不過,欠缺防護裝備,遙距工作除咗增加洩密風險,亦令黑客有機可乘,順勢入侵公司網絡!最有效防禦方法,企業可即時採用虛擬私人網絡(VPN)服務,全面加密員工與伺服器之間傳輸嘅數據,同時防止黑客追蹤員工嘅流動設備,發動其他攻擊。SonicWall嘅Secure Mobile Access(SMA)方案就包含應用層SSL VPN服務,支援多種作業系統,毋須於員工嘅流動設備上作任何維護,只須通過瀏覽器,即可隨時隨地進入公司內部網絡或雲端儲存工作,同時做到中央監控、身份驗證及精密嘅存取權限管理。未來14日係抗疫關鍵期,但網絡安全就一刻都唔遲得,即刻聯絡 SonicWall,一日即可打開企業安全防護罩! 請即聯絡SonicWall香港唯一分銷商:Data World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Ltd.Enquiry: +852 2565 8733查詢:https://bit.ly/385v4pV ============================立即讚好 wepro180睿報,並設定為「搶先看」唔想錯過熱門網絡保安消息,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