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機械人技術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剛剛落幕的「2024 世界機械人大會」,本應是個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然而一些意外事件引發了廣泛討論與爭議,不但令人質疑展會的策略,更引發了關於科技發展中的倫理問題思考。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今次盛會以「共育新質生產力,共享智能新未來」為主題,旨在展示最新的機械人技術與創新。然而,一些參展商竟選擇以真人模特兒扮演「仿真機械人」。此做法雖然成功吸引了大量目光,但也引來了許多質疑:這種展示方式是否恰當?它能否真實反映當前機械人技術的發展水平? 在如此重要的科技展會上,大家期望看到的是突破性的技術成果。當然,創意的展示方式也很重要,但展商應該在吸引觀眾注意力與展示技術實力之間尋求更好的平衡點,而非單單依賴噱頭。 而據報道,一些參觀者對扮演機械人的模特兒進行了不當的肢體接觸。無論機械人是由模特兒所扮,還是真正的人形機械人,這種行為都顯示了對他人的不尊重。而展商未明確告知參觀者那是模特兒還是機械人,引起了誤解,變相讓模特兒處於尷尬甚至不安全的處境,明顯這是展商在設計展示方式時對倫理的忽視。 這次事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的機會。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更需要重視倫理道德的建設。真正的科技創新,應該建立在誠實、尊重與負責任的基礎上。對於參展商而言,他們可以考慮更多元化的展示方式,例如透過互動體驗、技術講解等,既能吸引觀眾,又能準確地展示技術水平,而不光是追求表面效果。對於公眾來說,這次事件也提醒我們,在面對科技時需要具備更高的素養與道德意識,應保持理性思考,並以尊重的態度欣賞科技成果。 科技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讓我們期待下一屆世界機械人大會,能夠在技術創新和倫理考量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為我們帶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作者:Tobot Solution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王嘉敏(Jazzy) 欲觀看更多 Jazzy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
Search Results: 未來 (309)
數碼新時代來臨,API(應用程式介面)作為應用程式之間數據交換的主要渠道,使用量迅速增長,同時成為黑客主要攻擊目標。全球領先的雲端服務供應商 Akamai Technologies 亦預視到未來市場對 API 安全的需求,今年中以 4.5 億美元收購頂尖 API 安全公司 Noname Security。小編今次特意請來專家,詳細講解雙方整合至今,如何完善並擴充原有的產品功能及能力,為企業提供更安全可靠的 API 保護。 一個月多達48億次API攻擊 現時 API 在互聯網中廣泛被應用,物流快遞、網購、電子支付等平台都是常見的 API 應用例子。根據…
2024 年上半年,香港經濟持續低迷,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大型集團,均面臨着巨大的經營挑戰。特別是建築業,近期出現大規模裁員潮,6 家建築師事務所受到影響,有公司裁員達 4 成,部分則實施強制無薪假,而大型住宅地發展項目也接連流標,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的不景氣。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這種經濟困境波及各行各業,零售、餐飲和物流行業首當其衝。隨着消費者信心疲弱,零售商面臨銷售額下滑的壓力,不少商家不得不縮短營業時間甚至減少人手;餐飲業則在面對人手短缺和原材料價格上升的雙重挑戰下,紛紛提高價格以維持利潤,但這進一步打擊了客流量。物流業的企業也在需求波動和運輸成本攀升的情況下,重新思考其經營模式。 在如此嚴峻的經濟環境下,如何通過數碼轉型來降低運營成本並提升效率,成為企業主們迫切關注的問題。儘管數碼轉型看似是解決當前困境的理想方案,但其高昂的初期投入和不確定的回報率,令許多企業望而卻步。 面對這種情況,筆者提出了一種創新模式——「即租即賺」與「不成功不收費」。這一概念旨在為企業提供更靈活、更低風險的科技解決方案。「即租即賺」指企業可以按月租用技術系統,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不成功不收費」則是企業只在方案成功為其帶來效益後才需支付費用。這種模式讓企業在當前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可以大膽嘗試技術創新,無需承擔過多風險。 這種商業模式重新定義了傳統「先付費,後服務」的做法,將風險從企業轉移至科技服務提供商。以零售業為例,許多企業需要為進口產品貼標籤,這通常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通過引入智能機械標籤系統,企業不僅可以減少人力成本,還能顯著提升效率,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雖然「不成功不收費」這一模式在創新科技領域相對罕見,因為科技方案的開發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但能夠推出這類服務的企業,必然對自己的技術解決方案充滿信心。 然而,這類模式的成功依賴於服務提供商的技術專業性和解決方案的針對性。服務商必須深入了解企業需求,提供切合實際的定制化方案,並與企業保持良好溝通,持續優化服務,才能真正幫助企業實現數碼轉型。 展望未來,隨着更多科技公司開始探索「不成功不收費」這一創新模式,數碼轉型將變得更加普及且具吸引力,為企業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中提供一條可行的技術升級之路。對於那些渴望提升競爭力的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期待的發展方向。 撰文:Million Tech 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謝小江(Nelson)欲觀看更多 Nelson 撰寫的文章,可 按此 瀏覽。…
雲端服務供應商 AWS 宣布,將會在未來五年於英國市場投入 80 億英鎊拓展業務,進一步設立數據中心及基礎設備,預計會創造超過 14,000 個新職位,崗位包括建築、設施維護以至電訊支援等。其實近年其他 IT 龍頭亦先後加大英國的投資,有望發展成為歐洲地區的「超級AI人」的重要角色。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有關這次加大投資的決定,AWS 管理層表示是因為集團預視到未來幾年可能是英國企業及機構進行數碼轉型和發展經濟的最關鍵時期,而在這個階段,各行各業只會越來越多地採用雲端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以推動創新服務及提高生產力,而這筆巨額投資將有助於滿足客戶和合作夥伴日益增長的需求,並在推動英國數碼轉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AWS 並非第一次高調投資英國市場,拓展計劃最早可回溯至 2016 年 12 月 AWS 在英國開設首間數據中心,當年官方表示這個舉動可讓客戶有更多數據控制權,選擇在英國或…
網絡安全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加強各地交流合作,更是實現網絡安全的關鍵一步。中國香港網絡安全協會(下稱 HKCNSA)日前獲邀出席「CCS2024 成都網絡安全系列活動」,與成都業界人士分享香港網絡安全市場生態、發展的機遇及困難,讓兩地發揮協同效應,互補優勢,共建網絡安全新格局。 成都大會特設活動 與港澳專家探討發展 「2024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於 9 月 9 日至 15 日在全國舉行,主題為「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成都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經濟、科技、人才中心及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基地,在網絡安全領域具有獨特優勢,並於當地舉行「CCS2024 成都網絡安全系列活動」,獲多個機構鼎力支持,包括百度、賽博英杰等高層參與開幕禮演講。 為促進成都與香港、澳門之間的交流,大會特設「港澳蓉網絡安全技術交流活動」,由 HKCNSA 擔任活動的協辦單位,邀請來自成都、香港及澳門的業界專家進行 5 場嘉賓演講,包括無糖信息副總經理朱鵬、澳門資訊科技協會會長徐德明、澳門博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吳鴻祺,而香港的演講嘉賓代表,則由 HKCNSA 創會主席葉青陽(David)及副會長張偉豪(Michael)擔任。…
越來越多企業依賴第三方供應商提供產品和服務,但當第三方存在網安漏洞,可能會直接對企業構成威脅。要保障自身網絡安全,就要做好第三方風險管理(Third Party Risk Management,TPRM)及外部攻擊面管理 (External Attack Surface Management,EASM)。全球著名網絡安全評級機構 SecurityScorecard 與本地解決方案分銷商 Edvance Technology(下稱 edvance)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客觀中立地評估各機構網安風險水平,助香港企業全面掌握自己及第三方供應商網絡安全狀況。 SecurityScorecard 與 Edvance Technology 日前舉行簽約儀式,由 SecurityScorecard 亞太區營運副總裁郭家賢及…
Splunk 年度大型盛事 .conf Go 香港站即將來臨,今屆主題為「Building Digital Resilience in the Age of AI」,將探討企業如何在 AI 人工智能的時代下,建立數位韌性,專家更會即場介紹 Splunk 一系列最新解決方案。立即報名參加 10 月 3 日舉行的盛大活動,與同行交流之餘,開拓全新的合作契機!…
隨着近年機械人科技的飛躍進步,香港不少行業都積極引進機械人應對人力資源問題。尤其是在服務業領域,人手長期不足作為一大誘因,令餐飲、清潔、物管、保安、物流等工種都開始廣泛應用機械人,同時亦證明了其實用價值。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而一向招聘困難的殯葬業,相信會成為下一個試用機械人的行業。據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殯葬業相關職位如清潔工、搬運工和保安等的空缺率持續攀升,已嚴重影響服務質量和效率。不難理解,由於人們傳統思維中對死亡的忌諱和恐懼,加上社會對殯葬業工作地位認可不足,都令普羅大眾對此行業卻步。 機械人用於殯葬業會有何優勢?首先,機械人不受人類情感影響,能夠冷靜客觀地執行遺體處理等敏感作業,並沒有人類員工的心理負擔。其 24 小時不間斷運作的能力,在工作時間與效率上遠超人類,特別適用於需長時間值守的崗位。再者,機械人可承擔搬運重物等高危作業,有效減少員工在工作中受傷的風險。 事實上,早於 2016 年,中國河南便率先引入巡邏機械人以協助墓地安保工作。日本則於 2017 年推出了能夠模擬僧侶誦經的 Pepper 機械人。這些嘗試雖曾引發討論爭議,但毋疑為機械人在該領域的應用開闢了新方向。可以想像,當殯葬業界和整個社會以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去考慮採用、接納機械人技術應用於殯葬業,這個古老而莊嚴的行業將會迎來一場革新,不但可以解決人力資源問題,更有望推動整個行業邁向現代化。 近年來,智能祭祀系統、虛擬追悼會等創新應用逐漸興起,顯示了科技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可能性。筆者認為,機械人技術絕對可以為香港殯葬業開拓一個全新的未來。當然,在引入新技術的同時,也需要謹慎行事,確保不忘尊重傳統文化和人文價值。 作者:Tobot Solution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王嘉敏(Jazzy) 欲觀看更多 Jazzy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 想…
繼去年收購 Splunk 後,Cisco 今年再度公布收購計劃,發言人指這次的對象是一間專門開發保障人工智能應用安全性的平台公司 Robust Intelligence,通過這次收購,可有助提升管理 AI 應用的安全性,又可以反過來借助其 AI 提升 Cisco 的網絡安全水平,達到雙贏的效果。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根據網絡安全機構 Security Week 的統計數字顯示,2024 年上半年已有 178 宗與網絡安全相關的併購交易及加強合作,當中便包括…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蔚為風潮,逐漸成為不少行業的「得力助手」。近日香港搵律師網推出以 AI 驅動的「求情信生成器」,為有需要的市民撰寫求情信,用戶需填上基本資料、案件資訊及經過、個人背景、最終請求等,60 秒內便可自動生成一封求情信。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如被告人在刑事案件中打算認罪,辯方律師便會呈上求情信,嘗試遊說法官或裁判官輕判。香港搵律師網所推出的「求情信生成器」,由 AI 技術驅動,包括大型語言模型(LLMs)及 GPT,用戶需要填寫的資料如下: 基本信息:全名、年齡、職業、家庭成員 案件信息:罪名、案發日期、被捕時情況 背景信息:成長背景、家庭背景、學業和工作背景等 案發經過:案發時的行為及心路歷程、行為的特定原因或誘因 除了上述資料,用戶亦可以輸入案發後的心路歷程、如何反省自己的行為、未來的改過計劃、對法官的最終請求等。 該求情信生成器利用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來分析用戶輸入的資料,建立一封度身定造、結構清晰、內容有力的信件,為用戶爭取最佳結果,尤其適合相對缺乏教育背景或法律專業知識的人士。 另一新工具 工傷/交通意外賠償金計算機 此外,香港搵律師網亦推出了工傷/交通意外賠償金計算機,為因工傷或交通意外而受傷的人士提供初步的賠償金額估算,特別適合不確定自身法律權益、或索償潛在財務結果的人士。 該計算機根據香港相關法律判例、法定指引及賠償框架作計算邏輯,用戶只需輸入關鍵細節,例如受傷的性質、意外情況及對健康或賺取能力的長期影響,計算機便會處理上述信息,並模擬法律專業人士在賠償談判過程中通常會考慮的因素。 香港搵律師網稱,計算機其主要目的是為用戶提供更清晰的索償認識,使用戶更有信心和知識進行法律諮詢,惟該結果亦僅作參考,不能代替專業法律意見。…